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秋将归秦留别湖南幕府亲友

文学体裁 五言律诗
作品名称 暮秋将归秦留别湖南幕府亲友
目录导航

暮秋将归秦留别湖南幕府亲友

基本内容

作者

唐 杜甫

正文

水阔苍梧野,天高白帝秋。

途穷那免哭,身老不禁愁。
大府才能会,诸公德业优。

北归冲雨雪,谁悯敝貂裘。
一千多年前,已是穷困无路的杜甫凄凄惶惶来到长沙,不曾想他要投依的人却突然死去,让诗人在长沙成了一个求告无门、衣食无着的可怜儿,他不得不长时间居住在船上,有时也居于驿楼或江边的某个屋宇茅檐之下,这样的居所大约就是老杜自己所称的“江阁”罢。杜甫在这样艰难环境下,写出了不少表达苦况的诗句,如“真成穷辙鲋,或似丧家狗”(《赠李丈八》),“途穷哪免哭,身老不禁愁”(《暮秋将归秦,留别湖南幕府亲友》),如此沉痛至深的句子,只能是在极其困顿极其无望的境遇中产生;老杜虽然没有直接描写他所居住的江阁,但从他充满苦涩的诗句中可见,那江阁必定是老旧、破败甚至颓圯,怎么也不可能与如今的“杜甫江阁”发生某种联系。杜甫之所以可贵,正在于他用自己笔写出了历史的真实,所以人们才称誉他的诗为“诗史”。若让我们后人在“杜甫江阁”里一面欣赏建筑的气派一面又读着那些悲苦的诗篇,大家只会疑惑,老杜这人算什么呢,住在如此的“豪宅”里,却天天吟着叫苦连天句子,这样的人真该称得上是十足的伪善者了。
   注释

  ⑴上句记地,切湖南。下句记时,切暮秋。白帝,是司秋的神,与白帝城无涉。此二句有举目非故乡之感。⑵此二句自叙。杜甫的愁很大,少壮时,还可以“放歌破愁绝”,“一酌散千忧”,而今都不行了,所以说“不禁愁”。

  ⑶此二句颂辛京杲和亲友。唐时谓节度使府为“大府”,这里指观察使。才能会,所谓济济多士。  ⑷暮秋从湖南出发,到秦中,已是冬季了,故曰“冲雨雪”。黄生云:“接联(第二联)及尾联,口角愈伤悲,身分愈高傲,由其气足以振之故也。”

基本介绍

【作品名称】《暮秋将归秦留别湖南幕府亲友》   

【创作年代】盛唐    

【作者姓名】杜甫    

【文学体裁】五言律诗

作品原文

暮秋将归秦留别湖南幕府亲友   

水阔苍梧野,天高白帝秋⑴。   

途穷那免哭?身老不禁愁⑵。   

大府才能会,诸公德业优⑶。   

北归冲雨雪,谁悯敝貂裘⑷?

作品注释

⑴上句记地,切湖南。下句记时,切暮秋。白帝,是司秋的神,与白帝城无涉。此二句有举目非故乡之感。

⑵此二句自叙。杜甫的愁很大,少壮时,还可以“放歌破愁绝”,“一酌散千忧”,而今都不行了,所以说“不禁愁”。   

⑶此二句颂辛京杲和亲友。唐时谓节度使府为“大府”,这里指观察使。才能会,所谓济济多士。   

⑷暮秋从湖南出发,到秦中,已是冬季了,故曰“冲雨雪”。黄生云:“接联(第二联)及尾联,口角愈伤悲,身分愈高傲,由其气足以振之故也。”

作品简析

 
  这是公元七七〇年秋杜甫在长沙所作,是杜甫最后的一首五律,目的是希望亲友们能送点盘川。这年夏四月八日,长沙曾发生臧玠的乱子。这个乱子到底是什么时候、是怎样平下来的,后人虽不十分清楚,但据《唐书·代宗纪》:“大历五年五月,癸未,以羽林大将军辛京杲为潭州刺史、湖南观察使。”又《新唐书》卷一百四十七《辛京杲传》:“京杲,肃宗时累迁鸿胪卿,为英武军使。代宗立,封庸国公,迁左金吾卫大将军,进晋昌郡王,历湖南观察使,后为工部尚书,致仕。”可见这位新湖南观察使,乃是皇帝左右很重要的一员大将,这个乱子,大概就是由他来收拾的。时间,则当在六月。这一点,相当重要,因为可以帮助读者理解杜甫为什么忽然改变原来南下郴州的计划,又由耒阳折回长沙的过程。杜甫无时无刻不想北归,避乱南下,本是万不得已,现在乱子既已平定,他自然要掉转船头北归了。这是毫无足怪的。

作者简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诗中尝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其先代由原籍襄阳(今属湖北)迁居巩县(今河南巩义)。杜审言之孙。开元(唐玄宗年号,713~741)后期,举进士不第。漫游各地。公元744年(天宝三载),在洛阳与李白相识。后寓居长安近十年,未能有所施展,生活贫困,逐渐接近人民,对当时生活状况有较深的认识。及安禄山军临长安,曾被困城中半年,后逃至凤翔,竭见肃宗,官左拾遗。长安收复后,随肃宗还京,不久出为华州司功参军。旋弃官居秦州,未几,又移家成都,筑草堂于浣花溪上,世称“浣花草堂”。一度在剑南节度使严武幕中任参谋,武表为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世称杜工部。晚年举家出蜀,病死湘江途中。其诗大胆揭露当时社会矛盾,对穷苦人民寄予深切同情,内容深刻。许多优秀作品,显示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因被称为“诗史”。在艺术上,善于运用各种诗歌形式,尤长于律诗;风格多样,而以沉郁为主;语言精炼,具有高度的表达能力。继承《诗经》以来注重反映社会现实的优良文学传统,成为古代诗歌艺术的又一高峰,对后世影响巨大。杜甫是唐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宋以后被尊为“诗圣”,与李白并称“李杜”。存诗1400多首,有《杜工部集》。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