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叶樱花

红叶樱花

中文名 红叶樱花
黑果组
品种 红叶樱花
植物界
蔷薇目
蔷薇科
双子叶植物纲
樱属
目录导航

形态特征

红叶樱花红叶樱花(13)红叶樱花为落叶乔木,树皮暗栗褐色,光滑而有光泽,具横纹,小枝无毛,通常树高可达5-8米,树冠直径4-6米。叶卵形及卵状椭圆形,叶片有自然光泽;叶呈盾形,长度6-10厘米,边缘有锯齿,互生于枝条上,叶脉清晰,质感较好;叶三季紫红,初春展叶为深红色,5-7月叶为亮红色,高温多雨季节老叶渐变为深紫色,叶大而厚,晚秋下霜季节叶变桔红色。其花甚大、粉红色、重瓣、有长梗,伞房状或总状花序,在中国贵阳花期为4月中旬,花叶同放,花大而艳丽。

产地生境

在中国华北、东北、华东、华南、中原地区及西北、西南的大部分地区先后引种驯化繁殖。红叶樱花生长速度较快,喜阳光,耐贫瘠,对土壤适应能力强,水土保持能力强,但以排水良好、深厚肥沃的壤土为宜,忌积水及低洼地。对寒冷、干旱气候具有极强的适应性,在-20℃可自然越冬,具有很强的抗盐碱性,但对烟尘及有毒有害气体适应能力较弱。

繁殖方法

红叶樱花通常采取嫁接繁育技术,以山樱实生苗作砧木,一般情况下,在贵阳周边地区最佳嫁接时间为每年的2-3月砧木萌动后切接或7-9月芽接,嫁接后经1年除萌、中耕除草、施肥培养,即可出圃栽植,栽后注意肥水管理。生长季节注意修剪、施肥,旱时浇水。冬季和早春发芽前,需剪去枯枝、病虫枝、弱枝及徒长枝。

  • 砧木繁育

山樱通常采用种子繁殖,理想的播种时间是12月至翌年1月。一般采用条播和苗盘播种育苗,种子需进行沙藏,储藏种子时,要注意保持湿度,播种时对种子进行消毒处理,将种子放入浓度为3%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10分钟,捞出,用清水冲洗干净,晾干后即可播种。

  1. 条播育苗:选择土层肥厚疏松、排灌方便的地块作苗床。施入腐熟的有机肥22.5吨/公顷,并拌入呋喃丹75-120千克/公顷防治地下害虫。在播种前10天用40%福尔马林50毫升/平方米加水10-12千克/平方米洒在土壤上,3-4天后播种。按一定的行距在播种地上开沟,把种子均匀播在沟内,一般播种沟的宽度为10-15厘米,行距为20-25厘米,山樱的播种量为150千克/公顷。用细土覆盖种子,覆土厚度要均匀,一般覆土2-3厘米即可。同时,为提高苗圃发芽率,还可选用稻草、松针等覆盖材料遮盖播种地,覆盖厚度为2-3厘米为宜,浇水以湿润表土为准。进入苗期后要进行中耕除草、施肥,苗高达50厘米左右便可进行嫁接,根据栽植密度也可将部分苗移栽后进行嫁接。
  2. 苗盘播种育苗:要求苗穴深5厘米,选好苗盘后,用2%的酒精消毒即可投入使用。播种用的基质土主要由河沙、腐殖质土和珍珠岩构成,按照3:2:1的比例搅拌均匀,将基质土装填到苗盘中。播种时,在苗盘的每个苗穴中,向下按1个小坑,将种子放在坑中,表面覆上1层基质土。然后洒水,以湿润表层的基质土为准。山樱播种后7天左右便会出苗,当苗高达3厘米左右时进入苗期管理阶段。山樱的苗期管理,一般需要1个月的时间,此阶段,浇水以湿润表层2-3厘米的基质土为准。进入苗期管理10天左右,要施1次氮肥,如尿素等,将1:100的尿素与水混合成均匀的溶液,喷洒到苗上,经过1个月左右的苗期管理,苗高达到10厘米左右即可移栽到大田。
  • 砧木移栽

山樱苗适宜的移栽时间为5月中旬,移栽地坡度应较小,易于排水,土壤层深厚。在移栽地,施农家肥,用量为15吨/公顷左右。然后,将土地深翻20厘米,再耙平整细,在移栽地开行距为40厘米,深5-6厘米的小沟,移栽山樱苗时,要保证根系完整,移栽到小沟中,株距为10厘米,移栽时要注意苗木直立向上。移栽之后要立即浇定根水,方能更好保证成活。移栽后的山樱苗注意浇水,必要时要搭建遮阳棚,避免阳光直射,遮阳棚一般高1.5-2.0米,盖上遮阳网,20天左右,山樱苗完全成活,撤去遮阳网,山樱进入移栽后管理阶段。苗期管理主要是除草、施肥、浇水等工作,浇水以表层土湿润为准。移栽后的山樱苗,一般施用复合肥,移栽后当年施2次肥,时间在6月和8月。移栽后的山樱,一般很少有病虫害,有时也会发生红蜘蛛为害,防治方法为,用马拉硫磷3000倍液或亚胺硫磷500倍液,进行叶面喷施,连续喷2次,时间间隔为3天,能够防止红蜘蛛的危害。移栽后的当年7-9月,山樱茎基部直径达到0.5厘米左右,便可芽接或翌年春季进行切接。

  • 嫁接
  1. 切接:切接是将砧木在离地面5-10厘米处剪截,并削平切面,然后选择砧皮光滑的一面,在木质部与韧皮部之间(即稍带木质部处)向下直切,深2.5-3.0厘米。接穗应选一年生的充实枝条,用利刀剪成长5-7厘米的小段,每段带2-4个芽,将接穗的下端一面深入木质部向下削成长2.5-3.0厘米的楔面,将另一面削一小斜切面,长约0.5厘米左右,使之成为不等边的楔形。接穗削好后,将大切面对着砧木切口,使接穗与砧木形成层对齐,如接穗切面与砧木切面宽度相等时,可使两侧形成层接合,但通常只能做到一边对齐。最后用塑料薄膜扎紧并培土。注意不能触动接穗,以免双方形成层错开。成活并长牢后,松开扎缚物,注意既不必过早,也不能过迟,否则砧木在加粗生长时,扎缚物嵌入砧木皮,会造成不良后果。
  2. 芽接:芽接也是常用的一种嫁接方法,芽接是将接穗上的芽孢嫁接到砧木上。贵阳周边适宜的芽接时间为7-9月。砧木是培育的山樱苗,接穗为一年生红叶樱花枝条,并且要求颜色纯正、长势良好、无病虫害。枝条剪下后,及时剪掉叶片,但要保留0.5厘米长的叶柄,这是为了减少水分的蒸腾,有利于保证接穗的鲜活。取芽孢时,选取接穗中间饱满的新鲜芽,从芽以上1.5厘米左右起刀向下削至芽下方1.5厘米左右,要保证留皮长度为3厘米左右,以拇指和食指轻捏取下,取下的芽体呈盾牌状。然后,在砧木距根部20厘米处,开1个长3厘米的口,将芽孢平放在嫁接口上,最后缠上塑料布,使芽苞与砧木的形成层紧密地结合,有益于芽孢的成活。
  • 嫁接苗管理
  1. 前期管理:嫁接后,主要是7天左右不被雨水淋湿嫁接口,注意抗旱、浇水,并且要及时中耕除草、施肥,保持田地整洁。芽接时,还要及时定干,方法为:在嫁接点上方留2-4片叶,以上的砧木全部剪去,只留下主干,使嫁接点可以提早发芽。嫁接后,嫁接点长出红色的芽和叶片,待抽梢10厘米左右,将嫁接时缠绕在伤口处的塑料布拆除。嫁接后,山樱会萌生一些绿芽,将山樱萌生的绿芽全部掰去,以提高嫁接成活率。
  2. 后期管理:一般采用人工除草,无次数限制,在除草的过程中,进行松土,松土深度一般以松动表层土为宜。红叶樱花的耐旱性较强,一般情况下不需要浇水。但在天气特别干旱,红叶樱花50%的叶片卷曲时必须补充水分,以湿润表层土为宜。每年施肥3次,第1次在2月,第2次在5月,第3次在8月,每次用量为375千克/公顷左右。方法为人工撒施,同时可以结合浇水,促使肥料溶解。红叶樱花耐寒性、耐旱性较好,移栽后一般不需要特殊管理。

病虫防治

病害

红叶樱花的主要病害为穿孔性褐斑病、叶枯病、根癌病等。

  • 穿孔性褐斑病

危害症状:在5-6月时发生,叶出现紫褐色小点,后渐扩大成圆形,病斑部位干燥收缩后成为小孔,病菌多在病枝病叶上过冬,发育最适温度为25-28℃,借风传播,在多雨季节有利于侵染发病,树势衰弱,排水不良,通风透光差时,病害发生严重。

防治方法:加强栽培管理,合理整枝修剪,并注意剪掉病梢,及时清理病叶并烧毁,为植株创造干净的生长条件。新梢萌发前,可喷洒3-5°Bé石硫合剂,发病期可喷洒波尔多160倍液,或50%苯来特可湿性粉剂1000-2000倍液,或15%代森锌600-800倍液。

  • 叶枯病

危害症状:夏季叶上发生黄绿色的圆形斑点,后变褐色,散生黑色小粒点,病叶枯死但并不脱落。

防治方法:摘除并焚烧病叶,发芽前喷波尔多液。5-6月再喷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每隔7-10天喷1次,连喷2-3次即可。

  • 根癌病

危害症状:主要发生于主干的基部,有时也发生于根颈或侧根上,病部产生肿瘤,初期为乳白色或肉色,逐渐变成褐色或深褐色,圆球形,表面粗糙,凹凸不平,有龟裂,感病后的根系发育不良,细根极少,地上部生长缓慢,树势衰弱,严重时叶片黄化、早落,甚至全株枯死。

防治方法:染根癌病的苗木必须集中进行销毁,苗木栽种前最好用1%硫酸铜浸5-10分钟,再用水洗净,然后栽植。发现病株可用刀锯彻底切除癌瘤及其周围组织。对病株周围的土壤也可按50-100克/平方米的用量,撒入硫磺粉消毒,同时注意进行土壤改良。

虫害

红叶樱花主要虫害有蚜虫、红蜘蛛、介壳虫等,虫害应以预防为主,每年喷施25%亚胺硫磷600-800倍液或40%氧化乐果乳剂1000倍液3-4次,第1次在花前,第2次在花后,第3次在7-8月。

主要价值

红叶樱花花开满树,叶色红艳,十分壮观,是重要的园林彩叶树种。红叶樱花在园林中应用广泛,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建造樱花专类园,以红叶樱花为主,兼种其他樱花品种,如中华矮樱、关山樱等,春、夏季红绿相间,互为衬补;秋季红叶樱花叶色变为橙红或橘红,关山樱叶色为蜡黄,中华矮樱叶如玛瑙般悬于枝头,形成“多彩世界”。二是植于庭院、建筑物前、花坛内,也可作行道树或片植于山坡、空地作彩叶风景林等。另外,红叶樱花烂漫轻盈,掩映于红砖碧瓦的亭台楼阁间,既丰富艺术构图,又可协调自然景观;还可临水倚石种植,更加妙趣横生。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