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见元邵亨贞《蚁术词选》。凭阑:即“凭栏”,身倚栏杆。唐崔涂《上巳日永崇里言怀》诗:“游人过尽衡门掩,独自凭栏到日斜。”调名本意即咏楼上身倚栏杆的人。此调为元曲小令调名。[1]
《太平乐府》注“越调”。按《唐书·礼乐志》:越调,即黄钟之商声也。[2]
正体,单调二十四字,四句四平韵。以邵亨贞词《凭阑人·谁写江南一段秋》为代表。此亦元人小令,可平可仄,参下倪词。
变体,单调二十五字,五句三平韵、一叶韵。以倪瓒词《凭阑人·客有吴郎吹洞箫》为代表。此词第二句用仄韵,结作三字两句,与邵词小异。 按元人小令俱叶北音,所谓《中原音韵》也,与古韵三声叶者微不同。盖三声叶只平上去三声,若《中原音韵》则入声作平,无所不叶也。[2]
正体
格律对照例词:《凭阑人·谁写江南一段秋》
中仄平平中仄平,平仄平平平仄平,平平中仄平,仄平平仄平。
谁写江南一段秋。妆点钱塘苏小楼。楼中多少愁。楚山无尽头。
变体一
格律对照例词:《凭阑人·客有吴郎吹洞箫》
仄仄平平平仄平,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平仄平。
客有吴郎吹洞箫,明月沉江春雾晓。湘灵不可招,水云中,环佩摇。
(说明:词牌格律与对照例词交错排列。格律使用宋体字排印,例词使用斜体字排印。词牌符号含义如下:平,表示填平声字;仄,表示填仄声字;中,表示可平可仄。句末加粗为韵脚。)[2]
元·邵亨贞《凭阑人·谁写江南一段秋》
元·姚燧《凭阑人·欲寄君衣君不还》
元·张可久《凭阑人·江水澄澄江月明》
清·叶文《凭阑人·渺渺春风忆瘦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