郫都区

郫都区

中文名 郫都区
车牌代码 川A、川G
外文名 PiduDistrict
别名 郫县
火车站 郫都站、郫都西站、犀浦站、红光站
机场 成都双流国际机场、成都天府国际机场
人均生产总值 73356元(2019年)
政府驻地 郫筒街道望丛中路998号
区长 赵继东
著名景点 望丛祠、农科村、战旗村、扬雄墓、杜鹃城、郫都古城遗址、德源商周遗址
地区生产总值 724.2亿元(2021年)
高等学府 电子科技大学(清水河校区)、西南交通大学(犀浦校区)、西华大学(校本部)等
电话区号 028
目录导航

建制沿革

郫都区城建郫都区城建(3)郫都区古称“郫”,在古史传说中,最初以古蜀国的都邑闻名于世。距今二千七八百年前的蜀王杜宇、鳖灵,都以郫为都邑。

秦灭巴蜀之后两年,即秦惠文王后元十一年(公元前314年),秦在巴蜀同时实行分封制与郡县制。此为郫县建置之始。清《一统志》和嘉庆《四川通志》有:“杜宇名蒲卑,都于此,因以名邑。秦灭蜀国而县名不改。”东汉建武十二年(公元36年),臧宫自涪城攻拔新繁、郫县,与吴汉会于成都。

秦汉时期,郫县辖地约涉及今郫县、温江、彭县、灌县等数县之地。汉代郫县的西境在今灌县蚕崖外,包括今灌县岷江以东以北地区。北境大致包括今彭县北君平至丰乐、桂花、庆兴一带;东境包括今成都市西部;南境包括今温江县大部分地区。此后辖区屡经变动。

三国蜀汉时,郫、绵、江源三县各分出部分地区置都安县,即今灌县前身。属汶山郡。

西晋太安二年(公元303年),李雄攻取郫县,不久自称益州牧,治郫县。

南朝宋元嘉十年(公元433年),起义军赵广等攻成都,不克,退保广汉,不久自广汉至郫,连营数百,巴东太守周籍之等进军攻郫,克之。追败之于广汉。

南朝梁天监初年(公元502年),邓元起攻刘季连于成都,留辎重于郫,刘季连部将李奉伯间道袭郫,陷之,邓元起舍郫径围州城,不久下之。

西魏恭帝二年(555年),分郫县南境、江源东境置温江县。

北周天和三年(568年),废都安县并入郫县。北周时,划沱江北郫县地为新置九陇县的一部分。

隋开皇三年(583年)撤温江县复并入郫县。隋仁寿元年(601年),又废汶山县入郫县。隋仁寿三年(603年)再分置万春县;大业二年(606年)再并入郫县。

唐武德元年(618年),于都安县旧址灌口镇置盘龙县,后改称导江县和灌县。唐武德三年(620年)又置万春县,后复称温江县。

明洪武十年(1377年),崇宁县并入灌县,十三年(1380年)复置。

清康熙七年(1668年),崇宁县并入郫县,雍正七年(1729年)复置。

民国时期,县域基本无变动。

1950年后,郫县属温江专区。

1958年,撤销崇宁县,主体并入郫县,其他部分并入彭县、灌县。[8]

1968年,郫县属温江地区。

1983年,撤销温江地区,郫县改属成都市。

2016年11月24日和12月5日,国务院批复同意撤销郫县,设立成都市郫都区,行政区域和政府驻地不变。[9]

2017年1月22日,郫都区正式挂牌成立。[10]

截止2018年5月,郫都区打造孵化链、科技链、产业链、金融链、政策链“五链相融”的政策扶持体系,以农村产业众创空间和孵化基地建设为抓手,构建“一核多园支撑”的郫都区农村双创工作推进模式。高起点建成1个“极核引领”的双创空间,全域覆盖建成一批“多园支撑”双创基地;引培一批孵化载体,聚集双创基金13.5亿元,吸纳一批双创导师,培育近万名创客和超千家农村双创主体,带动就业3万人,涵盖农产品加工、乡村休闲、田园综合体、互联网+共享农业等一二三产业 。

行政区划

区划沿革

1996年,2004年区划调整前的郫县行政区划2004年区划调整前的郫县行政区划郫县辖13个镇、3个乡:郫筒镇、红光镇、犀浦镇、安靖镇、花园镇、安德镇、两路口镇、三道堰镇、德源镇、合作镇、新民场镇、唐昌镇、团结镇、友爱乡、红兴乡、清河乡。县政府驻郫筒镇。

1999年,郫县辖14个镇、5个乡:郫筒镇、安靖镇、红光镇、合作镇、唐昌镇、安德镇、团结镇、犀浦镇、花园镇、德源镇、新胜镇、新民场镇、两路口镇、三道堰镇、唐元乡、古城乡、清河乡、友爱乡、红兴乡。

2003年12月,郫县合作镇移交成都高新区托管,成都高新区设立成都高新区西区办事处。

2004年9月8日,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复同意撤销红兴、新胜、两路口、清河4个镇。将原红兴镇的长乐、石佛、濂溪3个村所属行政区域划归郫筒镇,郫筒镇政府驻南大街。将原红兴镇的白云、长生、汉姜、护国、济阳、寇家坝、宋家林、渔塘坎8个村所属行政区域划归红光镇,红光镇政府驻成灌路。将原新胜镇所属行政区域并入唐昌镇,唐昌镇政府驻南二环路。将原两路口镇所属行政区域并入安德镇,安德镇政府驻望乐村。将原清河镇所属行政区域并入友爱镇,友爱镇政府驻政通巷。将合作镇的回龙、青龙、胜利3个村及新华村的3、4、6社所属行政区域划归德源镇,德源镇政府驻禹庙街。将红光、犀浦、郫筒、德源4个镇的部分村所属行政区域划归合作镇,合作镇政府驻安阜村。至此,郫县辖15个镇,共有36个社区、261个行政村。

2013年1月21日,四川省政府批复郫县撤销郫筒镇,改设郫筒街道;撤销合作镇,改设合作街道;将德源镇清江村3组、4组、6组,花石村6组,青马村3组,王桥村1组、2组、3组、4组所属部分行政区域划归郫筒街道办事处管辖。调整后,郫县辖2个街道、13个镇。

2013年9月16日,成都市人民政府成府函[2013]79号批复,同意郫县划出合作街道部分区域,增设西园街道办事处,任由成都高新区托管。

2017年2月9日,成都市人民政府批复同意安靖镇、团结镇、唐昌镇、三道堰镇、新民场镇、花园镇、安德镇、唐元镇、德源镇、古城镇、友爱镇11个镇增挂街道办事处牌子,街道办事处与镇政府合署办公,实行“两个牌子一套班子”管理模式,驻地和所辖区域范围与镇相同。[11]

区划概况

截至2021年,郫都区下辖9个街道、3个镇。[12]

区划详情

9个街道:郫筒街道、安德街道、红光街道、犀浦街道、德源街道、安靖街道、团结街道、合作街道、西园街道。

3个镇:唐昌镇、三道堰镇、友爱镇。[12]

自然环境

位置境域

郫都区郫都区郫都区地处成都平原腹心地带,[13]位于成都市西北部,介于东经103°42'~104°2',北纬30°43'~30°52'之间,东北与彭州市、新都区,东南与金牛区毗邻,南面与青羊区相连,西南与温江区、西北与都江堰市接壤。总面积438平方公里。

地形地貌

郫都区地处成都平原腹心地带,整个地势由西北到东南逐步下降,相对高度差为121.8米。境内除西北角有一面积为4.6平方公里的浅丘台地外,其余均为平原地区;地形平面略似一只五指并拢、由西北伸向东南的手掌,西衔都江堰,南倚温江,北靠彭州,东北面为新都。城区郫筒街道东至金牛区仅13公里。

郫都区地貌类型分区属四川盆地西平原区,具有川西坝区的典型特点,是岷江冲洪积扇状平原,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具有“大平小不平”的特点,因古河道的冲击和近代河流的冲刷切割,形成众多成扇形状展开,微地貌呈凸凹状的条堤形地,相对高度不超过2米;西北部浅丘台地横山子,是区内唯一的山丘。

地质特征

郫都区郫都区郫都区大地构造属新华夏构造体系的第三沉降带,地质构造区划属四川中台拗—川西台陷—成都新生代断陷。

土壤特征

全区除浅丘台地为老冲击黄泥粘土层,下覆紫色砂岩和砾岩以外,平原地表皆为岷江新冲积灰色水稻土细沙粒泥层,下伏洪积物黄泥层或黄泥夹沙层,适宜各种农作物生长。

气候特征

魅力郫都魅力郫都郫都区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夏无酷暑,冬无严寒,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16℃,一月平均气温5℃,八月平均气温26℃左右。年度极端最高气温35.3℃、极端最低气温-4.0℃,降水量979.4毫米,日照1 014.0小时。独特的成都平原“上风上水”优势全年风向频率以东南风最多,具有春早、夏长、秋雨、冬暖、无霜期长、雨量充沛、冬季多雾、日照偏少和四季分明的特点。

水文特征

郫都区地表水均为都江堰宝瓶口内江分出的水系,在仰天窝闸门分出的蒲阳河、柏条河、走马河、江安河四大河流进入郫都区,或分或合又形成蒲阳河、走马河—清水河、沱江河、柏条河、徐堰河、毗河、府河、江安河等八大干渠,俗称“八河并流”。境内河道总长158公里,又以这些干渠为动脉,发出66条支渠、116条斗渠、219条农渠和密如蛛网的毛渠,形成纵横交错的排灌体系。

自然资源

水资源

郫都区水能资源的理论蕴藏量为11.8万千瓦,可开发量为2.7万千瓦。地下水为第四系松散堆积砂砾卵石层孔隙水,常年平均水温为14~18.5℃,PH值6.8~7.4,属中性水;含水层一般厚15~25米,总蕴藏量达3.2亿立方米。地下水一般埋藏较浅,便于开发利用。

矿产资源

郫都区河床、沙滩面积约占25平方公里,且大部田土下面均为冲洪积沙石砾,厚达200~300米,沙石储量丰富。郫都区横山为老黄泥粘土,面积为4.8平方公里,厚度约400米;老冲积黄泥田占总耕地面积的29%,为19万亩,折合126平方公里,粘土厚度在10公分至数米之间,据测全区[14][15][16][17]粘土总含量在150亿立方米左右。郫都区水文地质属第四系松散堆积砂砾石层孔隙水,下部含水层为孔隙潜水,埋藏于上部含水层下,深度约40米;上、下部潜水都是重碳酸钙型,其矿化度上部为0.3~0.5克/升,下部为0.1~0.3克/升;地下矿泉水有的存积上万年甚至几万年,有的是冰川时期积水,有些可饮用。

生物资源

郫都区陆地野生动物较少,但以捕捉昆虫及杂食稻粮的鸟类较多,主要有麻雀、乌鸦、燕子、土画眉、杜鹃、喜鹊等,2000年前后又出现鹤、鹭等食鱼水鸟的繁生。此外,郫都区的爬行动物、两栖动物、昆虫类动物也较多,主要有蛇、青蛙、螳螂、土蚕、蝉、泥鳅、黄辣丁等。1990年以来曾先后引进美国七彩山鸡、非洲鸵鸟、江团、鳗、海狸鼠、小香猪、麝香鼠等。郫都区宜生植物,分为野生植物和栽培植物两大类,共约1 000个品种,其中野生植物有草、藤、水生、藻和苔鲜五大类,栽培植物有粮食、薯、豆、油料、糖烟、麻、蔬菜、调料、水果、药材、木本花、竹木、草本、人工菌等14类。1986年-2016年,郫都区共引进意大利杨、白杨、芦荟、仙人掌、水叶榕、三刀菜、樱花等。

人口

2021年,年末常住人口 139.47 万人,比上年增加0.37 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 74.21%。年末户籍人口696304 人,其中:城镇人口426763 人,乡村人口 269541 人;全年出生人口8119人,死亡人口 2301 人,人口自然增长率8.49‰,与上年相比,全年净增人口 22816 人。[3]

主体民族为汉族。

政治

党委领导

职务 姓名
区委书记 辜学斌[18]
区委副书记 赵继东、袁兰兰[18]

政府领导

职务 姓名
区委书记 辜学斌[18]
区委副书记 赵继东、袁兰兰[18]

人大领导

职务 姓名
区长 赵继东
副区长
崔浩、陈建霖、周超毅、罗佶、王琦漪、叶茂[6]

政协领导

职务 姓名
区长 赵继东
副区长
崔浩、陈建霖、周超毅、罗佶、王琦漪、叶茂[6]

经济

职务 姓名
人大常委会主任 王洁
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周刚、杨文涛、陶维东、邓志民、邱从武[19]

综述

职务 姓名
人大常委会主任 王洁
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周刚、杨文涛、陶维东、邓志民、邱从武[19]

第一产业

职务 姓名
主席 李亦[20]
副主席 代会明、刘静、邱林、何弢、王晓雪、王乔[20]
秘书长 涂继东[20]

第二产业

职务 姓名
主席 李亦[20]
副主席 代会明、刘静、邱林、何弢、王晓雪、王乔[20]
秘书长 涂继东[20]

第三产业

文化

2021年全年,郫都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24.2 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 8.0%(下同)(按行政区域 ,地区生产总值1365.4亿元,增长 8.4%)。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26.4亿元,增长 4.4%(按行政区域,第一产业增加值26.4 亿元,增长4.4%);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 246.6 亿元,增长8.1%(按行政区域,第二产业增加值 768.5 亿元,增长8.2%);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451.2 亿元,增长 8.2%(按行政区域,第三产业增加值570.5亿元,增长 8.8%)。三次产业结构为3.6:34.1:62.3;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 2.5%、33.5%和64.0%。

2021年,全区实现民营经济增加值 399.5 亿元,比上年增长8.8%,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 55.2%,对地区生产总值的贡献率为58.9%。[3]

交通

2021年,全年实现农业总产值 45.4 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口径比上年(下同)增长 4.9%,其中农业产值42.9 亿元,增长5.1%;畜牧业产值 0.2 亿元,下降 24.5%。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9.2万亩,增长 6.0%;油料作物播种面积47424.0 亩,下降0.5%;蔬菜播种面积 246468.0 亩,下降0.3%。全年粮食总产量4.6万吨,增长2.9%;油料产量8474.0吨,下降3.2%;蔬菜产量714178.0吨,增长 1.4%。全年出栏生猪4446 头,下降36.2%。全年肉类总产量 550.0 吨,下降 19.8%,其中:猪肉产量344.0吨,下降29.7%;禽肉产量 205.0 吨,增长4.9%。禽蛋产量115.0吨,下降 6.2%;牛奶产量 79.0 吨,下降9.7%。[3]

社会

2021年,全年 223 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 8.0%;实现营业收入 370.5 亿元,增长18.7%;实现利税总额34.6 亿元,增长 13.4%;实现利润总额24.0 亿元,增长18.8%。2021 年末工业集中发展区企业为190 家,增加值增速9.5%。

2021年,全年实现建筑业增加值 73.0 亿元,比上年增长5.1%(按行政区域,建筑业增加值 80.3 亿元,增长4.5%)。年末具有资质等级的施工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企业39 个,施工总承包和专业承包竣工产值 100.2 亿元,增长12.7%。房屋建筑施工面积501.4万平方米,房屋竣工面积72.2万平方米,房屋竣工率14.4%,其中住宅竣工面积 18.2 万平方米。[3]

邮电旅游

固定资产投资

2021年,全年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14.3%,其中民间投资增长6.4%。从投资结构看,第一产业投资增长7.8%;第二产业投资增长 9.5%;第三产业投资增长 16.5%。全区投资项目395个,其中新开工 264 个。

2021年,全年房地产投资比上年增长1.4%。全年商品房销售面积达186.7 万平方米,其中住宅销售面积143.3 万平方米。实现商品房销售额 210.8 亿元,其中住宅销售额179.0 亿元。

国内贸易

2021年,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75.9 亿元(按行政区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316.4 亿元),同口径比上年(下同)增长17.2%。按消费形态分,商品零售额133.7 亿元,增长11.4%;餐饮收入 42.2 亿元,增长 40.0%。按经营地分,城镇实现零售额 157.4 亿元,增长 16.1%;乡村实现零售额18.5 亿元,增长27.4%。

对外经济

2021年,全年开展各类投资促进推介活动38 场,对外发布郫都区“城市场景机会清单”“科技合作清单”“科技成果清单”,全年引进高能级产业化重大项目 16 个。全年完成实际到位内资144.0亿元,外商投资实际到位 18.4 亿元。完成外贸进出口总额51411万美元,增长 11.3%,其中:进口额8707 万美元,出口额42704万美元

财政、金融、保险

2021年,全年实现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1.2 亿元,增长8.6%,其中税收收入 37.5 亿元,增长 10.7%。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支出69.8亿元,增长 0.8%。

2021年,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1108.1 亿元,增长15.2%,其中住户存款余额 788.1 亿元,增长22.0%。人民币贷款余额739.4 亿元,增长 24.4%,其中个人消费贷款余额216.0亿元,增长 12.9%。

2021年,全年保费收入 56981 万元,增长1.2%,其中:财产险收入12681 万元,增长 15.0%;人身险收入44300 万元,下降2.2%。全年处理各项赔款金额 11615 万元,增长26.3%,其中:财产险赔付金额 7916 万元,增长 23.4%;人身险赔付金额3699万元,增长 33.0%。[3]

科文卫生

名优特产

郫县豆瓣酱郫县豆瓣酱郫都区美食有蒋排骨、杨鸡肉、魔方豆花等特色美食。土特产有蜀绣、川派盆景、唐昌板鸭、太和牛肉、唐元无公害韭黄、古城柚子、花园腌肉等产品。郫都区的民间工艺具有历史性和艺术性。有被称为“川菜之魂”的郫县豆瓣享誉全球,“郫县豆瓣传统手工制作技艺”进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安靖刺绣为蜀绣精品,挑花别具风格; “三编”(竹编、棕编、草编)制品;还有传统的糖画和风筝艺术。

环境保护

郫都区交通郫都区交通(4)郫都区有成灌快铁、成都地铁2号线、成都地铁6号线、有轨电车共4条轨道交通直达市中心,红光大道、成灌高速公路(羊西线)、西华大道、西源大道、西区大道等5条平行快速通道纵向通达城市中心,成都绕城高速公路(成都四环路)和成都第二绕城高速公路(成都六环路)横贯境内。

2021年,年末境内公路总里程 1207 公里。年末拥有出租汽车264辆,公交车 873 辆,营运公交线路 104 条,通达里程1601公里,村通公交覆盖率达 100%。[3]

安全生产

民生保障

2021年,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 60042 万元,增长2.1%。完成邮电主营业务收入 58000 万元,增长2.5%。

2021年,全年用电量 333365.0 万千瓦时,增长15.8%。其中:工业用电 97890.0 万千瓦时,增长 15.3%;居民生活用电量132036.0万千瓦时,增长 12.4%。

2021年,全年天然气用气量 26589.6 万立方米,增长9.9%。其中:工业用气量8692.7万立方米,增长11.8%;居民生活用气13960.9万立方米,增长 7.5%。

2021年,全年接待游客 1602.4 万人次,增长7.0%,旅游总收入110.8亿元,增长 10.5%。[3]

教育事业

2021年,全年实施国家和省、市科技项目194 个,技术交易额增长75.8%。全年新增注册商标数 5026 件;新增专利授权量4214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 246 件,全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1096件,实现知识产权融资 10540 万元。

2021年,全区拥有国有博物馆 2 个,非国有博物馆12 个;区级文体艺术中心 1 个,镇综合文化站 10 个,公共图书馆1 个,馆藏纸质图书 39.7 万册,增长 7.6%。拥有广播电视台1 座,全区有线电视注册总用户 31.3 万户,增长4.3%。

2021年,全区拥有医疗卫生机构 645 个,其中:医院22 个,镇卫生院 12 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9 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个、社区卫生服务站 7 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 个,妇幼保健院 1 个。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5417 张,其中医院床位数4068张。卫生技术人员 7429 人,增长5.9%,其中:执业(助理)医师 3004 人,增长 7.2%;注册护士3385 人,增长7.8%。全年总诊疗 738.7 万人次,增长 8.8%。[3]

旅游

2021年,加强全域水环境治理,实施水环境治理项目2 个,涉及渠系52 条,治理排口 1194 个,新建污水管网160 公里;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 296 天,PM10、臭氧浓度均值同比分别下降4.7%、10.9%。全区建成 40 公里城区级、社区级绿道,新增绿地107.3万平方米。[3]

著名人物

2021年,全年交通事故立案数 112 件,死伤人数70 人,其中死亡35人;交通事故造成损失额 20.6 万元。火灾事故249 件,死伤人数 3 人,其中死亡 1 人;事故造成经济损失1593.5 万元。[3]

荣誉

2021年,全年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7811 元,增长8.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53720 元,增长8.0%;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33802 元,增长 9.4%。城乡人均收入倍差1.59,比上年缩小 0.02。

2021年,年末全区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35.1 万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 31.0 万人,失业保险17.9 万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 50.1 万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10.7 万人。

2021年,全年城镇新增就业 6405 人、失业人员再就业3986人、农村富余劳动力新增转移就业 4425 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低于4%。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覆盖率达96.0%,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覆盖率 99.9%。建设社区养老服务综合体3 个;打造养老服务助餐体系,运营老年助餐点位 63 个;完成居家适老化改造81户,开展居家养老服务 3400 余人次。全区居民健康档案建档83.5 万人,建档率 96.4%。[3]

词条图册

  • 综述

2021年,年末共有中小学校 63 所,在校学生99184 人,教职工7595人,其中专任教师 6381 人。中等职业教育学校10 所,在校学生25631 人,教职工 1808 人,其中专任教师1338 人。幼儿园261所,在园幼儿 45533 人。特殊教育学校1 所,在校学生178人。[3]

  • 高等教育

郫都区境内有西南交大、电子科大等大中专院校19所,有国家级实验室31个,两院院士19名,副教授以上专业技术人才近5000名,在校大学生25.3万人。

郫都区行政区域内本科院校一览表
学校名称 主管部门 备注
电子科技大学(清水河校区) 教育部 985工程、211工程、2011计划、111计划、卓越计划
西南交通大学(犀浦校区) 985平台、211工程、2011计划、111计划、卓越计划、中欧精英大学联盟
西华大学(校本部) 四川省教育厅 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
成都中医药大学(高新校区)
成都工业学院(校本部)
四川传媒学院 民办高校
四川工商学院(成都校区)
四川大学锦城学院 独立学院
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学院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银杏酒店管理学院
郫都区行政区域内专科院校一览表
序号 学校名称 主管部门 备注
1 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 四川省人民政府 国家骨干高职院校
2 四川水利职业技术学院
3 成都工贸职业技术学院
4 四川托普信息技术职业学院 四川省教育厅 民办高校
5 四川科技职业学院(团结校区)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