赘婚

赘婚

中文名 赘婚
别名 入赘,招赘
主要起因 传宗接代,养老
目录导航

基本概述

  赘(zhuì)婚,又称“入赘”、“招赘”、“招赘女婿”,俗称“倒插门”。赘婚是男嫁女娶,夫以妻居的一种旧式婚姻。这是一种男子就婚于女家,以女家作为主体关系的婚姻形式。招赘一为延续子嗣,故夫改女姓;二为得一男劳力,支撑门户。受赘者与进舍夫一样,在家庭中地位较低,在社会上受人歧视。

赘婚赘婚  赘婚,是一种母系社会男子就婚到母系家庭婚俗的残余或变异。这从阶级关系上分析,赘婚是私有制社会贫富不均的产物,这也是它的主要特征。从宗族嗣承关系上看,赘婚带有为女家接续宗祧的性质,这是原始赘婚受封建家庭观念影响后的变异表现。

  旧时,入赘之日,由女家备四人轿,并用行人执事,专迎新郎,俗称“抬郎头”。或先一日由女家按去,宿新房中,正日,花轿鼓吹,抬新娘兜喜神方一转,似男家迎娶,到门拜堂。亦有新娘不坐花轿,届时男女拜堂成亲,礼节仪式从简。

成因分析

  旧社会的传统思想是“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所以,强调要有男丁来传宗接代,继承宗支。若某家只生姑娘而无男嗣,就有后继无人之患。为了传宗接代,便由亲戚朋友引荐或经媒人介绍,招外村他姓的一个男子来同自家的女儿结婚,男的就此进入女家,变成女家的儿子而不是女婿。这种婚姻形式就叫“入赘”,也就是俗称的“进赘”。至于女家原来那位姑娘,既是女儿,又是媳妇。从此,入赘女家的男子要永住女家,并要放弃原来的姓氏而改用女家之姓,同时写入族谱之中。

  赘婚这一习惯的形成,因素不一。有因女方种种困难,乏人照料,故招婿以服役者;有因女不忍离开父母,求侣有心,故招婿以入赘者;有因女家境况穷困,家口以单,故招婿以防穷养老者;有因家有女无子,恐世代自此绝,故招婿以接嗣传代者;有因兄弟众多,或随其所欲,或无力婚娶,故愿就赘于女家者,凡此种种。大多入赘改姓。不改姓者,亦有其例。

入赘的婚姻仪式

  入赘的婚姻仪式通常比较简单,不事铺张。但也有华侨或殷富之家,先让入赘的男子来家居住,而令女儿到外祖母家居住,到了婚娶吉期,照样有花轿到外祖母家去迎亲,照样担嫁妆和鼓乐伴行,家中照样安排等新人的队列,用热烈的炮声迎接新娘入门,照古例踢轿门、请出轿、牵新人上厅堂行交拜礼,同样鼓乐喧天炮声震地,大宴亲友和宾客,用热闹的场面把入赘形式加以掩盖,使男子堂而皇之地娶亲,女儿照样坐花轿“出嫁”做新娘。

   入赘的男子,往往要由女儿亲自挑选,从这一点上说,比那些姑娘被蒙在鼓里,单凭“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包办的婚姻更胜一筹。

  另一种入赘的情况属“顶房祧”。如同宗平辈兄弟之间,有一房无男女生育,绝了后嗣,为了传宗接代,便抱养了一个女孩。待女孩长大成为待嫁姑娘之后, 便从同宗平辈兄弟之间,挑选一个兄弟较多的男子来同这位姑娘结合。

  至于婚礼隆重与否,则由双方特别是女方家庭经济情况来决定,但无论婚礼繁简,总要履行这一道手续,举办这个仪式。

历史地位

  从秦始皇到唐代,官方一直把赘婿与犯罪官吏、逃亡人员和商贾一样看待,是社会的二等公民,经常被征发到边远地区,去服劳役或守戍。《史记·秦始皇本纪》载:“三十三年,发诸尝逋亡人、赘婿、贾人取陆梁地。”《汉书·晁错传》载:“秦之戍卒,……先发吏有谪及赘婿贾人。”汉代承袭秦代遗风,对赘婿的贱视有过之而无不及,并且禁止赘婿为官吏。《汉书·贡禹传》中说:“孝文皇帝时,贵廉洁,贱贪污,贾人赘婿及吏坐赃者,皆禁锢不得为吏。”南北朝时期,赘婿滴戍的法律被取消,但贱视赘婿的风俗依然如故。唐代时,赘婿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一点没有好转。唐人对《史记》的注释,很能说明当时社会对赘婿的看法。司马贞索引:“赘婿,女之夫,比于子,如人疣赘,是馀剩物也。”颜师古补注:“谓之赘婿者,言其不当出在妻家,亦犹人身有疣赘,非所有也。”更有甚者,五代时南唐朝廷竟然又把赘婿与佣奴等同起来,征编为军队。宋元明清四朝,赘婿的社会地位略有好转。但官方贱视赘婿的评判,还是时有发生。官方对赘婿的惩罚和贱视,加重了整个社会对赘婿的鄙视。

  在福建闵南地区,旧时代这种入赘女家的男子常会被人瞧不起,讥讽他是“卖大灯”。因原来家族遇有重要节日,各家的大灯上都要写自家的姓氏和郡望或堂号,如洪姓则在大灯一边大书“洪”字,另一边大书“敦煌”二字。入赘女家之人,每遇节庆之时,大灯上就不能书写入赘者原来的姓氏和郡望,而要写上女家的姓氏和郡望,所以,世俗之人讥讽入赘者为“卖大灯”。

  作为一种婚姻形式,赘婚弥补了男娶女嫁的不足,有着不可替代的社会价值,原本应受到社会的肯定,但由于封建观念作怪,再加上封建律法的推波助澜,赘婚反而受到社会的歧视,蒙受了不应有的耻辱。

发展演化

  赘婚之习,始于周代,相沿至今,而有几种不同的型式。秦汉之“赘婿服役”,宋之"舍居婿",元之"赘婿养老",今之所谓"招夫养子"、"招婿养老",这类基于招赘求养的心理要求而成婚的,可称之为"招养婚"。这是一个型式。宋之"赘婿补代",今之所谓"赘婿承祧",这类本于招赘求嗣的动机,而发生婚姻关系的,可称之为"招嗣婚",这又是一个型式。赘婚,是招养婚和招嗣婚的统称。

  古文献记载:“秦人家贫子壮则出赘。”在古代秦人婚俗中有女娶男嫁之俗,一些贫穷人家男子拿不出聘礼娶妻成家,便入赘到女方家,成为其家庭的一员,瞻养女家双亲,继承女家财产,所生子女从女性,为女方家传宗接代,续香火。关中地区称为“上门女婿”,或招赘婚。这是原始社会从妻居习俗的遗风,具有古老性和认同性的特征。

  古代入赘婚十分流行。无论是权倾朝野的政坛显贵,还是目不识丁的庶民百姓,都有赘婚的记录。汉武帝的姑母馆陶公主,寡居多年,偶见买珠小儿董偃,童年貌美,梅开二度,老妇少夫,日夕承欢,坠入爱河。汉武帝闻讯,泰然处之,不仅未加罪于董偃,而且赐给衣冠,从此董偃贵宠当朝,名闻天下。入赘者,大多是寄人篱下,地位低,挣扎在入赘的围城中,为人歧视,甚至视为刑徒、奴隶,经常被征派到边疆去服兵役。后世文人的小说、笔记、戏曲中反映入赘之俗屡见不鲜,这与当时重男轻女的伦理观念密不可分。

  随着社会的发展,男尊女卑的观念逐渐淡化,入赘婚亦发生变异。久居西双版纳的布朗族,流行“偷女婿”风俗,这里青年男女社交自由,恋爱自由。两人情投意合,便结莲理。结婚前,选择吉日,男家准备好米、肉、茶、草、烟等,由媒人送到女方家。次日,在新娘亲戚家办酒席,当晚,夜深人静,新娘和她的女伴们悄悄来到新郎家,破门而入,把新郎“偷”走,新郎也不抵抗,如绵羊似的跟着到女家。之后,新娘家长为之举行“拴线”仪式,向一对新人祝福。在秦、巴山区流行“迎”新郎之俗,或称“招女婿”。招女婿时要举行一定礼仪,与布朗族不同,这里礼品不是男方筹备,而由新娘家操办,女方家准备好生活用品作“嫁妆”。迎亲那天,首先由新娘穿上新装,领着七个未婚姑娘去男方家“迎”新郎。及至男方家,摆出“嫁妆”,请男方家客人、左邻右舍欣赏、品评。礼请新郎家客人,劝慰男方父母,接着迎接新郎启程、上路。之后,接亲的人把新郎迎进女方家,举行婚仪,七个姑娘再把新郎拥进洞房。

  在西北一些交通闭塞的地区亦流行入赘婚习俗。甘肃陇南康县山区,男尊女卑观念淡薄,入赘婚受到人们的普遍认同,男女婚嫁没有勾画出明显的界限,一些有女无儿,无人照料或女儿不忍离开父母,大都乐意找女婿上门。如此女婿上门,男女平等,不受歧视,家庭和睦,家和万事兴。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