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7-1982年1月就读于华东石油学院矿机专业
1986-1988年12月石油大学读硕士学位
1995-1998年6月石油大学攻读博士学位
1982年1月-1986,1988年12月-1995年任教于华东石油学院
1998年6月-2000年任教于石油大学
2000年起,在北京化工大学机电学院工作
石油和化工行业中的机械设备的设计理论及节能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流体机械工作理论、污水处理技术与装备等。
Wire rope replaces sucker rods in Chinese wells.《Oil & Gas J.》.2000,OCT.23
Revised characteristics curve optimizes jet pumping.《Oil & Gas J.》.2001,Jun.25
Dynamic Equations of Impurity Hydrogen During Heavy Water Electrolysi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ydrogen Energy[J].2004,29(13)
注水系统调电压法的节能措施.《石油矿场机械》.2002,31(6)
多功能催化脱氧反应器设计与主要参数确定.《石油机械》.2002,30(10)
氧分离器腐蚀失效分析.《船舶工程》.2003,25(1)
高纯氘的应用、制取以及研究进展.《舰船科学技术》.2002,24(S)
不锈钢换热器失效分析.《腐蚀科学与防护技术》.2003,15(2)
消氢催化剂的应用研究.《船舶工程》.2003,25(3)
水电解制氢(氧)装置补水故障分析及设计计算.《舰船科学技术》.2004,26(2)
低温制备气相色谱法分离氢同位素.《原子能科学技术》.2004,(3)
高浓重水电解过程中杂质氢的动态方程与计算方法.《太阳能学报》.2004,(2)
钢丝绳柔性抽油杆抽油装置图表选择法的研究.《石油机械》. 2004,32(1)
Failure Analysis of the Pressure vessel by Stainless Steel: 1Cr18Ni9Ti. Journal of Pressure Vessel Technology[J].2004,126(04)
高含水原油对油管和抽油杆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研究.《摩擦学学报》.2004,24(2)
抽油杆/油管耐磨涂层摩擦磨损特性试验研究.《润滑与密封》.2004,164(4)
热采蒸汽输送管线卡箍紧固螺栓失效分析计算.《润滑与密封》.2004,164(5)
偏磨油井抽油杆受力实测分析.《石油矿场机械》.2004,33(5)
在教学方面,先后讲授7门专业课,并发表70余篇论文,其中有5篇获奖,10篇被EI,SCI等三大检索系统收录。
在科研方面,负责并参加省部级项目12项,负责并参加横向项目40余项,负责并参加教改项目2项。1项获石油大学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有1项获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有2项分别获青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和机械工业联合会(原机械部)“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部分列举如下:
2001年11月连续抽油杆及其工艺技术的研制开发获青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2002年10月钢丝绳连续抽油杆抽油技术应用获械工业联合会和机械工程学会“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2002年11月橡胶磨损机理的研究获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