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套大黄

河套大黄

拉丁学名 RheumhotaoenseC.Y.ChengetKao
被子植物门
植物界
中文学名 河套大黄
蓼科
双子叶植物纲
亚纲 原始花被亚纲
目录导航

形态特征

多年生高大 草本,高80-150cm,根状茎及根粗大,棕黄色;茎挺直,节间长,下部直径1-2cm,光滑无毛,近节处粗糙。基生叶大, 叶片卵状心形或宽卵形,上半部之两侧常内凹,长25-40cm,宽23-28cm,顶端钝急尖,基部心形,边缘具弱皱波,基出脉多为5条,两面光滑无毛,暗绿色或略蓝绿色;叶柄半圆柱状,长17-25cm,无毛或粗糙;茎生叶较小, 叶片卵形或卵状三角形;叶柄亦较短;托叶鞘苞茎,长5-8厘米,外侧稍粗糙。

大型圆锥花序,具2次以上分枝,轴及枝均光滑,仅于近节处具乳突状毛;花较大,花梗细长,长4-5毫米,关节位于中部之下;花被片6,近等大或外轮3片略小, 椭圆形,长2-2.5mm,具细弱稀疏网脉,背面中部浅绿色,边缘白色;雄蕊9,与花被近等长;子房宽椭圆形,花柱3, 短而平伸,柱头头状。

果实圆形或近圆形,直径7.5-8.5毫米,顶端略微凹,稀稍近截形,基部圆或略心形,翅宽2-2.5毫米,纵脉在翅的中间。种子宽卵形。花期5-7月,果期7-9月。

产地生境

分布中国陕西、甘肃、青海。生于海拔1000-1800米山坡或沟中。

喜温暖或凉爽气候,耐寒,虽耐干旱,但在生长期中也需要适量水分,幼苗时期,干旱往往引起死苗。以土层深厚肥沃、富含腐殖质、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栽培为宜。

药用价值

药源相关

出处:始载于《植物分类学报》。

来源:为蓼科植物河套大黄的根及根茎。

采收储藏:秋季采挖,洗净,切片,晒干。

药性论述

性味:苦;性寒;入胃、大肠二经。

功能主治:消食化滞;通腑泄热。主食积不化;脘腹胀满;腹痛泄泻不爽;热结便秘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9g。外用:适量。

各家论述:《新华本草纲要》:有泻热、消积的功能。大多用于兽医作泻下药及消导药。

药理作用

抗炎和镇痛作用

降血脂作用   

抗氧化作用

对机体的保护作用

抗胰酶作用RHP对胰蛋白酶、胰脂肪酶、胰淀粉酶、胰弹力蛋白酶和胰激肽释放酶均有明显抑制作用,其IC 。分别为250μg/ml、21μg/ml、18μg/ml、189μg/ml和300μg/ml。动力学研究表明RHP对胰蛋白酶和胰脂肪酶的抑制均是非竞争性的。牛血清白蛋白(BSA)对RHP抑制胰蛋白酶和胰脂肪酶有拮抗作用。RHP抗胰酶的作用可能是大黄治疗急性胰腺炎的药理基础。

对肾代偿性肥大的影响该品醇提取物和水提取物150mg/只,连续用药7d,可抑制单侧肾切除后对侧肾代偿性肥大,但不如掌叶大黄。普遍认为残余肾单位的代偿性肥大是肾功能进行性减退的主要原因,大黄抑制肾代偿性肥大将会延缓慢性肾功能衰竭(CRF)的进展。

抗肿瘤作用

抗菌作用 该品浸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浓度为0.25%。该品浸膏有比盐酸黄连素更强的抗菌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杆菌、八叠球菌和痢疾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为78μg/ml,对大肠杆菌、白色葡萄球菌和白色念珠菌的MIC为156μg/ml,对产气和绿脓杆菌MIC为313μg/ml。

毒性 RHP小鼠腹腔注射LD 为885.6mg/kg。土大黄甙500mg/(kg·d)灌胃,连续1星期,未见异常反应;其饱和生理盐水溶液2ml/kg静脉注射,对麻醉猫呼吸无明显影响,血压稍下降,5h后恢复正常;10mg/(kg·d),拌入饲料,连续5星期,对兔血常规、肝肾功能及心、肝、脾、肾、肾上腺组织结构均无明显影响。

药材鉴定

性状鉴别 根茎呈类圆锥形, 长5-20cm,直径2-7cm;多纵切成条状或块片状。带栓皮者呈灰褐色或灰黑色,表面多抽沟及纵皱纹,去栓皮后表面黄褐色。质坚硬,不易折断,横断面淡黄棕色,无星点。新鲜断面淡黄至暗棕色,在紫外光下显紫色荧光。

显微鉴别 根及根茎横切面与大黄区别:射线1列细胞,无星点;草酸钙簇品直径22-60μm;淀粉粒直径3-24μm,复粒为2-6分粒组成。

理化鉴别 取本品粉末0.2g,加甲醇2ml,温浸10min,放冷,取上清液10μl点于滤纸上,以45%乙醇展开,取出,晾干,放置10min,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显亮紫色荧光。

化学成份

河套大黄根及根茎中含总蒽醌1.66%,其中以芦荟大黄素(aloe-emodin),大黄素(emodin),大黄素甲醚(hyscion),大黄酚(chrysophanol)为甙元的结合型蒽醌1.54%,游离型0.12%,还含食用大黄甙(rhapontin)及多量鞣质、河套大黄多糖(RHP)、单糖至多糖RHP-A和RHP-B。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