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寨乡

车牌代码 贵F
所属地区 中国西南贵州省毕节市织金县
地理位置 毕节市织金县
火车站 织金站
下辖地区 16个村、117个村民组
中文名称 中寨乡
邮政区码 552103
电话区号 0857
面积 102.8平方公里
目录导航

乡情概况

  中寨乡位于织金县城西部,地理位置在东经105°39′,北纬26°41′之间,东与城关镇,南与后寨苗族乡,西与雍县,北与板桥乡以及以那镇接界,距县城约20公里,居住着汉、苗、穿青、白、布依等民族,辖16个村,117个村民组,4859户18600余人,总面积14733亩(其中田5814亩,土8919亩),人均粮食348公斤,人均纯收入1275元,平均海拔1740米,县道四级织金至纳雍公路经乡政府横穿全乡而过。交通便利,水资源丰富,10万伏高压输电线咱已拉通并使用,农网改造正在实施,通讯设施日益完善。投资环境良好,以煤炭开采为主的乡镇企业已初具规模,特别是优质、低硫煤储量大,现已探明蕴藏量达11.3亿吨,居全县前列。98年以来共引进外商投资1000多万元,已建成投产上规模的煤厂11个,现已通过验收的有3个。

自然资源

  铁、铜、铅锌、重晶石等矿具有较市制开采价值,铅锌矿已有外商投资开采,土特产有核桃、优冷水米,乡境内 中寨乡中寨乡漆树多,每年可产生漆千余斤,盛产泡参、杜仲、天麻、黄柏、桔梗、龙胆草等中药材,万以天麻品质为佳。有荒山草坡8万余亩,是发展畜牧业的良好基地,已列为地县规划的畜牧大乡。

  全乡海拔落差大,多种气候并存,区域气候明显,生态环境优良,有林地27000亩、灌木林3000亩,划地30000亩,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每年可向外输送和利用的劳动力有9000余人。

民俗文化

  苗族跳花节[1]

  跳花节 苗族跳花节苗族跳花节是中寨乡水头、普作两村苗族最为隆重历史最为悠久的传统节日。传说是苗族英雄人物杨鲁兴起的,至今在贵州省安顺市北门外跳花山仍以其名命名。“跳花”一词仍汉名,因坡上栽有花树而得名,与苗语意思不尽相同,苗语称跳花为“欧道”,意为“赶坡”。跳花日期大多在农历正月间举行,在中寨乡苗族跳花也有推到三月份举行的,因为中寨乡在县内海拔较高,气候较为寒冷。三月份正是春暖花开之时,现在中寨乡中寨村烂田组有一处固定跳花坡的地点,在与后寨乡毗邻的公鸡山(属后寨乡)也有一处跳花的地方。

  节日期间,苗族人民尤其是男女青年,穿上节日盛装,未婚男子背上十几床甚至几十床精美的背扇扇面,如是未找到对象女子可请兄弟代替,女子则用包裹包上银铃、银珠、银链等装饰品。男子吹笙舞蹈,女子摇铃执帕起舞附合,围绕花树翩翩起舞。有爬花杆比赛,有比射弩、比针线手艺,有武术表演、倒牛、斗牛等文体活动。

  每个花坡跳花日期为三天。第一天栽花树,苗家人遥见花树而作准备,次日清晨空寨前往;第三日,跳花结束,客人就近处苗寨食宿,饮酒吹笙弄弦欢乐,通霄达旦。花树由寨老送至长期不生育者家中,不生育者见之大喜,宴请宾客。男女青年借此择偶,老人吹笙奏笛,以庆丰年。如今跳花节已成中寨乡各族人民参与的盛大节日。

旅游景点

  山脚下农家小屋

  小院村原隶属织金县以那区大院乡管辖,该村每逢星期天赶集,人员覆盖中寨乡大院、领岗、金鹅、马路、铁 山脚下农家小屋山脚下农家小屋厂、沙坝等六村寨以及纳雍县水东乡猫寨村的范畴,是中寨乡典型的“商业重村”。

  近年来,中寨乡党委、政府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契机,对以上六村寨实行农村危房改造、茅草房改造、旧房维修、乡村路修建,危岩脚下村民搬迁、移民街建设等一系列的工程,使小院村近年来经济和社会建设呈现“百花齐放”的态势。

  农家休闲小屋便是这些工程中催生出来的旅游点,小屋有专人经营,开得有卡拉OK、农家书屋、农家餐馆。

  中寨乡青山旅游休闲运动跑马场

  青山村位于中寨乡政府所在地西南部,距乡政府所在地6公里,与纳雍县接壤。全村下辖5个村民组,总户数241户,总人口948人(以穿青人,苗族为主),全村森林覆盖率达85%,生态环境保持原生态,分布着乔木林、灌木林和大部分天然林及人工造林,总的生态环境保护良好。

  中寨乡青山村建成集休闲、旅游、娱乐、度假、餐饮于一体占地0.9平方公里的休闲运动跑马场。跑马场规划面积0.9平方公里,拟规划控制面积2.4平方公里,规划范围东西宽1200米,南北长1300米。以此项目开发为依托,独占得天独厚的宜人气候条件,以及生机盎然蓬勃发展的草地生态养羊畜牧业、初见规模的中草药种植基地、草场跑马、赛马为特色,休闲度假、疗养、旅游、农家乐餐 中寨老鹰岩饮、农业观光为支撑,以中寨乡少数民族文化底蕴为载体,打造素有“织金小西藏”之称的中寨特色旅游休闲度假胜地。

  中寨老鹰岩

  老鹰岩,因形状酷似老鹰而得名,多少年来,岩脚下演绎了许许多多风花雪月的故事,苗族同胞跳花相亲、晒月亮于此脚下;孕育了一代又一代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物,一代民营企业家李龙柱、著名人物杨长举、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在读学子李发荣……

  这里,有山脚水头村的牛鼻子小瀑布,有老屋基煤矿的生产线。还有乡党委、政府吹响中寨乡“十二五”规划的号角声声。

  老鹰岩,一个让人魂牵梦让的地方,一个寻找人生源点的渡口,一个代表中寨人气质和脊梁的坐标。 [2]

发展趋势

  实现五个“到位”力促“双降”[3]

  一是领导责任落实到位。建立人口计生目标管理领导工作责任制,对工作滞后的村进行挂牌管理,对重点、问题突出的村及时督促整改。

  二是宣传教育到位。利用广播、宣传车等形式多角度进行宣传,组建文艺计生宣传队伍,大力倡导晚婚晚育,优生优育。

  三是工作力度到位。加大妇检、常住手术库存消化、流动人口管理等工作力度,强化利益导向机制,严格控制政策外生育。

  四是督查整改到位。组建人口计生工作督查队伍,对人口出生、全员信息、漏报、错报、瞒报等基本信息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督查和随机抽查,深入村组开展明查暗访,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整改。

  五是问责考核到位。建立人口计生工作责任追究制度,对全乡人口计生工作主要目标完成情况实行一周一通报,一月一分析,一季度一排位。对督查出问题的村实行通报、曝光,季度排名后三位的给予“黄牌警告”,对包村干部进行诫勉谈话;两次被诫勉谈话或黄牌警告的村,包村干部作待岗跟班学习处理。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