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师范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

中文名 洛阳师范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
教学方式 全日制
主管部门 教育厅
院训 广传播远、至信达贤
目录导航

专业介绍

新闻学(含新媒体方向)

非师范类本科专业 学制四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能够在各类媒体从事新闻采访、写作、编辑、评论、摄影等新闻实务以及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从事新闻宣传的复合型人才。本专业毕业生应该具有坚定的政治方向、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科学的思维方法、厚实的人文科学基础知识、宽阔的国际视野和精湛的新闻传播技能。

主要课程: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中外新闻史、新闻学原理、传播学原理、媒介伦理与法规、新闻采访与写作、新闻编辑、新闻评论、新闻摄影、音视频节目制作、新媒体导论、媒介经营与管理、中外文学等。

授予学位:符合学士学位授予条件者,授予 文学学士学位。

播音与主持艺术

非师范类本科专业 学制四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中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戏剧与影视文学等多学科知识与能力,能在广播电视等传媒机构和其他相关单位从事播音主持及新闻传播等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主要课程:播音主持艺术导论、播音学概论、普通话与播音发声、播音创作基础、广播节目播音主持、电视节目播音主持、中外文学、广告与影视配音艺术、电视新闻采访实务、中外著名节目主持人研究、新闻学概论、传播学概论等。

授予学位:符合学士学位授予条件者,授予 艺术学学士学位。

广播电视编导

非师范类本科专业 学制四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广播电视编导、策划、创作、制作等方面的专业理论知识与技能,较高的政治水平、理论修养和艺术鉴赏能力,能够在广播电视新闻机构及其他传媒、企事业单位从事广播电视节目策划、创作、编辑、制作、撰稿、音响设计,以及宣传管理等工作的复合型、创新型人才。

主要课程:广播电视传播概论、广播电视编导与制作、电视栏目与频道策划、影像语言、摄像与非线性编辑、广播电视采访、现场报道、纪录片创作、DV创作训练、艺术概论、电视节目导播、电视晚会编导、广播剧、广播电视音乐节目编导、中外广播电视名栏研究等。

授予学位:符合学士学位授予条件者,授予 艺术学学士学位。

师资力量

学院目前有专职教师35名,其中高级职称10名,具有博士和硕士学位的教师30名,海外留学归来教师2名,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1名,洛阳市优秀专家2名,多数教师具有国内主流媒体及大型文化传播公司的工作经历。学院硬件教学设施齐全,拥有300平米的高端演播大厅、电视虚拟演播厅、非线性编辑室、平面与网页设计室、摄影室和播音训练室等,投资约800万元,为培养学生传媒实战真本领提供了坚实基础。

获得荣誉

新闻与传播学院始终坚守教学根本,十年耕耘,桃李天下。10余名教师在省市等各类教学比赛中获奖,学生在全国省市专业竞赛屡获大奖。2011年播音与主持专业学生王方获全国“中华诵·经典诵读”大赛一等奖,2014年播音与主持专业学生闫继星在首届全国大学生主持人大赛总决赛获全国“十强选手”。新闻与传播学院的大量毕业生就职于主流传媒、大型企事业单位宣传或营销传播部门,也有不少毕业生继续研究生深造,或凭专业之长成功创业。

新闻与传播学院高度重视科研与教学的相互引带。辛勤十载,新闻传播学院获得国家级、省部级、地厅级、市级等各层次人文与社会科学项目几十项,实现科研服务于教学、服务于地方传媒、服务于政府决策、服务于社会和谐。

办学特色

立足实践,突出实用,强调技能,是新闻与传播学院教学与科研的重要发展方向。新闻与传播学院强化校企合作纽带,以项目为依托,请进传媒实业界专家,走向机关企业讲坛,强化教师实践教学,强化学生操作技能,新闻与传播学院正在开创发展的新气象。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