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水利水电学校模型图湖南省水利水电学校创办于1956年,是一所自1978年起连续举办大专班的省(部)级重点中专学校,一直是湖南省水利水电系统人才培养基地和水利干部职工的培训基地,为湖南省的水利水电建设事业做出了重大的贡献,被水利系统内部誉为“湖南水利
勤奋、博学、求实、创新
艰难创建时期(1956—1959)
在南岳大庙时期的校门
第一届师生珍贵合影1956年1月,水利部批复同意创办湖南省水利学校。1956年2月,首届学生1200余人到位于衡山南岳大庙的临时校址报到。
1956年3月15日,在南岳大庙举行开学典礼,开设农田水利工程和陆地水文两个专业。正式宣告湖南省水利学校成立。
1959年4月,共青团湖南省水利学校委员会成立。
1957年2月,长沙南郊黄土岭校舍相继竣工,全校从南岳大庙北迁长沙新校址上课。
1959年3月,增设水电站动力专业。
曲折迂回时期(1960—1965)
师生合力建校园1960年11月,湖南省水利学校与长沙水力发电学校合并,成立湖南电力学院(校址设长沙市金盆岭),内设水利系、电力系和附属中专部。
1962年7月,湖南电力学院撤销,恢复长沙水力发电学校和湖南省水利学校。
1964年5月,湖南土木建筑学校、湖南地质学校撤销,两校部分学生并入湖南省水利学校。
1964年9月,湖南省水利学校恢复正常招生,设农田水利工程、陆地水文和机电排灌三个专业。
1965年6月,湖南省水利学校与湖南电力技工学校合并,改名为湖南省水利电力学校,设中专部和技工部。
十年动乱时期(1966—1976)
1965年5月,“文化大革命”开展后,十年动乱时期,湖南水利电力学校受到瓦解性的破坏。
1969年3月15日,湖南水利电力学校被宣布撤销,黄土岭校舍大部分让给长沙市供电所等单位使用,原水利电力学校留校教职工和财产全部搬往金盆岭。
1971年7月,原水利电力学校留校教职工与长沙电力学校第二次合并,成立长沙水利电力学校,后改名湖南水利电力学校,校址设在长沙市金盆岭长沙电力学校。
湖南省水利水电学校1972年9月,开始试招生一年半进修班。
1973年9月,开始招收农田水利工程三年制学生。
1974年9月,水利类专业师生迁回长沙市黄土岭原校址,成立湖南水利电力学校分校。
1975年7月,增设水利工程建筑、陆地水文和农村水电站专业,并在平江县白水电站建立教学基地。
1977年9月,正式恢复统考招生。
恢复发展时期(1977—2001.7)
黄土岭校园平面图1978年9月,经湖南省革命委员会批准,湖南省水利电力学校分成湖南省水利学校和长沙电力学校。湖南省水利学校迁回原址长沙市黄土岭,隶属湖南省水利水电厅领导。
1978年10月,湖南省水利学校启用新印章。
1978年11月,经国家教委批准,增设大专水利水电工程建筑专业,学制三年,和中专水文地质及工程地质专业(仅办一届)。
1983年9月,经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正式更名为湖南省水利水电学校。
1995年4月,被国家教育委员会和湖南省人民政府授予省(部)级重点中专学校。
1996年3月,在长沙市黄土岭隆重举行湖南省水利水电学校建校四十周年庆典。
1998年9月,在长沙市香樟路成立湖南省水利水电学校东院,承担部分一年级新生的教学和学生管理工作。在长沙市金盆岭成立湖南省水利水电学校南院,承担成人教育的教学和学生管理工作。
2001年7月,根据湖南省人民政府和湖南省教育厅的规划,湖南省水利水电学校并入长沙电力学院,成立长沙电力学院水利水电学院。
2003年4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长沙交通学院和长沙电力学院合并,成立长沙理工大学。原长沙电力学院水利水电学院和长沙交通学院河海工程系合并,更名为长沙理工大学水利工程学院。
历任党委书记、副书记名单
书记 | 任职年份 | 副书记 | 任职年份 | 备注 |
马在林 | 56.3~60.3 | 党支部 | ||
李世杰 | 61.4~64.3 | 党总支 | ||
彭智 | 64.3~69.3 | 郭增禄 | 64~69 | 党总支 |
崔富林 | 71.11~74 | |||
杜建华 | 74~85.2 | 崔富林 | 74~79.2 | |
郭增禄 | 74~82.12 | |||
刘其业 | 85.2~87.4 | |||
宇汉初 | 87.4~88.3 | 主管党务工作 | ||
宇汉初 | 88.3~97 | 李源泽 | 89.7~97.1 | |
李枝兴 | 88.3~96 | |||
魏再勋 | 97~2001.7 | 潘斌生 | 97.1~2001.7 | |
王乃厚 | 96~2001.7 |
历任校长、副校长名单
校长 | 任职年份 | 副校长 | 任职年份 | 备注 |
刘宗舜(兼) | 56.3~60.3 | 马在林 | 56.3~60.3 | 第一副校长 |
胡煦华 | 56.3~64.4 | 教务 | ||
王泉木 | 56.7~69.3 | 后勤 | ||
刘喆 | 60.3~61.9 | |||
刘喆(兼) | 62.9~69.3 | 张书忠 | 60.9~64.4 | |
刘炽昌 | 63~69 | |||
刘明 | 71.11~74 | 王子富 | 71.11~83 | |
褚治功 | 71.11~78.8 | |||
杜建华 | 74~83.9 | 郭增禄 | 79.3~82.12 | |
杨先怀 | 79.6~83.9 | 后勤 | ||
蒋良达 | 76.6~83.9 | 教务 | ||
肖时葵 | 81.2~83.9 | 行政 | ||
彭顺泉 | 82.1~83.9 | 后勤 | ||
金红吉 | 83.9~85.2 | 主持工作 | ||
何开德 | 83.9~88.3 | 教务 | ||
范树勋 | 83.9~92.7 | 后勤 | ||
李源泽 | 85.2~88.3 | 宇汉初 | 87.12~88.3 | |
金德濂(兼) | 88.3~89.2 | 宇汉初 | 88.3~89.2 | 第一副校长 |
谭鲁旋 | 88.3~92.7 | |||
汪亮城(兼) | 89.2~90.1 | 李源泽 | 89.2~90.1 | 第一副校长 |
宇汉初 | 89.2~90.1 | |||
李源泽 | 90.1~97.1 | 李建民 | 92.7~94.1 | 教务 |
刘治映 | 92.7~94.12 | 后勤 | ||
潘斌生 | 94.2~97.1 | 教务 | ||
马士英 | 95.3~97 | 后勤 | ||
潘斌生 | 97.1~2001.7 | 樊鸣放 | 97.1~2001.7 | 教务 |
李河泉 | 97~2001.7 | 后勤 |
书记 | 任职年份 | 副书记 | 任职年份 | 备注 |
马在林 | 56.3~60.3 | 党支部 | ||
李世杰 | 61.4~64.3 | 党总支 | ||
彭智 | 64.3~69.3 | 郭增禄 | 64~69 | 党总支 |
崔富林 | 71.11~74 | |||
杜建华 | 74~85.2 | 崔富林 | 74~79.2 | |
郭增禄 | 74~82.12 | |||
刘其业 | 85.2~87.4 | |||
宇汉初 | 87.4~88.3 | 主管党务工作 | ||
宇汉初 | 88.3~97 | 李源泽 | 89.7~97.1 | |
李枝兴 | 88.3~96 | |||
魏再勋 | 97~2001.7 | 潘斌生 | 97.1~2001.7 | |
王乃厚 | 96~2001.7 |
校长 | 任职年份 | 副校长 | 任职年份 | 备注 |
刘宗舜(兼) | 56.3~60.3 | 马在林 | 56.3~60.3 | 第一副校长 |
胡煦华 | 56.3~64.4 | 教务 | ||
王泉木 | 56.7~69.3 | 后勤 | ||
刘喆 | 60.3~61.9 | |||
刘喆(兼) | 62.9~69.3 | 张书忠 | 60.9~64.4 | |
刘炽昌 | 63~69 | |||
刘明 | 71.11~74 | 王子富 | 71.11~83 | |
褚治功 | 71.11~78.8 | |||
杜建华 | 74~83.9 | 郭增禄 | 79.3~82.12 | |
杨先怀 | 79.6~83.9 | 后勤 | ||
蒋良达 | 76.6~83.9 | 教务 | ||
肖时葵 | 81.2~83.9 | 行政 | ||
彭顺泉 | 82.1~83.9 | 后勤 | ||
金红吉 | 83.9~85.2 | 主持工作 | ||
何开德 | 83.9~88.3 | 教务 | ||
范树勋 | 83.9~92.7 | 后勤 | ||
李源泽 | 85.2~88.3 | 宇汉初 | 87.12~88.3 | |
金德濂(兼) | 88.3~89.2 | 宇汉初 | 88.3~89.2 | 第一副校长 |
谭鲁旋 | 88.3~92.7 | |||
汪亮城(兼) | 89.2~90.1 | 李源泽 | 89.2~90.1 | 第一副校长 |
宇汉初 | 89.2~90.1 | |||
李源泽 | 90.1~97.1 | 李建民 | 92.7~94.1 | 教务 |
刘治映 | 92.7~94.12 | 后勤 | ||
潘斌生 | 94.2~97.1 | 教务 | ||
马士英 | 95.3~97 | 后勤 | ||
潘斌生 | 97.1~2001.7 | 樊鸣放 | 97.1~2001.7 | 教务 |
李河泉 | 97~2001.7 | 后勤 |
湖南省水利水电学校机构设置图册(2)兴建历史
1956年湖南省水利厅洽商长沙市在长沙南郊黄土岭地段拨地87.7亩兴建校舍,湖南省人民委员会拨发专项建筑费50万元,由湖南省水利厅主持规划,拟建教学大楼、办公大楼各一栋,学生宿舍二栋,教工宿舍三栋。共计建筑面积15000余平方米。1957年春基本建成。
合并前情况
眺望水校总占地面积120余亩,整个校园以宽广的运动场为中心,各类建筑物34栋,总建筑面积6万多平方米,校内花坛密布,绿树成荫。其中新建的教学大楼一万一千平方米,教学楼前花园,有高大的劲松,各类实验用房8000平方米,新建的图书馆5800余平方米,各类藏书20余万册,中外期刊300余种,全部图书实行计算机管理。学校拥有200余台计算机的计算机中心、设施先进的电教中心及设备齐全的26个实验室。
合并后情况
长沙理工大学城南学院时期校门2002年长沙理工大学城南学院在黄土岭校区成立。
2007年7月8日,在长沙市国土资源局土地交易大厅,由长沙理工大学委托挂牌交易编号为(2007)挂44号的天心区黄土岭正街1号用地,经59次举牌之后,以5.33亿的价格成功拍卖该地块68.9亩(原湖南省水利水电学校除教职工宿舍以外的)用地。
大专
水利水电工程建筑
农田水利工程
水电站及电力系统
水电站机电(动力)设备
陆地水文及水能利用
水利工程规划与管理
中专
农田水利工程
水文水资源
机电排灌
水利水电工程建筑
水电站及电力系统
水电站动力设备
地质
水利水电财会
水利工程管理
测量
水政与水资源管理
工业与民用建筑
给水与排水工程
用电管理
企业供电
工程概预算
计算机应用
文秘
水利水电施工
水利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