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厂彝族乡

中文名称 沙厂彝族乡
电话区号 0857
面积 70.17平方公里
目录导航

地理气候

沙厂乡沙厂乡该乡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总的气候特点是:冬长夏短,春秋相近,年平均气温在10—20摄氏度之间,年日照时数1150小时,雨量充沛,年降雨量达1080毫米,无霜期255天,相对温度为75—80%,海拔在1450到1750米之间。该乡是典型的旱农业区,粮食作物主要是玉米,洋芋;经济作物是烤烟、油菜,畜牧业是第二经济支柱,宜牧面积宽广,有利于畜牧业的发展。林地面积大,是全县林区之一,属百里杜鹃林带,现有林地面积达61313亩。

发展概况

基础设施落后是历年来制约该乡经济发展瓶颈,为此,乡党委政府非常重视自身在发展上的不足,抢抓西部开发的历史机遇,走上去、走出去跑项目,争取资金发展自己,取得了良好效果,一年来共投资400多万元(含扶贫资金),完成了以下工程:水利工程上,管引改造5000余米,修建小水窖330个,至此,全乡总投资22.5万元“三小工程”全面结束(2003年8月22日验收合格),共解决了2450户,8个村,52个村民组的人畜饮水,在建中的“渴望工程覆盖全乡。

在电力设施上,由于得到上级部门和各单位的大力支持,全乡在原有基础上多争取资金近130万元进行农网改造,基本上解决全村组用电问题。在公路建设上,年内修建了三条村级公路,长达16公里,实现了村村通公路的基本目标。

经济发展

沙厂乡是古驿道上商贸重镇,因清代开厂冶炼朱砂得名,1932年置朱砂镇,后简化为沙厂。沙厂乡是1952年设置,1958年撤乡建沙厂公社,1984年改置沙厂镇,1991年改置为沙厂彝族乡。乡政府所在地距花海文化城30公里,326国道横贯其中,全乡辖5个村(拉车村、白果村、营竹村、营华村、兴隆村)和1个社区(沙厂社区居委会)共48个村民组。地域面积70.17平方公里,人口13118人。汉、彝、苗、仡佬等多民族杂居,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数的25.03%。

近年来乡党委政府结合自身优势,围绕“富民兴沙”目标要求,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党组织的先锋模范作用,大力调整农业结构,发展乡域经济,以特色经济烤烟种植和草地生态畜牧业为主,千方百计拓展群众收入渠道,全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实现全乡经济社会跨越发展而不懈努力。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