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从湖北省襄阳五中毕业;
1984年和1987年,分别获华中工学院(现华中科技大学)动力系学士和硕士学位;
1993年,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机械系获得博士学位(师从时任伯克利分校校长田长霖教授);
1993年至1997年,任杜克大学机械工程与材料科学系助理教授;
1997年至2001年,任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机械与航空工程系副教授;
2001年,转任麻省理工学院机械工程系,现任Carl Richard Soderberg讲席教授。
他是美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NSF)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古根海姆基金会会员(Fellow)、美国机械工程师学会(ASME)会士、美国科学促进会(AAAS)会士;
他担任国际上5个传热学、纳米技术和能源技术学术刊物的编辑,曾担任美国机械工程师学会纳米技术学会顾问组组长,担任麻省理工学院Pappalardo微纳米工程实验室主任,以及美国能源部前沿能源研究中心资助的固体太阳能热电能量转换研究中心主任。
美国国家工程院(NAE)2010年2月17日公布了68位新院士名单,麻省理工学院微纳米工程实验室主任江青粦教授当选。
江青粦教授因其在纳米传热和热电转换领域、纳米超材料上的卓越贡献而被当选为院士。美国国家工程院认为,江青粦教授因其首次打破被公认为物体间热力传导基本法则的“黑体辐射定律”公式,证实物体极度近距时的热力传导,可以高到定律所预测的千倍,被授予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称号。该发现不但让人们对基本物理有进一步了解,它的应用也涉及光热光电、半导体、磁储存等领域。
美国国家工程院是美国工程科技界最高水平的学术机构,成立于1964年12月,是世界上极有影响的工程院之一,当选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是工程领域专家的最高专业荣誉之一。该机构授予在工程研究、实践以及教育领域成就卓著的学者,选拔院士时极其严格,每年增选院士人数均“不超过上年度院士总数的3%”。美国国家工程院当天还公布了9位外籍院士名单,目前院士总数达到2267人,外籍院士196人。
此次68位新院士中,三位华裔教授上榜。另两位分别是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纳米科学和工程中心主任张翔教授、斯坦福大学管理资讯科学学院及商学院李效良教授。
江青粦教授在热能传递、纳米技术和能源领域是权威人物。他率先研究量子结构中的热传导,他的研究结果推动纳米结构的热电材料的研发。他的研究涉及微米和纳米尺度能量转换与能量传输基理的实验/理论和数值计算、固体能量转换系统、微机电系统、热感应传感器等。他在大量知名刊物中发表有关纳米结构中的热传导、热电传输理论和性能评估,以及辐射热方面的文章,包括权威的《科学》和《自然》杂志。
江青粦教授出版了1本专著,参与合著其他10本专著;他发表了160多篇期刊论文,他在240多个国际会议和国际研究组织中发表了主题演讲和特邀演讲。他拥有4项专利和近20个正在进行的专利申请。他是 GMZ能源公司创办人之一。
他主导多项研究项目,包括美国国防部多学科大学研究倡议(MURI)中的热电项目等。
他获得了ASME传热纪念奖、研究与发展100奖(此奖在美国被称为 创新的奥斯卡奖)、NSF青年科学家奖、ASME传热杂志杰出评审奖等。
现任ASME JOURNAL OF HEAT TRANSFER副主编、ANNUAL REVIEW OF HEAT TRANSFER主编、MATERIAL ENGINEERING A特邀主编、JOURNAL OF COMPUTATIONAL AND THEORETICAL NANOSCIENCE编委等。
他培养了很多优秀博士生。从1993年至2009年,有近20名博士生学成毕业。他们现在大多数都在世界著名大学任教(如杨荣贵、申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