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武王(?—681年),姓金名法敏,是新罗第三十代君主(公元661年至681年在位),在位期间达成了朝鲜半岛的三国统一。文武王为武烈王长子,生母文明王后为名将金庾信之妹。650年曾远赴唐朝,获得“大府卿”之官位。654年成为新罗兵部令。655年立为太子,武烈王七年(660年)领兵船一百艘与唐朝大将苏定方一起围攻百济都城,攻灭百济。661年六月武烈王薨逝,法敏即位。此后金法敏联合唐军多次攻取百济诸城,攻破百济残众。六年(666年)文武王欲灭高句丽,向唐请兵,唐派李李勣伐高句丽,668年九月唐兵联合新罗攻克平壤城,高句丽宝藏王投降,高句丽亡。之后击退唐军,确保了新罗势力伸到整个百济和一部份的高句丽故地。
文武王立 讳法敏 太宗王之元子 母金氏文明王后 蘇判舒玄之季女 信之妹也 其梦登西兄山顶坐 旋流国内 觉与季言梦 季戯曰 予愿买兄此梦 因与锦裙为直 後数日 信与春秋公蹴鞠 因践落春秋衣纽 信曰 吾家幸近 请往缀纽 因与倶往宅 置酒 从容唤宝姫 持针线来缝 其有故不进 其季进前缝缀 淡粧轻服 光艶人 春秋见而悦之 乃请婚成礼 则有娠生男 是谓法敏 妃慈仪王后 波珍善品之女也 法敏姿表英特 聪明多智略 永徽初如唐 高宗授以太府卿 太宗元年 以波珍为兵部令 寻封为太子 显庆五年 太宗与唐将蘇定方 平百济 法敏从之 有大功 至是即位
元年 六月 入唐宿卫仁问・儒敦等至 告王 皇帝已遣蘇定方 领水陆三十五道兵 伐高句丽 遂命王擧兵相应 虽在服 重违皇帝勅命 秋七月十七日 以金信为大将军 仁问・眞珠・钦突为大幢将军 天存・竹旨・天品为贵幢摠管 品日・忠常・义服为上州摠管 眞钦・众臣・自简为下州摠管 军官・薮世・高纯为南川州摠管 述实・达官・文颖为首若州摠管 文训・眞纯为河西州摠管 眞福为誓幢摠管 义光为郞幢摠管 慰知为衿大监 八月 大王领诸将 至始饴谷停留 ■■使来告曰 百济残贼 据甕山城 遮路不可前 大王先遣使谕之 不服 九月十九日 大王进次熊停 集诸摠管大监 亲临誓之 二十五日 进军围甕山城 至二十七日 先烧大栅 斩杀数千人 遂降之 论功 赐角干・伊为摠管者劒 ・波珍・大阿为摠管者戟 已下各一品位 筑熊城 上州摠管品日 与一牟山郡太守大幢 沙尸山郡太守哲川等 率兵攻雨述城 斩首一千级 百济达率助服・恩率波伽与众谋降 赐位助服级 仍授古耶郡太守 波伽级 兼赐田宅衣物 冬十月二十九日 大王闻唐皇帝使者至 遂还京 唐使吊慰 兼勅祭前王 赠杂彩五百段 信等休兵 待後命 含资道摠管刘德敏至 传勅旨 输平壤军粮
二年 春正月 唐使臣在馆 至是 册命王为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 乐浪郡王新罗王 拜伊文训为中侍 王命信与仁问・良图等九将军 以车二千馀两 载米四千石 租二万二千馀石 赴平壤 十八日 宿风树村 氷滑道险 车不得行 并载以牛马 二十三日 渡七重河 至壤 贵幢弟监星川 军师述川等 遇贼兵於梨 撃杀之 二月一日 信等至塞 距平壤三万六千歩 先遣歩骑监裂起等十五人 赴唐营 是日 风雪寒 人马多冻死 六日 至杨 信遣阿良图 大监仁仙等致军粮 赠定方以银五千七百分 细布三十匹 头发三十两 牛黄十九两 定方得军粮 便罢还 信等闻唐兵归 亦还渡川 高句丽兵追之 廻军对战 斩首一万馀级 虏小兄阿达兮等 得兵械万数 论功 中分本彼宫财货・田庄・奴仆 以赐信・仁问 灵庙寺灾 耽罗国主佐平徒冬音律【一作津】 来降 耽罗自武德以来 臣属百济 故以佐平为官号 至是 降为属国 三月 大赦 王以既平百济 命所司设大 秋七月 遣伊金仁问 入唐贡方物 八月 百济残贼 屯聚内斯只城作恶 遣钦纯等十九将军 讨破之 大幢摠管眞珠 南川州摠管眞钦 诈称病 闲放不恤国事 遂诛之 并夷其族 沙如冬打母 天雷雨震死 身上题须堂三字 南川州献白鹊 【字未详】
三年 春正月 作长仓於南山新城 筑富山城 二月 钦纯・天存领兵 攻取百济居列城 斩首七百馀级 又攻居勿城・沙平城降之 又攻德安城 斩首一千七十级 夏四月 大唐以我国为林大都督府 以王为林州大都督 五月 震灵庙寺门 百济故将福信及浮图道 迎故王子扶馀豊立之 围留鎭郞将刘仁愿於熊津城 唐皇帝诏仁轨 检校带方州刺史 统前都督王文度之众与我兵 向百济营 转鬪陷阵 所向无前 信等释仁愿围 退保任存城 既而福信杀道 并其众 招还叛亡 势甚张 仁轨与仁愿合 解甲休士 乃请益兵 诏遣右威卫将军孙仁师率兵四十万 至德物岛 就熊津府城 王领金信等二十八 一云三十 将军 与之合攻豆陵一作良尹城・周留城等诸城 皆下之 扶馀豊脱身走 王子忠胜・忠志等 率其众降 独迟受信 据任存城不下 自冬十月二十一日攻之 不克 至十一月四日班师 至舌一作后利停 论功行赏有差 大赦 制衣裳 给留鎭唐军
四年 春正月 金信请老 不允 赐几杖 以阿军官为汉山州都督 下敎 妇人亦服中朝衣裳 二月 命有司徙民於诸王陵园 各二十戸 角干金仁问 伊天存与唐勅使刘仁愿 百济扶馀隆 同盟于熊津 三月 百济残众 据泗山城叛 熊津都督发兵 攻破之 地震 遣星川 丘日等二十八人於府城 学唐乐 秋七月 王命将军仁问 品日 军官 文颖等 率一善・汉山二州兵与府城兵马 攻高句丽突沙城 灭之 八月十四日 地震 坏民屋 南方尤甚 禁人擅以财货田地施佛寺
五年 春二月 中侍文训致仕 以伊眞福为中侍 伊文王卒 以王子礼葬之 唐皇帝遣使来吊 兼进赠紫衣一袭 腰带一条 彩绫罗一百匹 二百匹 王赠唐使者金帛尤厚 秋八月 王与勅使刘仁愿 熊津都督扶馀隆 盟于熊津就利山 初百济 自扶馀璋与高句丽连和 侵伐封 我遣使入朝求救 相望于路 及蘇定方既平百济 军廻 馀众又叛 王与鎭守使刘仁愿・刘仁轨等 经略数年 渐平之 高宗诏扶馀隆 归抚馀众 及令与我和好 至是 刑白马而盟 先祀神祗及川谷之神 而後血 其盟文曰 往者 百济先王 迷於逆顺 不敦邻好 不睦亲姻 结托高句丽 交通倭国 共为残暴 侵削新罗 剽邑屠城 略无宁歳 天子悯一物之失所 怜百姓之无辜 频命行人 遣其和好 负险恃远 侮慢天经 皇赫斯怒 恭行吊伐 旌旗所指 一戎大定 固可潴宫汚宅 作诫来裔 塞源拔本 垂训後昆 然怀柔伐叛 前王之令典 兴亡继绝 往哲之通规 事必师古 传诸册 故立前百济大司稼正卿扶馀隆 为熊津都督 守其祭祀 保其桑梓 依倚新罗 长为与国 各除宿憾 结好和亲 各承诏命 永为藩服 仍遣使人右威卫将军鲁城县公刘仁愿 亲临劝诱 寔宣成旨 约之以婚姻 申之以盟誓 刑牲血 共敦终始 分灾恤患 恩若弟兄 祗奉纶言 不敢失坠 既盟之後 共保歳寒 若有背盟 二三其德 兴兵动众 侵犯边唾 明神监之 百殃是降 子孙不育 社稷无守 祀磨灭 罔有遗馀 故作金书铁券 藏之宗庙 子孙万代 无敢违犯 神之听之 是飨是福 刘仁轨之辞也 讫 埋牲币於坛之壬地 藏其书於我之宗庙 於是 仁轨领我使者及百济・耽罗・倭人四国使 浮海西还 以会祠泰山 立王子政明为太子 大赦 冬 以一善・居列二州民 输军资於河西州 绢布旧以十寻为一匹 改以长七歩广二尺为一匹
六年 春二月 京都地震 夏四月 灵庙寺灾 大赦 天存之子汉林 信之子三光 皆以奈麻入唐宿卫 王以既平百济 欲灭高句丽 请兵於唐 冬十二月 唐以李勣为辽东道行军大摠管 以司列少常伯安陆 处俊副之 以撃高句丽 高句丽贵臣渊净土 以城十二戸七百六十三口三千五百四十三来投 净土及从官二十四人 给衣物・粮料・家舍 安置王都及州府 其八城完 并遣士卒鎭守
七年 秋七月 大三日 唐皇帝勅以智镜・恺元为将军 赴辽东之役 王即以智镜为波珍 恺元为大阿 又皇帝勅以日原大阿为云麾将军 王命於宫庭 受命 遣大奈麻汁恒世 入唐朝贡 高宗命刘仁愿・金仁泰从卑列道 又徴我兵 从多谷・海谷二道 以会平壤 秋八月 王领大角干金信等三十将军 出京 九月 至汉城停 以待英公 冬十月二日 英公到平壤城北二百里 差遣同兮村主大奈麻江深 率契丹骑兵八十馀人 阿珍含城 至汉城 移书以督兵期 大王从之 十一月十一日 至塞 闻英公归 王兵亦还 仍授江深位级 赐粟五百石 十二月 中侍文训卒 唐留鎭将军刘仁愿 传宣天子勅命 助征高句丽 仍赐王大将军旌节
八年 春 阿麻来服 遣元器与净土入唐 净土留不归 元器还 有勅 此後禁献女人 三月 拜波珍智镜为中侍 置比列忽州 仍命波珍龙文为摠管 夏四月 彗星守天船 六月十二日 辽东道安抚副大使 辽东行军副大摠管兼熊津道安抚大使行军摠管右 相检校太 子左中护上柱国乐城县开国男刘仁轨 奉皇帝勅旨 与宿卫沙金三光 到党项津 王使角干金仁问 延迎之以大礼 於是 右相约束讫 向泉冈 二十一日 以大角干金信为大幢大摠管 角干金仁问 钦纯 天存 文忠 眞福 波珍智镜 大阿良图 恺元 钦突为大幢摠管 伊陈纯一作春 竹旨为京停摠管 伊品日 文训 大阿天品为贵幢摠管 伊仁泰为卑列道摠管 军官・大阿都儒・阿龙长为汉城州行军摠管 崇信・大阿文颖・阿福世为卑列城州行军摠管 波珍宣光・阿长顺・纯长为河西州行军摠管 波珍宜福・阿天光为誓幢摠管 阿日原・兴元为衿幢摠管 二十二日 府城刘仁愿 遣贵干未 告高句丽大谷■ 汉城等二郡十二城归服 王遣一吉眞功称贺 仁问 天存 都儒等 领一善州等七郡及汉城州兵马 赴唐军营 二十七日 王发京 赴唐兵 二十九日 诸道摠管发行 王以信病风 留京 仁问等遇英公 进军於婴留山下 婴留山在今西京北二十里 秋七月十六日 王行次汉城州 敎诸摠管 往会大军 文颖等遇高句丽兵於蛇川之原 对战大败之 九月二十一日 与大军合围平壤 高句丽王 先遣泉男产等 诣英公请降 於是 英公以王宝臧 王子福男・德男 大臣等二十馀万口廻唐 角干金仁问 大阿助州 随英公归 仁泰・义福・薮世・天光・兴元随行 初大军平高句丽 王发汉城指平壤 次次壤 闻唐诸将已归 还至汉城 冬十月二十二日 赐信位太大角干 仁问大角干 已外伊将军等并为角干 蘇判已下并增位一级 大幢少监本得 蛇川战 功第一 汉山州少监朴京汉 平壤城内 杀军主述脱 功第一 黑岳令宣极 平壤城大门战 功第一 并授位一吉 赐租一千石 誓幢幢主金遁山 平壤军营战 功第一 授位沙 赐租七百石 军师南汉山北渠 平壤城北门战 功第一 授位述干 赐粟一千石 军师斧壤・仇杞 平壤南桥战 功第一 授位述干 赐粟七百石 假军师比列忽世活 平壤少城战 功第一 授位高干 赐粟五百石 汉山州少监金相京 蛇川战死 功第一 赠位一吉 赐租一千石 牙述沙求律 蛇川之战 就桥下渉水 出与贼鬪大胜 以无军令 自入危道 功虽第一而不録 愤恨欲经死 旁人救之 不得死 二十五日 王还国 次褥突驿 国原仕臣龙长大阿 私设筵 飨王及诸侍从 及乐作 奈麻紧周子能晏 年十五歳 呈加耶之舞 王见容仪端丽 召前抚背 以金盏劝酒 赐币帛颇厚 十一月五日 王以所虏高句丽人七千入京 六日 率文武臣寮 朝谒先祖庙 告曰 祗承先志 与大唐同擧义兵 问罪於百济・高句丽 元凶伏罪 国歩泰静 敢控告 神之听之 十八日 赉死事者 少监已上十■■匹 从者二十匹 十二月 灵庙寺灾
九年 春正月 以信惠法师为政官大书省 唐僧法安来 传天子命 求磁石 二月二十一日 大王会羣臣 下敎 往者 新罗隔於两国 北伐西侵 暂无宁歳 战士曝骨 积於原野 身首分於庭界 先王愍百姓之残害 忘千乘之贵重 越海入朝 请兵绛阙 本欲平定两国 永无战鬪 雪累代之深讎 全百姓之残命 百济虽平 高丽未灭 寡人承克定之遗业 终已成之先志 今两敌既平 四隅静泰 临阵立功者 并已酬赏 战死幽魂者 追以冥资 但囹圄之中 不被泣辜之恩 枷之苦 未蒙更新之泽 言念此事 寝食未安 可赦国内 自总章二年二月二十一日昧爽已前 犯五逆罪死已下 今见囚禁者 罪无小大 悉皆放出 其前赦已後 犯罪夺爵者 并令依旧 盗贼人 但放其身 更无财物可还者 不在徴限 其百姓贫寒 取他谷米者 在不熟之地者 子母倶不须还 若在熟处者 至今年收熟 只还其本 其子不须还 ■■三十日为限 所司奉行 夏五月 泉井比列忽 各连等三郡民饥 发仓赈恤 遣祇珍山级等 入唐献磁石二箱 又遣钦纯角干・良图波珍 入唐谢罪 冬 唐使到传诏 与弩师仇珍川沙廻 命造木弩 放箭三十歩 帝问曰 闻在尔国造弩射一千歩 今三十歩 何也 对曰 材不良也 若取材本国 则可以作之 天子降使求之 即遣福汉大奈麻献木 乃命改造 射至六十歩 问其故 答曰 臣亦不能知其所以然 殆木过海 为湿气所侵者欤 天子疑其故不为 劫之以重罪 而终不尽呈其能 颁马凡一百七十四所 属所内二十二 官十 赐信太大角干六 仁问太角干五 角干七人各三 伊五人各二 蘇判四人各二 波珍六人 大阿十二人各一 以下七十四所 随宜赐之
十年 春正月 高宗许钦纯还国 留囚良图 终死于圆狱 以王擅取百济土地遗民 皇帝责怒 再留使者 三月 沙 薛乌儒与高句丽太大兄高延武 各率精兵一万 度鸭江 至屋骨 ■■■靺鞨兵 先至皆敦壤待之 夏四月四日 对战 我兵大克之 斩获不可胜计 唐兵继至 我兵退保白城 六月 高句丽水临城人牟岑大兄 收合残民 自穷牟城 至江南 杀唐官人及僧法安等 向新罗行 至西海史冶岛 见高句丽大臣渊净土之子安胜 迎致汉城中 奉以为君 遣小兄多式等 哀告曰 兴灭国继绝世 天下之公义也 惟大国是望 我国先王以失道见灭 今臣等得国贵族安胜 奉以为君 愿作藩屏 永世尽忠 王处之国西金马渚 汉祗部女人 一产三男一女 赐粟二百石 秋七月 王疑百济残众反覆 遣大阿 儒敦於熊津都督府 请和 不从 乃遣司马祢军窥觇 王知谋我 止祢军不送 擧兵讨百济 品日・文忠・众臣・义官・天官等 攻取城六十三 徙其人於内地 天存・竹旨等取城七 斩首二千 军官・文颖取城十二 撃狄兵 斩首七千级 获战马兵械甚多 王还 以众臣 义官 达官 兴元等■■■寺营退却 罪当死 赦之免职 仓吉于■■■■一 各授位级 赐租有差 遣沙 须弥山 封安胜为高句丽王 其册曰 维咸亨元年歳次庚午秋八月一日辛丑 新罗王致命高句丽嗣子安胜 公太祖中牟王 积德北山 立功南海 威风振於靑丘 仁敎被於玄菟 子孙相继 本支不绝 开地千里 年将八百 至於建・产兄弟 祸起萧墻衅 成骨肉 家国破亡 宗社湮灭 生人波荡 无所托心 公避危难於山野 投单身於邻国 游离辛苦 迹同晋文 更兴亡国 事等卫侯 夫百姓不可以无主 皇天必有以眷命 先王正嗣 唯公而已 主於祭祀 非公而谁 谨遣使一吉 金须弥山等 就披策命公为高句丽王 公宜抚集遗民 绍兴旧緖 永为邻国 事同昆弟 敬哉敬哉 兼送粳米二千石 甲具马一匹 绫五匹 绢・细布各十匹 绵十五称 王其领之 十二月 土星入月 京都地震 中侍智镜退 倭国更号日本 自言近日所出以为名 汉城州摠管薮世 取百济■■■■■■国 适彼事觉 遣大阿 眞珠诛之 十二■■■贲书所六 ■■ 僵事同异可■
十一年 春正月 拜伊礼元为中侍 发兵侵百济 战於熊津南 幢主夫果死之 靺鞨兵来围舌口城 不克 将退出兵撃之 斩杀三百馀人 闻唐兵欲来救百济 遣大阿眞功・阿■■■■兵守甕浦 白鱼跃入■■■■■■■■■■一寸 夏四月 震兴轮寺南门 六月 遣将军竹旨等 领兵践百济加林城禾 遂与唐兵战於石城 斩首五千三百级 获百济将军二人 唐果毅六人 秋七月二十六日 大唐摠管薛仁贵 使琳润法师寄书曰
行军摠管薛仁贵 致书新罗王 淸风万里 大海三千 天命有期 行遵此境 奉承机心稍动 穷武边城 去由也之片言 失侯生之一诺 兄为逆首 弟作忠臣 远分花萼之阴 空照相思之月 兴言彼此 良增叹咏 先王开府 谋猷一国 展转百城 西畏百济之侵 北警高丽之寇 地方千里 数处争锋 蚕女不及桑时 耘人失其畴序 年将耳顺 楡景日侵 不惧船海之危 远渉阳侯之险 沥心华境 顿天门 具陈孤弱 明论侵扰 情之所露 听不胜悲 太宗文皇帝 气雄天下 神王宇宙 若盤古之九变 同巨灵之一掌 扶倾救弱 日不暇给 哀纳先君 矜收所请 轻车骏马 美衣上药 一日之内 频遇殊私 亦既承恩 对扬军事 契同 鱼水 明於金石 凤钥千重鹤关万戸 留连酒德 讌笑金除 参论兵马 分期声援 一朝大擧 水陆交锋 于时 塞草分花 楡星上荚 驻之战 文帝亲行 吊人恤隐 义之深也 既而山海异形 日月廻薄 圣人下武 王亦承家 巖葛因依 声尘共擧 洗兵刷马 咸遵先志 数十年外 中国疲劳 帑藏时开 飞蒭日给 以苍岛之地 起黄图之兵 贵於有益 贪於无用 岂不知止 恐失先君之信也 今强寇已淸 讎人丧国 士马玉帛 王亦有之 当应心膂不移 中外相辅 销镝而化虚室 为情自然 贻厥孙谋 以燕翼子 良史之赞 岂不休哉 今王去安然之基 厌守常之策 远乖天命 近弃父言 侮暴天时 侵欺邻好 一隅之地 僻左之陬 率戸徴兵 连年擧斧 孀姫挽粟 稚子屯田 守无所支 进不能拒 以得裨丧 以存补亡 大小不侔 逆顺乖敍 亦由持弹而往 暗於枯井之危 捕而前 不知黄雀之难 此王之不知量也 先王在日 早蒙天 审怀险之心 假以披诚之礼 从己私欲 贪天至功 苟希前惠 图为後逆 此先君之不长者也 必其誓河若带 义分如霜 违君之命不忠 背父之心非孝 一身二名 何以自宁 王之父子 一朝振立 此并天情远及 威力相持 方州连郡 遂为盤错 从此 递蒙册命 拜以称臣 坐治经书 备详诗礼 闻义不从 见善而轻 听纵横之说 烦耳目之神 忽高门之基 延鬼瞰之责 先君盛业 奉而异图 内溃疑臣 外招强阵 岂为智也 又高丽安胜 年尚幼冲 遗壑残郛 生人减半 自怀去就之疑 匪堪襟带之重 仁贵楼船 竟翼风帆 连旗巡於北岸 矜其旧日伤弓之羽 未忍加兵 恃为外援 斯何谬也 皇帝德泽无涯 仁风远 爱同日景 若春华 远闻消息 悄然不信 爰命下臣 来观由委 而王不能行人相问 牛酒犒师 遂便隐甲 雀陂 藏兵江口 行林薄 喘息丘 潜生自之锋 而无相持之气 大军未出 游兵具行 望海浮江 鱼惊鸟窜 以此形况 人事可求 沈迷猖惑 幸而知止 夫擧大事者 不贪小利 杖高节者 寄以英奇 必其鸾凤不驯 豺狼有顾 高将军之汉骑 李谨行之蕃兵 呉楚棹歌 幽并恶少 四面云合 方舟而下 依险筑戍 辟地耕田 此王之膏肓也 王若劳者歌 事屈而顿申 具论所由 明陈彼此 仁贵夙陪大驾 亲承委寄 録状闻奏 事必昭蘇 何苦怱怱 自相扰 呜呼 昔为忠义 今乃逆臣 恨始吉而终凶 怨本同而末异 风高气切 叶落年悲 凭山远望 有伤怀抱 王以机晤淸明 风神爽秀 归以流谦之义 存於顺迪之心 血食依时 茅苴不易 占休纳祐 王之策也 严锋之间 行人来往 今遣王所部僧琳润书 伫布一二
大王报书云
先王贞观二十二年 入朝 面奉太宗文皇帝 恩勅 朕今伐高丽 非有他故 怜新罗 摄乎两国 毎被侵陵 靡有宁歳 山川土地 非我所贪 玉帛子女 是我所有 我平定两国 平壤已南百济土地 并乞新罗 永为安逸 垂以计会 赐以军期 新罗百姓 具闻恩勅 人人畜力 家家待用 大事未终 文帝先崩 今帝践祚 复继前恩 频蒙慈造 有逾往日 兄弟及儿 怀金紫 荣宠之极 夐古未有 粉身碎骨 望尽驱驰之用 肝脑涂原 仰报万分之一 至显庆五年 圣上感先志之未终 成曩日之遗緖 泛舟命将 大发船兵 先王年衰力弱 不堪行军 追感前恩 勉强至於界首 遣某领兵 应接大军 东西唱和 水陆倶进 船兵纔入江口 陆军已破大贼 两军倶到王都 共平一国 平定已後 先王遂共蘇大摠管平章 留汉兵一万 新罗亦遣弟仁泰 领兵七千 同鎭熊津 大军廻後 贼臣福信 起於江西 取集馀烬 围逼府城 先破外栅 摠夺军资 复攻府城 几将陷没 又於府城侧近四处 作城围守 於此 府城不得出入 某领兵往赴解围 四面贼城 并皆打破 先救其危 复运粮食 遂使一万汉兵 免虎吻之危难 留鎭饿军 无易子而相食 至六年 福信徒党渐多 侵取江东之地 熊津汉兵一千 往打贼徒 被贼摧破 一人不归 自败已来 熊津请兵 日夕相继 新罗多有疫病 不可徴发兵马 苦请难违 遂发兵众 往围周留城 贼知兵小 遂即来打 大损兵马 失利而归 南方诸城 一时摠叛 并属福信 福信乘胜 复围府城 因即熊津道断 绝於盐 即募健儿 偸道送盐 救其乏困 至六月 先王薨 送葬纔讫 丧服未除 不能应赴 勅旨发兵北归 含资道摠管刘德敏等至 奉勅遣新罗供运平壤军粮 此时 熊津使人来 具陈府城孤危 刘摠管与某平章自云 若先送平壤军粮 即恐熊津道断 熊津若其道断 留鎭汉兵 即入贼手 刘摠管遂共某相随 先打甕山城 既拔甕山 仍於熊津造城 开通熊津道路 至十二月 熊津粮尽 先运熊津 恐违勅旨 若送平壤 即恐熊津绝粮 所以差遣老弱 运送熊津 强健精兵 拟向平壤 熊津送粮 路上逢雪 人马死尽 百不一归 至龙朔二年正月 刘摠管共新罗两河道摠管金信等 同送平壤军粮 当时阴雨连月 风雪极寒 人马冻死 所将兵粮 不能胜致 平壤大军 又欲归还 新罗兵马 粮尽亦廻 兵士饥寒 手足冻 路上死者 不可胜数 行至瓠泸河 高丽兵马 寻後来 岸上列阵 新罗兵士 疲乏日久 恐贼远 贼未渡河 先渡交刃 前锋暂交 贼徒瓦解 遂收兵归来 此兵到家 未经一月 熊津府城 频索种子 前後所送 数万馀斛 南运熊津 北供平壤 小新罗 分供两所 人力疲极 牛马死尽 田作失时 年谷不熟 所贮仓粮 漕运并尽 新罗百姓 草根犹自不足 熊津汉兵 粮食有馀 又留鎭汉兵 离家日久 衣裳破坏 身无全褐 新罗劝课百姓 送给时服 都护刘仁愿 远鎭孤城 四面皆贼 恒被百济侵围 常蒙新罗解救 一万汉兵 四年衣食新罗 仁愿已下 兵士已上 皮骨虽生汉地 血肉倶是新罗 国家恩泽 虽复无涯 新罗效忠 亦足矜悯 至龙朔三年 摠管孙仁师 领兵来救府城 新罗兵马 亦发同征 行至周留城下 此时 倭国船兵 来助百济 倭船千艘 停在白江 百济精骑 岸上守船 新罗骁骑 为汉前锋 先破岸阵 周留失胆 遂即降下 南方已定 廻军北伐 任存一城 执迷不降 两军并力 共打一城 固守拒捍 不能打得 新罗即欲廻还 杜大夫云 准勅 既平已後 共相盟会 任存一城 虽未降下 即可共相盟誓 新罗以为准勅 既平已後 共相盟会 任存未降 不可以为既平 又且百济 奸诈百端 反覆不恒 今虽共相盟会 於後恐有噬脐之患 奏请停盟 至麟德元年 复降严勅 责不盟誓 即遣人於熊岭 筑坛共相盟会 仍於盟处 遂为两界 盟会之事 虽非所愿 不敢违勅 又於就利山筑坛 对勅使刘仁愿 歃血相盟 山河为誓 画界立封 永为疆界 百姓居住 各营产业 至乾封二年 闻大摠管英国公征辽 某往汉城州 遣兵集於界首 新罗兵马 不可独入 先遣细作三度 船相次发遣 觇候大军 细作廻来 并云 大军未到平壤 且打高丽七重城 开通道路 伫待大军来至 其城垂垂欲破 英公使人江深来云 奉大摠管处分 新罗兵马 不须打城 早赴平壤 即给兵粮 遣令赴会 行至水谷城 闻大军已廻 新罗兵马 遂即抽来 至乾封三年 遣大监金宝嘉入海 取英公进止 奉处分 新罗兵马 赴集平壤 至五月 刘右相来 发新罗兵马 同赴平壤 某亦往汉城州 检校兵马 此时 蕃汉诸军 摠集蛇水 男建出兵 欲决一战 新罗兵马 独为前锋 先破大阵 平壤城中 挫锋缩气 於後 英公更取新罗骁骑五百人 先入城门 遂破平壤 克成大功 於此新罗兵士并云 自征伐已经九年 人力殚尽 终始平两国 累代长望 今日乃成 必当国蒙尽忠之恩 人受效力之赏 英公漏云 新罗前失军期 亦须计定 新罗兵士 得闻此语 更增怕惧 又立功军将 并録入朝 已到京下 即云 今新罗并无功 夫军将归来 百姓更加怕惧 又卑列之城 本是新罗 高丽打得三十馀年 新罗还得此城 移配百姓 置官守捉 又取此城 还与高丽 且新罗自平百济 迄定高丽 尽忠效力 不负国家 未知何罪 一朝遗弃 虽有如此寃枉 终无反叛之心 至总章元年 百济於盟会处 移封易标 侵取田地 我奴婢 诱我百姓 隐藏内地 频从索取 至竟不还 又通消息云 国家修理船艘 外托征伐倭国 其实欲打新罗 百姓闻之 惊惧不安 又将百济妇女 嫁与新罗汉城都督朴都儒 同谋合计 偸取新罗兵器 袭打一州之地 赖得事觉 即斩都儒 所谋不成 至咸亨元年六月 高丽谋叛 摠杀汉官 新罗即欲发兵 先报熊津云 高丽既叛 不可不伐 彼此倶是帝臣 理须同讨凶贼 发兵之事 须有平章 请遣官人来此 共相计会 百济司马祢军来此 遂共平章云 发兵已後 即恐彼此相疑 宜令两处官人 互相交质 即遣金儒敦及府城百济主簿首弥长贵等 向府 平论交质之事 百济虽许交质 城中仍集兵马 到彼城下 夜即来打 至七月 入朝使金钦纯等至 将画界地 案图披 百济旧地 摠令割还 黄河未带 太山未砺 三四年间 一与一夺 新罗百姓 皆失本望 并云 新罗・百济累代深讎 今见百济形况 别当自立一国 百年已後 子孙必见呑灭 新罗既是国家之州 不可分为两国 愿为一家 长无後患 去年九月 具録事状 发使奏闻 被漂却来 更发遣使 亦不能达 於後 风寒浪急 未及闻奏 百济构架奏云 新罗反叛 新罗前失贵臣之志 後被百济之谮 进退见咎 未申忠款 似是之谗 日经圣听 不贰之忠 曾无一达 使人琳润至辱书 仰承摠管 犯冒风波 远来海外 理须发使郊迎 致其牛酒 远居异城 未获致礼 时阙迎接 请不为怪 披读摠管来书 专以新罗已为叛逆 既非本心 惕然惊惧 数自功夫 恐被斯辱之讥 缄口受责 亦入不吊之数 今略陈寃枉 具録无叛 国家不降一介之使 垂问元由 即遣数万之众 倾覆巣穴 楼船满於沧海 舻舳连於江口 数彼熊津 伐此新罗 呜呼 两国未定平 蒙指之驱驰 野兽今尽 反见烹宰之侵逼 贼残百济 反蒙雍齿之赏 殉汉新罗 已见丁公之诛 大阳之曜 虽不廻光 葵本心 犹怀向日 摠管禀英雄之秀气 抱将相之高材 七德兼备 九流渉猎 恭行天罚 滥加非罪 天兵未出 先问元由 縁此来书 敢陈不叛 请摠管审自商量 具状申奏 林州大都督左卫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新罗王金法敏白
置所夫里州 以阿眞王为都督 九月 唐将军高侃等 率蕃兵四万到平壤 深沟高垒 侵带方 冬十月六日 撃唐漕船七十馀艘 捉郞将钳耳大侯 士卒百馀人 其沦没死者 不可胜数 级当千 功第一 授位沙
十二年 春正月 王遣将攻百济古省城 克之 二月 攻百济加林城 不克 秋七月 唐将高侃率兵一万 李谨行率兵三万 一时至平壤 作八营留屯 八月 攻韩始城・马邑城 克之 进兵距白水城五百许歩 作营 我兵与高句丽兵逆战 斩首数千级 高侃等退 追至石门战之 我兵败绩 大阿晓川・沙义文・山世・阿能申・豆善・一吉安那含・良臣等死之 筑汉山州昼长城 周四千三百六十歩 九月 彗星七出北方 王以向者百济往诉於唐 请兵侵我 事势急迫 不获申奏 出兵讨之 由是 获罪大朝 遂遣级原川 奈麻边山 及所留兵船郞将钳耳大侯 州司马王艺 本烈州长史王益 熊州都督府司马祢军 曾山司马法聪 军士一百七十人 上表乞罪曰 臣某死罪谨言 昔臣危急 事若倒悬 远蒙拯救 得免屠灭 粉身糜骨 未足上报鸿恩 碎首灰尘 何能仰酬慈造 然深讎百济 逼近臣蕃 告引天兵 灭臣雪耻 臣忙破灭 自欲求存 枉被凶逆之名 遂入难赦之罪 臣恐事意未申 先从刑戮 生为逆命之臣 死为背恩之鬼 谨録事状 冒死奏闻 伏愿 少垂神听 审元由 臣前代已来 朝贡不绝 近为百济 再亏职贡 遂使圣朝出言命将 讨臣之罪 死有馀刑 南山之竹 不足书臣之罪 褒斜之林 未足作臣之械 潴池宗社 屠裂臣身 事听勅裁 甘心受戮 臣在侧 泥首未乾 泣血待朝 伏听刑命 伏惟 皇帝陛下 明同日月 容光并蒙曲 德合乾坤 动植咸被亭毒 好生之德 远被昆虫 恶杀之仁 爰流翔泳 傥降服舍之宥 赐全腰领之恩 虽死之年 犹生之日 非所希冀 敢陈所怀 不胜伏劒之志 谨遣原川等 拜表谢罪 伏听勅旨 某顿首顿首 死罪死罪 兼进贡银三万三千五百分 铜三万三千分 针四百枚 牛黄百二十分 金百二十分 四十升布六匹 三十升布六十匹 是歳 谷贵人饥
十三年 春正月 大星陨皇龙寺在城中间 拜强首为沙 歳赐租二百石 二月 增筑西兄山城 夏六月 虎入大宫庭 杀之 秋七月一日 信卒 阿大吐谋叛付唐 事泄伏诛 妻孥充贱 八月 以波珍天光为中侍 增筑沙热山城 九月 筑国原城古长城 北兄山城 召文城 耳山城 首若州走壤城 一名迭巖城 达含郡主岑城・居烈州万兴寺山城・歃良州骨争城 王遣大阿彻川等 领兵船一百艘 鎭西海 唐兵与靺鞨・契丹兵来侵北边 凡九战 我兵克之 斩首二千馀级 唐兵溺瓠泸・王逢二河 死者不可胜计 冬 唐兵攻高句丽牛岑城 降之 契丹・靺鞨兵攻大杨城・童子城 灭之 始置外司正 州二人 郡一人 初太宗王灭百济 罢戍兵 至是复置
十四年 春正月 入唐宿卫大奈麻德福 传学术还 改用新法 王纳高句丽叛众 又据百济故地 使人守之 唐高宗大怒 诏削王官爵 王弟右骁卫员外大将军临海郡公仁问 在京师 立以为新罗王 使归国 以左庶子同中书门下三品刘仁轨为 林道大摠管 卫尉卿李弼・右领军大将军李谨行副之 发兵来讨 二月 宫内穿池造山 种花草 养珍禽奇兽 秋七月 大风毁皇龙寺佛殿 八月 大阅於西兄山下 九月 命义安法师为大书省 封安胜为报德王 十年 封安胜高句丽王 今再封 不知报德之言 若归命等耶 或地名耶 幸灵庙寺前路阅兵 观阿薛秀眞六阵兵法
十五年 春正月 以铜铸百司及州郡印 颁之 二月 刘仁轨破我兵於七重城 仁轨引兵还 诏以李谨行为安东鎭抚大使 以经略之 王乃遣使 入贡且谢罪 帝赦之 复王官爵 金仁问中路而还 改封临海郡公 然多取百济地 遂抵高句丽南境为州郡 闻唐兵与契丹・靺鞨兵来侵 出九军待之 秋九月 薛仁贵以宿卫学生风训之父金眞珠 伏诛於本国 引风训为鄕导 来攻泉城 我将军文训等 逆战胜之 斩首一千四百级 取兵船四十艘 仁贵解围退走 得战马一千匹 二十九日 李谨行率兵二十万 屯买肖城 我军撃走之 得战马三万三百八十匹 其馀兵仗称是 遣使入唐贡方物 縁安北河设关城 又筑铁关城 靺鞨入阿达城劫掠 城主素那逆战死之 唐兵与契丹・靺鞨兵来 围七重城 不克 小守儒冬死之 靺鞨又围赤木城 灭之 县令脱起率百姓拒之 力竭倶死 唐兵又围石城 拔之 县令仙伯・悉毛等 力战死之 又我兵与唐兵大小十八战 皆胜之 斩首六千四十七级 得战马二百匹
十六年 春二月 高僧义相奉旨 创浮石寺 秋七月 彗星出北河积水之间 长六七许歩 唐兵来攻道临城 拔之 县令居尸知死之 作壤宫 冬十一月 沙施得领船兵 与薛仁贵战於所夫里州伎伐浦 败绩 又进大小二十二战 克之 斩首四千馀级 宰相陈纯乞致仕 不允 赐几杖
十七年 春三月 观射於讲武殿南门 始置左司禄馆 所夫里州献白鹰
十八年 春正月 置船府令一员 掌船楫事 加左右理方府卿各一员 置北原小京 以大阿呉起守之 三月 拜大阿春长为中侍 夏四月 阿天训为武珍州都督 五月 北原献异鸟 羽有文 胫有毛
十九年 春正月 中侍春长病免 舒弗邯天存为中侍 二月 发使略耽罗国 重修宫阙 颇极壮丽 夏四月 惑守羽林 六月 太白入月 流星犯参大星 秋八月 太白入月 角干天存卒 创造东宫 始定内外诸门额号 四天王寺成 增筑南山城
二十年 春二月 拜伊金军官为上大等 三月 以金银器及杂彩百段 赐报德王安胜 遂以王妹妻之 一云金义官之女也 下敎书曰 人伦之本 夫妇攸先 王化之基 继嗣为主 王鹊巣位旷 鸣在心 不可久空内辅之仪 永阙起家之业 今良辰吉日 率顺旧章 以寡人妹女为伉俪 王宜共敦心义 式奉宗 克茂子孙 永丰盤石 岂不盛欤 岂不美欤 夏五月 高句丽王使大将军延武等 上表曰 臣安胜言 大阿金官长至 奉宣敎旨 并赐敎书 以外生公 为下邑内主 仍以四月十五日至此 喜惧交怀 罔知攸寘 窃以帝女降 王姫适齐 本扬圣德 匪关凡才 臣本庸流 行能无 幸逢昌运 沐浴圣化 毎荷殊泽 欲报无揩 重蒙天宠 降此姻亲 遂即华表庆 肃成德 吉月令辰 言归弊馆 亿载难遇 一朝获申 事非望始 喜出意表 岂惟一二父兄 实受其赐 其自先祖已下 寔宠喜之 臣未蒙敎旨 不敢直朝 无任悦豫之至 谨遣臣大将军太大兄延武 奉表以闻 加耶郡置金官小京
二十一年 春正月朔 终日黑暗如夜 沙武仙率精兵三千 以戍比列忽 置右司禄馆 夏五月 地震 流星犯参大星 六月 天狗落坤方 王欲新京城 问浮屠义相 对曰 虽在草野茅屋 行正道 则福业长 苟为不然 虽劳人作城 亦无所益 王乃止役 秋七月一日 王薨 諡曰文武 羣臣以遗言葬东海口大石上 俗传 王化为龙 仍指其石为大王石 遗诏曰 寡人运属纷纭 时当争战 西征北讨 克定疆封 伐叛招携 聿宁遐迩 上慰宗之遗顾 下报父子之宿寃 追赏遍於存亡 爵均於内外 铸兵戈为农器 驱黎元於仁寿 薄赋省徭 家给人足 民间安堵 域内无虞 仓廪积於丘山 囹圄成於茂草 可谓无愧於幽显 无负於士人 自犯冒风霜 遂成痼疾 忧劳政敎 更结沈痾 运往名存 古今一揆 奄归大夜 何有恨焉 太子早蕴离辉 久居震位 上从羣宰 下至庶寮 送往之义勿违 事居之礼莫阙 宗庙之主 不可暂空 太子即於柩前 嗣立王位 且山谷迁贸 人代推移 呉王北山之坟 见金凫之彩 魏主西陵之望 唯闻铜雀之名 昔日万机之英 终成一封之土 樵牧歌其上 狐兎穴其旁 徒费资财 贻讥简牍 空劳人力 莫济幽魂 静而思之 伤痛无已 如此之类 非所乐焉 属纩之後十日 便於库门外庭 依西国之式 以火烧葬 服轻重 自有常科 丧制度 务从俭约 其边城鎭遏 及州县课税 於事非要者 并宜量废 律令格式 有不便者 即便改张 布告远近 令知此意 主者施行
文武王(新罗)
谚文: 문무왕
朝鲜汉字: 文武王
文化观光部式:Munmu Wang
马科恩-赖肖尔式: Munmu W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