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尼古拉教堂

圣·尼古拉教堂

目录导航

哈尔滨圣·尼古拉教堂 

圣·尼古拉教堂圣·尼古拉教堂亦称“中央寺院”,俗称“喇嘛台”,原址位于哈尔滨市秦家岗中心广场,即现在的中国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红博广场。教堂建于1900年,1966年文化大革命期间被毁。曾经是整个东亚地区东正教的枢纽教堂,地位远远超过哈尔滨“圣索菲亚大教堂” ,是哈尔滨最具代表的建筑。

 教堂的建立

圣·尼古拉教堂圣·尼古拉教堂(2)  1899年,沙皇俄国在哈尔滨秦家岗建立中东铁路局的管理机构,并决定修建俄罗斯东正教堂。

  修建教堂的决定得到了沙皇尼古拉二世的支持,并在圣彼得堡发布了哈尔滨东正教堂设计竞赛的通知,最终选定了俄国教会著名建筑师鲍达雷夫斯基的设计方案,教堂的名称以基督教圣徒圣尼古拉(希腊语:Άγιος Νικόλαος,字面意思为“人民的胜利”,约270年~343年)的名字命名。

  1899年10月13日是俄国圣母节,圣·尼古拉教堂在这一天举行了奠基仪式,但教堂在第二年春天的3月才正式开工建设。教堂建设工程由著名工程师雷特维夫主持。著名画家古尔希奇文克则完成了圣母像及教堂内部的大量壁画。教堂内部的圣物、圣像及大钟都是从莫斯科运来的,耗资巨大。也正由于俄国人对教堂的重视,虽然教堂也因义和团围攻哈尔滨而一度被迫停工,但教堂还是在1900年12月顺利完工,耗时仅一年。红军街原名车站街,霍尔瓦特大街,1949年,为纪念苏联红军解放全东北而改称为红军街。

  圣·尼古拉教堂建成后,沙俄中东铁路护路队随行的东正教神父亚力山大·茹拉夫斯基以主祭司身份来到教堂,主持教堂和哈尔滨的东正教事务。

圣·尼古拉教堂圣·尼古拉教堂(3) 

  东正教是俄国的国教,沙皇同时兼任教皇。“一般说来,什么地方出现了俄国人,他们要干的第一件事就是修建教堂。”因而,在哈尔滨的俄国人对喇嘛台的修建是相当重视的。它由东正教教会建筑师鲍达雷夫斯基设计,由工程师雷特维夫主持修建,其正门上部的圣母像及教堂内部壁画由俄国画家古尔希奇文克所作,而教堂内部的圣物、圣像及大钟则是从莫斯科运来的,耗资巨大,可见俄国人对教堂的重视程度。在教堂内圣·尼古拉像下部镶嵌的奠基式纪念铜板上以俄文雕刻铭文,意为“尼古拉皇帝即位六年,清国皇帝光绪二十五年、世界创造7407年、基督降诞1899年10月1日,财政大臣维特、铁路总办克尔彼奇铁路建设局长尤格维奇,于松阿里市(即哈尔滨市)在铁路守备队司祭祝福下,建筑工程师雷特维夫建此。”从此,一座庄重优雅、精美脱俗的教堂诞生了。

  2.打从沙俄殖民者在哈尔滨落脚之初,并选定在秦家岗建立中东铁路局的管理机构开始[1],尼古拉二世的宠臣们,一方面为了表现对沙俄帝国的效忠竭力推进"黄俄罗斯"计划在东方的实现;另一方面,为弥补远居异国,怀念故土时有的孤独感,确定按照俄罗斯民族似乎有约定俗成习惯:哪里有俄罗斯人,第一幢建筑便是东正教堂。

建筑风格

  圣·尼古拉教堂全部采用木构架井干式构成。教堂内部围成巨大的穹顶空间,外部则运用俄罗斯民间木结构帐篷顶的传统形式。由于教堂处于广场中央,为使来自不同方向的人群都能得到良好的视觉效果,因而建筑采用了近似于希腊十字的八角形布局。教堂东面明显凸出而为圣坛,西面为主入口,南北两侧均略凸作为次入口。一个洋葱头形穹顶矗立在八角形帐篷顶端,中间与变细加长了的鼓座相联结。

 毁坏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于与苏联关系密切,仍然有大量俄罗斯侨民居住在哈尔滨。圣·尼古拉教堂成为这些俄罗斯侨民举行宗教活动的重要场所。大直街被哈尔滨市民称为“龙脊”,而坐落在大直街中心位置的圣·尼古拉教堂也自然影响着哈尔滨市民的日常生活。

  但在20世纪60年代,中苏关系破裂,大量俄罗斯侨民回国,东正教也在哈尔滨日益衰落。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西式风格、沙皇背景的圣·尼古拉教堂自然成为“破四旧”的众矢之的。1966年8月23日,红卫兵开始拆除圣·尼古拉教堂,但因教堂结构的牢固,红卫兵不得不动用各种工具以及消防车、卷扬机,直到8月24日早晨才将教堂彻底拆毁。教堂内的文物也多被毁坏或散失。

  教堂的大钟被拆下后运往五大连池市凤凰山农场,直到2002年,大钟才被运回哈尔滨,现存于东北烈士纪念馆。

  尼古拉大钟底部直径840厘米,重约300公斤。于1866年在俄国秋明市制造,1900年圣尼古拉教堂竣工后开始悬挂,至1966年因教堂遭到破坏而不知去向。后来这口大钟在一个农场被发现,成为尼古拉教堂目前发现的唯一文物。

复建及争议

  1996年之后,随着中央大街被确立为商业步行街,圣·索菲亚教堂广场完成改造,哈尔滨市旅游业发展迅速。同时,哈尔滨市市民及有关部门对历史建筑、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进一步提高。于是,关于复建圣·尼古拉教堂的提议也通过各种方式在各种场合被提出。

 支持

  支持复建教堂的人普遍认为,艺术无国界,圣·尼古拉是哈尔滨建筑艺术的典范。与圣·索菲亚教堂、中央大街的欧式建筑一样,它展现给哈尔滨市民的是美感,复建教堂是一种对美的追求。同时教堂的建筑风格与哈尔滨这座城市的建筑特色协调一致。

  从另一种角度来说,教堂原址在哈尔滨火车站的正对面,重建之后教堂将成为哈尔滨的标志性建筑,也将成为哈尔滨市旅游的新亮点。复建教堂不仅仅可以提高旅游业的效益,而且可以提升哈尔滨的城市形象及城市竞争力。另外,复建教堂并不代表给侵略者歌功颂德,而是记录哈尔滨这个城市的历史积淀,一是殖民历史,二是文化大革命的历史,同时也向后人展示这座城市辉煌的建筑成就。

  除原址复建教堂之外,也有人认为可以另选新址复建教堂。由于时代的变迁,考虑到当今红博广场的具体情况,完全复原并不现实,但可以在城市的其他地方复建教堂。与此类似,哈尔滨市市民胡泓提出了另外一种想法:在教堂原址复建教堂的五个“洋葱头”。胡泓认为,考虑到今天红博广场周围建筑的特点,完全恢复从前的教堂,与周围周边环境并不协调,但可以用现代建筑材料,将教堂标志性的五个“洋葱头”复建。复建后可以辟为博物馆。[3]

 反对

  黑龙江省知名史学家、黑龙江大学历史文化旅游学院副院长段光达教授认为,复建一座教堂,沉湎于过去,不但不伦不类,而且会贻笑大方。持相同观点的人普遍认为,哈尔滨的西洋文化本质上是一种殖民文化,依赖于特定的历史时期,不是一个中国城市应该延续的文化。保护现有的欧式建筑,是对这种文化本身的一种尊重,同时也是让后人牢记耻辱历史。而复建一座殖民建筑,则是把耻辱当成荣耀,本末倒置。

  另外,圣·尼古拉教堂艺术价值非凡,是哈尔滨建筑史上经典之作,从技术层面上看,现代人还难以有这种技能可以复原教堂。复建的作品,很可能会被认为是不伦不类的赝品。

  东正教在哈尔滨已经没落,无需再增加一座教堂来举行宗教活动或办理宗教事务。如果复建的教堂不为宗教事务所用,而是辟为博物馆或另为他用,显然失去了复建教堂的意义。

 复建工程

  2006年7月,圣·尼古拉教堂复建工程在哈尔滨市香坊区阿什河畔开工,复建后的教堂将用作为尼古拉艺术馆,成为“俄罗斯风情园”度假村的标志性建筑。尼古拉艺术馆以圣·尼古拉教堂为原形,按1比1的比例完全还原。目前工程进展顺利,“俄罗斯风情园”度假村将于2008年前后对外开放。

北京圣·尼古拉教堂 

  北京见于史载的第一座东正教堂。位于东城区东直门附近。此地原为关帝庙。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在雅克萨保卫战中,清军把部分俄国俘虏及归顺的部分俄国人迁居北京,安置于北京城东北角胡家圈胡同,编入镶黄旗(见八旗制度)。因此批俄罗斯人信仰东正教,康熙帝御赐关帝庙改建为东正教教堂,时称罗刹庙。后俄国东正教廷派来司祭等教职人员,这是北京第一座东正教堂,后称北堂、圣·尼古拉教堂。光绪二十六年(1900)被焚毁。两年后用庚子赔款重建,称致命堂,因义和团运动中被杀死的教徒均被封为“致命圣人”,并将尸骨葬于堂下而得名。1956年苏联莫斯科教廷下令将致命堂及有关宗教财产交还中国。1957年拆除教堂建筑,改建为苏联驻华大使馆,堂下的棺木迁葬于圣母堂俄国侨民坟地。苏联解体后,改为俄罗斯驻华大使馆。教堂占地面积近2 000平方米,主要由致命堂、钟楼、中外书房、神父住宅及寡妇院组成,有房屋80余间。致命堂为“十”字形东正教堂,堂顶有5个带十字架的拱形堡。后于东交民巷俄国驻华领事馆内建“奉献节教堂”,俗称南馆。

塔林圣尼古拉教堂 

  爱沙尼亚首都塔林的一座中世纪教堂,主保圣人是圣尼古拉,他是渔民和水手的主保圣人。始建于13世纪,二战中部分被苏联炸毁。恢复后用作美术馆和音乐厅。教堂位于Toompea 山脚下的Harjumägi。

布拉格圣尼古拉教堂 

  圣尼古拉教堂(布拉格小城)是捷克首都布拉格的布拉格小城区中心的一座教堂,易与布拉格老城的圣尼古拉教堂相混淆。这座教堂是仅次于圣维特主教座堂之后的第二大宗教场所。

  该教堂始建于1673年,湿壁画最终完成于1761年。建筑师 Kilian Ignaz Dientzenhofer 是波希米亚巴洛克建筑的杰出代表,在教堂完工前去世。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