矮小灌木,高约1—2米,枝密集,小枝密被褐色或灰褐色扁平糙伏毛。叶纸质,长3—4.5厘米, 宽2—3厘米,先端钝圆,具短尖头,基部楔形,边缘全缘,上面绿色,下面淡绿色,中脉在上面凹陷,下面凸出,两面密被灰色 至红棕色扁平糙毛; 叶柄长3—9毫米, 密被灰色扁平糙伏毛。花芽卵球形,鳞片外面沿 中脊至顶端被糙伏毛,边缘具睫毛。伞形花序顶生,具花2—4朵;花梗长5—9毫米;花萼5裂,裂片椭圆状长圆形,长2—3毫米,宽1毫米,外面被疏柔毛, 边缘具长睫毛: 花冠粉红色,长1.5—2厘米,裂片5,长圆形,不等大, 长约1厘米,顶端钝至圆形;雄蕊10,不等长,部分伸出花冠外,花丝中部以下 具乳头状细毛, 花药长1.5毫米,先端截形至微凹,基部不明显的锐尖;子房卵 状圆锥形, 长2毫米,密被褐色糙伏毛,花柱长1.4厘米,中部以下被淡褐 色毛。蒴果长8毫米,直径1.5毫米,密被糙伏毛, 花期6月[1]。
未见本种模式标本,原文及专著记载本种的雄蕊是10,但李惠林在《台湾植物志》 四卷上描述雄蕊5[1]。
多枝的灌木或矮灌木,小枝密被红棕色扁平糙伏毛,或疏被长柔毛、开展的刚毛和腺 毛。叶脱落至半常绿或常绿,中等大小,常密被棕褐色扁平糙伏毛,稀近于无毛。伞形花序顶生,有花1至数朵与叶枝出自同一个顶芽;花冠漏斗形或漏斗状钟形,红色至紫红 色,粉红色或白色,花冠管圆筒状,外面无毛,稀具腺毛,裂片5,通常外面无毛;雄蕊 5—10,稀达12,等长或不等长,花丝中部以下被柔毛或微柔毛,稀无毛;子房5室,被 糙伏毛,有时具腺毛。蒴果圆锥形或圆锥状卵球形,被糙伏毛或近于无毛。 本组的模式种:皋月杜鹃 R.Indicum (Linn.)Sweet 本组全世界共80余种。分布于亚洲东部;从朝鲜、日本中部以及我国东南部(少数 达西部),越南、菲律宾有少数种[2]。
Rhododendron lasiostylum Hayata, Icon. Pl. Form. 3: 135. 1913; Kanehira, Form. Trees, 321. 1917; Komatsu in Bot. Mag. Tokyo 32: 14. 1918; Wils. in Wils. et Rehd. , Monog. Azal. 50. 1921 et in Journ. Arn. Arb. 6: 182. 1925; Rehd. in Stevenson, Spec. Rhodod. 86. 1930; Fang in Journ. Bot. Soc. China 2(2): 609. 1935; 台湾植物志4: 28. 1978. [1]
腺花杜鹃 | 大关杜鹃 | 短鳞芽杜鹃 | 金萼杜鹃 |
龙山杜鹃 | 棒柱杜鹃 | 粗柱杜鹃 | 白枝杜鹃 |
龙岩杜鹃 | 子花杜鹃 | 河边杜鹃 | 贵定杜鹃 |
棕,毛杜鹃 | 腺柱杜鹃 | 海南杜鹃 | 合江杜鹃 |
湖南杜鹃 | 背绒杜鹃 | 皋月,杜鹃 | 素馨杜鹃 |
金平杜鹃 | 金秀杜鹃 | 台北杜鹃 | 广西杜鹃 |
广东杜鹃 | 毛花柱杜鹃 | 荔叶杜鹃 | 长尖杜鹃 |
长鳞芽杜鹃 | 忍冬杜鹃 | 麻栗坡杜鹃 | 岭南杜鹃 |
南边杜鹃 | 亮毛杜鹃 | 小花杜鹃 | 白花杜鹃 |
铁仔叶杜鹃 | 南昆杜鹃 | 那克哈杜鹃 | 南平杜鹃 |
钝叶杜鹃 | 八蕊杜鹃 | 砖红杜鹃 | 千针叶杜鹃 |
美艳杜鹃 | 锦绣杜鹃 | 黔阳杜鹃 | 淡红杜鹃 |
乳源杜鹃 | 溪畔杜鹃 | 台红毛杜鹃 | 滇红,毛杜鹃 |
茶绒杜鹃 | 崖壁杜鹃 | 毛果杜鹃 | 杜鹃 |
蔗,黄杜鹃 | 川南杜鹃 | 腊黄杜鹃 | 隐脉杜鹃 |
涧上杜鹃 | 大埔杜鹃 | 细瘦杜鹃 | 薄片杜鹃 |
鼎湖,杜鹃 | 两广杜鹃 | 垂钩杜鹃 | 粘质杜鹃 |
粘芽杜鹃 | 阳明山杜鹃 | 瑶山杜鹃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