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起动性

目录导航

简介

汽车起动包括 发动机的起动、暖机、怠速、汽车的起步四个过程。

发动机的 曲轴在外力的作用下开始转动,到发动机开始自动运转的过程,称为发动机的起动。

暖机是指冷起动后,发动机各气缸开始自动运转,发动机温度逐渐上升,直到接近正常值(一般为70℃),发动机能稳定地进行怠速运转为止。

怠速是指发动机不对外输出动力,做功行程产生的动力只用来克服发动机的内部阻力,维持发动机以最低稳定的转速运转,汽油机怠速转速一般为700~900r/min。

汽车的起步是指发动机起动和暖机后,汽车用最低档起步由静止状态到汽车正常行驶之问的过程。

汽车起动性能直接影响汽车性能的发挥,特别是在寒冷的地区,起动性能是非常重要的。汽车的起动性能直接影响到汽车机动性能,驾驶员的劳动强度和行车的安全性,是汽车工作可靠性的重要表现,

起动性能是汽车正常运行应具备的重要性能之一。汽车在起步、中途临时停车重新起步时,都需起动发动机。如果汽车的起动性能不佳,就会直接影响汽车的使用,以致造成交通的阻塞。对于军用汽车,起动性能就更为重要。

影响因素

影响发动机起动性能的因素有很多,比如发动机、传动系,驾驶员的驾驶操作等,下面分别讨论汽车它们对汽车起动性的影响。

发动机

发动机的起动性对汽车的起动性有着关键的影响作用。发动机的起动,特别是在低温迅速可靠的起动,对于提高发动机工作可靠性降低起动磨损,减轻驾驶员的劳动强度、减少燃油消耗量和提高发动机及汽车的使用效率等都有着重要的关系。

低温时影响汽车起动性的主要因素有:

①发动机曲轴旋转阻力矩增加

发动机运动副中摩擦阻力的大小,主要取决于润滑油的润滑作用。从润滑油的粘度特性可知,润滑油的粘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大。低温时润滑油粘度大,起动阻力就大,使发动机的起动转速降低,造成起动困难。

蓄电池性能下降

目前,常用的硫酸铅蓄电池的低温使用性能主要受电解液的影响。随着温度的降低,蓄电池电解液的粘度和电阻值增大,粘度增大使电解液渗入极板内层非常困难,散放电时极板内层活性物质不能充分利用,使得蓄电池起动时的容量和端电压下降,在低温起动时,需要的起动功率大,而蓄电池的输出功率反而下降,当气温降到一定程度,起动系统便拖动不了发动机,达不到最低的起动转速。另外,由于低温时汽油机发动机被连续拖动的时间过长,进入气缸的混合气过多,使火花塞的电极被燃料濡湿,或者由于不完全燃烧造成火花塞污损,使绝缘阻值增大,因而影响了火花塞的正常跳火。

③压缩终点的温度和压力低

低温起动时,气缸内压缩始点温度低,气缸壁温度低,向气缸壁传递的热量增多,此外由于起动机起动转速低而引起活塞环封闭不严,漏气量增加,从而使压缩终点温度和压力下降,混合气品质变差,不易燃烧,造成发动机起动困难。

④燃油雾化不良

燃油对起动性能的影响主要是其蒸发性。低温时燃油粘度和密度增大,又由于发动机转速不高,进气管内气体的流速降低,使流动性变差,燃油蒸发、雾化不良,致使大部分燃油以液态存在于气缸内,从燃油难与空气混合,造成实际参与燃烧的混合气过稀,不易着火,使发动机起动困难。低温起动时, 柴油机由于柴油不易挥发、粘度大、柴油机运动件惯性大,因此要求有更大的起动转矩,所以柴油机冷起动困难尤为突出。电喷发动机机由于低温起动采取燃油加浓修正,控制系统根据发动机的温度变化,对进气量和供油量进行

精确控制,可明显改善发动机的低温起动性能。

发动机热车起动是指发动机在热机状态下的起动。影响发动机热车起动的因素如下:

①润滑油粘度下降

热车时润滑油的粘度下降,使相对滑动表面的油膜变薄或遭到破坏,出现半干摩擦状态,造成机械损失增加,出现热车难起动。

②供气量减少

热车起动时,因缸内的温度高,使进入气缸内的新鲜气量减少,影响混合气的数量和浓度,从而影响热车起动。

③供油量不足

供油量不足会影响混合气的形成,从而影响起动。如热车时,部分柴油机由于喷油器散热不良,使喷油器针阀咬、卡而引起循环供油量不足;控制喷油泵油量调节机构的操纵机件受热变型,影响了喷油泵柱塞斜槽相对于回油孔的位置,造成柴油机供油量不足;燃油受热产生的燃油蒸汽增多,燃油蒸汽在燃油系统中形成气阻而使循环供油量不足等等,都会使热车起动困难。

④发动机技术状况差

发动机的技术状况差会直接影响起动性能,发动机电控系统、燃油系统或机械部分出现故障都会导致热车难起动的故障。如冷却液温度传感器是影响喷油量的重要因素,如果它提供给发动机电脑的信号错误,就可能使热车起动时喷油量偏多,导致热车起动困难;点火线圈过热后电阻会大大增加,这会使高压电减弱或断火;燃油管受热变形或燃油泵受热导致电阻增大,会使燃油供给不畅。

⑤机件间配合间隙过小

各机件间在热车时不能保证正常的工作间隙,会因摩擦阻力增大造成起动困难。如曲轴轴向间隙过小时,会使轴颈端面发生碰撞:活塞与缸套、活塞与活塞环等的配合间隙过小,热车时易出现“刮缸”等现象,使起动困难。气门间隙过小,则会因热车时配气机构受热膨胀,气门关闭不严,造成漏气,使压缩压力不足而难于起动。

⑥燃油原因

天气炎热时燃油箱内燃油蒸发很快,燃油系统管路内容易产生气

阻,从而引起供油不畅,导致起动困难。要注意应及时更换燃油滤清器,以保证油路畅通。

汽车传动系

汽车传动系的基本作用是将发动机发出的动力传递给驱动车轮,也就是说,发动机的动力是通过汽车底盘的传动系装置驱动汽车行驶的。底盘传动系技术状况是决定汽车安全起步好坏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传动系的技术状况造成汽车起步困难的主要有:

①离合器在使用过程中,由于结构和使用中的各种原因,技术状况不断变化,在”离”与”合”的过程中反映出各种故障。如离合器的打滑、分离不彻底、起步抖动等故障使汽车起步困难,甚至无法起步。

②变速箱在使用过程中,由于自然磨损和受各种力的作用,以及操纵不当等原因,常产生各种故障,如变速箱的跳档、乱档也使汽车起步失常。

③传动装置和驱动桥在使用过程中出现传动轴抖动、齿轮严重磨损等也造成汽车起步困难。

驾驶操作

汽车顺利起步,驾驶员必须掌握最基本的操作技术。如果操作不当,不仅起步不顺利、车辆抖动,还会损伤汽车机件。因此,汽车起步时应遵循必要的操作程序。。

起动性试验

我国的国家标准《汽车起动性能试验方法》GB/T 12535-2007中规定了各类汽车的发动机起动、暖机和汽车起步性能的试验方法。标准中规定了两种试验环境——低温环境和一般环境,一般起动的环境温度为(-10±2℃),低温起动的环境温度是(-35±2℃)。标准对发动机起动、暖机和汽车起步的试验方法分别作了规定如下。

发动机起动试验

(1)按试验类别要求,选定试验环境温度和试验地点。

(2)将试验车放置在试验室(大型车辆可符合标准规定的室外试验),在试验温度下冷却发动机机油和冷却液温度与环境温度一致即可。

(3)试验前测量并记录试验地点环境条件、燃油、机油、冷却液和发动机盖(风冷发动机)的温度,蓄电池的电压。

(4)每次起动,起动机拖动发动机时间不得超过下表的规定。

表1 起动机拖动发动机的时间限制

试验类别 拖动时间/s
一般起动试验 15
低温起动试验 30

起动机接通后,在规定的拖动时间内,发动机能起动自行运转,即为起动成功;若在规定的拖动时间内,无断续起动声,未能自行运转,即为起动失败。若期间有断续起动声,可延长拖动时间(但延长时间不得超过15s),若能自行运转,亦为起动成功。

起动试验允许连续进行3次,间隔不小于2min。

试验时应该测量和记录:起动次数、拖动时间、发动机起动转速(拖动转速)、蓄电池电压、起动机电压和电流。

(5)装有低温辅助起动装置时,试验前记录辅助装置的名称、型式(号)、编号和该装置使用说明书规定的数据,还应该测量和记录上述(3)中的项目。

试验操作同(4),辅助起动装置按该使用说明书操作。

起动时应该测量和记录的项目同(4),并记录辅助起动装置的操作状况及该装置各参数的实测值。

(6)采用加热器进行汽车发动机低温起动时,应按(4)测定不用加热器时的起动性能。

发动机暖机试验

试验类别 拖动时间/s
一般起动试验 15
低温起动试验 30

汽车起步试验

发动机起动后,在30% ~50%额定转速下,空载运转l0min~20min。记录发动机空载转速、运转时间及冷却液或缸盖(风冷发动机)温度。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