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祖焯

夏祖焯

中文名 夏祖焯
外文名 Friedrich(Fred)Hsia
别名 夏烈
职称 台湾清华大学人文社会学院教授
目录导航

人物经历

与母亲林海音生前合影与母亲林海音生前合影夏祖焯,小说家,台湾人。1941年生于北京,6岁时随父母迁台。[1]出身文学世家,祖父夏仁虎(枝巢老人)曾任民国初年政府国务院秘书长、代财政总长、隐退宦海后任教北京大学及北京师范大学国文系。父亲是资深评论家何凡(夏承楹),母亲是台湾文坛领袖林海音,有《城南旧事》等众多优秀作品问世。夏教授毕业于台北市立建国高级中学,台湾成功大学电机系,密歇根大学获工程博士学位。活跃于美国工程界。是极少数能由工科博士出任文学教授的学者。

2011年,该年度第二学期,任台湾成功大学专任教授。

社会兼职

夏祖焯夏祖焯(2)曾于美国任桥梁工程师,工程专案经理,特殊重点计划经理,

美洲中国工程师学会理事;

北建中文教基金会董事;

台北市立建国高级中学校友会常务理事。

学术活动

2011年10月12日晚,夏祖焯教授在武汉大学文学院举行了专场的学术交流讲座:“跨学科研究:科技与人文”。

人物论著

中短篇小说

《最后的一双红头乌鸦》,1990年,台北:纯文学出版社

(后更名《白门再见》,2000年,台北:九歌出版社)

长篇小说

《夏猎》 (Summer hunt),

1996年,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6年,台北:九歌出版社

散文集

《流光逝川》,2008年,台北:尔雅出版社

其他作品

《城南少年游》,2010年,人民文学出版社

流光逝川流光逝川(1)《异度惊醒》,2011年,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

《建中生这样想:给高中生的十七堂人生要课》 ,2012年,台北:联合文学出版社[2]

《夏烈教授给高中生的19场讲座》,2013年9月,中国青年出版社

编著

大学教科书:《近代外国文学思潮》 ( Introduction to modern world literature),2007年,台北:联合文学出版社

文章

《桐花千姿舞春风》,《美文》,2008年第1期[3]

荣誉

1994年,小说《夏烈》获台湾最高“文艺奖”;

2006年,获美洲中国工程师学会”科技与人文奖“。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