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霉素

制霉素

目录导航

理化性质

别名:

制霉菌素

性状:

为黄色或棕黄色粉末;有类似谷物气味,有引湿性。溶于二甲基甲酰胺,微溶于甲醇,极微溶于水,不溶于丙酮,氯仿或乙醚。

稳定性:

对光,空气,酸和碱均不稳定,水溶液极不稳定,在37摄氏度处贮存1周效果可损失50%。

作用

药理作用:

本品是多烯类抗真菌药,有广谱抗真菌作用,是膜渗透性增强剂,对念珠菌最敏感。曲菌,毛发癣菌,稳球菌,表皮癣菌和小孢子菌对本品敏感。通常最小抑菌浓度(MIC)为1.56—6.25微克/毫升。本品对球孢子菌,组织胞浆菌也有抗菌活性。对滴虫也有抑制作用。作用机理是与真菌细胞膜上的特异甾醇相结合,导致原生质膜破坏,通透性改变,以致重要的细胞内容物外漏而死亡,从而杀来真菌。

由于细菌原生质膜上不含甾醇,故对细菌无效;对肠道正常菌也无作用。

适应症状:

主要用于治疗皮肤,黏膜念珠菌病,也适用于口腔,阴道,眼,耳等念珠菌感染,如真菌性甲沟等,阴道炎,口腔炎(鹅口疮)。

药代动力学

本品口服后胃肠道不吸收,给常用口服量后血药浓度极低,对全身真菌感染无治疗作用。几乎全部服药量自粪便内排出。局部外用亦不被皮肤和粘膜吸收。[1]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