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实学校

崇实学校

中文名 崇实学校
现任校长 张文武
所属地区 黄城北宋家疃
学校现名 龙口一中东校
目录导航

历史沿革

1909年(宣统元年),美国人海查理接办华洋书院,改名为崇实学校。清末民初,在黄县的教会学校另有布式神道学校(原设登州,1914年迁黄)、立本小学(1910年建于小栾家疃)、哈约翰女学校(原设于八角楼,创于1904年)、育灵女师范学校(由登州迁黄)。1920年,5校合为1校,添设大学预科,总称崇实大学,也称崇实学校,浦其维任校长。校内分幼稚园、小学、中学、大学、神科、师范。学校经济来源全赖差会捐款,年需华币13000元。学生约300~400人,教员40~50人。学生最多时达千余人。

1922年,崇实学校改用新制。小学采用四二制,后2年男生添习农业、木工,女生添习家政、缝纫、烹饪等科目。中学采用三三制,添职业科。每年毕业学生百余人。平度、招远学生为数甚多。课本采择多不以我国部章为准则。星期日学生须到教堂作礼拜。

教学条件

崇实学校占地36.6亩,房屋252间。文科学生教室、宿舍、膳堂等楼房5座,普通理科实验室、化学实验室、物理实验室、生物实验室、药品储藏室、暗室各1处,中心大楼上设图书馆、阅览室。教学标本、仪器齐备,各类球场多处。

1927年海查理故世,校务进行颇感困难,加之反帝爱国学潮高涨,1930年5月中学部停办。是年秋,恢复初中班。1931年,学校成立工读部,为贫寒教徒子弟读书之所。至1935年,班级增到高中三年级。学生增至300人,教员30余人。

崇实学校学生觉醒较早。辛亥革命时期,有的加入革命军参加北马战役。抗日战争时期,进步师生在校成立抗日民先支队部,很多学生共赴国难,走上抗日道路,杜纯德、王纬仲、范心然、谢华、丁方明、马仪、丁一、张益珊等是突出的代表。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军查封崇实学校,将美国人遣送到潍县乐道院集中营,此校宣告结束。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