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天·有客慨然谈功名因追念少年时事戏作

作者 辛弃疾
文学体裁
作品别名 《鹧鸪天·壮岁旌旗拥万夫》
目录导航

基本介绍

【作品名称】《鹧鸪天·有客慨然谈功名因追念少年时事戏作》

【创作年代】南宋

【作者姓名】辛弃疾

【文学体裁】

作品原文

鹧鸪天

有客慨然谈功名,因追念少年时事,戏作

壮岁旌旗拥万夫①,锦襜突骑渡江初②。燕兵夜娖银胡虏,汉箭朝飞金仆姑③。追往事,叹今吾,春风不染白髭须。却将万字平戎策④。换得东家种树书。[1]

作品注释

①壮岁旌旗拥万夫:指作者领导起义军抗金事。时年22—23岁,正是少年时期,他在《进美芹十论子》里说:“臣尝鸠众二千,隶耿京,为掌书记,与图恢复,共藉兵二十五万,纳款于朝。”

②锦襜突骑渡江初:指作者南归前统帅部队和敌人战斗之事。锦突骑:精锐的锦衣骑兵。衣蔽前曰“襜”。

③“燕兵夜娖银胡虏”两句:叙述宋军准备射击敌军的情况。,整理。银胡,银色或镶银的箭袋。金仆姑,箭名。

④平戎策:平定当时入侵者的策略。如《美芹十论》、《九议》等。

⑤种树书:表示退休归耕农田。[1]

作品鉴赏

这是辛弃疾退闲以后所作,虽然自称戏作,实在感慨很深。上片起首二句意为,我年轻时代曾率领过上万人的队伍,追杀张安国后就带着锦衣骑兵渡江南来。“燕兵”二句具体描写战斗场面:金兵晚上准备箭筒,修筑工事,而宋兵拂晓便发起了进攻。那时战斗何等激烈!士气何等高涨!回忆青年时代自己杀敌的壮举和抗敌的战斗,豪情壮志溢于笔端,他怀着一片报国之心南渡归宋,满怀希望地打算为宋杀敌建功,但却不被高宗重用,亦不采纳他的平戎之策,长期被闲置不用,使他壮志沉埋,无法一展怀抱。因此在转入下片后,追怀往事,不免深深地叹息,随着岁月的流逝,他的髭须已白,春风永远不可能再使它变黑了,不可能再年轻了。他不是为自己生命短暂而感叹,而是为了再没有机会驰骋疆场而感叹。最后他不无气愤地说,自己怀着满腔爱国热情竭尽忠心而写的平戎策,换来的就是东邻家的种树书,就是退隐农耕,种树养花,这怎么能不使词人抑郁不平,仰天长啸呢?英雄失路,壮志难酬,使他悲愤难抑,满腔不平。

上片,从豪气入词,慷慨激昂。下片沉郁苍凉,感慨遥深。[1]

作者简介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一生力主抗金,但提出的抗金建议,均未被采纳,并遭到打击。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在苏轼的基础上,大大开拓了词的思想意境,后人遂以“苏辛”并称。有《稼轩长短句》。[2]

辛弃疾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