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地域上,历史学界把地处山东半岛的胶东地区划分为三个经济圈,黄县(现龙口市)、蓬莱、掖县(现莱州市)为商业经济圈,栖霞、莱阳、莱西等内陆地区为农业经济圈,威海、荣城、海阳、长岛等沿海地区为渔业经济圈。商业经济圈内的黄县人经商,有着悠久的历史,笔者做了一番考证。清代光绪年间,黄县城内有钱庄、杂货店300余家。
据清代《黄县志》记载,“境内人稠地狭,民多逐利四方”。黄县又离京畿地区较近,拥有水陆交通便利等优越的地理条件,因此,在华东地区,尤其在中国东北三省,可谓是黄县人经商的天下。黄县人在海外经商,也遍布天涯海角,有的东渡日本,有的到东南亚各国,有的远涉重洋,在美洲、非洲、欧洲、大洋洲等地,留下了经商的足迹。他们沉着老练,遇变不惊,稳打稳扎,处处为营,着实是“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旺盛达三江”。在经商上,他们又受传统的齐鲁文化影响,特别是孔子、孟子为代表的儒家文化影响,在“诚信经商”、“重利更重义”等口号下,走出了一代一代的商人巨贾,成为“鲁商”的典型代表,历史上,这里被誉为全国著名商业之乡。
老黄县人到东北三省经商,称做“闯关东”。为什么称“闯关东”呢?清政府把中国东北称做“龙兴之地”,担心山海关内汉族民众的大量迁入,会损害他们旗人利益,破坏满族的习俗和秩序,康熙七年(1668)推行封禁政策,此后措施越来越严厉,从局部封禁到全部封禁,从验关封海,到驱逐流民。尽管禁令日见严厉,却不能完全阻止关内民众进入东北。迫于沉重的生活压力,连年不断的自然灾害,越来越多的山东、河北两省农民,或泛海偷渡,或私越长城,涌向沉睡的东北沃野,至清末,闯关东人数达到1400万以上,仅黄县每年就在3000人左右。1899年,日本学者小越平隆,在书中记载了中国当年真实的历史画面:由奉天入兴京,道上见夫拥独轮车者,妇女坐其上,有小儿哭者眠者,夫从后推,弟自前挽,老媪拄杖,少女相依,踉跄道上,丈夫骂其少妇,老母唤其子女。队队总进通化、怀仁、海龙城、朝阳镇,前后相望也。由奉天至吉林之日,旅途所共寝者皆山东移民。破产农民不顾禁令,成千上万的冒着危险,“闯”入东北。这些都是在清政府封禁政策下进行的,故称为“闯关东”。
为什么“闯关东”呢?老黄县人闯关东做生意,从出发地看,实质上是谋求生存的需要。由于境内人稠地狭,加上天灾人祸,不得不到东北谋生。从目的地看,东北的社会生产力比较落后,大部分土地尚未开垦,商业活动滞后,有着广阔的赚钱之路。老黄县人闯关东做生意由来已久,他们中间向家乡寄钱者有之,带财物回乡过年者有之,也不乏发财致富在家乡兴建大宅院者,这些刺激了更多的黄县人要到关外谋生赚钱。老黄县有些村庄几乎村村、家家都有闯关东的,甚至村里青年人不去关东闯一闯,就被乡人视为没出息,逐渐形成了闯关东的习俗。所以旧时的黄县,劳动力稍一充裕,或一有天灾人祸,首先想到的是携家带子,或集结亲戚好友,蜂拥到关东去谋生。
人是文化、信息的载体,人的流动实际上就是文化的流动。中原文化、齐鲁文化向东北地区大规模挺进,实际上就是中原文化和齐鲁文化的平面移植,华北与东三省之间,无论在语言、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家族制度、伦理道德、经济行为各方面,都大同小异。人的流动打破了地域间的局限,促进社会经济和文化的传播、交流、融合和互补,有助于人口素质的提高,推动东北与关内社会经济和文化更加协调、统一,双方商品的交流,资源的互补,文化习俗的融合。因此,人口的流动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老黄县的华侨,以东渡日本的数量较多,据龙口市华侨办公室统计,1990年达到331人。其中,在大阪的华侨王汝钧先生,最为著名。黄县人在大阪的经商活动,非常善于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无论天时、地利、还是人和,都是他们经商的基础。他们主要从事餐饮业,经营中餐最为著名,特点是清、素、鲜、嫩,油而不腻,他们以质量取胜,特点是:选料精、制作细、质量高、服务态度好。为保全商业信誉,宁肯自己吃亏,能在大阪站住脚跟,靠的就是商业信誉。他们经营的鲁菜,是中国四大菜系之一,鲁菜的发源地是胶东的福山县,久负盛名。因此,他们在大阪经营的饮食业,一直深受消费者欢迎。著名华侨王汝钧(1903~1994)先生,是经营中餐起家的。他是黄县桑岛村人,13岁跟随父亲王作赢到大阪市泰赢楼学生意,27岁被股东推选为两处餐馆监理,1935年,掌管中华料理五色园等三处餐馆,1945年,在心斋桥创办万乐天餐馆,1946年,任大阪市南区南华会馆会长,1955年,组建中华学校,1982年,组建山东同乡会并任会长。企业在他的精心努力下,发展到拥有7处餐馆和1处皮包店的规模。身在商海中王老先生,为中日友好事业做出重大贡献。1994年8月,王汝钧先生在大阪病逝。桑岛—东瀛,一衣带水,连理同根。他生前,一直把大阪视为自己的第二故乡。至今,其后裔仍在大阪经营若松饭店。
黄县商业活动中 “坐商” 的生意经
老黄县人的经商活动,自古就有“行商”和“坐商”之分。坐商,是以店铺门面为固定经营场所,或在人多的地方选固定地点摆摊经营,简言之等客上门。黄县人经营坐商,首先由东家出资,开办各种店铺。然后雇用人员经营,店内设经理、掌柜一至三人,账先生、伙计若干人,自设伙房就餐。老黄县人有个习惯,在孩子咿咿呀呀学语时,长辈就教着背诵小九九,稍大一点则进私塾功读四书五经,年龄一般在13至16岁时,就要出门学生意。首先要找担保人,担保人责任是对生病死亡者,对吃喝嫖赌偷等违法行为者必须负责。到了店家被称为小伙计,称谓前面冠以姓氏,如李伙计、张伙计等。站过柜台的生意人,被称为扎过木头围裙的,因商家门面使用的柜台,恰好和人的腰部一样高;精明强干、能说会道的人,称为从缸眼拔出来的。小伙计的工作十分辛苦,每天要早起晚睡,早晨给掌柜的打洗脸水、倒痰桶,扫地、擦桌子,晚上要给掌柜的放行李、练习打算盘(见图片3)。练算盘时,一般账先生读着一天发生的账目数额,另一人在用算盘计算,小伙计必须手持算盘,站立一旁跟着练习打。自己练习时,用625或者16875的数字反复相加。右手姆指、食指和中指拨动算盘珠,无名指和小指要握住一枚铜钱。有时候,为了早晨能够抢到笤帚扫地,晚上都抱着笤帚睡觉。小伙计的报酬是吃住由店里负责,每月报酬两块大洋,相当一袋面粉;满三年后,方能吃劳金,每月大洋8元左右;再过一至五年方能吃小份子,又称花红,即年底盈利后,一般按照东六西四(即东家六份、店铺四份)分成,在店铺分得的四份中,抽出百分之十做为小份子,余下百分之九十为掌柜们所得。东六西四一年一小结,三年一大结。
做生意就要使用衡器,在老黄县历史上,商家都使用过一种叫“十六两秤”的衡器(见图片1)。这种秤与现代秤基本相同,由秤杆、秤钩(盘)和秤砣三部分组成,种类为十斤、十五斤、三十五斤不等。因每斤由十六两组成,故称“十六两秤”。十六两秤的秤杆,系紫檀木制作,上面的每一两处刻有一颗星,作为标记(见图片2)。每斤十六两,故一斤的距离平分刻有十六个星,它们是南斗六星、北斗七星、福、禄、寿三星的象征。南斗六星,即斗宿,为二十八宿之一,是玄武七宿的第一宿,共六颗星;北斗星,是北方天空排成斗(或杓)形的七颗星,名称分别为:天枢、天璇、天玑、天权、玉衡、开阳、摇光;“南斗六星”加上“北斗七星”,再加上“福、禄、寿”三星,合为十六星。这种富有深刻含意的十六两秤,在生意场上使用时,也有讲究。例如,对卖主而言,若卖出去的货物,在重量上少付一两,即寓意去掉了寿星,将导致短寿;若少付二两,即去掉了寿星和禄星,寓意卖主不仅不能长寿,而且俸禄也必会减少;若少付三两,即寓意为三星全被去掉,他一生不仅无福、无财,而且还短寿。反之,道理也相同,如果多付一两,则增寿;多付二两,则增禄、增寿;多付三两,则福、禄、寿全增。因此,生意人在买卖中,何去何从,是福是祸,全凭自己的良心去做。“十六两秤”是以诚信为基本要求,老黄县人就用这种秤,在生意场上规范着自己的买卖行为。
因为一斤为十六两,故卖货时从一两到十五两的价钱,店内小伙计要背诵下来。如某种货物一元钱一斤,那么,一两为六分二厘五,二两为一角二分五,形成口诀为:1两625、2两125、3两1875、4两25、5两3125、6两375、7两4375、8两5、9两5625、10两625、11两6875、12两75、13两8125、14两875、15两9375,规律为625相加。一打为十二个,从一个到十一个的价钱,亦是如此,小伙计也要熟记。如果一元钱一打的货物,形成口诀为:1个833、2个166、3个25、4个333、5个416、6个5、7个583、8个666、9个75、10个833、11个916,规律为833相加。
明码实价,童叟无欺,是老黄县商家打出的生意旗号,但是,各商家内部也有暗码,是自家的商业秘密,暗码是用文字代替的,如:元、亨、利、贞,天、地、玄、黄,表示一、二、三、四、五、六、七、八,如果写有元贞二字,表示一元四角,也有用甲乙丙丁,子丑寅卯,或平安幸福,恭喜发财等,均以文字代表数字,相当于现在的密码,发送电报,进出货物都用自家的商业暗码。黄县各商号比较常用的生意暗语概括为十个字,即:天、地、光、时、音、律、政、宝、畿、重。这十个字,分别代表数字的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这十个字的含义也很有深意:天称一,因为天最大;地次之,为二;光为三,指日、月、星;时为四,指春、夏、秋、冬;音为五,古时的音阶有宫、商、角、徵、羽五个音阶;律为六,指的是黄钟、土簇、姑洗、蕤宾、夷则、无射等六种定乐器;政代表七,指日、月、水、火、木、金、土七星;宝代表八,指景天科、蝎子草等八种多年生的肉质草本;畿代表九,是指先秦时期的行政区划,分侯、甸、量、采、卫、蛮、夷、镇、藩等九畿;重代表十,是指重复之意,即一的重复数,九加一为十,完满具足,是为一十也。
黄县商业活动中的“行商”
行商,是以小本经营为主,肩挑车拉的流动摊贩,简言之送货上门。他们活跃在广大农村,被村民们俗称为“拉乡”。旧时的农村,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商品交换不很发达。坐商的店铺、摊位及手工作坊,大都集中在人口密集的城区和较大的集镇。乡间农村全靠做小本生意人来进行交换,这些商贩采取走村串户、送货上门的流动经营方式。他们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贩卖或收购货物的,一类是凭手艺,替人修理或加工制作器物的匠人。旧时人们习惯称其为“做小买卖的”和“耍手艺的”。他们经营门类繁多,几乎涉及到农村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常见的货担有:卖日用品的货郎,卖各种油的卖油郎,卖食品的、收旧货的等等。常见“耍手艺的”有:白铁匠、锢漏匠、小炉匠、染匠、编匠、石匠、罗匠等等。这些商贩和手艺人,对乡下百姓而言是不可缺少的,对他们充满敬慕之情。行商的货担,终年奔波于乡间村野,广大乡下人是其主要服务对象,他们同坐商相比,有以下不同之处。
(一)招揽生意方式独具特色。坐商以店名字号、经营内容的招牌等有形广告,作为招揽顾客的手段,而行商靠的是诉诸听觉器官的有声广告。他们走村串街,用叫卖声、器物声吸引顾客,呈五花八门、千姿百态的现象,形成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二)买卖交易采取以物易物。旧时的农村,货币流通量极少,所以行商做生意时,大多采用既可用钱,亦可以物易物的交换方式。即用家中废旧物品,换取所需物品或手工服务。
行商做生意,虽然是一种原始的交换形式,但在农村,不仅利商便民,而且也影响农村的文化生活。在文娱活动中,剧名《货郎与村姑》、《锔大缸》、《锢漏匠与王大娘》等,京剧《红灯记》中,磨刀人“磨剪子来——抢菜刀”的形象,均取自行商人物。上世纪50年代,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的变革,行商,这种农村常见的商贸形式,才逐渐从人们生活中消失,代之以现代行商。
黄县人经商,第一大成功者是黄城丁氏家族。纵观其六百年的发展史,繁盛时期跨越了整个清代。据中华民国《黄县志》记载,“丁氏,大致先世以勤俭起家,继以经营商业,遂致富饶,然其家教则丰而不吝。故山东言富者,德望推丁氏焉。”笔者经过十余年来的潜心研究发现,其根本原因是在诚信经商的思想指导下,将儒、官、商三者有机结合,并以此为依托谋发展。
丁氏是怎样发迹的呢?据考证,1410年丁夫人黎氏逃荒来到黄县城时,将年少的儿子放在一家杂货店门口,自己出去沿街乞讨。一日,其子在杂货店门前玩耍,店主见他虽少言寡语,长得却是相貌堂堂。店主存心试探,拿起一枚铜钱扔了过去,铜钱滚至其子脚下,他捡起来,不但没留,反将铜钱送至柜台。店主以为嫌少,又抓起一把铜钱扔过去,黎氏儿子见眼前一地铜钱,又一枚一枚捡起,仍送至柜台。店主暗中敬佩,小小年纪如此清高。当日晚饭后,店主将黎氏娘俩唤至店中言道:“你们娘俩如此生活,令人悯怜。我这两间店铺虽不大,租一间给你,开个小吃部,赚了钱给我点房租,挣不着钱就先欠着。孩子就让他在我店中当个小伙计,你看意下如何?”黎氏见店主一片诚心,又是好意,“扑通”一声跪了下来,连声道谢。从此,黎氏便开起了小吃部,卖小米稀饭、烧饼,儿子便在杂货店中干起了售货员。这样,娘俩因诚信,被好心的杂货店主安置了下来。数年后,娘俩将店主养老送终,扩大门面,诚信经营。其后裔又以开当铺为业,加之勤俭持家,理财有方,走上一条“儒、官、商”兴家立业之路,逐渐昌盛。传至清代乾隆年间十一世的丁元沂,家业发展成为山东首富,号称丁百万。
丁氏家族的主要经商活动是当铺。当铺在古代属商业经营活动范畴,亦称“典当”或“押店”。当铺在明清时期尤为盛行,成为商业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当铺主要业务有五项:一是典当。当品为珠宝细软,或衣服、皮货等。店方收取月息。当价一般按当物实际价值的五成到七成计。当期最短1月,最长2年。到期不赎,即为“死当”,可拍卖。二是存钱,主要对象是货栈、商行、铺号和一些家族公账等,三是汇兑。四是放钱、放粮。凡是供钱、借粮者都得找出保人,指地立契,按月行息,到期偿还,五是换钱出票子。即以银元换铜板,以铜板换银元,从中赚取差价。典当的经营方式是物品的所有者因资金急需,将物品送到当铺去质押兑换资金使用。质押物品成交后,付以收据,称为“当票”,载明所当物品及抵押价款,交质押人收执。过期不赎,当铺即没收其质押品。这样,过期质押品的50%价值就被当铺占有。当铺的另一个特点是出于双方自愿,不存在强买强卖性质。丁家正是利用当铺的这些独有特点,积累了大笔资金。据查丁家的当铺不仅数量多,达几百座,而且覆盖面广,遍布中国东部11个省市,在全国形成一个当铺网络。据考察各地志书、文史等均有记载。曾经当进象牙凉席(现存烟台市博物馆)、禹谳(现存日本泉屋博古馆)、颂壶(现存中国国家博物馆)、颂簋(现存山东省博物馆)等数十件国家一级文物。当铺字号下的各家堂号达近百个,丁家人进京城无需住旅店,一路上住自家买卖,就到了北京。其资产达到5400万两白银,相当清政府一年的财政收入。
民国《黄县志》中记载的丁氏“大致先世以勤俭起家,继以经营商业,遂致富饶,其兴也尽由商业而至”,“以商起家者众,以富力居社会之中坚,而故家数百年贻传之”。这说明,商业是丁家的经济命脉,据传各地当铺兴盛时,每天有五辆马车往回运银两,真可谓日进斗金,而且延续达数百年之久。丁家有栈房字号八个,号称八大钱囊。分别为文来、泰来、信来、正谊、金城、东悦来、西悦来、天记等,其豪华建筑覆盖大半黄城,达3千余间。现存房屋55栋243间,建筑风格,具有浓厚的京城府第和胶东民居的神韵,堪称民居建筑艺术的精华。胶东有“黄县房,栖霞粮,蓬莱净出好姑娘”的歌谣,“黄县房”即丁氏建筑。丁家的当铺由栈房统一管理,各地的当铺也均由黄县派出工匠建造,格局基本一致。胶南市的王台镇,现在还有丁家当铺的房屋一百余间,保存较好。丁家经营其他行业也很广泛,如黄城的登仁寿药局、鱼市街南侧文来的剿丝厂,烟台的“元丰祥”煤号,济南四马路经七路的“丰华”石油公司,北京众多的粮行等,也是财源广进的重要方面。不管作何种生意,在经营上丁家一直讲究“诚信”二字,加上善于交际,数年之后,家道愈加殷实,为后代立业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
清代到民国,黄县涌现出一批著名商人,如单文兴和单文利、纪凤台、李子初、纪木新等。
老黄县人的经商,归纳起来有以下特点:
(一)诚信经商是老黄县人的主要经商特点,有句俗话:“人心是杆秤,全凭良心行,要想生意好,信誉是个宝。”向来以质量取胜,讲求货真价实,童叟无欺的商业道德与信誉。所以跟敦厚质朴的黄县人打交道,你不必担心会有欺诈,有人描述老黄县人是:憨厚而宽容、朴实无华、真诚坦率、朴素爽直、善良宽厚。老黄县人具有的这种性格,用他们自己的话来说就是“实在”,这种民风现在依旧相沿成习。
(二)黄县人多厚道,直朴单纯,豪爽诚实。主张“商道即人道,人脉即财脉”,运用“拙朴式商法”,一来赢得人缘,二来很得他人信任。尤其讲究“和为贵”,“和气生财”。如往店内进货,即便是送货者的货物质量不好,也采取婉言拒绝,让其高兴离店,以讲究后情和回头客,这是许多商人无法比拟的。
(三)善于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无论天时、地利、还是人和,都是他们经商的手段。在讨债上,一忌慈(心软),二忌昏(对方胡说,信以为真)三忌懦(被对方吓住了)。将《孙子兵法》应用于商界。
(四)奉行苦行主义,以“靠天、靠地,不如靠自己”为信条。能吃苦,以苦为本,以苦为荣,以苦为乐,一步一个脚印地去奋斗。这种吃苦能力,既有自然环境的磨练,更有孔孟文化精神的教诲和榜样的力量。
(五)重利更重义,做事够朋友。讲究诚实是根,一不能违背良心,二不能对不起朋友。俗话说:河北出响马,关东出土匪,山东出好汉。老黄县人秉承“山东出好汉”这一特点,重义气,重乡情,甘愿为朋友“两肋插刀”。义的基本含义:一是忠于朋友,同生死,共患难,一诺千金;二是行侠仗义,扶危救难,路见不平,拔刀相助。正如《好汉歌》中唱道:路见不平一声吼,该出手时就出手,风风火火闯九州!这与南方人貌似好客,实则重利、重钱,总要设法从别人身上揩取“油水”的人比较,是大相径庭的。
(六)谈生意必有酒,没有酒,谈话就索然无味。这与中国东北人有相似的地方,东北商人要有惊人的酒量,否则很难立足商界。
同时他们还重故土、恋家乡,只要在外地挣了大钱,必在家乡兴土木,建宅院,以示饮水思源,不忘家乡,光宗耀祖。如黄县城内的丁氏故宅、海岱镇的王氏故居等。另外,胶东地区农业经济圈内的人,利用农闲季节,也到商业经济圈内的东家,干一些服务性的工作,挣东家的小钱,形成一种互补。总之,从经商史角度看,老黄县人做生意,不亚于晋商和徽商,他们在广阔的商海中,着实涌现了一批诚信经商、誉满九州的生意人。
老黄县人在经商上,与周边的山西晋商、两淮徽商相比,在经营方面,既有共同点,又有不同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一是在地域上:晋商的主要经营范围是通过走西口,向晋北、内蒙及以北等地发展;徽商主要在两淮、江浙和长江中下游地区,有时顺运河或海路北上至京津地区;黄县人则主要通过水路到东北三省,陆路到京津地区并向周围发展。南部最远至江浙,西部最远达山西省。
二是在经营内容上:晋商以票号为主,兼营北方所需的粮、棉、盐、茶叶等,以关公之“义”,在经营处建会馆以结帮,如山东聊城的山陕会馆就是山西、陕西两省商人所建;徽商崇尚文化,亦儒亦商,培育“贾而好儒”的品格,主要以钱庄为主,经营盐、茶、木,或以丝绸、粮食谋取大利,徽商所至,多建园林别墅和戏楼,以文会友;黄县人则以经营丝房、当铺为主,兼营钱庄、粮行、药房及纺织、杂货、煤、石油等,经营品种相对比较广泛。
三是在经营理念上:晋商重钱不重官,“学而优则商”,从小就教育孩子怎样赚钱;徽商重官不重钱,赚钱为做官,从小就教导孩子为官,把成功希望寄托于官场上;老黄县人继承中国传统“学而优则仕”的儒家思想,从小就教育孩子读书、经商、做官,讲究君臣父子,忠孝节义,并吸纳晋商和徽商的长处,既诚信经商赚钱,又以公益事业为手段,修城墙和文庙、建书院、赈灾民、办团练,赢得民心和朝廷的赏识。
四是在经营方法上:晋商以小胜大,往往是从小商小贩作起,精打细算,资本逐步积累,稳定发展,且各成体系;徽商则以观察入手,投机取巧,互相联合,形成商帮。大的则走官府门子,盈大利走红运,穷奢极欲夸富斗靡,骤起骤落昙花一现,尽管在商界很活跃,但往往是你方唱罢我登台,难以像老黄县人那样沉着老练,遇变不惊,稳打稳扎,处处为营。
五是晋商和徽商或多或少带有“轻别离”的特点,经商一去三五年甚至二三十年不回,而黄县人特别重故土、恋家乡,很少有常年在外不归者。晋商长期在外,婚姻多不幸;徽商灯红酒绿,多纳妻妾;黄县人则家教极严。
第六,在中国不管是晋商、徽商,还是黄县人经商,在传统文化和商业文化上又有许多共同之处,如在重视文化教育和追求艺术品位上,在“重宗谊、修世好”的宗族观念上,在“男尚勤劳、女尚贞节”和重视门第上,在敬业精神上,在商业道德观念上等等,尤其是在正统的儒家思想上,如出一辙。
总之,老黄县人经商史,是一部值得深入研究的历史,至今的黄县,仍然经济发达,财政收入21亿元人民币,名列中国百强县第11位。自古到今流传着这样一句话“黄县地气好”,欢迎各位前去考证、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