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在华中师范大学粒子物理研究所取得博士学位。
1992年,晋升教授。
1999年,受聘为博士生导师。
2003-2010年,任华中师范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
2010-2012年,任华中师范大学校长助理,研究生院院长。
2012-2017年9月,任华中师范大学副校长,兼任研究生院院长。
2017年9月,任华南师范大学校长、党委委员、常委、副书记。
2017年9月28日,华南师范大学在石牌校区国际会议厅召开干部大会,省委组织部副部长郑庆顺宣读省委的任免通知,王恩科任华南师范大学党委委员、常委、副书记、校长。[1]
2019年1月份,广东省政府批准:华南师范大学新一届行政领导班子任期5年,王恩科任校长。[2]
主要从事夸克物质理论、核环境中的微扰QCD理论、有限温度场论领域的理论研究荣誉成就
在夸克物质硬探针信号研究方面,发展出有限温度密度的夸克物质系统具有细致平衡效应的喷注能量损失;引导出强作用介质的喷注层析(Jet Tomography)新研究方向,理论预言得到国际大型实验合作组的实验证实;提出的核修正因子由RHIC的国际实验组PHENIX和STAR进行了测量并得到验证。在有限温度场论研究方面,给出了N点非线性响应函数推广的涨落-耗散定理;提出了一种基于梯形图重求和计算热标量场输运系数的非微扰方法。发表的研究论文被他人引用近600次,单篇SCI他引最高次数130余次。指导张本威和王茹敏的博士学位论文2006年和2009年分别入选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论文。
曾获得德国洪堡研究奖学金获得者。
2002年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2004年作为第一完成人完成的“强相互作用新物质形态的硬探针信号及集体效应研究”项目获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
2005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2006年所领导的团队入选教育部“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同年获得湖北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2007年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同年被武汉市人民政府授予首届武汉市优秀科技工作者荣誉称号。
2009年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并获得“湖北省劳动模范”荣誉称号。
2010年获得“全国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