菌柄白色,受伤后变污,长5-18cm,粗0.5-0.9cm,基部膨大,向上渐细,
内部松软变中空。菌环白色,膜质,窄,常留在菌柄基部似菌托。孢子印黑色。孢子黑褐色,光滑,椭圆形,18-24μm×10-13μm。褶缘囊体淡黄色,椭圆形,29-31.5μm×14-15μm。
春末及夏、秋雨后,产生在粪堆上。分布于河北、山西、江苏、广西。
性味归经:甘,寒。
功能主治:益肠胃,化痰理气,解毒,消肿。经常食用可以助消化,祛痰,并治无名肿毒和其它疮痈。
用法用量:煮熟后烘干,研成细末和醋调成糊状敷用。
幼嫩时可食用,成熟后菌盖自溶成墨汁状。可药用,能益肠胃,化痰理气、解毒、消肿。经常食用,有助消化和治疗痔疮。对小白鼠肉瘤180和艾氏癌的抑制率均为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