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孟旸 字时雍,明朝睢州人,成化进士,官户部给事中。曾到大同盘查粮库,回朝以后,陈奏加强边备的十件事,为朝廷采纳。甲辰(1484年)出使占城(今越南南部),当时占城王被安南(今越南北部)王杀害,朝廷派遣使者封占城王之弟齐亚麻勿庵为王,诏书未至而勿庵已死,他的臣下提婆苔窃取了封印。朝廷又派遣孟旸封王的二弟古来为王。孟旸上言:“占城地处险要偏僻,和安南之间的矛盾还未平息,提婆苔又生篡位野心,万一不听朝廷命令,就会损害中国的威信。应当让占城派遣使者,令使者传命古来,同时下诏安南,令其悔过,不再与占城相争。”皇上采纳他的建议,数年之后,古来终于来崖州接受了明朝封诰。弘治中任湖广参政,分守常德,升广西左布政使,再升右副都御史,提督南京粮储。转南京户部侍郎,晋工部尚书(正二品)。南京守备太监多次到孟旸处诉说南京宫殿毁坏,请予修缮。孟旸说:“国家已定都北京,修此何为?”此议方止。南京郊区多产芦苇,苇课是一项很大的收入。年久逐渐被权势人家侵夺。孟旸一一清理,课税增多,国用充足而民不被骚扰。有人以受灾请减免苇课,孟旸认为:洲人争着佃苇,可想其利很大,如果免其课税,则国用不足,必加重百姓负担,是有损于根本而有益于蛀虫,加以拒绝。正德初年,三次上疏请求致仕。卒年78岁。著有《南冈集奏议》、《睢州志》等。孟旸身材高大魁梧,胸怀宽广,恼怒不加于仆役。其弟孟晊,同榜进士。孟旸官给事中,孟晊官御史,时人称为“双凤”。
现将他所作的六首律师分别抄录于后。
赞颂家乡名地的六首律诗。
其一,首乡吊古
春秋会首止即其地也,又名首乡城,旧城为河水淤垫,今为平陆。
立马东风忘首乡,平畴千顷晓茫茫。
王储早自前星定,霸出今同蔓草荒。
诗向幽风预??,贼从野老话沧桑。
催耕最苦前林鸟,不惜啼声日夜忙。
其二,匡城晚秋
序曰:春秋会晋缺与承匡,此其地也,旧城址尚存。
旧城尚且说承匡,欲缺遗踪已渺茫。
昔日寒墉飞燕雀,空山芳草卧牛羊。
春秋盟会犹书地,古今兴衰几变长。
云锦满前春拍塞,风光仿佛华山阳。
其三,襄台夕照
高台百尺俯城偎,旧址遗踪半欲颓。
河广诗篇今尚在,襄公霸业已成灰。
白云满月从书卷,乌鸟含情去自来。
千古崦?山畔月,常回光景向崔巍。
其四,驼岭僧馨
岗在襄公后台,岗形起伏,状如驼然。
环岗佳木郁葱,地颇幽胜。
意其襄公游玩之地,如汴夷山之类是也,岗巅有寺故云。
岗峦回蹬经云深,立向风前听罄音。
客履依稀留藓迹,蝉关咫尺隔松云。
紫茸茶美方烹火,?葡香飘正满林。
啼鸟一声山欲静,半帘花雨昼沉沉。
其五 锦池渔郎
诗序:《汉书》“陈留襄邑贡织锦”。旧志曰:“襄邑人善织锦,人皆沿池而居,濯锦池名以此,历岁已久,池为河水浸漫,渔舟吊艇,日往来其间,而旧址已不复存在矣!”诗云:
锦池无复汉正斜,濯锦池荒岁已多。
机朴寒云迷旧?,雨添新水涨新坡。
烟里荡漾随风转,郎韵叮咚杂?歌。
竭泽莫容轻举罢,化云应恐有遗梭。
其六,金锁钟声
金锁岭今州前正街,近南城建有钟楼,州人之晨昏启闭,皆候此。故云:
洪鲸处吼画搂西,云影天亮尚渺迷。
户到数千纷近远,声传八百进高低。
达生庄老方惊蝶,起舞流浪正候鸡。
我亦有田当近郭,也当准此事耕犁。
李孟旸,字时雍,出生于明朝代宗景泰年间,锦衣乡犁岗里大里庄(今平岗镇大李村)。他自幼聪明好学,诗词歌赋无不精通,且记忆力强,有过目成诵之才。年置弱冠,已中乡试(举人)。于宪宗成化八年(1472年),与弟弟李孟晊同榜中进士,时人称这对李氏才子“双凤齐鸣”,成为当时家乡人的骄傲。
李孟旸取得功名后,官职初为户部给事。由于他办事勤恳,尽职尽责,且文笔甚佳,业绩突出,深得同仁敬重,上司赏识,朝廷垂爱。朝廷派李孟旸到大同盘查情况,并奏报边疆所备十件事。一切完备,朝廷甚感满意,倍加赞赏,不久便授李孟旸为布政政司参政,守备湖广之常德。后改授为广西左布政使,又升为右副都御史,领导和监督南京的粮食储备。任职其间,上奏修建南京府衙门,以便分理出勋臣的奉禄米钱,得到皇上批准。接着李孟旸晋升为南京户部侍郎。
明成化二十年(1484年),明朝的附唐国安南发生变故。因原安南王去世,明王朝朝廷派人封占城(南海国名,越南国的前身)王之弟亚麻易庵为安南王,明朝大臣还未到齐亚麻易庵已死去,其臣提婆苔取了所封之印。明王朝不承认提婆苔,便派遣李孟旸封占城王的第二个弟弟古来为安南王。李孟旸上言:“占城偏僻而艰险,提婆苔非法占据封王之印还未平定,万一不顺利,有损我中国的威名。宜纵其来使,仍敕安南悔改。”朝廷从之。使古来在崖州而定其封爵,归顺了明朝。
他在侍郎官位上清正廉洁,为人正派,朝野内外,声誉颇佳。不久,又晋升为工部尚书。已成为朝廷重臣,办事更是求稳求实。当时有宦官以宫殿倾圯欲修之为由,屡住李尚书处请求修理,李孟旸慢慢地说:“万世不拔之基已有定所,修此何为?”议论方塞。京城南部的织造行业交纳赋税,时间长了,为权势之家所犯。李孟旸一一查清楚。这样,既增加了税收,又不扰乱民心,有力促进了当时轻工业的发展。
明武宗正德初年(1506年)李孟旸告老还乡。告老还乡的请求是经过上秦三次才被批准的。回乡后,休闲时节,游游山水,写写诗文。他人品修伟,襟度恢宏,不仗势欺之乡里,怒不加于仆隶,百姓对他有“清慎老成”之褒奖。所著有《南冈集秦议》,曾为明代所编纂的《睢州志》作序,并对家乡睢州几处景观写了不少赞颂的诗篇。他年七十八寿终正寝,皇帝赐祭葬。在“人活七十古来稀”的时代,78岁也算高寿了。李孟旸当时葬在睢州城西门外一里许,后被族人移葬于今平岗大李村南地。
明宪宗遂派大臣给事中李孟旸、行人叶应册封区古来为国王。李孟旸奏说:“占城国险远,安南的军队还在其国内,提婆苔又已经窃据其地,稍或不慎,反损我大明国威。宜令来使传谕区古来,先让他在广东受封,并敕安南悔祸。”明宪宗觉得有理,遂从之。因此,区古来自老挝挈家赴崖州(今海南三亚崖城镇),李孟旸对其竣封后,返回北京。
——(清 张廷玉 明史 卷九十一 志第六十七)
二十,年敕古来抚谕提婆苔,使纳原降国王印,宥其受伪封之罪,仍为头目。提婆苔不受命,乃遣给事中李孟旸、行人叶应册封古来为国王。孟旸等言:“占城险远,安南构兵未已,提婆苔又窃据其地,稍或不慎,反损国威。宜令来使传谕古来,诣广东受封,并敕安南悔祸。”从之。古来乃自老挝挈家赴崖州,孟旸竣封事而返。古来又欲躬诣阙廷,奏安南之罪。二十三年,总督宋旻以闻。廷议遣大臣一人往劳,檄安南存亡继绝,迎古来返占城。帝报可,命南京右都御史屠滽往。至广东,即传檄安南,宣示祸福。募健卒二千人,驾海舟二十艘,护古来还国。安南以滽大臣奉特遣,不敢抗,古来乃得入。
明年,弘治改元,遣使入贡。
——明史(二十五) ·1943·
李孟旸 字时雍,明朝睢州人,成化进士,官户部给事中。曾到大同盘查粮库,回朝以后,陈奏加强边备的十件事,为朝廷采纳。甲辰(1484年)出使占城(今越南南部),当时占城王被安南(今越南北部)王杀害,朝廷派遣使者封占城王之弟齐亚麻勿庵为王,诏书未至而勿庵已死,他的臣下提婆苔窃取了封印。朝廷又派遣孟旸封王的二弟古来为王。孟旸上言:“占城地处险要偏僻,和安南之间的矛盾还未平息,提婆苔又生篡位野心,万一不听朝廷命令,就会损害中国的威信。应当让占城派遣使者,令使者传命古来,同时下诏安南,令其悔过,不再与占城相争。”皇上采纳他的建议,数年之后,古来终于来崖州接受了明朝封诰。弘治中任湖广参政,分守常德,升广西左布政使,再升右副都御史,提督南京粮储。转南京户部侍郎,晋工部尚书。南京守备太监多次到孟旸处诉说南京宫殿毁坏,请予修缮。孟旸说:“国家已定都北京,修此何为?”此议方止。南京郊区多产芦苇,苇课是一项很大的收入。年久逐渐被权势人家侵夺。孟旸一一清理,课税增多,国用充足而民不被骚扰。有人以受灾请减免苇课,孟旸认为:洲人争着佃苇,可想其利很大,如果免其课税,则国用不足,必加重百姓负担,是有损于根本而有益于蛀虫,加以拒绝。正德初年,三次上疏请求致仕。卒年78岁。著有《南冈集奏议》、《睢州志》等。孟旸身材高大魁梧,胸怀宽广,恼怒不加于仆役。其弟孟晊,同榜进士。孟旸官给事中,孟晊官御史,时人称为“双凤”。
《睢州志》九卷 弘治十八年李孟旸纂修
李孟旸致仕
李孟旸(1432-1509),字时雍,号南冈,河南睢州人。成化八年(1472)进士,授户科给事中,迁都给事中。历任湖广左参政、广西布政使。迁右副都御史总督南京粮储,擢左副都御史。弘治十一年(1498)十月迁户部右侍郎理部事。弘治十三年七月迁左侍郎。弘治十五年六月再升南京工部尚书。正德元年(1506)五月初五日致仕,四年七月二十三日卒,年七十八。有《南冈吟稿》。
——《中华博物》杂谭逸事
李孟旸为双凤李四世祖,我猜想,族谱的修订应该就是李孟旸从高官之后,才开始制定的族谱,始祖李治国等人,才因此编入其中,也有了我等其后人,
500年来,家族四处散根,开封、商丘、周口,等地位族人主要居住地,
我会不久之后重新创立一个“双凤李”,在其中会详细介绍双凤李一族,
我falcon2005,是双凤一族21代传人,有同族朋友网上看到此词条,请与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