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东尼·伯吉斯

安东尼·伯吉斯

中文名 约翰·安东尼·伯吉斯·威尔森
别名 安东尼·伯吉斯
出生地 英国兰开夏郡
出生日期 1917年2月25日
国籍 英国
目录导航

简介

  安东尼·伯吉斯,(1917一1993)是当代著名的英国作家、文学评论家和文学教授,在欧美各国享有很高的声誉。   1917年生于英国 兰开夏郡一个世代信奉天主教的家庭。他早年就学于曼切斯特大学英国语言文学系,1940年毕业后参军,在英国皇家军队医疗队中任 钢琴师,后又在教育队、情报机关等部门工作。1946年伯吉斯退伍,在 爵士乐队中弹 钢琴,后又改行教书,曾先后在 马来亚、文莱等地任教职。六十年代,伯吉斯因病回国治疗,并开始从事文学创作。他写剧评、音乐评论,创作 电视剧、 舞台剧、短篇小说和诗歌,并写出了大批优秀的 长篇小说,尤以《医生病了》(1960)、《一只手鼓掌》(1961)、《缺少的种子》(1962)、《恩德比先生的内心》(1963)、《马来亚三部曲》(1964)、《 带发条的桔子》等为佳。   1968年,伯吉斯的妻子因病去世。他很快和一位过去相识的 意大利 语言学家结婚并旅居国外。伯吉斯先后在 马耳他、英、美、欧洲大陆的一些大学讲学,并继续以充沛的精力从事创作。这期间出版的主要作品有《什么也比不上太阳》(1964)、《恩德比的外部》(1968)、《拿破仑交响曲》(1974)、《世间权力》(1980)、《 1985年》(1987)等。伯吉斯是一位多产的作家,仅主要作品就有40多部。他在语言方面造诣颇深,掌握数种东、西方语言。他的文学修养也不一般,作品中经常涉及古典和当代的 文学名著;其 文学风格丰富多变,包括模仿英雄风格的、 流浪汉小说体裁的、历史传奇的以及讽刺性的多种。伯吉斯的非小说类创作也颇有成就,《英语小说》(1958)、《 莎士比亚》(1970)、《E·海明威及其世界》(1978)等数种作品仅是其中的代表。[1]

个人生平

  安东尼‧伯吉斯(Anthony Burgess, 1917~1993)英国当代著名小说家、作曲家、剧作家和 文学批评家。   1917年2月25日出生於 曼彻斯特一个天主教 中产阶级家庭,担任 出纳员的父亲业馀时在酒吧演奏钢琴,母亲为 音乐家及 舞蹈家。两岁时母亲因 流行性感冒去世。安东尼‧伯吉斯在 曼彻斯特大学主修英国语言与文学,1940年毕业后,於二次大战期间在英国皇家陆军 医疗团服役六年。   1946-50年他在伯明罕大学和 班伯里中学担任教职,1954-59年被官方派驻 马来西亚及汶莱,负责教育工作;这段时间他累积了大量创作素材,日后完成《马来亚三部曲》(1964)。安东尼‧伯吉斯最初想成为一位作曲家,1959年他被诊断得了不治之症,於是他返国当了职业作家,希望为妻子留下一些生活保障,然而最后证明诊断错误。   六○年代以后,他陆续发表了三十多部小说和其他作品。1970-71年他在 普林斯顿大学担任客座教授,1972-73年在 纽约市立大学担任 讲座教授,1976年於 纽约大学 水牛城分校担任驻校作家。安东尼‧伯吉斯的著作超过五十部,曾获 诺贝尔奖提名,其最有名的小说为《 发条橘子》(1962),此外他还著有《缺少的种子》(1962)和《尘世权力》(1980)等。   安东尼‧伯吉斯希望人们视他为写小说的音乐家,而非会作曲的小说家,因为(音乐是一种较为纯洁的艺术,它与人类活动没有直接关系,全然独立於道德判断之外)。   1993年,安东尼‧伯吉斯病逝於 伦敦。

作品介绍

  包括:小说——《马来三部曲》(Malayan Trilogy)(1956-59年)——美国版的名字叫《长日退去》(The Long Day Wanes)(1965年)、《熊的蜂蜜》(Honey for the Bears)(1963年)、《没什么如太阳》(Nothing Like the Sun)(1964年)、《恩德比的外部》(Enderby Outside)(1968年)、《拿破仑交响曲》(Napoleon Symphony)(1974年)、《尘世权利》(Earthly Powers)(1980年)、《钢琴演奏者》(The Pianoplayers)(1986年)、《 老铁》(Any Old Iron)(1989年)、《德普特福德的死人》(A Dead Man in Deptford)(1993年);非小说类——《重温乔伊斯》(Re Joyce)(1965年)、《众生都来》(Here Comes Everybody)(1965年)、《 烈火生成: 劳伦斯的生平和著作》(Flame into Being: the Life and Work of D. H. Lawrence)(1985年)。

作品发条橙子

内容概要   《 带发条的桔子》中的故事,发生在不久的将来。男主人公、故事的叙述者叫 阿列克斯,刚刚15岁。一   《 发条橘子》   个冬天的晚上,阿列克斯和他的同伙 乔治、 皮特、狄姆一行4人,坐在 伦敦市里的考劳瓦牛奶店里喝饮料。他们穿着当时的流行服装, 白色外套,白围巾,紧身长裤,外加一条 三角裤形状的护身裤,脚上是适合踢打的靴子。他们闲坐 无聊,便喊着“出去出去出去”,一齐拥到外面的街上。当他们看到一位教书先生模样的人独自行走时,便走上前去寻事。他们先撕碎那人的书,然后对那人拳打脚踢了一阵。随后,4个少年走进“纽约公爵”酒店挥霍金钱,然后又去抢劫一家小店。4人仍觉得不够过瘾,又拦路打伤一个 酒鬼,直打得他血流不止方才住手。在市发电厂附近,阿列克斯一伙遇上以 比利为首的另一伙小流氓,双方拳脚相见,直到传来警车的笛声才四散而去。接着,4个人又去偷了一辆小汽车,横冲直撞地向郊外开去。他们把车开到一栋叫作“霍姆”(意即‘家’)的别墅前,阿列克斯谎称同伴突然发病,要用电话,骗得女主人打开门。随后4个人戴着假面具冲进别墅。他们发现这幢装演讲究的房子里只有一男一女。男子坐在一架 打字机前工作,旁边放着一叠书稿,题为 《带发条的桔子》,显然这位男子是一个作家。4个人开始撕碎书稿,然后当着被缚的男主人的面对女子施暴。最后他们砸碎房中的家具,扬长而去。他们开车回城,把车推到水沟里,又去考劳瓦牛奶店小坐,随后分手,各自回家。阿列克斯与父母同住在市内第18A号公寓大楼内。时间已晚,但他大放立体声音乐。四邻早已习惯不再抱怨,只能用 安眠药强使自己入睡。阿列克斯11岁就上教养院。父亲在工厂工作,母亲在菜场上班,早出晚归,无暇照顾他。第二天一早,母亲上班前喊他起床上学,他佯称头疼应付过去。教养院老师来看他,警告他不要犯罪。阿列克斯对此满不在乎。老师走后他又出门,骗来两个十岁的小姑娘胡作非为一番。晚上,父亲追问他每天晚上在外面做什么,他说在打零工,并把抢来的钱交给父亲,说是自己打工所得。随后他又溜出家门,打算和3个同伙去偷窃珠宝。没想到阿列克斯 下手太重,行窃未成反将女主人打成重仿,并因被同伙抛弃而落入警察手中。第二天,女人死在医院里,阿列克斯则被判处14年徒刑,进了监狱。两年时间过去了。在监狱里,阿列克斯再次行凶杀人。这天,阿列克斯向待他和善的监狱牧师打听,报上登的“路 德维克疗法”是否真的会治好罪犯,使其不再愿意犯罪。牧师对此深表怀疑,认为这种疗法是将“善”强加于人,而不是真正教人悔过自新。正巧内政部长来视查监狱,希望腾出空间关押 政治犯,便决定拿阿列克斯作试验,看看“路德维克疗法”是否有效。第二天阿列克斯被送到新建的治疗中心。当他听说治疗只需两个星期,便开始作 白日梦,以为很快就会获得自由。孰不知治疗的过程十分痛苦难耐:他的头和四肢被牢牢地固定住,眼皮被支开使他不能闭上眼睛,然后他被强迫以这种姿势每天上、下午连续观看长达数小时的各种暴力影片,每一次都使他头疼恶心、周身不适。为他治疗的医生发现,阿列克斯使用的语言是少年们的 流行用语,主要由 斯拉夫宣传工具使用的语言和各种习语、俚语和 顺口溜等组成。医生还对阿列克斯解释,路德维克疗法的方针是通过“ 联想法”,将影片中的暴力与犯人观看电影时产生的身体上的不适联系起来,使犯人的身体对暴力行为产生反射性的反感,从而达到不再从事暴力行为的目的。果然,当阿列克斯企图逃跑时,他竟发现挨打比打人更好受。治疗产生了效果,主治医生专门为他举行了公开考试。来观摩的人中有内政部长、监狱牧师、监狱长等人。阿列克斯拒绝打架并能抵御住女性的诱惑,使得观摩者十分惊讶,连监狱牧师也不得不承认治疗使阿列克斯变成一名真正的基督徒。然而,阿列克斯本人却产生了疑问,他反问自己:“我是什么?是一只带发条的桔子吗?”他对自己机械性的反应似乎很不满意。无论如何,他获得了自由。阿列克斯拿着自己的小包裹回家了。尽管报纸上大肆宣传路德维克疗法在他身上大获成功,整肃犯罪指日可待,他的父母却丝毫不知他出狱的消息,他的房间现在由一名房客占居,他已无处安身,面对惊讶而束手无策的父母,阿列克斯转身便走,离开了日夜思念的家。他想自杀,却苦于找不到 非暴力的方式,去图书馆查书又因被认出而遭围攻,由警察抓去毒打一顿。最后,在昏昏沉沉之中,阿列克斯再次来到“霍姆”别墅,受到那位作家的善意接待。作家的妻子已经去世。作家正在积极地从事反对现政府的政治活动,因为他认为政府推行的路德维克疗法是在将人变成机器,否定了人的正当选择权利,是违反人性的。他想利用阿列克斯反对政府。当作家开始怀疑阿列克斯袭击过他家时,竟与朋友合伙诱使阿列克斯自杀。可是阿 自杀未遂,被送进医院抢救过来。各种人物都来看望他,内政部长也亲自探病,并称他为朋友,允诺他出院后会有一份体面的工作。医院又对他进行另一种治疗,使他的身体不再对暴力行为产生反感:他真的被治好了。 作品鉴赏   与其说《带发条的桔子》是一部反 乌托邦小说,倒不如说它是对当代世界梦魇式预见更恰当。《带发条的桔子》是伯吉斯这位多产作家最畅销的作品,也是他的佳作之一。书中主人公阿列克斯被认为是 当代小说中最典型的暴力形象之一。他的性格特点突出表现在毫无 道德观和犯罪感方面,他以施暴为乐,是当今的物质文明社会创造出的一个令人忧虑的反 道德文明产物。阿列克斯这个人物的典型性还在于,他的名字以及他的同伙的名字,是在英文和俄文中共同使用的。伯吉斯游历甚广。他在写作此书前还访问过 苏联。不少评论家指出,虽然《带发条的桔子》以英国为背景,但作者写作此书时肯定也在以美国和苏联社会为蓝本。伯吉斯对美国心理学家、著名的 行为主义学派代表 斯金纳的理论质疑,就是一个例证。苏联之行的影响在书中反映更为明显。呵 列克斯这些青少年,使用一种恃殊的语言,叫作“纳查寄”,这个词是作者从俄文借来的,原意为“十几岁的”相当于英文中的“ teen—”。纳查奇中的“好”或“棒极了”,也是从俄文借的。这个词的妙用在于,作者将其中的一个辅音稍加改动,便成了英文中的“恐怖片”一词,生动地暗示了西方青少年喜欢观看 恐怖电影的心理特点。作者在语言方面的深厚功底,在此书中得到创造性的体现。伯吉斯的讽刺才能也在小说中主动地反映出来。他在阿列克斯入狱——出狱的经历中,突出描写了民主政府与专制政府的种种弊症。阿列克斯首先因民主政府放松社会治安的管理而恣意放肆,乃至杀人,后来又因专制政府为了社会安定而被施以违反人性的 治疗措施,成为另一种牺牲品。在伯吉斯笔下,这两种政府都受到了深刻的讽刺与批评。作品中的自传色彩也值得一提。首先,伯吉斯在书中设计了一个他的模仿者。这位模仿者也在写一部题为《带发条的桔子》的书,书的主旨也是反对当权者对罪犯施以非人性的教化、将人变成没有选择能力的机器。另一点相似处在于,伯吉斯的妻子怀孕时,曾在伦敦遭到流氓的袭击,并因此而流产。然而若将书中的小说家与伯吉斯认同就会产生误解。伯吉斯高于书中的作家,因为他更相信人类具有善的一面,更关心他人的个人幸福,同时反对书中作家热衷极端的行为。伯吉斯的讽刺笔触是十分尖锐的。针对西方社会的流行观点;高雅的音乐和诗歌能够 感化教育青少年,他专门设计阿列克斯具备欣赏 古典音乐的才能。阿列克斯最喜爱的音乐恰好是贝多芬和莫扎特。联系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法西斯在残害无辜时,特意播放古典名曲的作为,伯吉斯的批判意图是十分明确的:道德教育与个人趣味是不相干的。《带发条的桔子》曾经有两种不同的结尾,先出版的英国版本比后来的美国版本多一个章节,在这个章节里,阿列克斯对暴力开始感到厌倦。当他看到少年时的相识结了婚,过上了安定的生活,他意识到自己也希望这样生活。他想结婚并有一个儿子,还想教育儿子不犯自己犯过的错误。当然,阿列克斯知道自己实现不了这些愿望。这个章节给作品增添了一点乐观精神,但也少了一些讽刺力量,倒不如删减后的结尾来得有力。按照删减后的结尾,恢复了施暴兴趣的阿列克斯无疑会再次犯罪,入狱或处死是他的必然结局。对于这个较为激烈的结尾,伯吉斯认为是一种改进。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