早在1980年代-1990年代,已有提议在此兴建新式喷射船停泊码头以便利游客到氹仔旅游和博彩,但并没实现。至1990年代初,为兴建友谊大桥,现时临时码头所在曾是一个作运输建设物资之用码头,但当时的设施极为简陋,规模亦不大,并称为北安码头。其后大桥建成,码头的使用率即回跌。
澳门回归后,路氹填海区被计划发展路氹金光大道,大型博彩业开始在澳门半岛以外的路氹城发展起来,氹仔客运码头开始被规划,2007年首期落成的氹仔临时客运码头,当时的码头原意仍为辅助性质,主要供给大型娱乐区域使用[2]。然而,在新码头建设期间,澳门旅游业和博彩业均以高速发展,访澳的旅客数字不断创新高,使得外港客运码头出入境的旅客数字不断创新高,使其使用率达到饱和状态,因此政府调整了码头的原规划,码头的功能和容量都增加,使码头由原来的辅助性质,提升至澳门对外的海上口岸之一。
原定的设计方案中,码头只设有8个乘载量约400人的客船泊位。但经调整后的方案,码头将设有16个载量约400人的客船泊位,另外再建造3个乘载量1,200人的客船泊位及加建1个天台直升机坪。首期落成的氹仔临时客运码头的某些设施,日后将成为氹仔客运码头的永久利用部分。
日后码头正式竣工,预计可提供更多往来澳门至香港、珠三角地区之高速客轮服务;同时码头天台亦会设置直升机停机坪,提供来往港澳的直升机航班。整个氹仔客运码头配套完善工程,预计在2012年竣工。
氹仔临时客运码头,葡萄牙文:Terminal Marítimo Provisório da Taipa是澳门一个临时性的客运码头,于2007年10月16日落成启用,现时提供来往香港及深圳蛇口的客轮服务,码头为氹仔客运码头的首期落成部分。氹仔临时客运码头位于澳门国际机场客运大楼的北面沿海,由北安大马路东走,或者伟龙马路北走皆可通达。
航行资料
跨境渡轮
氹仔临时客运码头现时提供多条航线:包括由澳门至香港(上环、九龙尖沙咀、赤뚭角)、江门及深圳(蛇口、福永)等等。
喷射飞航
氹仔临时客运码头 ↔ 香港国际机场海天客运码头
金光飞航
氹仔临时客运码头 ↔ 香港上环港澳客轮码头
氹仔临时客运码头 ↔ 香港九龙尖沙咀中国客运码头
氹仔临时客运码头 ↔ 香港国际机场海天客运码头
粤通船务
氹仔临时客运码头 ↔ 深圳市蛇口客运码头
氹仔临时客运码头 ↔ 深圳市福永码头
巨龙船务(已清盘)
氹仔临时客运码头 ↔ 香港上环港澳客轮码头(于2011年9月15日随巨龙船务清盘而停运)
氹仔临时客运码头设有一座出入境大厅,出入境检查柜位各20个,可同时容纳1,200人出入境以及3个泊位,2个400人客船泊位和1个1,200人的客船泊位。
获批准于氹仔临时客运码头内营运的船公司包括有金光飞航、粤通船务及喷射飞航。启用初期以安全为理由,获批营运之船公司暂时只能经营日航,待有关船公司熟习水道后,方会批准经营夜航。
2007年11月30日,金光飞航开航,成为临时客运码头的第一个经营者。
2007年12月11日,香港的西北航运投诉其经营权没有经过公开竞投,澳门初级法院颁布禁制令,即日起禁制金光飞航服务;金光飞航因而暂停服务,令到临时客运码头完全没有任何渡轮服务。
2008年1月17日,澳门中级法院判决指有关诉讼的请求不成立,初级法院颁布的禁制令被撤销,金光飞航可以复航。
2008年1月20日,金光飞航再次服务,恢复服务。
2009年8月10日,珠江船务旗下的粤通船务与运输工务司签署合约,获得氹仔临时客运码头的营运权。而旗下的深圳蛇口航线将自2009年9月24日起,由原本往来内港客运码头改至氹仔临时客运码头停泊。
2009年12月15日起,喷射飞航开办往来氹仔临时客运码头至海天码头的航线,每日对开一班。
2010年7月8日起,粤通船务开办往来深圳福永码头(宝安国际机场)的航线。
2010年7月10日起,巨龙船务开办往来香港上环港澳客轮码头的航线。同日下午1时左右,巨龙一班由香港返抵氹仔的航班在停泊临时客运码头时发生轻微碰撞,渡轮的防撞胶受损,需要维修,事件中无人受伤。但渡轮服务需要暂停,至7月12日下午5时恢复服务。
2011年9月15日起,来往氹仔临时客运码头至香港上环港澳客轮码头的航线随巨龙船务清盘而停运。
公共巴士路线
26路线:路环市区↔ 临时客运码头 ↔ 筷子基北湾
36路线:海洋花园 ↔ 赛马会 ↔ 临时客运码头
AP1路线:关闸 ↔ 外港客运码头 ↔ 临时客运码头
MT1路线:亚马喇前地(葡京) → 临时客运码头 → 亚马喇前地(葡京)
MT2路线:亚马喇前地(葡京) → 临时客运码头 → 亚马喇前地(葡京)
通宵巴士路线
N2路线:筷子基北湾 ↔ 临时客运码头
酒店及娱乐场巴士(发财巴):
往澳门半岛、氹仔及路氹各大酒店及娱乐场的免费穿梭巴士。
氹仔北安码头(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