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

桂林

中文名 桂林
著名学府 广西师范大学、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外文名 Guilin
别名 八桂、桂州、始安、静江
地理位置 中国华南、广西区东北部
气候类型 亚热带季风气候
方言 西南官话-桂柳片-桂林话
市委书记 周家斌
邮政编码 541000
人均生产总值 46767元(2021年)
政府驻地 临桂区西城中路69号
地区生产总值 2311.06亿元(2021年)
市长 李楚
坐标 东经109°36′50″—111°29′30″、北纬24°15′23″—26°23′30″
目录导航

建制沿革

历史沿革

桂林漓江桂林漓江(12)桂林是具有万年历史的人类智慧圣地,桂林历史可上溯到距今12000年的新石器时代,在距今约一万年前,根据市区宝积岩和甑皮岩洞穴发现的遗物考证,甑皮岩人已进入母系氏族社会阶段。

夏商周时期,这里是“百越人”的居住地。

春秋战国时期,岭南称百越之地,桂林属百越的一部分。公元前214年,秦王朝征服百越,在岭南设置桂林郡、南海郡和象郡。

公元前214年秦始皇开凿灵渠,沟通湘、漓二水后,桂林便成为“南连海域,北达中原”的重镇。秦始皇统一岭南后,桂林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地位越来越突显。“桂林”之名,始于秦代,桂林郡因当地盛产玉桂而成名,这是“桂林”名称的最早起源,但郡治不在今天的桂林市。

桂林象鼻山桂林象鼻山(5)西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在今桂林设始安县,隶属荆州零陵郡。东汉改属始安侯国。三国先属蜀,后归吴。甘露元年(265年),置始安郡始安县,郡县治所都在今之桂林。南朝改为桂州。

隋唐时属岭南桂州总管府。唐武德四年(621年),李靖修城于独秀峰南。

贞观八年(634年),改名临桂县,属桂州始安郡。光化三年(900年),属静江节度。唐初地方设州、县。岭南45州分属广州、桂州、容州、邕州、安南5个都督府(又称岭南五管)。655年以后,5府皆隶于广州,长官称为五府(管)经略使,由广州刺史兼任。

肃宗至德六年(756年),升五府经略使为岭南节度使。懿宗咸通三年(862年),岭南道划分为东、西道,东道治广州,西道治邕州。

五代十国先后属楚和南汉的桂州。

宋时,前属广南西路桂州,后属静江府。宋代地方行政制度分路、州(府、军)、县三级。

宋太宗至道三年(997年),广南路分为广南东路和广南西路,东路治所在广州,西路治所在桂州。

桂林阳朔桂林阳朔(9)元时,改广西行中书省静江路,故桂林在南宋、元时期又称为“静江”。明朝,朱元璋的侄孙朱守谦被封为靖江王,藩国桂林。明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修建府第,洪武五年,明朝政府改静江府为桂林府,布政使司、府、县三级地方政权的治所仍置于桂林明洪武二十七年八月全州属桂林府,领县一:灌阳。

清代沿明旧制,桂林仍是广西全省的政治、文化中心。

桂林临桂新区桂林临桂新区(19)民国时属广西省,1914年改名桂林县。1944年11月至1945年7月28日,为日寇占领,光复后仍为广西省辖市,民国历史上长期为广西省会。

1949年11月22日桂林解放,为广西省辖市,1958年改称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辖桂林城区和郊区。1981年7月、1983年10月阳朔县、临桂县分别划归桂林市管辖,1996年12月26日经国务院批准,桂林实施部分区划调整,将郊区更名为雁山区,1998年9月8日经国务院批准,桂林市和桂林地区合并,组建新的桂林市。[9]

区划沿革

1981年7月、1983年10月阳朔县、临桂县分别划归桂林市管辖,

桂林市区桂林市区1990年2月3日,撤销恭城县,设立恭城瑶族自治县。

1995年起资源县为自治县待遇县。

1996年12月26日经国务院批准,桂林实施部分区划调整,将郊区更名为雁山区,

1998年9月8日经国务院批准,桂林市和桂林地区合并,组建新的桂林市。

2013年《国务院关于同意广西壮族自治区调整桂林市部分行政区划的批复》同意撤销临桂县,设立桂林市临桂区;同意桂林市人民政府驻地由现址象山区五美路16号,搬迁至临桂区西城中路69号。[10]

2018年8月17日,根据民政部的相关批复要求,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发出《关于撤销荔浦县设立县级荔浦市的通知》,撤销荔浦县,设立县级荔浦市,以原荔浦县的行政区域为荔浦市的行政区域,荔浦人民政府驻荔浦镇滨江6号。荔浦市由自治区直辖,桂林市代管。[11]

行政区划

区划详情

区划概况

截至2021年,桂林市下辖6个区、8个县、2个自治县、1个市。[12]

区划详情

6个区:秀峰区、叠彩区、象山区、七星区、雁山区、临桂区。

8个县:阳朔县、灵川县、全州县、兴安县、永福县、资源县、平乐县、灌阳县。

2个自治县:龙胜各族自治县、恭城瑶族自治县。

1个市:荔浦市。[12]

桂林市行政区划
邮政编码 行政区 面积(平方公里) 政府驻地 常住人口(万人)
541000 秀峰区 54 丽君街道 16.34
541000 叠彩区 52 北门街道 18.53
541000 象山区 88 南门街道 29.18
541000 七星区 83 漓东街道 30.48
541000 雁山区 288 雁山街道 13.41
541199 临桂区 2202 临桂镇 47.34
541900 阳朔县 1428 阳朔镇 28.66
541200 灵川县 2287 灵川镇 36.8
541500 全州县 4021 全州新区 66.06
541300 兴安县 2344 兴安镇 34.26
541800 永福县 2806 永福镇 24.4
541600 灌阳县 1837 灌阳镇 24.11
541700 龙胜各族自治县 2538 龙胜镇 15.97
541400 资源县 1954 资源镇 15.31
542400 平乐县 1919 平乐镇 38.41
546600 荔浦市 1759 荔城镇 35.92
542500 恭城瑶族自治县 2149 恭城镇 25.76

自然环境

桂林市行政区划
邮政编码 行政区 面积(平方公里) 政府驻地 常住人口(万人)
541000 秀峰区 54 丽君街道 16.34
541000 叠彩区 52 北门街道 18.53
541000 象山区 88 南门街道 29.18
541000 七星区 83 漓东街道 30.48
541000 雁山区 288 雁山街道 13.41
541199 临桂区 2202 临桂镇 47.34
541900 阳朔县 1428 阳朔镇 28.66
541200 灵川县 2287 灵川镇 36.8
541500 全州县 4021 全州新区 66.06
541300 兴安县 2344 兴安镇 34.26
541800 永福县 2806 永福镇 24.4
541600 灌阳县 1837 灌阳镇 24.11
541700 龙胜各族自治县 2538 龙胜镇 15.97
541400 资源县 1954 资源镇 15.31
542400 平乐县 1919 平乐镇 38.41
546600 荔浦市 1759 荔城镇 35.92
542500 恭城瑶族自治县 2149 恭城镇 25.76

位置境域

地形地貌

桂林市位于南岭山系西南部,地处湘桂走廊南端,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北部,地处东经109°36′50″—111°29′30″,北纬24°15′23″—26°23′30″,境域南北长236公里、东西宽189公里。北部及东北部与湖南省交界,东南部与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市接壤,南部与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及来宾市毗邻,西部及西南部与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相接,总面积2.77万平方公里(其中中心城区866.36平方公里),占广西壮族自治区总面积的11.74%。[13]

气候环境

岩溶地貌岩溶地貌桂林市位于南岭山系西南部、桂林—阳朔岩溶盆地北端中部,处在“湘桂夹道”中。地形为西部、北部及东南部高,中部较低。以中山或低中山地形为主,山峰海拔多在1000米,越城岭主峰猫儿山海拔2141.5米,称华南第一峰。平乐县海拔低至97米。山峰与盆地间的相对高差为600~1600米,坡度20°~45°。市区东西两侧为低山丘陵地形,海拔标高300~600米,相对高差200~300米;南北两端为低缓的丘陵。岗垄丘地形,海拔标高160~200米,相对高差10~20米,中部为典型的岩溶地貌,峰奇水美,呈现为岩溶峰林及地势开阔平坦的孤峰平原和河谷阶地,地面海拔标高150~160米,峰顶标高200~300米。[14]

水文特征

桂林阳朔西街桂林阳朔西街(6)桂林地处低纬,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境内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无霜期长,光照充足,热量丰富,夏长冬短,四季分明且雨热基本同季,气候条件十分优越,唐代诗人杜甫以“五岭皆炎热,宜人独桂林”赞誉桂林的气候。桂林三冬少雪,四季常花,(1981-2010年)年平均气温接近19.1摄氏度。7、8两月最热,平均气温为28摄氏度左右,1、2两月最冷,平均气温为9摄氏度左右,最低气温偶尔降到摄氏0度以下,年平均降水日数166天,连续降水最长日数30天,年平均降雨量1887.6毫米,年平均相对湿度为76%。全年风向以偏北风为主,平均风速为2.2~2.7米/秒,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447.1小时,平均气压为995.1百帕。[15]

自然资源

桂林文旅小镇桂林文旅小镇(4)桂林市处于西江支流的桂江流域,集雨面积19288平方公里。桂江上游的漓江和湘江有运河(灵渠)沟通。境内漓江流域面积12565平方公里,干流长295.27千米,实测多年平均径流量为128.95亿立方米,多年平均流量408.9立方米/秒。桂江下游马江站,多年平均径流量为175亿立方米;汛期流量为145.2亿立方米,占年径流量的81%;平均含沙量为0.13千克/立方米,侵蚀模数为129吨/平方公里。漓江自北向南蜿蜒流淌,其主要支流有桃花江、小东江、南溪河、良丰河(相思江)、宁远河。长江水系的支流分布在市东北部的资源县,在区内流域面积8283平方公里,占广西总面积的3.5%。在流域面积内5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30条,总径流量为93.1亿立方米,占全区总径流量的5%,径流深1124毫米;主要河流有湘江和资水,流入湖南的洞庭湖,归流长江。[14]

矿产资源

动物资源

桂林市矿产资源较为丰富,已发现可利用矿产48种,其中查明有一定资源储量并开发利用的矿产40种。在查明资源储量的矿产中有17种位居全区前列。其中,滑石矿质量居世界前列,探明资源储量居全国前列;铅锌、铌钽、花岗岩、石灰岩、大理岩、重晶石、矿泉水等资源前景较好;滑石、大理岩、花岗岩、石灰岩、萤石、矿泉水及鸡血石等具有较大开发潜力。[16]

植物资源

桂林一院两馆桂林一院两馆(4)桂林市境内野生动物繁多,陆栖脊椎野生动物约545种,其中两栖类36种,爬行类58种,鸟类375种,兽类76种。属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濒危动物69种,包括黄腹角雉、白颈长尾雉、金雕、蟒蛇、豹、云豹、林麝7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17]

人口

桂林市森林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70.91%。各县森林覆盖率达55.3%~78.8%,龙胜县是广西第一个绿化达标县。全市建有森林旅游景区50多个,主要分布在龙胜、资源两县和花坪、猫儿山、千家洞、海洋山自然保护区和10多个国有林场中。[14]

桂林市有高等植物1000多种,包括银杉、银杏等名贵树种;自然植被以马尾松为主,市区以桂花树为主,桂花是桂林市的市花。林业主产杉木和毛竹,桂林市森林面积121.56万公顷,森林储蓄量3774.42万立方米,每年可提供木材40余万立方米、毛竹1600多万根。[18]

政治

桂林阳朔桂林阳朔(3)

2021年末,全市常住人口494.59万人,比上年末增加0.85万人,其中城镇人口264.20万人,占常住人口比重(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53.42%,比上年末提高0.84个百分点。全年出生人口4.03万人,出生率为8.33‰;死亡人口3.57万人,死亡率为7.18‰;自然增长率为1.15‰。[3]

桂林有壮族、瑶族、回族、苗族等十几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人口达73.47万。

党委领导

政府领导

 职务 姓名 
市委书记 周家斌
市委副书记 李楚[19]

人大领导

 职务 姓名 
市委书记 周家斌
市委副书记 李楚[19]

经济

 职务 姓名 
市长 李楚[20]
常务副市长 蒋春华[21]
副市长

赵奇玲、龙杏华、王昕[20]、韩学文[22][23][24]、莫一格[25][26]

秘书长 李一飞[25]

第一产业

 职务 姓名 
市长 李楚[20]
常务副市长 蒋春华[21]
副市长

赵奇玲、龙杏华、王昕[20]、韩学文[22][23][24]、莫一格[25][26]

秘书长 李一飞[25]

第二产业

 职务 姓名 
主任 赵仲华[21]
副主任 徐锋、谢灵忠、区捷、唐修璇、李滨、林武民[21]
秘书长 石凤羽[21]
以上表格参考资料来源:[27][28][29][30][31][32][33][34][35][36]

第三产业

 职务 姓名 
主任 赵仲华[21]
副主任 徐锋、谢灵忠、区捷、唐修璇、李滨、林武民[21]
秘书长 石凤羽[21]
以上表格参考资料来源:[27][28][29][30][31][32][33][34][35][36]

文化

综述

桂林桂北民居桂林桂北民居(5)

2021年,全年全市生产总值(GDP)2311.06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6.6%,两年平均增长4.4%。

2021年,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549.47 亿元,增长8.9%;第二产业增加值506.40亿元,增长4.5%;第三产业增加值1255.19亿元,比上年增长6.4%。三次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23.8%、21.9%和54.3%,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31.5%、15.6%和52.9%。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46767元,比上年增长6.4%。

2021年,居民消费价格(CPI)比上年上涨0.7%;商品零售价格比上年上涨1.9%。

2021年,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17.50亿元,比上年增长5.4%,税收收入73.66亿元,增长6.1%。一般公共预算支出461.79亿元,下降2.2%。民生领域支出方面,教育、社会保障和就业、交通运输、商业服务业支出分别增长4.5%、9.9%、3.6%和17.4%。全年新增内资企业1.53万个,新登记市场主体6.00万户,年末市场主体总数35.91万户。[3]

综述

桂林阳朔西街桂林阳朔西街(5)

2021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913.95亿元,比上年增长10.2%。其中,农业产值比上年增长7.7%;林业产值比上年增长3.5%;畜牧业比上年增长21.0%;渔业产值比上年增长3.6%;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性活动产值比上年增长6.2%。

2021年,全市粮食播种面积510.00万亩,增长0.8%;粮食总产量179.16万吨,增长1.3%。全年水果产量914.35万吨,比上年增长15.4%,其中柑橘增长16.5%,柿子增长12.7%,葡萄增长13.3%。2021年,全市蔬菜(含食用菌)产量562.20万吨,比上年增长5.4%。全年生猪出栏426.49万头,比上年增长37.1%。期末存栏285.31万头,增长16.1%。家禽出栏1.36亿只,下降4.3%。禽蛋产量3.80万吨,增长0.3%。

2021年,全年肉类总产量56.73万吨,比上年增长18.3%,猪肉产量33.37万吨,比上年增长40.4%。牛肉产量1.64万吨,增长1.8%。羊肉产量0.32万吨,增长8.6%。水产品产量10.64万吨,比上年增长3.6%。

智慧圣地

桂林龙胜梯田桂林龙胜梯田(4)

2021年,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7.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8.1%。在规模以上工业中,分经济类型看,国有企业增加值增长8.2%,集体企业增长31.1%,股份制企业增长7.7%,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增长11.3%。分三大门类看,采矿业增加值下降2.7%;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0.0%,其中,高技术行业增加值增长5.9%,高耗能行业增长2.8%;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增长9.5%。

2021年,从行业看,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69.6%,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增长8.1%,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增长8.5%,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业增长556.7%,汽车制造业增长13.1%,专用设备制造业增长30.4%。从产品产量看,金属切削机床增长33.1%,汽车增长49.4%,人造板增长32.2%。

2021年,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增长16.7%,分经济类型看,国有控股企业营业收入增长15.0%,集体企业增长22.5%,非公企业增长17.8%。分规模类型看,大中型企业增长14.1%,小微企业增长19.8%。规模以上工业销售产值增长14.3%;产品销售率为95.49%。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比上年增长1.8%。

2021年,全年全社会建筑业增加值(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0.1%,资质以上建筑业企业实现总产值增长12.1%。[3]

文化特色

固定资产投资

2021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下降4.3%,两年平均增长下降0.3%。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增长11.5%;第二产业投资增长6.2%,其中工业投资比上年增长7.5%;第三产业投资下降6.9%。分领域看,基础设施投资增长14.4%,制造业投资增长24.8%,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长23.5%,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11.0%。全市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20.0%,快于全部投资24.3个百分点。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投资增长52.5%,研究和试验发展投资增长293.9%,科技推广和应用服务业投资增长30.7%。

2021年,全年房地产开发房屋施工面积比上年增长4.7%,其中,住宅增长4.0%,年内新开工面积下降33.0%。房屋竣工面积下降23.1%,其中住宅下降18.2%。商品房销售面积下降8.3%,其中住宅销售面积下降27.6%。商品房销售额下降16.2%,其中住宅销售额下降28.5%。商品房待售面积下降46.7%,其中住宅下降59.5%。

国内贸易和对外经济

2021年,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42.55亿元,比上年增长6.0%。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城镇社会消费品零售额比上年增长5.6%,乡村社会消费品零售额比上年增长8.0%。按消费类型分,商品零售比上年增长3.6%,餐饮收入比上年增长26.0%。

2021年,从批零住餐四大行业情况看,批发业销售额比上年增长6.9%;零售业销售额比上年增长3.8%;住宿业营业额比上年增长26.8%;餐饮业销售额比上年增长22.3%。从限额以上商品零售类值看,文化办公用品类增长63.9%,其中计算机及其配套产品增长99.1 %,通讯器材类增长88.5%,可穿戴智能设备增长65.9%,机电产品及设备类增长55.1%,新能源汽车增长78.0%。

2021年,全年外贸进出口总额91.61亿元,比上年增长27.3%。其中,出口82.14亿元,增长27.3%;进口9.47亿元,增长27.4%。

服务业

2021年,全市第三产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6.4%,分行业看,全年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7.0%;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增长15.8%;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增长13.4%;金融业增加值增长4.0%;房地产业增加值增长2.2%;其他服务业增加值增长7.1%。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比上年增长5.4%。

金融和保险

2021年,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4484.50亿元,增长11.5%。其中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4450.32亿元,增长11.4%,本外币贷款余额3542.01亿元,增长8.8%。其中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3539.44亿元,增长8.8%。

2021年,全年保险业承保额合计42129.06亿元,比上年增长15.9 %。其中,财产险业务承保额32675.82亿元,增长18.7 %;寿险业务承保额9453.25亿元,增长7.2 %,健康险和意外险业务承保额17416.80亿元,增长41.1 %。保费收入79.16亿元,增长4.2 %。其中,财产险业务保费收入23.84亿元,增长13.2 %;寿险业务保费收入55.32亿元,增长0.7 %,健康险和意外险业务保费收入19.38亿元,增长13.7 %。[3]

地方文化

地方美食

桂林是一个多民族聚集地区,汉、壮、苗、瑶、侗、回、京、彝、水、满等多个民族和谐相处,多民族融合的地域民族文化构成了桂林城市文化一个重要特征。淳朴的民风、独特的地域文化,诸如农耕、游牧、节庆、服饰、饮食起居、婚丧、建筑、语言文字、宗教信仰等。[37]

交通

桂林是具有万年历史的人类智慧圣地,是世界上唯一具有三处万年古陶遗址(甑皮岩、大岩、庙岩)的城市,也是中国发现洞穴遗址最丰富、最集中的城市之一,甑皮岩发现的"陶雏器"填补世界陶器起源空白点。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广西文物保护与考古研究所等考古学术机构誉桂林为“万年智慧圣地”。[38][39][40]

公路

语言:西南官话-桂柳话-桂林话、桂林方言、少数桂北壮语等。

广西大鼓:讲究架子功,表演潇洒利落,刚柔有致。

桂剧:桂林地方戏,广西代表性剧种之一。

广西文场:由唱腔曲牌与器乐曲牌组成。

傩戏:又名神剧。是在傩舞(俗称跳神)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桂林民歌:与劳动相联系的笛篙歌(渔歌)、山歌等;与民族相联系的龙船歌、贺郎歌、伴郎歌。

彩调剧:俗称调子、彩调、彩灯、哪嗬嗨等,属灯戏系统。

桂林杂技:主要节目有《钻地圈》、《水流星》、《狮舞》、《双顶技》、《倒立晃圈》。

零零落:杂曲类曲种。广西壮族自治区代表性曲艺形式之一。

桂林渔鼓:鼓曲类道情分类曲种。又名广西渔鼓。是广西代表性民间说唱艺术形式之一。

桂林弹词:鼓曲类弹词分类曲种。又名“广西说唱”、“广西说书”。

河灯歌节:每年的七月半(农历7月12日至14日)是资源县河灯歌节定期举办时间,资源各族人民云集县城,资江两岸三天三夜,歌声缭绕,整个县城笼入了歌海之中,十四日夜晚可领略“万盏河灯漂资江”的人间奇观。

兴安葡萄节米粉节:每年8月的中下旬,兴安人民会载歌载舞欢聚一堂,庆祝属于兴安县人自己的节日。节日期间,最为热闹的街道就属秦皇路了。

桂林山水画:是指以桂林秀美山水为主要表现对象的画。

这些画以传统中国画为主体,以表现桂林山水自然本性的律动与意韵为目的。桂林山水画在中国山水画中占有独特的地位。在中国历史上就有很多画家画过桂林山水或以桂林山水成名,如15世纪的石涛及20世纪的齐白石、黄宾虹、徐悲鸿、李可染等。广西老一辈画家帅础坚、阳太阳、黄独峰、涂克等也曾经创作出大批脍炙人口的优秀漓江山水作品,为漓江画派的成长和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以黄格胜为首的广西一批画家,把创作重心放在描绘漓江山水和广西南方的风景上,逐渐形成了“漓江画派”。以资江山水为题村的中国当代山水画十大名家之一林之源以其独创的水墨意韵,弥补了山水画中桂北山水的丹霞风情。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青年画家高贺琪运用传统艺术的笔墨绘画技巧,以桂林山水为题材,创作了大量以禅境为表达方式的“禅意桂林画”,高贺琪的禅意桂林艺术画作清秀天成。[41]

铁路

民俗风情

桂林是世界著名的风景旅游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处湘江流域和珠江流域之间,桂林文化总体来说更接近长江流域文化。桂林不仅山水风光、人文景观令人神往,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也令人迷恋。桂林方言属北方方言中西南官话桂柳片,口音与湖北、四川、贵州等地相似。桂林的建筑风格也与长江流域相似,只可惜由于上个世纪国内战乱,加上日本鬼子轰炸桂林,老式桂林传统建筑几乎全毁。

桂林是个多民族聚居的城市,壮、回、苗、瑶、侗等28个少数民族占桂林市总人口的8.5‰左右。桂林市聚居的壮、苗、瑶、侗等少数民族,保持着古朴、奇特、多彩的民俗风情,如壮族的三月三歌节,瑶族盘王节、达努节,苗族芦笙节、拉鼓节,侗族花炮节、冬节对中外旅游者具有极大吸引力。十多个少数民族,他们虽共同生活在华夏民族的文化气氛中,却都保持着自身的风俗,包括服饰,食物,节日,宗教信仰,甚至语言文字。

壮族

桂林民族
壮族 以壮锦为标志,喜好唱歌。古有歌仙刘三姐,今有姑娘木叶歌,节庆有三月三歌节。壮族歌圩,在长期发展的过程中有着许多动人的传说。其中比较流行的是“赛歌择婿”的故事。传说在以前,有位壮族老歌手的闺女长的十分美丽,又很会唱山歌,老人希望挑选一位歌才出众的青年为婿。各地青年歌手纷纷赶来,赛歌求婚,从此就形成了定期的赛歌集会。
苗族 刺绣蜡染,工艺独特,芦笙踩堂,欢度良宵。苗族的旧年和汉族的春节相似,农历十二月下旬,家家舂糯米,买年货,出嫁的女子也随同丈夫回娘家,到正月初七才能回夫家。苗族的宗教信仰主要是祖先崇拜,每年二月初二和六月初六都做粽子祭奠。自然崇拜也占有重要地位。
回族 回族人都重视给子女受教育,包括伊斯兰教育和汉文化教育回族皆围寺而居,这是由于回族因信仰伊斯兰教所决定的。因此清真寺自然地成为回民社会的活动中心,既所宗教活动中心,也是议论大事、联络感情的中心。
瑶族 住高山区,大桶药浴,淋漓痛快,驱风去病,实属民间一绝。节庆有打旗公节(农历5月14日),粽子祭祖,祈祷丰年。龙胜境内的瑶族分为盘瑶、花瑶和红瑶。盘瑶因崇拜“盘瓠”而得名,又名过山瑶;花瑶因其妇女服饰花色花纹多而得名;红瑶妇女服装分饰衫、花衣、便衣三种,从红瑶妇女的头饰就可区分少女、未婚妇女、已婚妇女。
侗族 高超的建筑艺术,以风雨桥、鼓楼为代表。一杯拦路酒,醉人心扉。一曲拦路歌,情真意切。龙胜的侗族擅长建筑,宏伟壮观、凌厉飞扬的鼓楼和风雨桥,是侗乡重要的标识。全杉木结构,凿榫穿枋,架挑对接,吊脚悬空,不用一钉一铆,体现出一种朴素。侗族风情“月也”和拦路歌“月也”,侗语,意为集体出访做客。侗族传统交际联谊活动。时在农历正月和八月。拦路歌,侗族迎客送客时唱的歌,多用于“月也”场合。

航空

桂林民族
壮族 以壮锦为标志,喜好唱歌。古有歌仙刘三姐,今有姑娘木叶歌,节庆有三月三歌节。壮族歌圩,在长期发展的过程中有着许多动人的传说。其中比较流行的是“赛歌择婿”的故事。传说在以前,有位壮族老歌手的闺女长的十分美丽,又很会唱山歌,老人希望挑选一位歌才出众的青年为婿。各地青年歌手纷纷赶来,赛歌求婚,从此就形成了定期的赛歌集会。
苗族 刺绣蜡染,工艺独特,芦笙踩堂,欢度良宵。苗族的旧年和汉族的春节相似,农历十二月下旬,家家舂糯米,买年货,出嫁的女子也随同丈夫回娘家,到正月初七才能回夫家。苗族的宗教信仰主要是祖先崇拜,每年二月初二和六月初六都做粽子祭奠。自然崇拜也占有重要地位。
回族 回族人都重视给子女受教育,包括伊斯兰教育和汉文化教育回族皆围寺而居,这是由于回族因信仰伊斯兰教所决定的。因此清真寺自然地成为回民社会的活动中心,既所宗教活动中心,也是议论大事、联络感情的中心。
瑶族 住高山区,大桶药浴,淋漓痛快,驱风去病,实属民间一绝。节庆有打旗公节(农历5月14日),粽子祭祖,祈祷丰年。龙胜境内的瑶族分为盘瑶、花瑶和红瑶。盘瑶因崇拜“盘瓠”而得名,又名过山瑶;花瑶因其妇女服饰花色花纹多而得名;红瑶妇女服装分饰衫、花衣、便衣三种,从红瑶妇女的头饰就可区分少女、未婚妇女、已婚妇女。
侗族 高超的建筑艺术,以风雨桥、鼓楼为代表。一杯拦路酒,醉人心扉。一曲拦路歌,情真意切。龙胜的侗族擅长建筑,宏伟壮观、凌厉飞扬的鼓楼和风雨桥,是侗乡重要的标识。全杉木结构,凿榫穿枋,架挑对接,吊脚悬空,不用一钉一铆,体现出一种朴素。侗族风情“月也”和拦路歌“月也”,侗语,意为集体出访做客。侗族传统交际联谊活动。时在农历正月和八月。拦路歌,侗族迎客送客时唱的歌,多用于“月也”场合。

云轨

美食介绍
桂林米粉 桂林米粉是广西地区历史悠久的特色传统名小吃。以其独特的风味远近闻名。其做工考究,先将上好的早籼米磨成浆,装袋滤干,揣成粉团煮熟后压榨成圆根或片状即成。圆的称米粉,片状的称切粉,通称米粉,其特点是洁白、细嫩、软滑、爽口。其吃法多样。制作最最讲究卤水的制作,其工艺各家有异,大致以猪、牛骨、罗汉果和各式佐料熬煮而成,香味浓郁。卤水的用料和做法不同,米粉的风味也不同。大致有生菜粉、牛腩粉、三鲜粉、原汤粉、卤菜粉、酸辣粉、马肉米粉、担子米粉等。 桂林米粉桂林米粉
荔浦扣肉 荔浦扣肉是一道色香味俱全的地方名菜。此菜色泽金黄, 芋片肉片松软爽口, 油而不腻,浓香四溢。具有清热祛火、滋润肤色功能。桂林特色名菜,以正宗桂林荔浦芋、带皮五花肉、桂林腐乳为主要材料,烹饪以蒸菜为主,咸甜口味。传统宴席名菜, 采用正宗桂林荔浦芋、带皮五花肉、桂林腐乳和各式佐料。将带皮五花肉和切块荔浦芋分过油炸黄, 然后将五花肉块皮朝下, 与芋块相间排放碗中蒸熟, 翻扣入另一盘中即成。 荔浦扣肉荔浦扣肉
阳朔啤酒鱼 阳朔“啤酒鱼“,是阳朔有名的地方特色菜,鱼肉鲜辣可口,无一丝鱼本身的腥味,啤酒和鱼肉的香味可以让人胃口大开。阳朔的啤酒鱼是选用阳朔漓江里鲜活的大鲤鱼,先用桂北山区出产的生茶油烹炸,然后放入桂林产的上等啤酒红焖而成,具有独特的香酥鲜嫩风味。2002年5月阳朔啤酒鱼以外香内嫩,皮黄汁浓,入口唇齿留香在“奇山杯全国迷宗菜交流比赛研讨会” 上一举夺得金奖。由此,阳朔啤酒鱼堂堂正正地“游”进了京城。 阳朔啤酒鱼阳朔啤酒鱼
桂林灵川狗肉 灵川狗肉有“天下第一美味”之誉。狗肉肉质鲜美,营养丰富。有滋阴补肾,祛寒健胃等大补之功,以秋初至春末食之最佳。灵川狗肉烹调工艺独特,从选狗、杀狗、切狗烹调到品尝皆有讲究,食后余香满口,通体舒泰,令人百吃不厌,回味无穷。 灵川狗肉灵川狗肉
桂林田螺酿 桂林的田螺非常特别。首先是大,最大的差不多有乒乓球大小了;其次是它的味道,完全不像螺肉本身的味道。里面的肉并不全是螺肉,而是先把螺肉掏出来,混合猪肉、香菜及其它调味品一起剁碎,再填入螺的空壳里混合汤汁一起烧制。 桂林田螺酿桂林田螺酿
恭城油茶 恭城人每天早餐都要“打油茶”,有的家庭甚至三餐离不开油茶。 油茶不说煮而称“打”,是各地的统一称法,而各地的油茶却各有其不同的风味。油茶的统—制作方法是以老叶红茶为主料,用油炒至微焦而香,放入食盐加水煮沸,多数加生姜同煮,味浓而涩,涩中带辣。恭城一带还再加磨醉的花生粉,使味道多了醇厚少了涩,并因煮的时间恰到好处,使恭城油茶被举为各地油茶之冠,享誉桂北和广西各地。喝油茶不分季节,一年四季、一天早晚都喝。客人到来则不分早晚,随时煮好奉客,而且更为丰盛。恭城现在被评为中国长寿之乡,长寿的秘诀跟油茶也有莫大的关系 恭城油茶恭城油茶
全州醋血鸭 全州醋血鸭是桂林全州的一个地方特色美食 ,采用盛夏上市的子鸭为原料,杀鸭留血、注入酸醋,以嫩姜或苦瓜为配料,将鸭肉先武、再文火焖熟,在出锅前倒入醋血。成品上桌,清香沁人心脾、美味让人难忘。俗话说湘南永州之血鸭,桂北全州之醋血鸭。醋血鸭这道菜看着惊人,吃起来却没什么血腥气,倒是醋香扑鼻,而且鸭肉绵软入味,酸辣鲜香,开胃可口。 全州醋血鸭全州醋血鸭
临桂两江松花糖 松花糖发源自位于桂林市临桂区两江镇民国代总统李宗仁故居中的私人厨房,由李宗仁家中的一名厨师发明。近百年传承创新,风味愈加诱人,甜而不腻,入口酥化不粘牙,流行于桂北地区。松花糖去古已远,名称的由来,一说是由于松花糖粒粒金黄色如松花;二说源自于松花糖“酥脆清甜,入口即化”,是“酥化糖”的讹误;也有说因其作为桂林市临桂区两江镇的传统年货,寓意着“轻松花钱”的新年愿望。
特色产品
漓江的“清水石” 桂林柚果 桂林罗汉果 桂林白果 荔浦芋
桂林辣椒酱 桂林三花酒 桂林豆腐乳 桂林西瓜霜 桂林腐竹
阳朔金橘 阳朔金橘 全州湘山酒 恭城月柿 平乐沙田柚
灌阳红薯酒 灌阳红薯粉 桂林玉石 阳朔画扇 壮锦
松花糖

漓江四宝

漓江四宝,声名远播,即:漓江长寿鱼、漓江泉水虾、漓江菊花蟹、漓江岩石螺,这是漓江的特色小吃。

桂林三宝桂林三宝是指桂林享誉海内外的三种制品,即辣椒酱、豆腐乳、三花酒。

“桂林四宝”,在“桂林三宝”的基础上加西瓜霜。

航运

美食介绍
桂林米粉 桂林米粉是广西地区历史悠久的特色传统名小吃。以其独特的风味远近闻名。其做工考究,先将上好的早籼米磨成浆,装袋滤干,揣成粉团煮熟后压榨成圆根或片状即成。圆的称米粉,片状的称切粉,通称米粉,其特点是洁白、细嫩、软滑、爽口。其吃法多样。制作最最讲究卤水的制作,其工艺各家有异,大致以猪、牛骨、罗汉果和各式佐料熬煮而成,香味浓郁。卤水的用料和做法不同,米粉的风味也不同。大致有生菜粉、牛腩粉、三鲜粉、原汤粉、卤菜粉、酸辣粉、马肉米粉、担子米粉等。 桂林米粉桂林米粉
荔浦扣肉 荔浦扣肉是一道色香味俱全的地方名菜。此菜色泽金黄, 芋片肉片松软爽口, 油而不腻,浓香四溢。具有清热祛火、滋润肤色功能。桂林特色名菜,以正宗桂林荔浦芋、带皮五花肉、桂林腐乳为主要材料,烹饪以蒸菜为主,咸甜口味。传统宴席名菜, 采用正宗桂林荔浦芋、带皮五花肉、桂林腐乳和各式佐料。将带皮五花肉和切块荔浦芋分过油炸黄, 然后将五花肉块皮朝下, 与芋块相间排放碗中蒸熟, 翻扣入另一盘中即成。 荔浦扣肉荔浦扣肉
阳朔啤酒鱼 阳朔“啤酒鱼“,是阳朔有名的地方特色菜,鱼肉鲜辣可口,无一丝鱼本身的腥味,啤酒和鱼肉的香味可以让人胃口大开。阳朔的啤酒鱼是选用阳朔漓江里鲜活的大鲤鱼,先用桂北山区出产的生茶油烹炸,然后放入桂林产的上等啤酒红焖而成,具有独特的香酥鲜嫩风味。2002年5月阳朔啤酒鱼以外香内嫩,皮黄汁浓,入口唇齿留香在“奇山杯全国迷宗菜交流比赛研讨会” 上一举夺得金奖。由此,阳朔啤酒鱼堂堂正正地“游”进了京城。 阳朔啤酒鱼阳朔啤酒鱼
桂林灵川狗肉 灵川狗肉有“天下第一美味”之誉。狗肉肉质鲜美,营养丰富。有滋阴补肾,祛寒健胃等大补之功,以秋初至春末食之最佳。灵川狗肉烹调工艺独特,从选狗、杀狗、切狗烹调到品尝皆有讲究,食后余香满口,通体舒泰,令人百吃不厌,回味无穷。 灵川狗肉灵川狗肉
桂林田螺酿 桂林的田螺非常特别。首先是大,最大的差不多有乒乓球大小了;其次是它的味道,完全不像螺肉本身的味道。里面的肉并不全是螺肉,而是先把螺肉掏出来,混合猪肉、香菜及其它调味品一起剁碎,再填入螺的空壳里混合汤汁一起烧制。 桂林田螺酿桂林田螺酿
恭城油茶 恭城人每天早餐都要“打油茶”,有的家庭甚至三餐离不开油茶。 油茶不说煮而称“打”,是各地的统一称法,而各地的油茶却各有其不同的风味。油茶的统—制作方法是以老叶红茶为主料,用油炒至微焦而香,放入食盐加水煮沸,多数加生姜同煮,味浓而涩,涩中带辣。恭城一带还再加磨醉的花生粉,使味道多了醇厚少了涩,并因煮的时间恰到好处,使恭城油茶被举为各地油茶之冠,享誉桂北和广西各地。喝油茶不分季节,一年四季、一天早晚都喝。客人到来则不分早晚,随时煮好奉客,而且更为丰盛。恭城现在被评为中国长寿之乡,长寿的秘诀跟油茶也有莫大的关系 恭城油茶恭城油茶
全州醋血鸭 全州醋血鸭是桂林全州的一个地方特色美食 ,采用盛夏上市的子鸭为原料,杀鸭留血、注入酸醋,以嫩姜或苦瓜为配料,将鸭肉先武、再文火焖熟,在出锅前倒入醋血。成品上桌,清香沁人心脾、美味让人难忘。俗话说湘南永州之血鸭,桂北全州之醋血鸭。醋血鸭这道菜看着惊人,吃起来却没什么血腥气,倒是醋香扑鼻,而且鸭肉绵软入味,酸辣鲜香,开胃可口。 全州醋血鸭全州醋血鸭
临桂两江松花糖 松花糖发源自位于桂林市临桂区两江镇民国代总统李宗仁故居中的私人厨房,由李宗仁家中的一名厨师发明。近百年传承创新,风味愈加诱人,甜而不腻,入口酥化不粘牙,流行于桂北地区。松花糖去古已远,名称的由来,一说是由于松花糖粒粒金黄色如松花;二说源自于松花糖“酥脆清甜,入口即化”,是“酥化糖”的讹误;也有说因其作为桂林市临桂区两江镇的传统年货,寓意着“轻松花钱”的新年愿望。

社会

特色产品
漓江的“清水石” 桂林柚果 桂林罗汉果 桂林白果 荔浦芋
桂林辣椒酱 桂林三花酒 桂林豆腐乳 桂林西瓜霜 桂林腐竹
阳朔金橘 阳朔金橘 全州湘山酒 恭城月柿 平乐沙田柚
灌阳红薯酒 灌阳红薯粉 桂林玉石 阳朔画扇 壮锦
松花糖

教育科技

综述

2021年末公路总里程16900.83公里,比上年增长13.1%。其中,高速公路里程779.14公里,增长8.9%。年末民用汽车保有量81.65万辆,增长6.9%,其中私人72.51万辆,增长2.5%。[3]

文卫体育

桂林市四通八达的公路直通广西各地和临近省份,全市拥有国道321、国道322、国道323、国道357、国道241等5条普通国道1126公里,其中国道321桂林至阳朔段已改造成高等级公路,桂柳高速公路南接柳州、南宁、北海,北达湖南;桂梧高速公路的建成通车,大大缩短了桂林至珠江三角洲和港澳地区的距离,构筑起桂北地区及湘贵川东进粤港澳最便捷的公路通道;兴安至桂林高速和灌阳至凤凰高速分别于2013年和2015年开通运营,资源至兴安高速和桂林至三江高速公路于2017年开通运营。

桂林公路
国道 321国道 322国道 323国道 357国道
241国道
高速公路 泉南高速公路 机场高速公路 包茂高速公路 桂林绕城高速公路
厦蓉高速公路 桂柳第二高速 灌平高速公路 灌凤高速公路
贵广高速公路 桂三高速公路 兴桂高速公路 桂梧高速公路

邮电通信

桂林公路
国道 321国道 322国道 323国道 357国道
241国道
高速公路 泉南高速公路 机场高速公路 包茂高速公路 桂林绕城高速公路
厦蓉高速公路 桂柳第二高速 灌平高速公路 灌凤高速公路
贵广高速公路 桂三高速公路 兴桂高速公路 桂梧高速公路

民生保障

桂林铁路
线路 始发站 途经站(桂林境内)
高速铁路 湘桂高速铁路 桂林站、桂林北站 全州南站、兴安北站、永福南站
贵广高速铁路 桂林北站、桂林西站 阳朔站、恭城站、五通站
怀桂高铁(规划) 桂林北站 龙胜站、资源站
普速铁路 湘桂铁路 桂林北站 全州站、兴安站、永福站
桂百铁路 桂林北站
  • 高铁枢纽站:桂林北站

桂林北综合客运枢纽桂林北综合客运枢纽(3)随着2013年底湘桂铁路扩能改造工程竣工通车以及2014年底贵广高铁的开通运营,桂林迈入高铁时代,成为广西铁路交通的“新贵”,贵州、四川、云南都将以桂林为一个重要“节点”通往珠三角地区,成为连接湘、桂、黔、粤四省区乃至西南、中南、华南地区的交通枢纽,已开通直达南宁、长沙、武汉、郑州、石家庄、上海、贵阳、广州、杭州等省会城市和首都北京的动车,日均发送乘客3万人左右。[42]

桂林与广州、贵阳、长沙、南宁4个省会城市形成两小时经济圈,辐射中南、西南、粤港澳和东盟,成为大西南区域性的重要交通枢纽。湘桂高铁与东西向的贵广高铁两条“大动脉”在桂林境内十字交会,形成“一个中心”(以桂林为中心)、联通“两泛”(泛珠三角经济区、泛北部湾经济区)“三南”(中南、华南、西南)、两到三小时到达“四省会(首府)”(广州、长沙、贵阳、南宁)的高铁交通经济圈,并融入中国-东盟自贸区。

资源环境

桂林铁路
线路 始发站 途经站(桂林境内)
高速铁路 湘桂高速铁路 桂林站、桂林北站 全州南站、兴安北站、永福南站
贵广高速铁路 桂林北站、桂林西站 阳朔站、恭城站、五通站
怀桂高铁(规划) 桂林北站 龙胜站、资源站
普速铁路 湘桂铁路 桂林北站 全州站、兴安站、永福站
桂百铁路 桂林北站

安全生产

桂林两江国际机场桂林两江国际机场(3)桂林两江国际机场位于桂林市西南临桂区的两江镇,面积4.06平方千米,飞行区等级为4E,跑道长3200米,现有航站楼面积50305平方米。2018年9月将建设完成桂林机场T2航站楼及站坪配套设施扩建工程项目,T2航站楼建筑面积为10万平方米,站坪面积为40万平方米,配套新建31个机位(建成后机位总数达48个),满足旅客吞吐量年12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9.5万吨、飞机起降量10.12万架次。桂林机场是国家重要的旅游机场。2017年,桂林机场旅客吞吐量786.2万人次。2018年,桂林机场飞行航线96条,通航城市75个,夏秋换季后桂林机场新增及恢复至雅加达、安庆、呼和浩特、襄阳、洛阳、长治、临汾、包头、五台山、上海虹桥的航班。桂林机场国际及地区航线8条,飞行城市为雅加达、新加坡、吉隆坡、仁川、曼谷,以及香港、台北。[43]

旅游

【主词条:桂林轨道交通】

桂林云轨1号线已于2017年8月28日正式开工,预计2022年前完工通车。

2017年7月27日,桂林市中心城区至两江机场旅游专线试验线选线方案公布。该项目位于桂林市中心城区至两江机场,途径临桂新区。规划桂林市中心城区至两江机场旅游专线试验线走向为火车南站—联达广场—临桂大圆盘—山水公园—会展中心—两江机场,并在上述节点设站,在临桂区的部分线路走向为金水路口—临桂大圆盘—人民路—新龙路—公园北路—会展中心。[44]

建设中 桂林云轨1号线 桂林云轨机场线
规划中 桂林云轨2号线 桂林云轨3号线 桂林云轨4号线 桂林云轨4号线支线 桂林云轨5号线

旅游概况

建设中 桂林云轨1号线 桂林云轨机场线
规划中 桂林云轨2号线 桂林云轨3号线 桂林云轨4号线 桂林云轨4号线支线 桂林云轨5号线

著名景点

桂林城建桂林城建(9)桂林市主要航运江河有漓江、桂江、湘江、洛清江、资江、寻江、百寿河等7条,航道里程共541公里,其中通航里程175公里。漓江、桂江是桂林市重要的通航河流,辖区通航175公里,经梧州流入珠江通外海。

截至2017年底,桂林市共有港口码头188个,其中:旅游码头15个,货运码头3个,便民码头170个;营运船舶384艘,其中:客船264艘(旅游船舶207艘),货船84艘。[45]

著名人物

荣誉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2021年,全市有普通高等院校12所(不含军事院校),专任教师1.04万人,在校生28.07万人,当年招收学生9.32万人,毕业学生7.54万人。中等职业教育学校21所,专任教师1789人,在校学生4.73万人,当年招生2.00万人,毕业生1.10万人。有普通中学228所,专任教师2.06万人,在校生29.23万人,当年招生10.04万人,毕业生8.76万人;有普通小学554所,专任教师2.55万人,在校生41.29万人,当年招生7.05万人,毕业生6.34万人。全市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101.70%,高中阶段毛入学率111.82%。有幼儿园1162所,专任教师1.05万人,在园幼儿19.34万人。有特殊教育学校10所,在校学生1210人,专任教师238人。

2021年,全年登记科技成果427项,增长21.3%,获自治区级科技进步奖43项。新增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3家,自治区级以上创新平台32家。年内签订技术登记合同640件,合同成交额135.14亿元,技术交易额3.04亿元。专利授权5729项,其中发明1034项。

桂林市示范性重点中学
广西师范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 广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桂林市第十八中学 桂林市第一中学 桂林中学
首都师范大学附属桂林实验中学 桂林市中山中学 桂林市逸仙中学 阳朔中学 平乐中学
恭城中学 临桂中学 兴安中学 全州高中 灌阳高中
灵川中学 荔浦中学
本科院校
学校名称 主管部门 办学层次
广西师范大学 教育部与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共建 综合性师范大学、省部共建大学、卓越教师培养计划、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本-硕-博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工业和信息化部与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共建[46] 省部共建大学、卓越计划、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本-硕-博
广西艺术学院桂林校区 文化部与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共建 省部共建大学、中国六大艺术学院,本-硕-博(建)
桂林理工大学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 省属重点大学、卓越计划、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本-硕-博
桂林医学院 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临床医学专业综合改革高校,本-硕-博
桂林航天工业学院 省属重点大学、CASC奖学金、应用技术大学(学院)联盟,本科(含专科)
桂林旅游学院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自治区旅游发展委员会 “中国旅游院校五星联盟”、“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成员高校,本科(含专科)
军事院校
院校名称 创办时间 级别 主管部门
陆军特种作战学院 2017年 副军级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
高校列表
分类 学校名单 主管部门
公有民办二级学院及独立学院 广西师范大学漓江学院 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信息科技学院
桂林理工大学博文管理学院
专科院校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桂林市人民政府
桂林山水职业学院 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
桂林生命与健康职业技术学院
成人高校 桂林广播电视大学
桂林市职工大学
职业学校
广西商业高级技工学校 广西城市建设学校 桂林电子中等专业学校 桂林市职业教育中心学校 桂林市财贸管理干部中等专业学校
桂林市卫生学校 桂林市交通技工学校 桂林高级技工学校 桂林工业中等专业学校

城市荣誉

桂林市示范性重点中学
广西师范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 广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桂林市第十八中学 桂林市第一中学 桂林中学
首都师范大学附属桂林实验中学 桂林市中山中学 桂林市逸仙中学 阳朔中学 平乐中学
恭城中学 临桂中学 兴安中学 全州高中 灌阳高中
灵川中学 荔浦中学

城市排名

本科院校
学校名称 主管部门 办学层次
广西师范大学 教育部与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共建 综合性师范大学、省部共建大学、卓越教师培养计划、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本-硕-博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工业和信息化部与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共建[46] 省部共建大学、卓越计划、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本-硕-博
广西艺术学院桂林校区 文化部与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共建 省部共建大学、中国六大艺术学院,本-硕-博(建)
桂林理工大学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 省属重点大学、卓越计划、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本-硕-博
桂林医学院 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临床医学专业综合改革高校,本-硕-博
桂林航天工业学院 省属重点大学、CASC奖学金、应用技术大学(学院)联盟,本科(含专科)
桂林旅游学院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自治区旅游发展委员会 “中国旅游院校五星联盟”、“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成员高校,本科(含专科)

对外交流

军事院校
院校名称 创办时间 级别 主管部门
陆军特种作战学院 2017年 副军级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

友好国家

高校列表
分类 学校名单 主管部门
公有民办二级学院及独立学院 广西师范大学漓江学院 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信息科技学院
桂林理工大学博文管理学院
专科院校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桂林市人民政府
桂林山水职业学院 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
桂林生命与健康职业技术学院
成人高校 桂林广播电视大学
桂林市职工大学

国家领导来访

职业学校
广西商业高级技工学校 广西城市建设学校 桂林电子中等专业学校 桂林市职业教育中心学校 桂林市财贸管理干部中等专业学校
桂林市卫生学校 桂林市交通技工学校 桂林高级技工学校 桂林工业中等专业学校

词条图册

2021年,全市共有专业艺术表演团体9个,国内演出1120场次。各类电影放映单位36个,全年放映电影33.70万场次。公共图书馆14个,藏书517.49万册。文化馆及艺术馆18个,剧场7个,文化站141个,博物馆30个,博物馆接待观众1059.39万人次。年末广播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为99.18%,电视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为99.39%。

2021年,全市共有各类卫生医疗机构4960所。其中,医院88所,乡镇卫生院143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46所,门诊53个,村卫生室3094个,专业公共卫生机构62个,其中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4所,卫生监督所(中心)18所。医疗卫生机构床位2.85万张,其中,医院2.12万张。全市卫生技术人员4.25万人,执业医师(含执业助理医师)1.52万人,注册护士(师)1.99万人。

2021年,全市体育场馆41个,场地14685个,向上级输送各类运动员86人。在各类大赛中获全国比赛29枚奖牌,其中8枚金牌,10枚银牌,11枚铜牌。

桂林市主要医院
三级甲等医院 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 桂林市第二人民医院 桂林市中医医院 桂林市妇女儿童医院 桂林市人民医院
南溪山医院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八一医院 桂林市第五人民医院 桂林旅游综合医院
二级甲等医院 桂林市口腔医院 桂林市第三人民医院 桂林市第七人民医院 桂林市第九人民医院 桂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灵川县中医院 灵川县人民医院 兴安县人民医院 兴安县中医院 全州县人民医院
全州县中医院 阳朔县人民医院 永福县人民医院 永福县中医院 荔浦县人民医院
资源县人民医院 平乐县人民医院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