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遗
序跋 进本草品汇精要表 承德郎 太医院院判(臣)刘( 文泰)(臣)王() 修职郎 太医院 御医(臣)高(廷和)等谨以所修本草品汇精要进呈者(臣)等 诚惶诚恐 稽首 顿首伏以民生有欲式弘虑患之规王道无偏克广推仁之术盖大圣亦克用又虽小道必有可观顾兹本草之编实自炎黄而起 李唐之上代有发明赵宋以来时加增正传流已越乎千载 锓梓奚啻乎
数番奈何 咨诹未遍于遐方兼之诠释徒拘于已见多或过于粗识其皮肤遂俾千古不刊之书肆有累朝未就之歉时将有待事岂徒然兹盖伏遇皇帝 陛下乃圣乃神 允文允武虚心讲学虽山川草木 亦宁留意生人暨鸟兽鱼鳖咸若 无为而治有道之长迩者慨 医道之中衰命(臣)等以复正顾惟 朽质曷称 渊谋 笔札屡勤于 尚方指麾一出于 宸断翻诸旧刻式用新图躬铅椠以 冰兢抚心膺而汗愧定异同互考夫诸说大较就简以芟繁
辨真伪兼采夫群书时或 补遗而辑略用严君臣使之别类分上中下之 殊列部而系以条比种而详其地凡诸草石金玉之类毛虫飞走之形而大纲毕举与夫性味气质之偏助合反忌之辨而 细目俱陈于以成之有名斯萃薄言观者按图可知是虽出于古人而实备于今日 典彝攸在恭敬是将聊伸 犬马之忱敢谓无遗于一得 猥辱腹心之视庶期有补于万分鄙华陀终于不传嗤汉帝以为无益窃惟医流之用药 譬则世主之抡才苟去取之未精实存亡之攸系但(臣)等陛下勿忘苦口之言居安以虑危原诊而知政更期万几之暇善推所为克俾一世之民咸跻于寿元气同天而不息皇图配地之无疆(臣)等无任瞻天仰圣激切屏营之至谨以所修本草品汇精要四十二卷外目录一卷装成三十六帙随表上进以闻(臣)等诚惶诚恐稽首顿首谨言 弘治十八年三月初三日 承德郎太医院院判(臣)刘(文泰)等谨上表
作者简介
刘文泰,明代 江西上饶人。弘治间(1488—1505年)任承德郎太医院判。曾奉旨编《本草品汇精要》四十二卷,任总裁,弘治十八年(1505年)书成。此书为明代官修本草著作,今存。刘文泰醉心于 权术,常往来于 礼部尚书 邱浚之门,以求迁官。其事为 吏部尚书 王恕所沮,刘氏乃自为表章,诬恕变乱。后事发,下 锦衣狱,鞫之得实,遂贬其御医。其孙刘应槐,亦工医术。 史书对刘文泰多有针砭。据记载,刘文泰曾与礼部尚书邱浚多有往来,以求迁升,遭到 吏部尚书王恕的阻止。刘文泰 怀恨在心,竟诬陷王恕“沽值谤君”。明弘治十六年(1503),
明孝宗 敕命刘文泰等纂修本草,是为《本草品汇精要》。此时距官修的最后一部本草书已历时300多年,重修已非常必要。皇帝命太监传旨:“本草旧本繁简不同, 翰林院遣官二员,会同太医院删繁补缺,纂集成书,以便观览。”编修过程中,翰林院与太医院在主持人、参加者等方面发生了争执。刘文泰等认为,“大抵方技之书,何须义理渊微;治病之由,贵乎功能易晓”。大学士 刘健表示翰林院无力承担。孝宗无可奈何,只得由刘文泰等自行纂修。 明弘治十八年(1505),《本草品汇精要》的编撰基本完成。然而,这一年4月28日,孝宗皇帝患 热病,刘文泰等御医误以热剂进行医治,导致孝宗皇帝 一病不起,于5月7日驾崩。于是刘文泰等获罪下狱,后来刘文泰被“免死遣戍”。同是在弘治十八年,《本草品汇精要》编纂完成,因为适值孝宗病殒,刘文泰获罪,加之该书彩图 印刷技术难以解决,这部药典性本草被 束之高阁,藏于府内,未获刊行。《本草品汇精要》是明代唯一的官修本草。明代 医药知识进一步发展与提高,全书在 《
证类本草》的基础上改编而成,是我国古代最大一部彩色 本草图谱,共收图1358幅,其中366幅为新增,所有药图皆出自 画工,工笔彩绘。在《本草品汇精要》编成近200年之后,在清康熙三十九年(1700),于秘库中发现了弘治《本草品汇精要》原本。朝廷诏命
武英殿监造赫世亨与张常住,照原本摹造了一部。次年,朝廷命太医院
吏目 王道纯等校正原本,录为校正本一部。《本草品汇精要》弘治原本今存 日本大阪
武田氏“杏雨书屋”;康熙摹造本残卷藏北京图书馆。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