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山师范学院

韩山师范学院

中文名 韩山师范学院
本科招生电话 0768-2525449
现任校长 陈树思
外文名 HANSHANNORMALUNIVERSITY
学校类型 师范类
党委书记 幸小涛
校址 广东省潮州市湘桥区桥东街道
主管部门 广东省
主要院系 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生命科学与食品科技学院、体育学院等
简称 韩山师院、韩师(HSNU)
目录导航

历史沿革

北宋至晚清时期

韩师的前身,是建于宋代的韩山书院,历宋元明清各朝代都是州(路、府、道)的官办书院。院址多有变迁,至清康熙三十年(1691年),定址于笔架山麓韩文公祠南侧,延续至今。

清康熙三十年(1691年),巡道史起贤于笔架山麓韩祠左侧的明代御史蔡梦悦祠重建书院。

清雍正十年(1732年)九月,知府龙为霖沿旧址扩建,翌年三月完工,复称“韩山书院”。

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钦定师范学堂章程》颁行后,中国开始有了师范教育专门机构,韩山书院遂改为惠潮嘉师范学堂,成为中国第一批、广东省第一所师范学校。

1903年的校门1903年的校门古书院历史从此宣告结束。惠潮嘉师范学堂是我国近代教育史上第一批效仿西方教育制度培养师资的新式学堂之一。

中华民国时期

1911年,改“惠潮嘉师范学堂”为“广东省惠潮梅师范学校”。[7]

1921年10月,改校名为“广东省立第二师范学校”,二师时期学校规模不断得到扩展。

1935年,改校名为“广东省立韩山师范学校”。

1939年6月,因抗日战争爆发后潮州沦陷,韩师在日寇铁蹄踏入汕头之5月间,被迫举校迁往原揭阳县古沟乡尾寨。当时韩师是潮汕地区“硕果仅存的一所省立中学”。

校园环境校园环境1944年下半年,因战火燃近,韩师又辗转迁往地处大北山区的原揭阳县灰寨乡下舆村,借崇正小学校址办学。

新中国成立后

1958年的校门1958年的校门1946年春,韩师搬回潮州原址,中学部移交金山中学。1958年秋,升格为高等师范专科学校,校名为“汕头韩山师范专科学校”,面向惠潮梅地区招生。1963年秋,师专停办,返办为中师和教师进修学校。1978年,经国务院批准,复办师专,校名称“韩山师范专科学校”。

1993年12月,经国家教委批准升格为本科师范学院,称“韩山师范学院”。[7]

1998年4月,广东省学位委员会通过韩山师范学院新增为学士学位授予单位。[3]

2000年,韩山师范学院开始与华南师大等校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

2001年,根据省教育厅的安排,潮州师范学校改为韩山师范学院二级学院,潮州师范学校仍隶属于潮州市教育局,但招生纳入韩山师院管理,教育质量接受韩山师院监督。

2008年,韩山师范学院接受了教育部组织的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获得优秀,并迎来建校105周年华诞。

2009年,潮州市与韩师范学院共建潮学研究院。

2013年,韩山师范学院迎来了110周年校庆。

2017年5月,韩山师范学院与华南师范大学签署《教育硕士联合培养框架协议》,开展教育硕士的联合培养。

2019年6月19日,泰国玛希隆大学与中国广东韩山师范学院共建的泰中东南亚华人华侨(潮学)研究所在曼谷揭牌。该研究所的建立是为了促进东南亚华侨华人研究和潮汕文化的跨学科研究。[8]韩山师范学院韩山师范学院

学术研究

科研机构

截至2016年7月,韩山师范学院拥有中央财政专项经费资助的科研平台3个,拥有1个华南地区全国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基地,拥有1个广东省普通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1个广东地方特色文化研究基地、1个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1个广东省协同创新平台、2个广东省普通高校工程技术开发中心等6个省级研究平台,建有2个校级重点实验室和3个校级产学研平台。

  • 中央财政专项经费资助的科研平台:粤东分析测试中心、新型功能材料及其应用技术科研平台、潮汕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研发中心
  • 华南地区第一个全国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基地:少年司法学研究中心[9]
  • 广东省普通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潮学研究中心
  •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
  • 广东地方特色文化研究基地:潮汕文化研究基地
  • 广东省协同创新平台:潮人文化创意产业协同创新发展中心
  • 广东省普通高校工程技术开发中心:日用陶瓷材料工程技术开发、粤东食品加工与安全控制工程技术开发中心
  • 校级重点实验室:环境科学重点实验室、光电功能材料与器件重点实验室
  • 校级产学研平台:新化学材料研发中心、重要海洋水产动物健康养殖与育种研发中心、智能玩具研发中心

科研成果

截至2013年5月,学校共获得立项项目428项(其中国家级35项,省部级103项,市厅级113项,横向177项),总到账经费达3000余万元。共出版(含资助出版)学术专著126本,发表学术论文4993篇,在核心以上期刊发表1409篇,被SCI、EI、ISTP收录252篇;获省市级各项科研成果奖44项。

科研成果
姓名 时间 奖项 成果名称 级别
吴修仁 1989 广东省高校科技进步三等奖 广东药用植物简编 省级
吴修仁 1995 广东省科技成果登记 中国药用植物简编 省级
庄义青 1999 广东省第六次优秀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奖三等奖 宋代的潮州 省级
陈蔚辉 2003 潮州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 新世纪番石榴保鲜技术研究 市级
黄挺 2005 广东省首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 潮汕史(上册) 省级
黄挺 2007 广东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一等奖 对民性研究的一些思考——以潮汕文化研究为例 省级
周洪珍 2008 广东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二等奖 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投入与产出效益研究——政治效益的研究 省级
参考资料:

学术资源

科研成果
姓名 时间 奖项 成果名称 级别
吴修仁 1989 广东省高校科技进步三等奖 广东药用植物简编 省级
吴修仁 1995 广东省科技成果登记 中国药用植物简编 省级
庄义青 1999 广东省第六次优秀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奖三等奖 宋代的潮州 省级
陈蔚辉 2003 潮州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 新世纪番石榴保鲜技术研究 市级
黄挺 2005 广东省首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 潮汕史(上册) 省级
黄挺 2007 广东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一等奖 对民性研究的一些思考——以潮汕文化研究为例 省级
周洪珍 2008 广东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二等奖 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投入与产出效益研究——政治效益的研究 省级
参考资料:

办学条件

  • 学校学报

《韩山师范学院学报》由广东省直属高校——韩山师范学院主办, 是由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批的省级学术期刊(双月刊)。它创刊于1980年,原名《韩山师专学报》,1995年1月改为韩山师范学院学报。它主要刊登本校师生撰写的有较高学术水平或较大应用价值的学术论文,报道韩山师范学院的最新科研成果。该刊已被《中国数学文摘》、《全国高校文科学报文摘》和人大复印资料等转摘、复印,被多家重要数据库列为文献源或收录。

  • 馆藏资源

图书馆夜景图书馆夜景截至2017年9月,学校图书馆面积近3万平方米,纸质藏书161万册,电子图书79万册。期刊合订本9.8万册,报纸合订本9181册,纸质中文期刊2850种,各类光盘2.3万张,本馆最有特色的文献典藏为民国时期的原版图书6000册、古籍线装本8600册和潮汕地方文献1400册;中文电子资源数据库7个,外文数据库5个。

学院专业

师资力量

截至2021年12月,韩山师范学院学校设有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等18个二级学院和广东省陶瓷职业技术学校,64个本科招生专业(含大类),涵盖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9个学科门类。[3]

专业设置
院系 专业 层次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材料科学与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 本科
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化学(师范)、环境科学、应用化学、环境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师范)、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非师范)、软件工程、信息系统与信息管理、物联网工程
经济与管理学院(潮商学院) 人力资源管理、经济学、财务管理、审计学、投资学
教育科学学院(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 教育技术学、心理学、小学教育、学前教育
历史文化学院 历史学、档案学
烹饪与酒店管理学院 烹饪与营养教育、酒店管理、旅游管理、地理科学、旅游管理与服务教育
食品工程与生物科技学院 生物科学(师范)、生物技术、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
美术与设计学院(陶瓷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院) 美术学、环境设计专业、视觉传达设计
服装与服饰设计 专科
数字与统计学院 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信息与计算科学、统计学、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本科
体育学院 体育教育、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运动康复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汉语言文学(师范)、汉语国际教育(师范)、广播电视学、网络与新媒体、秘书学
外国语学院 英语(师范)、日语、商务英语
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 物理学(师范)、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音乐学院 音乐表演、音乐学
音乐表演 专科
政法学院 思想政治教育(师范类)、法学、社会工作 本科
马克思主义学院 ------
广东省陶瓷职业技术学校
潮州师范分院 学前教育 (师范)、语文教育(师范)、数学教育(师范)、英语教育(师范)、音乐教育(师范)、美术教育(师范)、现代教育技术(师范)、国际商务、商务英语 专科
参考资料:[10][11][12][13][14][15][16][17][18][19][20][21]

学科建设

专业设置
院系 专业 层次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材料科学与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 本科
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化学(师范)、环境科学、应用化学、环境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师范)、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非师范)、软件工程、信息系统与信息管理、物联网工程
经济与管理学院(潮商学院) 人力资源管理、经济学、财务管理、审计学、投资学
教育科学学院(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 教育技术学、心理学、小学教育、学前教育
历史文化学院 历史学、档案学
烹饪与酒店管理学院 烹饪与营养教育、酒店管理、旅游管理、地理科学、旅游管理与服务教育
食品工程与生物科技学院 生物科学(师范)、生物技术、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
美术与设计学院(陶瓷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院) 美术学、环境设计专业、视觉传达设计
服装与服饰设计 专科
数字与统计学院 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信息与计算科学、统计学、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本科
体育学院 体育教育、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运动康复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汉语言文学(师范)、汉语国际教育(师范)、广播电视学、网络与新媒体、秘书学
外国语学院 英语(师范)、日语、商务英语
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 物理学(师范)、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音乐学院 音乐表演、音乐学
音乐表演 专科
政法学院 思想政治教育(师范类)、法学、社会工作 本科
马克思主义学院 ------
广东省陶瓷职业技术学校
潮州师范分院 学前教育 (师范)、语文教育(师范)、数学教育(师范)、英语教育(师范)、音乐教育(师范)、美术教育(师范)、现代教育技术(师范)、国际商务、商务英语 专科
参考资料:[10][11][12][13][14][15][16][17][18][19][20][21]

教学建设

东丽A区东丽A区(2)至2021年12月,学校有教职工1500多人,拥有一支结构合理、水平较高的师资队伍,其中具有硕士以上学位和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教师占专任教师的80.03%和32.42%,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占专任教师的30.22%。同时,还聘请陈平原等一批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为顾问教授、客座教授和兼职教授及学科带头人。成立“大师工作室”,聘请手拉壶大师谢华、陶瓷雕塑大师吴维潮、潮州菜大师方树光、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来校任教,促进学生实践能力提高,传承优秀传统文化。[3]

校级教学团队(4个)
团队名称 团队带头人 单位
中国古代文学教学团队 赵松元 中文系
植物学教学团队 马瑞君 生物系
篮球系列课程教学团队 宫士君 体育系
应用型工科大学物理教学团队 付淑英 物理与电子
参考资料:[22]

交流合作

校级教学团队(4个)
团队名称 团队带头人 单位
中国古代文学教学团队 赵松元 中文系
植物学教学团队 马瑞君 生物系
篮球系列课程教学团队 宫士君 体育系
应用型工科大学物理教学团队 付淑英 物理与电子
参考资料:[22]

文化传统

截至2019年11月,韩山师范学院有省级重点学科4个,校级重点建设学科5个,校级重点扶持学科5个,学院重点学科5个。[3]

  • 广东省优势重点学科:专门史(潮学研究)
  • 广东省特色重点学科:材料物理与化学、生物学
  • 广东省重点培育学科:教育学
  • 校级重点建设学科:生物学、中国语言文学、化学、体育学、历史学
  • 校级重点扶持学科:数学、物理学、教育学、哲学、马克思主义理论
  • 学院重点学科:分析化学、应用数学、专门史、体育人文社会学、植物学

校徽

  • 质量工程

韩师韩师(7)截至2019年11月,韩山师范学院有国家级特色专业2个,省级特色专业、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及应用型人才培养示范专业19个,通过IEET认证专业5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1个,通过IEET认证专业5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个,省级协同育人平台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大学生实训基地25个,省级示范性教师教育实践基地8个;省级精品视频公开课和精品资源共享课15门,省级在线开放课程1门,省级系列在线开放课程2门。[3]

  • 国家级特色专业:化学、生物科学
  • 广东省一流本科专业:历史学
  • 省级特色专业:汉语言文学、数学与应用数学、体育教育、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省级精品视频公开课:古典诗词鉴赏
  • 省级精品课程:中学化学教学理论与实践、中国古代文学、计算机应用基础II、数学教学法、语文课程与教学论
  • 省级优质课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 省级示范中心:教师教育教学技能实训中心、化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生物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影视传媒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韩山师范学院精品课程
中学化学教学理论与实践 植物学 中国古代文学 教育学
分子生物学 动物学 C语言程序设计 计算机网络
商法学 大学语文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分析化学
数学分析 外国文学 人体解剖学 高等代数
排球 伦理学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文学概论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 数学教学论 声乐 篮球
现代教育技术 高级英语 参考资料:
校级优质课程
足球 人体解剖生理学 汉语口语 计算机网络
政治经济学 电磁学 解析几何 普通物理学
油画 动物学 心理学 分子生物学
教育学 地貌学 旅游资源与开发 生物化学
高级英语 大学计算机基础 英语语言学 地球概论
参考资料:
  • 教学成果

截至2019年11月,学生在参加全国和省级各类比赛如“挑战杯”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数学建模竞赛、电子设计大赛、机器人大赛、创新创业大赛和师范生教育教学技能竞赛中屡获佳绩,获国家级奖励500多项,省级奖励1500多项。

2018年应届本科毕业生最终就业率98.61%。[3]

校训

韩山师范学院精品课程
中学化学教学理论与实践 植物学 中国古代文学 教育学
分子生物学 动物学 C语言程序设计 计算机网络
商法学 大学语文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分析化学
数学分析 外国文学 人体解剖学 高等代数
排球 伦理学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文学概论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 数学教学论 声乐 篮球
现代教育技术 高级英语 参考资料:

校歌

校级优质课程
足球 人体解剖生理学 汉语口语 计算机网络
政治经济学 电磁学 解析几何 普通物理学
油画 动物学 心理学 分子生物学
教育学 地貌学 旅游资源与开发 生物化学
高级英语 大学计算机基础 英语语言学 地球概论
参考资料:

学校领导

截至2019年11月,先后与哈萨克斯坦、韩国、日本、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新加坡、澳大利亚、美国、德国、俄罗斯、乌克兰等12个国家以及港澳台地区的36所高校和教育机构建立了密切的教育与学术交流合作关系,提升了学校办学的国际化水平和对外影响力。[3]

现任领导

历任领导

韩师校徽产生于1928年省立第二师范学校时期。后停用。1985年建校82周年时,在原形图案基础上略作改动,形成新的校徽。韩师校徽整体为圆形,图案为对称式纹样。金色外圈,湖蓝底色。上方有白色山形图案,下方有3道白色水波纹,中置金色“韩师”两字。“韩师”两字为著名书法家麦华三先生墨宝。圆形结构和对称式图案,使总体感觉显得凝练活跃且稳重大方,喻韩师人团结向上,凝聚力强。金色外圈象征韩师的事业如旭日东升,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充满希望,向着辉煌;湖蓝底色象征天空,又象征“青青子衿”,喻学生于知识空间自由自在地翱翔。山形图案象征笔架山(韩山),水纹图案象征韩江,“韩师”两字置于其间,寓意学校傍山傍水的地理位置,喻韩师得山脉之灵气,水流之润泽,事业与天地共永恒。金色“韩师”两字,象征韩师乃知识之宝库。配以金色外圈,又喻知识之传播,尊师重道,薪火相传。[23] 校徽校徽

知名校友

韩师校徽产生于1928年省立第二师范学校时期。后停用。1985年建校82周年时,在原形图案基础上略作改动,形成新的校徽。韩师校徽整体为圆形,图案为对称式纹样。金色外圈,湖蓝底色。上方有白色山形图案,下方有3道白色水波纹,中置金色“韩师”两字。“韩师”两字为著名书法家麦华三先生墨宝。圆形结构和对称式图案,使总体感觉显得凝练活跃且稳重大方,喻韩师人团结向上,凝聚力强。金色外圈象征韩师的事业如旭日东升,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充满希望,向着辉煌;湖蓝底色象征天空,又象征“青青子衿”,喻学生于知识空间自由自在地翱翔。山形图案象征笔架山(韩山),水纹图案象征韩江,“韩师”两字置于其间,寓意学校傍山傍水的地理位置,喻韩师得山脉之灵气,水流之润泽,事业与天地共永恒。金色“韩师”两字,象征韩师乃知识之宝库。配以金色外圈,又喻知识之传播,尊师重道,薪火相传。[23] 校徽校徽

学校排名

勤教力学,为人师表 校训校训

词条图册

勤教力学,为人师表 校训校训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