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潜江经济开发区(原名泽口经济技术开发区)始建于1991年,1996年经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2005年12月由国家发改委批准更名为湖北潜江经济开发区,是湖北省17家重点省级开发区之一。 潜江
——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潜江开发区地处长江、汉水三角交汇地带,位于江汉平原腹地,是潜江城区三大组团之一,北倚汉水达三江,南靠"泸蓉"通九衢,公路运输有沪蓉高速、随岳高速、318国道纵横连接;铁路运输有沪蓉高速铁路和货运铁路专线;港口运输,目前泽口港枯水期吞吐量达300吨、涨水期达500吨,计划于2015年经江河疏浚后可达5000吨;航空运输,武汉天河机场、宜昌三峡机场车程都在一个半小时以内。是江汉平原的水陆交通枢纽。
湖北潜江经济开发区版图面积25.5平方公里,目前建成面积已达15平方公里。常驻人口2.6万人。开发区立足开放开发、突出招商引资,充分发挥独特的政策、环境、资源等优势,推动了化工产业迅猛发展。形成了以石油化工的丙烯等产品、盐卤化工的烧碱、盐酸、氯气、氢气等产品、煤化工的合成氨、甲醚、二甲醚等产品、硫化工的硫酸、二氧化硫、三氧化硫等产品为产业支撑的油化工、盐化工、煤化工、医药化工、精细化工产业链。引进培植了上市公司、全球最大的牛磺酸生产企业永安药业、全国500强企业晋煤集团控股的金华润化肥有限公司、兵器集团下属企业可赛化工、亚洲最大的漂粉精基地江汉盐化总厂。开发区化工产业集群已被确定为湖北省52个重点成长型产业集群之一、武汉城市圈化工产业承接基地。截止2010年底,开发区已有民营企业159家。规模以上企业23家,出厂产品行销全国,并出口美、欧、韩、日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2010年面对严峻的发展形势,全区主要经济指标大幅增长,工商税收突破了亿元大关,实现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65.33亿元,同比增长45.56%;工业增加值17.84亿元,同比增长44.34%;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5.6亿元,同比增长48.75%;完成工商税收10066万元,同比增长25.8%;农民人均纯收入7050元,同比增长8%;招商引资到位资金10.34亿元。
——配套良好的基础设施。开发区已投入近10亿元完成了全区水、电、路、通讯网络的建设,交通四通八达,道路承载能力60吨以上,拥有300吨级汉江专用码头,有20万吨/日自来水厂。有11万伏和3.5万伏专用变电站各1座。邮政电信、移动通讯、宽带网畅通无阻。已投资近2000万元完成了2000亩的化工工业园区的前期工程,实现了"五通一平"。中小学、医院等服务设施齐备,污水处理厂正在筹建之中。
——精干高效的服务机制。为适应开发区发展需要,开发区设立了"一办(管委会办公室)、三局(经济发展局、社会发展局、农村工作局)"的管理体制和建设、工商、土管、财政、国税、地税、交通、公安、劳动等各职能分局,为便利客商投资提供了保障。开发区奉行"宁可开发区为难千次,不让客商为难一次"的宗旨,并在企业与农民、企业与部门之间设立了"两个隔离带",并由公安、纪检、组织等部门联合对外企实行重点保护。凡进区企业均能享受开发区各项相应的优惠政策,并得到服务专班优质高效的全程服务,可由专班代办企业申请、注册等过程中的一切手续。任何单位和个人进企业办事均须通过开发区经济发展局审批,否则企业有权不予接待。
——极具潜力的投资前景。开发区经过10多年的发展,从最初的以基础设施建设为主,到目前五大园区共同发展,已具备了加速发展的条件。全社会累积固定资产投入329700万元,其中基础设施投入91000万元,累计工业总产值1346000万元,其中高新技术企业产值286000万元,累计国内生产总值847400万元,累计工业增加值269300万元,累计出口创汇58491万元,累计上缴税收68460万元。
——开发区人将凭借市委、市政府招商引资的优惠政策和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充分利用经过10多年发展积蓄的人才优势、科技优势、资金优势、熟练技工优势及良好的化工产业的知名度,精心打造以化工产业为主导的经济旗舰,把泽口开发区建设成为化工特色鲜明,产品不断拓展,产业良性互动,园区环境优美,功能日臻完善,可持续发展动力强劲的开发区。
潜江开发区图册(2)湖北潜江经济开发区地处长江、汉水三角交汇地带,位于江汉平原腹地,交通运输四通八达。公路运输有沪蓉高速、随岳高速、318国道纵横连接;铁路运输有沪蓉高速铁路和货运铁路专线;港口运输,目前泽口港枯水期吞吐量达300吨、涨水期达500吨,计划于2015年经江河疏浚后可达5000吨;航空运输,武汉天河机场、宜昌三峡机场车程都在一个半小时以内。水、陆、空立体运输体系的形成,使潜江经济开发区成为江汉平原的重要交通枢纽。开发区基础设施配套良好,已投入近15亿元完成了全区水、电、路、通讯网络的建设,道路承载能力60吨以上,有20万吨/日自来水厂,有11万伏变电站3座和3.5万伏专用变电站各1座。邮政电信、移动通讯、宽带网畅通无阻。中小学、医院等服务设施齐备,3万吨化工污水处理厂正在建设之中,热电联供系统正在进行工程设计。
潜江境内,已探明的岩盐储量为8000亿吨;卤水227亿立方米,卤水中富含钾、碘、溴等18种稀有元素,其矿化度均已达国家开采标准。中石油、中石化西气东输天然气管道均向开发区供气,中石化天然气战略储备库紧邻开发区,可为开发区提供优质的天然气资源。长江第一大支流汉江穿境而过,丰富优质的汉江水资源能满足各类工业用水的需求。区内化工企业较多,相关专业人才济济,为开发区的发展提供了智力保障;同时培养了一大批操作熟练工人。
湖北潜江经济开发区总体规划已由北京石油和化学规划院编制完成,通过了规划环评。依据规划,开发区将以煤化工和盐化工为基础,延伸发展硅化工;以液化气和油田轻烃为原料,生产烯烃产品并延伸发展石油化工产业;以产业为基础进行精深加工,发展各种精细化工产业;适时启动发展光气化工产业,努力把湖北潜江经济开发区建设成为中国中部最具吸引力的化工园区,全省循环经济示范园,全国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
2011年是潜江经济开发区实现跨越发展的关键性一年,开发区将围绕市委、市政府“一区两带三极”发展战略和“大园区”建设精神,按照开发区总体规划和功能定位,通过“东扩西并”的方式,推动发展空间拓展。将凭借招商引资的优惠政策和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充分利用近20年来积蓄的人才优势、科技优势、资金优势、熟练技工优势及良好的化工产业的知名度,精心打造以化工产业为主导的经济旗舰,把湖北潜江经济开发区建设成为中国中部最具吸引力的化工园区,全省循环经济示范园,全国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
黎喜斌: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主持开发区全面工作,联系金澳科技、金华润化肥、富来地复合肥,驻汉南社区。
办电:6203669
彭烈耷: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常务副主任。协助管委会主任抓好开发区全面工作。负责开发区日常工作,侧重项目建设、城建及财经工作。联系永安药业、径河化工,驻孙拐村。
魏孝容: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牵头办公室、社会发展局工作,分管党群、人大、政协、政法、武装、信访等工作,负责人大联络处、政协联络组、纪检、计划生育等工作。联系金澳科技、径河化工、第一看守所、武警中队、事故调处中心、泽口小学,驻沙岭村。
李义邦: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牵头经发局工作,侧重大园区建设,负责财经、财贸、审计、屠宰等工作。联系国税、地税、工商、财政、方圆钛白、远达化工园,驻周潭村。
办电:6203390
张义银:工委委员、安监局局长。主持社会发展局日常工作,负责民政、教育、卫生、社区、开发区劳动服务公司工作,联系成城饲料、聚氨脂、泽口中学,驻泽口社区。
黄卫东:工委委员、党政办公室主任。主持办公室日常工作,负责组织、人事、老龄老干、机关管理、信访工作。联系巨源油业、信用社,驻信心村。
彭绍军:工委委员、经济发展局局长。主持经发局日常工作,分管工业经济、园区建设、招商引资工作,负责经济运行、质量、计划、统计、物价、开发区开发公司筹建工作,联系仙桥化学、可赛化工、海滨化工、喜人化工,驻谢湾村。
郑 琼:工委委员、社会发展局局长。主持安监局日常工作,负责安全生产各项工作,联系源鑫纺织、中润精细化工、利普斯门业,驻彭鲁村。
张年龙:工委委员、经济发展局副局长、武装部长。负责武装、交通、电力、电信、邮政等工作。联系晶鹏纺织、鑫鹏内饰,驻曹滩村。
肖罗新:工委委员、安监局副局长。负责农村政策、农业农村及清洁家园工作。联系绿海宝、邱氏涂料,协驻彭鲁村。
陈纯龙:工委委员、社会发展局副局长。负责城建、国土、规划、环保、自来水、村庄建设工作。联系龙登科贸、宏泽环保、鸿贵电器、义龙化工、城西小学,驻襄南社区。
赵国金:工委委员、泽口水陆派出所所长。负责政法工作,协助分管安全生产和信访维稳工作。联系金澳科技、金华润化肥、永安药业。
徐大为:党政办公室副主任。负责大园区建设和招商引资、三产业发展。联系鑫成实业、华新水泥、家卫门业、精盛模具、污水处理厂,协驻孙拐村。
吴承章:经济发展局副局长。负责项目建设工作。联系金华润化肥、华盛冶材、水泥厂、相和化工,协驻汉南社区。
叶 芳:党政办公室副主任。负责工会、统战、宣传、广播电视、文体、文秘、档案、保密、共青团、妇联工作,联系诚实化工、方正装卸,协驻谢湾村。
康 庄:党政办公室科技副主任。负责科技和行政服务中心、经济环境整治工作,协助园区建设、招商引资工作。
潜江县古为云梦泽一角,历经江水复合冲积和湖水缓慢沉积而逐渐形成。
潜江地域夏、商、周三代属荆州域。
公元前5世纪前后的春秋战国时期,在本县南部的岗后和北部的平原上出现了章华台、竟陵等邑居,其地属于诸侯国中的楚国。
公元前278年(秦昭襄王二十九年),白起率秦军攻占楚郢都(今江陵西北),东下竟陵,并分别设郡建县,这里成为秦南郢竟陵县辖地。
公元前206年西汉建立,其后在章华台设置了华容县,潜江分属竟陵、华容。
三国时,潜江之地辖于吴国,隶属郡县与汉无异。
晋初分江夏郡置竟陵郡,潜江为竟陵郡之竟陵,南郡之江陵二县地。
公元550年前后,南朝梁省竟陵,废华容。潜江西南境改属南郡江陵县;西魏分江陵而置华陵县,北周改华陵县为紫陵县,潜江西南境为其所辖。东北境为郢州竟陵郡之竟陵县,竟陵郡治于齐时也由长寿(今钟祥)迁至竟陵;梁末省竟陵县入霄城县,竟陵郡治、县治始移霄城(今天门境),潜江东北境遂属霄城县;北周复改霄城县为竟陵县,改竟陵郡为石城郡,潜江东北境属石城郡之竟陵县。
隋朝时,潜江东北境属荆州沔阳郡竟陵县,西南境属紫陵县。
唐初省紫陵入江陵县,潜江西南境属江陵府江陵县,东北境属复州竟陵县。公元857年(唐大中十一年),“以人户输纳不便,置征科巡院于白 伏”(《太平寰宇记》,白 伏在今县西北),隶属于荆南节度使管辖。五代改白 伏为安远镇,为南平国(荆南国)属地。
965年(宋乾德三年),升白 伏巡院为县。因境内有河道分流汉水入长江,取“汉出为潜”意,命名潜江。县治设在安远镇(在今下蚌湖附近),隶属于荆湖北路江陵府。
1276年(元世祖至元十三年),改江陵府为上路总管府,后又改为中兴路,均领有潜江,上隶于河南江北行中书省。1293年(至元三十年),因水患县治迁至斗堤,即今治所在。
1368年,明朝建立。此前已改中兴路为荆州府,所以明初潜江属湖广布政使司荆州府。1531年(嘉靖十年)升安陆州为承天府,潜江改属之。
1646年(清顺治三年),改承天府为安陆府;1664年(康熙三年),分湖广为湖北、湖南。潜江属湖北省安陆府。
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次年,改府为道,以道为省县之间的行政机构,潜江属鄂北道(后改称襄阳道)。1925年废除道制,遂直辖于省。1932年,在省县之间设行政督察区,潜江属第七区(1934年曾属第六区,后还属)。1936年,第七区改称第四区,仍领有潜江(直到1947年)。抗日战争期间,日本侵略军于1939年5月至1945年8月盘踞潜江部分地区,设有傀儡政权。潜江县政府被迫辗转于拖船埠、杨李家台、熊口等地;1943年春撤离潜江,设办事处于公安县境,日军投降后还治。
本县属水网湖区,民国时期“十年淹九水”,人民除受“三座大山”的压迫之外,还苦于水患。由于距中心城市较远,人民富有革命传统,有利于革命力量的集聚和回旋,故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义革命时期成为革命根据地。1930年春至1932年冬,全境皆苏区,是湘鄂西省(原称“联县政府”)的潜江、荆南(后改称荆门)、天潜县苏维埃政府(革命委员会)辖地。潜江县苏维埃政府曾驻于拖船埠、潜江城等处,荆南县苏维埃政府驻脉旺嘴。
1942年春至1945年秋,为抗日根据地,是鄂豫边区襄南、襄河两行政公置的荆潜、天潜沔、天京潜县抗日民主政府辖地。荆潜县抗日民主政府驻莫家岭,天潜沔县抗日民主政府一度驻总口陶和岭,天京潜县抗日民主政府驻夏家场。
1947年12月至1949年6月,全县为解放区,是江汉区襄南、鄂中两行政专员公署的江荆潜、天潜沔、天京潜县人民民主政府辖地。江荆潜县人民民主政府驻熊口,天京潜县人民民主政府驻夏家场。
1949年7月撤销边区县,恢复原县名、县域,江荆潜、天潜沔、天京潜县撤销。潜江县人民政府设于熊口,隶属于湖北省荆州行政区督察专员公署。8月,潜江县人民政府移驻城关(今园林办事处)。
1988年5月撤县建市。
1994年10月被列为湖北省直管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