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年9月-1993年7月,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学士。
1994年9月-1997年7月,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油气田开发工程硕士。
2001年9月-2004年7月,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油气田开发工程博士。[5]
冯其红1989年9月-1993年7月,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油藏工程系,助教。
1998年10月-2003年10月,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油藏工程系,讲师。
2003年10月-2007年12月,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油藏工程系,副教授。
2007年12月,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油藏工程系,教授。
2010年-2011年,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石油工程学院副院长。
2011年,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教务处处长。
2022年2月,任山东石油化工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5]
页岩及致密油气渗流机理与开发技术、煤层气藏流体运移机理及数值模拟方法、油藏工程和数值模拟理论与方法以及提高采收率理论与技术等。[1]
冯其红冯其红长期从事油气田开发教学科研工作,主要承担《油藏工程》《石油工程导论》《油气田开发与开采》及《高等油藏工程》课程教学工作,作为课程组核心成员,完成《油藏工程》国家级精品课程建设,并于2013年顺利转型升级为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中国石油教育学会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山东省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其他省级、校级教学成果奖7项(第一完成人4项,主要参与人3项),主持各级教学研究与改革项目5项,参与完成3项;以第一作者在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发表教学及管理类论文6篇。
冯其红先后承担国家863项目2项、国家973课题2项、国家重大专项专题5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和面上项目3项以及50余项省部级及油田企业委托项目,在非常规油气开发和老油田改善水驱开发方面形成了稳定的研究方向和研究优势。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5项、其他省部级奖励9项;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1项、软件著作权9项,发表各类论文130余篇,其中SCI收录36篇(其中top期刊11篇,高被引论文2篇),出版专著4部。[1]
时间 | 项目名称 | 项目来源 |
---|---|---|
2016/01-2020/12 | 海上高含水期油藏大井距井网加密矢量优化与注采结构调整技术 |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项目 |
2016/01-2020/12 | 致密油水平井体积压裂裂缝参数优化与经济技术评价 |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项目 |
2016/01-2020/12 | 特高含水整装油田流场调整方法研究 |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项目 |
2016/01-2020/12 | 水窜通道形成的力学机制分析测试 |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项目 |
2015/01-2018/12 | 基于颗粒物质力学的储层参数变化流固耦合模拟方法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
2015/01-2019/12 | 致密油开发井网系统与压力系统优化方式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专题 |
2014/01-2018/12 | 致密油(页岩油)赋存与运聚机理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课题 |
2012/01-2015/12 | 聚合物驱后凝胶颗粒调剖流固耦合数值模拟研究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
2011/01-2015/12 | 中低煤阶煤层气数值模拟技术及软件开发 |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项目 |
2011-2013 | 特高含水期层系井网重整优化方法研究 | 国家级/国家科技重大专项 |
2010/07-2013/07 | 煤层气开发井间干扰机理与开发方式优选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课题 |
2007-2010 | 聚合物驱后提高采收率技术研究 | 国家863计划项目 |
时间 | 项目名称 | 项目来源 |
---|---|---|
2016/01-2020/12 | 海上高含水期油藏大井距井网加密矢量优化与注采结构调整技术 |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项目 |
2016/01-2020/12 | 致密油水平井体积压裂裂缝参数优化与经济技术评价 |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项目 |
2016/01-2020/12 | 特高含水整装油田流场调整方法研究 |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项目 |
2016/01-2020/12 | 水窜通道形成的力学机制分析测试 |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项目 |
2015/01-2018/12 | 基于颗粒物质力学的储层参数变化流固耦合模拟方法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
2015/01-2019/12 | 致密油开发井网系统与压力系统优化方式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专题 |
2014/01-2018/12 | 致密油(页岩油)赋存与运聚机理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课题 |
2012/01-2015/12 | 聚合物驱后凝胶颗粒调剖流固耦合数值模拟研究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
2011/01-2015/12 | 中低煤阶煤层气数值模拟技术及软件开发 |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项目 |
2011-2013 | 特高含水期层系井网重整优化方法研究 | 国家级/国家科技重大专项 |
2010/07-2013/07 | 煤层气开发井间干扰机理与开发方式优选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课题 |
2007-2010 | 聚合物驱后提高采收率技术研究 | 国家863计划项目 |
论文名称 | 刊载于 |
---|---|
A残留聚合物再利用数值模拟研究 | 石油学报 |
大孔道形成与演化过程的流固耦合模拟方法研究 | 石油勘探与开发 |
大斜度井出水类型研究 | 石油钻采工艺 |
特低渗透压敏油藏产量递减规律数值模拟 |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
可动凝胶深部调驱动态预测方法研究 | 石油学报 |
可动凝胶深部调驱流线模拟方法研究 | 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 |
可动凝胶深部调驱降维模拟方法研究 | 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 |
井间示踪剂产出曲线自动拟合方法 | 石油勘探与开发 |
应用人工神经网络方法预测油井堵水效果 |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
BP网络方法在油田措施规划中的应用 | 石油勘探与开发 |
论文名称 | 刊载于 |
---|---|
A残留聚合物再利用数值模拟研究 | 石油学报 |
大孔道形成与演化过程的流固耦合模拟方法研究 | 石油勘探与开发 |
大斜度井出水类型研究 | 石油钻采工艺 |
特低渗透压敏油藏产量递减规律数值模拟 |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
可动凝胶深部调驱动态预测方法研究 | 石油学报 |
可动凝胶深部调驱流线模拟方法研究 | 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 |
可动凝胶深部调驱降维模拟方法研究 | 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 |
井间示踪剂产出曲线自动拟合方法 | 石油勘探与开发 |
应用人工神经网络方法预测油井堵水效果 |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
BP网络方法在油田措施规划中的应用 | 石油勘探与开发 |
时间 | 奖励名称 | 奖励项目 |
---|---|---|
2013年 | 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
复杂条件下水平井化学控水增油技术及应用 |
2013年 |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科技进步一等奖 | 复杂条件下水平井化学控水提高采收率技术研究与应用 |
2010年 |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 高含水油田优势通道定量描述与调控技术及工业化应用 |
2009年 | 中国石油与化学工业协会一等奖 |
聚驱后利用地层残余聚合物絮凝调驱配套技术研究与应用 |
2008年 | 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 |
以深部调驱为中心的改善水驱技术 |
2007年 | 山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 可动凝胶深部调驱理论与技术研究[5] |
时间 | 奖励名称 | 奖励项目 |
---|---|---|
2013年 | 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
复杂条件下水平井化学控水增油技术及应用 |
2013年 |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科技进步一等奖 | 复杂条件下水平井化学控水提高采收率技术研究与应用 |
2010年 |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 高含水油田优势通道定量描述与调控技术及工业化应用 |
2009年 | 中国石油与化学工业协会一等奖 |
聚驱后利用地层残余聚合物絮凝调驱配套技术研究与应用 |
2008年 | 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 |
以深部调驱为中心的改善水驱技术 |
2007年 | 山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 可动凝胶深部调驱理论与技术研究[5] |
时间 | 荣誉名称 |
---|---|
2014年 | 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
2012年 | 山东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