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园内建有步行径、缓跑径、儿童游乐场及凉亭等设施,公园中央为小岛。林村河由西向北蜿蜒流下,在水围附近拐弯,水流由急转缓,过了大埔头滤水厂,便是梅树坑,再由北向东流出吐露港。流经公园的一段林村河,以草及三合土整理河道两旁,曾获香港园境师学会奖项。公园内广植不同类的花木,包括洋紫荆、宫粉羊蹄甲、凤凰木、榕树等,由于环境优美,梅树坑公园是外景人像摄影的热门地点。
公园内有一间残破旧屋,一直被传为鬼屋。
该座两层高的建筑物位于公园范围内的一条支路,建于1854年,相传当时为一所名为“常寂园”的庵堂,后园的普同塔安放先人骨灰。庵堂初时香火鼎盛,但近年完全荒废。
在1996年有附近的居民向电视台报料谓林村河畔有一所鬼屋,电视台派外景队前往调查,采访期间发现后园的普同塔内的骨灰坛因无人照顾而破烂,部分骨灰散满地上,于是便在节目呼吁有心人协助。后来位于车公庙旁的古岩静苑主持意昭法师应允收留那些骨灰,并供奉在静苑内。
“快乐亭”位于大埔公路侧梅树坑公园旁近滤水厂,由何萼楼于1923年捐资建造,是大埔区最古旧的四角亭。大埔理民府在1967年重建“快乐亭”。大埔政务处及区议会于1989年再次重建,更获林村乡公所仝人题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