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印乳业株式会社

经营范围 奶油、起士、牛奶
成立时间 1925年
总部地点 日本
目录导航

公司简介

1925年创业。过去是以奶油、起士、牛奶为主力产品的日本最大乳制品公司,雪印集团更是年营业额达1兆日圆的巨大食品集团。在丑闻案爆发之后,乳食品事业以外的各部门分离成子公司,现在以制造奶油、起士、玛琪琳为事业重心。现今该事业部门仍然保持日本最大的市场占有率。
营业本部位于东京都新宿区本塩町13番地。公司登记地址为北海道札幌市东区苗穂町六丁目1番1号,。(用地内有雪印乳业史料馆、日本ミルクコミュニティ札幌工场。)

发展历程

1925年 - 设立有限责任北海道制酪贩卖组合,开始生产奶油制品。
1926年 - 改组为北海道制酪贩卖组合连合会(酪连)。决定商标为“雪印”。
1928年 - 开始生产贩售冰淇淋制品。

1933年 - 开始生产贩售起士制品。
1939年 - 开始生产贩售玛琪琳制品。
1941年 - 随着企业统合,和其他同业结合。改组为北海道兴农公社。
1947年 - 改组为北海道酪农协同株式会社。
1950年 - 由于抵触过度经济力集中排除法,分割出北海道バター(后来的クローバー乳业)。设立雪印乳业。
1955年 - 爆发雪印八云工场脱脂奶粉食物中毒事件。
1958年 - 合并クローバー乳业。
2000年 - 大阪工场脱脂牛奶食物中毒事件(雪印集体食物中毒事件)
2001年以后 - 借助其他公司支援开始分割公司事业。 

(1)2001年 - 设立アクリフーズ(AQLI Foods )。
(2)2002年 - 设立ロッテスノー(Lotte Ice)。
(3)2003年 - 日本ミルクコミュニティ(Nippon Milk Community)开始营业。
2002年 - 由于雪印食品伪造牛肉产地的问题(雪印伪造牛肉产地证明事件),决定废除、解散雪印食品。

企业事件

2000年6月29日起,以近畿地方为主,发生雪印乳业的乳制品造成的集体食物中毒事件。食物中毒原因是由于北海道广尾郡大树町的大树工场疏于清洁管理,导致在混合低脂奶粉及生乳的设备里滋生金黄色葡萄球菌,并使得大阪工场的管理制度缺失与窜改品质管理资料的问题浮出台面。
其后于2002年1月,制造火腿、香肠等肉制品的子公司雪印食品被揭发雪印伪造牛肉产地证明事件(将进口澳大利亚牛肉申报成日本产牛肉,诈领疯牛病对策用的政府补助经费)。
雪印企业集团面临存亡危机,事业整体遭到强制重组。甚且,在雪印食品发生的问题不单只是1间食品厂商的丑闻,而是暴露出了日本农畜产业内部隐蔽实情的企业体质。
当时候选的支援企业日本国内外皆有,但在管辖机关农林水产省的意思之下选择以日本国内企业为中心,主要由农协关系企业(主银行的农林中央金库以及全农)为主体支援重整经营。

2020年8月17日,香港特别行政区消委会通报雪印奶粉等9款婴幼儿奶粉含致癌物——环氧丙醇,但低于欧盟规定的每公斤50微克上限。[1]

2020年10月,雪印公司回收40万罐问题奶,这次回收的产品是保质期在明年9月16日前、由雪印子公司生产的面向0-12个月婴幼儿的液态奶,原因是其中可能混入了金属罐外包装的小碎片,婴幼儿食用可能存在安全隐患。

该公司负责人表示目前还没有收到消费者饮用后出现健康问题的报告,但回收工作仍在进行当中,公司会向消费者致歉并承诺补偿相应金额。[2]

2020年12月2日,雪印针对早前香港消费者委员会发表关于婴幼儿奶粉报告作出澄清,报道中提到雪印某批次配方奶粉的维他命B12成分不足,雪印认为消委会所使用的一些营养素的测试方法可能不是最适用于婴儿配方奶粉,故测试结果有偏差。[3]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