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大学情报科学技术研究所

中文名 东南大学情报科学技术研究所
隶属于 东南大学
目录导航

简介

  东南大学情报科学技术研究所成立于2003年。    东南大学图书馆以研究型图书馆为目标,在图书馆学教育领域独具特色。   2003年设于馆内的东南大学情报科学技术研究所,担负着图书馆学硕士点和全校"信息检索"课程的教学任务,以及图书馆学 情报学科学研究和学术交流。   东南大学图书馆学硕士点自2004年度起列入全国统一招生计划,其培养方向:一是图书馆学理论与方法,二是 数字图书馆。   从历史的视角来看,东南大学图书馆在图书馆学教学方面是有一定的传统历史积淀的,向上可追溯至20世纪二、三十年代。   20世纪20年代,我国图书馆学专门人才十分缺乏。为造就专业人才,1923年夏季,在 东南大学开办暑期"图书馆学"讲习科。当时的图书馆界,尤其是江、浙一带的各类型图书馆有80余人参加了该讲习科的学习。该讲习科由 东大图书馆主任洪范五自编讲义并主讲,在孟芳图书馆实习。第二年夏天,东大继续举办暑期"图书馆学"讲习科,听讲者仍然众多。1925年7-8月,东南大学又开设"目录学"讲习班。在目录学讲习班举办的同时,东大图书馆和中华图书馆协会、中华职业教育社,江苏省教育会等联合在东大举办图书馆学暑期学校。讲习班延至1926年。1923-1926的图书馆学,目录学专门培训工作,为培养我国的图书馆专业人员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在图书馆学教育上写下了珍贵的一页。   东南大学图书馆从1983年春季起,为校内本科生毕业班和部分研究生开讲"文献检索"课程。1984年以后,按照国家教委有关文件要求,进一步加强了这门课程的建设。1989年暑期和1992年暑期,国家教委曾先后两次发文,由东南大学图书馆张厚生牵头主办全国高校文献检索与利用暑期师资讲习班。来自全国各地高校90多位教师先后参加了这两期讲习班的培训。两期讲习班的成功举办,受到校内外广泛好评。   1984年,经国家教委批准、备案,在东南大学正式开办图书情报专业。每年招收全日制在校生一个班。该专业的教学和管理,在校内创下了良好的成绩,1989年和1991年,受到校领导的嘉奖。该专业升本科后,转为管理学院 经济信息管理专业。到1992年6月图书馆划出图书情报专业时,已先后培养出200多名毕业生。   图书馆学是一门应用性的科学,亦是一个正在发展、生长中的学科。信息时代的来临,为图书馆学研究赢得了广阔而纵深的发展空间。现代图书馆学融入了多种属性的科学内容,特别是信息技术的方法应用,使图书馆学研究走向数字化、网络化的崭新理论与实践不断拓展的领域。随着社会和科学技术的进步,特别是人类对信息和文献交流的需要日益增强,图书馆学的研究和应用的前景更加广泛。   近年来,全国许多院校都增设了 图书馆学专业的本科教育以及更高层次的人才培养和学科研究点。在此背景下,东南大学情报科技研究所的图书馆学硕士点于2003年取得了硕士学位授予权,并从2004年开始招生。图书馆学属于管理学门类,一级学科图书馆学、 情报与档案管理的二级学科。东南大学情报科技研究所图书馆学专业硕士点面向全国招生。迄今为止,已招收了4届。   就目前国内的总体情况而言,由图书馆举办硕士生教学应该仍是一个新生事物。虽尚显稚嫩,但其独具的优势也是显而易见的。图书馆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因此, 实践性教学是这门学科很重要的一个环节。而依托图书馆来办学,恰为研修的学生提供了真实且便捷的实践基地,能够很好将所学的理论与实际工作相联系并统一起来。而对于图书馆来说,图书馆学硕士教育的开展也为其自身营造了一个良好的学术氛围和人才培养基地,直接有效地促进了其向研究型图书馆转化的步伐。   东南大学情报科学技术研究所(图书馆)现有一支知识结构和年龄结构比较合理、各层次人员配备比较齐全,且团结协作、学术思想端正比较活跃的学术队伍。本学科拥有在全国图书馆有较大影响的张厚生教授作为学术带头人和一支结构稳定合理并具有蓬勃生机和活力的中青年博硕士教学科研队伍,能顺利完成图书馆学学科点的教学与科研工作。本着 理论联系实际的培养方针,本学科注重与图书馆的建设与业务实践相结合,教学与科研已初见成效。   成立至今,在科研和教学方面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先后完成了国家、教育部及多项省级课题,主持与参加省级以上科研项目10余项。出版数部专著,对图书馆学和数字图书馆的理论与方法有较全面深入的研究。   本学科旨在培养具有扎实的图书馆学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以及较强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图书馆学硕士,能够系统掌握图书馆学的基本理论、知识管理和信息资源 数字化管理与服务方面的方法和技能,并能独立开展与知识信息和图书馆有关的组织管理、数字化建设、科学研究和教学工作。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