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州风筝节是以广东省雷州市为主,辐射周边县、区部分乡镇于端午节期间表演竞放风筝的庙会活动。
雷州在北门外东岳庙旁边的风神庙举办风筝节历史悠久,乃古雷州端阳节三大赛事“东岳赛鹞、夏江龙舟竞渡、麻扶讴歌”(据东岳庙碑及雷州已故学者宋锐考究)之一。
据清嘉庆《雷州府志・坛庙》记载,东岳庙始建于宋朝淳佑年间,雷州知军事孟安仁奉旨在府城北门外建造,约1200平方米,庙奉中华五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南岳衡山)大帝、康王大帝、班帅侯王、十二花母等神,臣民共祀,以祈江山巩固,风调雨顺。
雷州半岛多风雷肆虐侵袭,百姓惨遭其害。古雷州府设风云雷雨山川坛祭祀,以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清嘉庆《雷州府志・坛庙》记载:古雷州府“风云雷雨山川坛,旧在西南陂,距城二里。嘉靖七年(公元1528年),知府杨表建于城外西隅。十六年知府林恕改建于新城文富坊东城书楼旧址内,建神台外,屋三间,拱门匾曰‘南坛’。至国朝乾隆间又移于新城东迎洋门内,昌明塔左,其制如社稷同。”同时,“于风云雷雨山川坛外别有飓风坛,有司岁以端午日祭为民禳厉,称其神曰‘飓母’,母者俗之谓大也。”又记:“飓风坛,旧在城东十里。明嘉靖十七年(公元1538年),知府洪富因飓风频年煽害,乃即海岸为坛祭之,东西长十二丈,南北宽十丈,设厨库宰房,每年秋夏冬孟月朔日行祈报礼。二十五年(公元1546年),知府林恕移于南渡河渡头。后,知府罗一鬟又移于城北郊五里设坛望祭。今坛基仅存,而厨库俱圮,岁时之祭,犹不废焉。”官府专设飓风坛,每年端午日祭祀,祈祷风神赐祉,福庇黎民。至清嘉庆十四年(公元1809年),署府怀沅在北关外重修飓风坛时建风神庙。风神庙位于东岳庙之东并列。并且每年端午节在位于距离风神庙左边五里坡的古校场赛风筝以颂风神。从设飓风坛以祭风神,后来又发展至赛风筝以颂风神,祈求风和日丽,以利物阜年丰,反映了雷州先民从自然多神(风云雷雨山川)崇拜到单独神(风神)崇拜理念演绎的发展过程。
除了上述缘故,古雷州府由官府主持竟赛风筝还有其地理和历史的成因:雷州半岛三面环海,与东南亚一带国家商业往来,古雷州城夏江是我国古代丝绸之路的始发港之一。为了祝祷风神保佑,祈求商船平安,免去海上风险,官府倡导放风筝祭风神在当时是一种负责任的政府行为,就像我们现在很多地方由政府出头搞一些节庆一样,一为顺应民心,二为招徕商家,还可以搅热旅游,发展地方经济。
以后每年五月初五都要在五里坡校场举行风筝竞赛。周边县区的城乡风筝爱好者闻讯,也都相邀前来竞技,一时成为古雷州文化体育活动的一大盛事。自始,雷州市北门关的群众数百年来都在五里坡校场竞放风筝,代代传承,形成了历史文化名城的一大传统文化习俗。
一般每逢农历五月初五日端午节,北门关的群众就选出首事头人主持该赛事,组织、联系本地和外地的风筝爱好者参加竞赛。
当日大清早,由各社区组织的队伍穿着古服,举着六国旗、八宝幡、葫芦伞、八卦旗、五色旗、舞狮闹龙、击鼓鸣锣,在道士的指引下,北门关首事、头人三拜九叩,祭过东岳庙诸神及风神庙风神后,扛着庙牌,抬着康皇大蒂、班帅侯王、宣仁昭泰风伯神三尊神像,浩浩荡荡从北门关出发,环城一周,返回五里坡较场。然后,大家在平坦的坡地上围成一大圈,观看北门关组织的武术、舞龙、舞狮、舞鹰等表演,场面好不热闹。
一俟风起,雷州各社区及周边县区、甚至远道而来的风筝爱好者即把参赛的风筝放飞,各参赛者精心扎成蜈蚣、龙、凤、蝴蝶、喜鹊、鸡母卢、水桶、八角、雄鹰等各种各样的风筝。小的有不满一尺的“花娘担扫”(圆形两边横出几支茅扫);大的有被称为“风筝王”的“过冬婆”筝。
“过冬婆”的制作是这样的:风筝制作传承人先买回竹子、竹篾、布、粗缆索、细绳等材料,然后召集一些能手做他的助手一起制作。他们用竹子、竹篾编扎筝身。再铺上布,扎好,布上喷上几个大字“东岳国泰民安风调雨顺”。尾部挂着一节竹子,竹子夹着6把镰刀。制作完成的“过冬婆”看起来像一只庞大的鹏鸟(“过冬婆”本是一种鸟名),重40多斤(未含粗缆索),3级以上的风就会飞起。筝身(主体)长7.8米,宽3.12米;尾长8米;双翅各长10米;鸢身及两翼面积共约八十平方米。以前是用纸糊,重100多斤。
“过冬婆”放飞时,先是8位左右的放飞员执着它(它与地面约呈45度角),随着指挥员的口号“一,二,三,放”,8位放飞员迅速一齐用力把风筝抛向空中,20多个彪形大汉拉着粗缆索向后跑,风筝离地面不高时,最靠近风筝的2位拉绳员放掉绳子,后面的继续拉。一般只要风力足够,风筝就像鹏鸟一样拍打着翅膀飞上天空,它升空后看起来就像一把蒲扇那么大。
每到赛筝那天,百鸢千鹞冲上蓝天,场面蔚为壮观。天空中各式各样的风筝争奇斗艳,试比高低,真是干姿百姿,令人目不暇接。赛场观者如潮,人数达数万之多。风筝比赛者得以一展风采,满足技痒。北门关扎制的“过冬婆”风筝王总是独领风骚。巨大的风筝王乘着清风横空飞舞扶摇直上寻登九霄,总能引发掌声一片,赞声连连。在比赛之前,北门关根据制订的评奖标准并选好四、五位经验丰富的风筝
制作师作为评委,评委们根据评奖标准各自给每只风筝打分,然后再根据总分颁奖,颁发奖牌或奖碑、获奖镜框,并给一些奖金。
放风筝是一项体育活动,有利于身体健康。看到自己亲手制作的风筝飞起来,能激发人们的自豪感,增添生活的乐趣感、愉悦感。《雷州体育志》就记载着雷州北门关东岳庙赛风筝的事。人们来到郊外放风筝,吸纳了新鲜空气,陶冶了性情,舒展了筋骨,改善血液循环状态,心情变得愉悦,心胸变得开阔。双眼不断转动,可以消除眼肌疲劳,调节和改善视力。史书《续博物志》也有“放风筝,张口仰视,可以泄热”之说。据载:“近年来,国内外有些医院和疗养院采用‘风筝疗法’治疗精神抑郁、神经衰弱、小儿智力不全等症,也收到了一定的疗效。”举办风筝节,能丰富人民群众文化生活,扩大我市对外文化交流,促进多元文化及经济和旅游事业的发展。
1.用竹篾、纸张、布帛、颜料等原料制作各式各样的风筝,既是精美的工艺品,又富含奇诡的创意。
2.竞放风筝,既能强身健体,又能陶冶性情,启迪青少年智力;
3.民间庙会,具有加强社区、地区之间的联系与沟通,促进社会和谐,增进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
1、历史价值。雷州风筝节是在当地的历史背景下产生的节庆和民间体育运动,具有浓厚的地域色彩。
2、运动价值。强身健体,陶冶情操,启迪智力。
3、社会价值。通过比赛观赏,增强社会凝聚力。振兴这项运动将有利于发展当地的旅游资源。特别是在当下外来文化、多元文化的冲击下,重视发展风筝这一具有悠久民族传统的体育运动,将更利于弘扬我国优秀民族民间文化,焕发民族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