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市镇

丁市镇

气候条件 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
所属地区 西南地区,武陵山区
火车站 龙潭火车站
政府驻地 丁市镇丁市村8组
著名景点 川盐古道、雄狮河漂流、万山红叶
森林面积 9万多亩
面积 166平方公里
目录导航

建制沿革

1950年置中坝乡,1958年改公社,1983年复置乡。1997年,面积48平方千米,人口0.6万,辖中园、龙门、细沙、童溪、周家、老熊、小界7个行政村。2001年撤销,将小界村划归天馆乡管辖,将老熊村划归后坪(坝)乡管辖,将中园、周家、龙门、细沙、童溪等5个村划归丁市镇管辖。

行政分区

  2001年区划调整后,丁市镇管辖原丁市镇、中坝乡的中园、周家、龙门、细沙、童溪等5个村、董河乡的银房村,铺子乡的茶溪村、大龙村、后河村和后兴乡的小弯村以及小岗乡的大华村、马鞍村、溪口村、郑家村、杨家村所属行政区域,面积133平方千米,总人口22901人,其中非农业人口2202人,辖26个村委会,镇政府驻地丁家湾。

  2004年,丁市镇划入小河镇的石门村、四方村共14个组和天馆乡的小界村8个组及后坪坝乡老熊村7个组后,共辖10个村、26198人,面积166平方千米。

  附:中坝乡位于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西部,距县城44千米。 

经济指标

  2007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实现62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449元,财政税收实现115万元,粮食产量实现14245吨。

交通状况

  省道S304线贯穿全境,丁(市)宜(居)路、丁(市)后(坪)路、丁(市)万(木)路在此交汇,交通便捷,区位优势明显。2008年,改(扩)建大龙至石门、郑家至三溪口两条村道路,新建金山村道路,基本实现村村通达,60%的村通畅。

产业状况

  (一)工业经济

  目前全镇正按照县委县政府大办工业经济,大力招商的要求,抢抓机遇,趁势而上,把发展工业经济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出台了一系列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储备了16个招商引资项目,实行全民招商、创业及特殊奖励政策,使丁市镇成为了投资商投资的热土。

  (二)畜牧产业化建设

  丁市镇是重庆市唯一“无公害山羊产地”,有渝东南最大的畜牧交易市场,有健全的营销网络,形成了“大户带动,小区示范,科学养殖,全面发展”的格局。2008年新规划四个小区、三个山系、两个流域的畜牧产业发展带。目前,在酉龚路沿线畜牧养殖示范小区内规模养殖大户有11户,其中年出栏生猪1000头以上养殖大户4户,300头以上大户3户,100头以上规模户4户,预计实现畜牧产值2700万元。

  (三)烤烟

  2007年种植烤烟1300亩,收购烟叶3260担,实现产值152万元,入库烤烟特产税32万元。2008年实现种植面积2200亩,预计实现产量5000担。

  (四)药业

  2007年种植以青蒿为主的在地中药材2500亩,药业收入108万元。

  (五)教育卫生

  辖区内有酉阳三中,1所中心校,1所完小,2所基点校。有设备设施齐全、功能完备的丁市中心卫生院,有10个村级卫生站。

资源状况

  丁市镇矿产资源种类繁多。主要有重晶石、莹石、铅锌矿、硫铁矿、石灰岩矿等。水资源丰富,境内的后河,细沙河流经9个村,适宜多种鱼类生长。境内盛产蕨苔、苦丁茶、老鹰茶。野生动物有野山羊、野猪、野猫、水獭、果子狸等。

民俗文化

  丁市镇民俗文化浓郁,底蕴深厚。郑家“马马灯”源远流长,艺术精粹,融合弹、拉、说、唱、演等各种艺术,成为丁市镇日臻完美的特色文化。

丁市村王武坝春晚丁市村王武坝春晚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