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坦

陈坦

主要成就 中国历史学家、教育家
本名 陈坦
所处时代 清光绪六年
去世时间 1971年6月
目录导航

生平经历

少年时,他受"学而优则仕"的儒家思想影响,曾参加科举考试,未中。后以经世致用为宗旨治学。1905年,在孙中山先生领导的民主革命影响下,他和几位青年志士在广州创办了《时事画报》,以文学、图画作武器进行反帝反清斗争。继之辛亥革命,他和康仲荦创办《震旦日报》,积极宣传反清。1912年被选为众议院议员;后因政局混乱,潜心于治学和任教。

主要成就

他曾在一段时期内信仰宗教,故从1917年开始,他发愿著中国基督教史,于是有《元也里可温考》之作。他认为,中国基督教初为唐代的景教,以次为元代的也里可温教、明代的天主教、清以后的耶稣教。所谓"也里可温",是元代基督教的总称。元亡,也里可温就绝迹于中国。但作为宗教史来说,它又是世界宗教史的一个组成部分。他这一著作不但引起中国文学界的注意,也受到国际学者和宗教史研究专家的重视。此后,他又先后写成专著《火祆教入中国考》(1922)、《摩尼教入中国考》(1923)、《回回教入中国史略》(1927)。

在研究宗教史的同时,他还注意研究元史,从事《元典章》的校补工作,并采用了两百种以上的有关资料,写成《元西域人华化考》一文,在国内外史学界获得高度评价。在研究《元典章》的过程中,他曾用元刻本对校沈刻本,再以其他诸本互校,查出沈刻本中伪误、衍脱、颠倒者共一万二千多条,于是分门别类,加以分析,指出致误的原因,1931年写成《元典章校补释例》一书,又名《校勘学释例》。

他在校勘学、考古学的成果还有《旧五代史辑本发覆》(1937)、《二十史朔闰表》和《中西回史日历》等书。他阅读了大量宋人、清人有关避讳的述作,并广泛收集引用了一百种以上的古籍材料,写成《史讳举例》一书,"意欲为避讳史作一总结,而便考史者多一门路、一钥匙也"。

"七·七"事变爆发后,北平被日军侵占。他身处危境,坚决与敌斗争。在大学讲坛上,他讲抗清不仕的顾炎武《日知录》,讲表彰抗清民族英雄的全祖望《鲒埼亭集》,以此自励,亦以此勉励学生爱国。同时,他还利用史学研究作为武器,连续发表史学论著,抨击敌伪汉奸,显示不屈不挠的民族气节。在八年抗战期间,他连续写成《南宋河北新兴道教考》、《明季滇黔佛教考》、《清初僧诤记》、《中国佛教典籍概论》等宗教史论文及《通鉴胡注表微》,都含有讽今喻世、抒志表微的用意。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他已经69岁。在掌握了丰富的历史知识并曾深入研究、著作等身的基础上,陈坦很快接受了新事物、新思想。经过十年的实践,他终于加入中国共产党。之后的十年间,陈坦先后写了20多篇短文。但在文革时期,他被软禁,1971年6月,陈坦饮恨以殁。

陈坦陈坦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