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果树村委会

芒果树村委会

中文名称 芒果树村委会
平均气温 20.40℃
目录导航

基础设施

该村截止2012年底,全村有487户通 自来水,有0户饮用 井水, 有487户通电,有487户通有线电视,拥有电视机农户487户 ,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487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487户。 该进村道路为属于柏油、水泥路面 ;距离最近的车站(码头)1.00公里,距离最近的集贸市场1.00公里。 全村有效灌溉面积为1334.00亩,其中有高稳产农田地面积1010.00亩,人均高稳产农田地面积0.52亩。 该村到2012年底,有395户居住砖木结构住房;有0户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

特色产业

该村的主要产业为橡胶、粮食,主要销售往省内。2013年 主产业全村销售总收入726.00万元, 该村目前正在发展橡胶特色产业,计划大力发展橡胶、粮食产业。

在一定时间和一定条件下,能产生经济效益,以提高人类当前和未来福利的自然因素和条件。

自然资源 属性

自然环境中与 人类社会发展有关的、能被利用来产生 使用价值并影响劳动生产率的自然诸要素,通常称为自然资源,可分为有形自然资源(如土地、水体、动 植物、 矿产等)和无形的 自然资源(如 光资源、热资源等)。自然资源具有 可用性、整体性、变化性、 空间分布不均匀性和区域性等特点,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和社会物质财富的源泉,是 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依据之一。对自然资源,可分类如下: 生物资源,农业资源, 森林资源, 国土资源,矿产资源, 海洋资源,气候气象, 水资源等。

自然资源

全村有耕地总面积2356.00亩(其中:田1653.00亩,地1267.00亩),人均耕地0.61亩,主要种植橡胶、粮食等作物;拥有林地40269.00亩,其中经济林果地0.00亩,人均经济林果地19.46亩,主要种植砂仁等经济林果; 其他面积205.00亩。

在一定时间和一定条件下,能产生经济效益,以提高人类当前和未来福利的自然因素和条件。

自然资源 属性

自然环境中与 人类社会发展有关的、能被利用来产生 使用价值并影响劳动生产率的自然诸要素,通常称为自然资源,可分为有形自然资源(如土地、水体、动 植物、 矿产等)和无形的 自然资源(如 光资源、热资源等)。自然资源具有 可用性、整体性、变化性、 空间分布不均匀性和区域性等特点,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和社会物质财富的源泉,是 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依据之一。对自然资源,可分类如下: 生物资源,农业资源, 森林资源, 国土资源,矿产资源, 海洋资源,气候气象, 水资源等。

农村经济

该村2013年农村经济总收入1314.00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248.00万元,畜牧业收入27.00万元(其中,年内出栏肉猪1158头,肉牛44头,肉羊48头); 林业收入957.00万元, 第二、三产业收入64.00万元, 工资性收入0.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657.00元,农民收入以橡胶、粮食等为主。全村外出务工收入0.00万元,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数0人 ,在省内务工0人,到省外务工0人。

油麦菜又名莜麦菜,属菊料,是以嫩梢、嫩叶为产品的尖叶型叶用窝苣,是生食蔬菜中的上品,有“ 凤尾”之称。油麦菜耐热、耐寒、适应性强,可春种夏收、夏种秋收,早秋种植元旦前收获,中国菜园网为您介绍油麦菜在阳台上的种植方法,本网站提供阳台种植各类工具,如有需要,请与本站联系。

一、种植季节:

8-9月(四季可播种,北方冬季宜在室内种植)

二、育苗:

1、常育苗移栽。发芽适温15至20℃,高于25℃或低于8℃不发芽,夏季高温时播种需要催芽。将种子撒播于浇透水的土面,覆土约0.5~1厘米,保持土壤湿润,约l周发芽。(催芽方法:将种子浸泡于水中5~6小时,稍晾干后用湿布包好,放在阴凉处催芽,约有3/4种子露白时播种。)

2、苗期土壤保持湿润即可,夏季暴晒时要遮阴。真叶3~4片时定植于施足基肥的盆土中,株距约10~15厘米,浇透水,约1周后可正常管理。

三、日常管理:

1、病虫害少,生长快速,需肥量较大,一般每7~10天左右喷施1次以氮肥为主的腐熟有机肥,以促进叶片生长,采收前l周宜停止施肥。

2、喜凉爽,稍耐寒而不耐热,叶片生长适温为11~18℃,温度过高则影响生长或提前开花。

3、喜湿润,生长旺盛期要求给予充足水分,通常每天浇水1次,必要时早、晚浇水,以免影响叶片的品质。

4、采收后,待伤口晾干可追施1次腐熟有机肥,以促进新叶萌发,一段时间后可再次采收。

四、采收:

定植后约一个月,或从约15片叶时即可开始采收,通常在早晨进行,将充分长大、厚实而脆嫩的绿色叶片用手掰下即可。

五、营养价值:

低热量、高营养,营养价值略高于生菜而远远优于莴笋,有降低胆固醇、清燥润肺等功效。

村情概况

芒果树村委会,属于山区。距离村委会0.00公里,距离镇1.00公里, 国土面积22.93平方公里,海拔640.00米,年平均气温20.40℃,年降水量1600.00毫米,适宜种植橡胶、粮食等农作物。有耕地2356.00亩,其中人均耕地0.61亩;有林地40269.00亩。全村辖10个村民小组,有农户510户,有乡村人口2226人,其中农业人口2226人,劳动力1383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1375人。2013年全村经济总收入1314.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657.00元。 农民收入主要以橡胶、粮食为主。

水稻,疏菜作为开顺村经济发展的主产业,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村两委成员以提升传统产业发展为先导,又致力于发展瓜果,蚕桑,木材,白肉等市场的开发,目前开顺村己成为全县最大的白肉批发市场,村内建有金寨第一蚕种场,分布于西河,南桥,西庄,染坊四居民组,县冷库座落于南桥组。国家投入近二百万元,为群众购置的蔬菜大棚钢架使我村的蔬菜生产上台阶,成规模,现己成为大城关蔬菜生产基地。境内丰富的黄沙资源为大城关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在以水稻,蔬菜,瓜果,蚕桑种植,批发零售,木材收购,加工及外出务工为开顺经济发展主产业的今天,村两委正在以稳健的步伐引领全体村民向小康生活迈进。

规划在建的近10000平方米农贸市场必将成为开顺经济发展的助推剂,汇各路贸易,纳八方之财。它的建成与投入使用将会使开顺村民的收入再上一个新台阶。

人口卫生

该村现有农户487户,共乡村人口2198人,其中男性1070人,女性1128人。其中农业人口2198人,劳动力1302人。 到2012年底,全村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871;参加农村合作医疗2004人, 村民的医疗主要依靠乡(镇)卫生院, 距离村委会卫生所0.00公里,距离镇卫生院3.00公里。 人畜混居的农户0户。

村务公开

该村到2012年底,该村已签定农业承包合同381份,农村土地承包面积79535.87亩,其中土地流转面积17383.70亩。是建立了农村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制度,其中,一事一议筹资额 0.00 元(人均 元),一事一议筹劳236个(劳均0个)。年末集体总收入5.00万元,有固定资产596.10万元,年末集体有收益0.00万元,农村财务管理实行委托管理,定期开展村务公开,是成立了民主理财小组,主要以粘贴公告、黑板报、会议等方式公开。

基层组织

该村设党小组8个,党员总数46人,党员中男党员44人,女党员2人。 团员119人。

发展重点

该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是:存在主要问题和困难:1、没有集体经济实体,经济基础薄弱;2、带领整村开展全面建设和致富能力较弱;3、村民自治能力较低,民主管理能力较差。。该村今后的发展思路和重点是:发展思路及发展产业:1、巩固粮食基础产业,提升橡胶支柱产业,倡导其它农副产品进入市场,挖掘第三产业能力;2、加大综合培训力度,提高村干部的自治能力和管理能力,大力培养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新型农民。。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