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士一

中文名 张士一
逝世日期 1969年
籍贯 江苏吴江
民族 汉族
目录导航

个人经历

张士一,著名英语教学理论家和改革家,著名教育家,名谔,字士一,以字行,1886年4月6日出生,江苏吴江人,15岁时进入南洋公学,靠在校月考奖金及课外从事翻译所得稿费缴纳学费维持生活。他原来专攻铁路工程学,1906年终因患眼疾而中断学业,又因家庭经济濒于绝境,不得不提前就业。1907年,成都高等师范学堂以高薪聘请他任该校英文教员,兼任外籍教授的口译。1908年回上海南洋公学教英文,兼任学校的英文秘书。1914年离开南洋公学,任中华书局英文编辑,编译了我国第一部英汉字典《韦氏大字典》。

1915年,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成立,张士一经黄炎培介绍任该校英文教授兼英文部主任。1917年,被选送到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进修,获得硕士学位,后因南高师迫切需要教师,他不得不放弃博士学位的学习计划,于1919年应召回国返校任教。此后直至1952年,张士一历任国立东南大学教授、第四中山大学教授、中央大学教务长兼师范学院院长。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是年8月至1960年8月,张士一任南京师范学院教育系教授兼系主任;1960年9月至1969年4月,任南京师范学院外语系教授兼系主任。

从1907年执教起,张士一从事教育工作60多年,擅长实用英语语音学和英语教学法的教学与研究,为我国培养了一大批英语教师。他的英语教学思想散见于他编著的书籍和论文中,对建构适合中国特点的英语教育教学体系作出了开创性的贡献。

张士一潜心教学著述,培养了一大批英语教师,编辑了一批英语教科书,改进了英语教学的理论和技术,成为英语教学的"权威"。张士一还是我国著名的英语教学理论家和改革家,从事英语教学60多年,培养的师资甚多,南京大学的范存忠、吕天石、沈同洽,南京师范大学的陈邦杰、邬展云,华东师范大学的吴棠等,都出自他的门下。

他埋头于英语教学,悉心研究教学理论和方法,颇有建树。至1949年底,共出版《英华会话合璧》、《英文尺牍教科书》、《英文学生会话》等英语教学专著11部,撰写"国语统一问题"、"我国中等学校英语教授之改良"、"大学教育系的课程问题"等论文25篇,编写《初中直接法英语教科书》等教科书5册。1943年8月教育部向"在教学上著有劳绩"的优秀教师颁发一、二、三等奖,时任中大师范学院教授的张士一获一等奖。1945年6月,他又因连续任教满30年而获教育部颁发的五万元奖金。

解放后1949年6月中旬,他应邀到北京参加了全国教育工作者代表大会筹备会议,1949年12月12日,南京市首届人民代表会议选举产生了南京市第一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协商委员会,粟裕当选为主席,张士一等当选为副主席,参加了人民政府的工作。1950年6月2日,南京市首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协商委员会举行第七次会议,推选张士一为全国政协一届二次会议列席代表,张士一与到会委员们一道,在保卫和平书上签了字。

1955年5月,江苏省人民委员会第三次会议通过任命张士一为南京市监察局副局长。1958年5月13日,政协江苏省第一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举行第二十六次会议,协商决定吴贻芳、陈鹤琴、张士一等15人为省政协整风领导小组成员。1954年至1969年,张士一先后担任省、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省政协常委等,为新中国的经济建设和教育事业作出了积极的贡献。1960年与斯霞等人一起获"江苏省先进工作者"光荣称号。

人物事件

在割据于中国的南腔北调中,南京话、北京话,成为中国官定“标准音”的主要竞争者,而普通话的诞生和普及,正是一个国家走向开放、流动、融合的重要工具。

现代普通话的历史最直接的史料可以追溯到清朝末年:“国语”一词是清朝末年提出来的,之前叫“官话”。

1920年,国语推行不到两年,就爆发一场当时名之为“京国之争”(指京音和国音)的大辩论。问题的起因就在于国语标准音。支持国音和支持京音的分成两派。

国音是主要以江浙派为主,虽然概括为“以京音为主,兼顾南北”,但是也有人后来说,这只不过是一个幌子而已,实际上是以江浙吴语为基础音的国语。京音是“纯以北京话为标准”,但是也有人表示,支持京音的一派也有把自己方言的语音加入京音的。两派争吵非常厉害。于是张士一发表文章,主张“注音字母连带国音都要根本改造”,应“先由教育部公布合于学理的标准语定义,以至少受到中等教育的北京本地人的话为国语的标准”。这个主张得到许多人的支持,特别在南方引起了强烈的反响,纷纷开会响应,甚至通过决议:“不承认国音,主张以京音为标准音”,“请教育部广征各方面的意见,定北京语音为标准音”。

由于“老国音”基本上是以北京话为标准音,因此,语言学家们主张用京音代替“老国音”。

1920年11 月,黎锦熙约同吴稚晖、陆衣言、范祥善等,与张士一、顾实、周铭三、陆殿扬等大会于南京,讨论国音问题。由于京音派坚持根本改造的主张,结果是不欢而散。[1]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