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同治《黄陂县志》著录有黄陂十景:分别是鲁台望道,克寨屯军、武湖烟涨、滠水冬温、板桥仙迹、钓台夜月、西寺晓钟、木兰耸翠、甘露呈祥、铁锁龙潭。黄陂即今武汉市黄陂区。
黄陂人杰地灵,人文底蕴深厚,素有无陂不成镇之说。自北向南有“木兰耸翠”、“武湖烟涨”等十大历史人文景点传说,招徕得不少文人墨客纷至踏来,使得黄陂声名广为传颂,促进了黄陂的经济繁荣与文化交流。
鲁台望道:鲁台山上有二程(程颢、程颐)筑台望鲁、缅怀孔圣的遗址,后人又建双凤亭于其上,是纪念二程的古迹。[1]黄陂大桥东端,岿然一山,此即鲁台山。北宋中叶,程颢、程颐兄年曾在此筑一高台,名“望鲁台”,宋称“鲁台望道”,以遥望尼山,寄托仰止之情。北宋期山上始建“清远亭”,南宋时为纪念二程改称“双凤亭”。亭侧有一聪明池,相传为二程研墨洗笔之处,池中有涵虚亭一座,系二程常来攻书之所。亭东里许,有一摇碧荡翠的“流矢湖”,因二程兄弟常在此习射而得名。明景泰年间(1450—1457)在鲁台山南麓建有“二程祠”,后相继改为“二程书院”、“望鲁书院”,与濂溪、南岳、岳麓、石鼓书院齐名。清代增建讲堂学舍,后改名为师范学堂和县模范高等小学堂。抗日战争时期被毁于日寇铁蹄之下。1962年政府拨专款维修,当代著名文豪郭沫若亲笔题写“双凤亭”金字匾额,斯亭即灿然生辉。本世纪初,政府拨款重建,古亭焕发青春光彩。登临峦巅,仰观亭翼若飞,古木参天;俯视,岸映西州城半出,虹栏吸波润青云;极目远眺,十里山光水色,尽收眼底。历代文人骚客登揽胜抒情,吟古咏物,留下了大量锦诗妙文。惜之文迹寥寥,书香气微微。[2]
克寨屯军:克敌军寨在前川城北5里处,相传前代筑以御寇。
板桥仙迹:在黄陂前川西郊外有石板桥一座,1223年(南宋嘉定十六年)建,明永乐间重修。相传仙人曾经此桥,石上留有仙人足迹。城西护城河洪水滔滔,百姓进出县城,车马受阻,过往极为不方便。黎民百姓急切地盼望能够架一座石桥。有一年终于开工建桥了,谁知道下石打基时,石料常被河水冲走。正在众水工一筹莫展、望水兴叹之际,一朵祥云飘然降落,一位鹤发童颜的老者出现在大家的面前,他望着河水淡淡一笑。泥木祖师鲁班随手捏一泥齿丢入河中,霎时白光一闪,血水翻涌,巨浪滔滔。鲁班趁机投石镇水,差人架桥。顷刻之间桥就架好了,但是水中余波未平,板桥也随之颤动不已。鲁班知道是妖孽在作怪,便走上桥去猛顿一脚,踩出了一道一尺多长的足迹,不仅镇住了妖孽,而且平息了水患。护城河变成了通途,黎民欢呼雀跃。
钓台夜月:前川东北5里,有磐石临河,世传宋代隐士曾钓鱼于此。钓台其实有岩无台,在县北5里处的滠水西岸,临河突兀一块高达数丈的砂岩,半腰刻有“钓台夜月”四个篆字,显得古朴大方,幽静宜人。
西寺晓钟:木兰寺一名西寺,唐贞观年间建,明洪武年间重修,为从前朝贺习仪之所,其晓钟清脆,回荡晨空,山村田野,一片静谧景象。[1]西寺系唐贞观年间襄州都督尉迟恭所修,明洪武年间重修,为从前朝贺习仪之所,寺中的大钟系明朝万历年间邑人郑光禄监铸,重5048斤。县志有诗这样描述:竹阁春深梦未醒,木兰钟声动神听。数声清越传空际,敲落银河万点星。其晓钟清脆,回荡晨空,山村田野,一片静谧景象。
甘露呈祥:前川东10里的甘露山,因世传陈武帝时曾降甘露面得名。山下有甘露寺,1567年(明隆庆元年)重建,内祀二程及诸学者。[1]一年干旱,小龙身背南海观音而来。观音大士将手中的紫金瓶朝下一倒,于是紫金瓶中滴下几点甘露,顿时大雨倾盆,禾苗复苏。于是翠岭被人命名为“甘露山”,又称“甘露呈祥”。
铁锁龙潭:在黄陂城内旧县署西百步外,有一潭,中有一墩,上立两根石柱,各高丈余,明成化年间被风吹折一根,所存一根不知仍在否。以前传说古萧寺有一条泥龙,阴雨天或潜或现,寺中僧伽非常害怕,恐其兴风作浪,便以锁系龙。一天晚上,风雨大作,泥龙腾空而去,后渔人在潭中捕鱼,网得长锁。萧寺不知何代所废,而潭则被称为铁锁龙潭。为黄陂十景之一。万历年间县令胡仲澜在潭上建文昌祠,久废。到1871年(清同治十年)重建文昌宫,复修正殿一重,中祀历代帝君先贤。东侧有放生池,由放生公所管理。1909年(宣统元年)进步人土打破女禁,创办了黄陂第一所女子学校--木兰女校。当时封建传统观念毕竟根深蒂固,主事者虽冲破阻力,创办了女校,但却顾虑重重,仍把女子视为必加防范的洪水,把校址设在铁锁龙潭的中心处,原藏经阁的旧址上,而且四周筑起篱笆围墙,只开一门进出,几乎与世隔绝。[1]
木兰耸翠:此为黄陂第一胜景。前川北60里的木兰山为荆楚名岳之一,不仅以木兰将军的家乡闻名于世,而且以自然景观和道教圣地吸引各地游人香客。相传,汉代木兰山下有一千户长朱寿甫,膝下有一女名木兰,聪慧过人,不仅知书达礼,而且武艺超群,每日习文练武在山中,山山岭岭都留下了她的足迹,山上遍布她用过的竹箭,好一派“低眉菩萨红妆样,怒目金刚剑侠同”的巾帼英雄气概。当时,胡羌入侵,可汗点兵。木兰女扮男装,毅然代父从军。转战十二载,木兰凯歌还。这时,漫山遍野的竹箭,竟然变成了参天大树,郁郁葱葱,鲜花怒放,姹紫嫣红,好象在迎接木兰将军的胜利归来,又好象在欢庆木兰的丰功伟绩。绿的木兰树,红的木兰花,一经轻风摇动,顿时飞红摇翠,展现出一幅生动的“木兰耸翠”的绚丽图画。
武湖烟涨:黄陂境东南的武湖,相传为东汉江夏太守黄祖练武习射之处,湖面因日照受热,蒸发成雾气,在黄昏或清晨形成烟雾溟蒙的景象,时人称为"烟涨"或"烟瘴"。这烟雾给武湖披上一层神秘面纱,放舟湖中,飘飘然有羽化登仙之感。
滠水冬温:滠水自北向南,纵贯黄陂全境,至五通日与谌家矶之间注人长江。此河水据说冬暖夏凉,甚是奇异。[1]有一座“温泉殿”,温水奔涌,“溯雪常消青草洲”。传说上八仙闹海被下八仙斗败,受到了惩罚。这时,江海黄龙前来说情,并亲自送他们回府。谁知上八仙恩将仇报,反将黄龙扣押在洞府。何仙姑闻讯愤愤不平,救出黄龙逃到人间做了夫妻。黄龙取名齐天龙,何仙姑取名荷花。夫妻二人相亲相爱,驾舟打鱼为生,也常摆渡助人。一年,大雨滂沱,山洪爆发,良田淹没,生灵惨遭涂炭。齐天龙夫妇痛彻心脾,驾舟抢险,奋勇救人,使许多乡亲死里逃生。可他们夫妇二人却因劳累过度,不幸被洪水卷走。乡亲们四处呼号,八方寻找,后在县北不远找到了他们的尸体,人们便将他们夫妇合葬在滠水边。为了纪念这对舍己救人的夫妇,人们还在他们夫妇的墓前修建了仙侣台和仙侣洞,常年供奉。这件事情感动了上八仙和下八仙,以后每逢冬至忌日,群仙齐集于此,纷纷向河中洒酒祭祀,于是滠水就有了“冬温”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