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数据来源于百度地图,最终结果以百度地图数据为准。 伊克乌兰乡[Yi Ke Wu Lan Xiang]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刚察县辖乡。位于县境南部,距县府驻地4公里。人口0.4万,以藏族为主,占总人口的98%。 面积0.1万平方公里。辖贡麻、亚秀、亚贡麻、尚木多、角什科贡麻、角什科秀麻6个牧委会。 1957年建伊克乌兰区,1958年与沙柳河乡合并的伊克乌兰公社,1962 年改为伊克乌兰乡,1969年改为伊克乌兰公社,1984年改为伊克乌兰乡。地处湖滨平原,淌木多河流穿境内汇入青海湖。矿藏有煤、铜、银、铀、石灰石等。以牧业为主,牧养藏系绵羊、牦牛、马等。青(海)藏(西藏)铁路、公路穿境,交通便利。
伊克乌兰系蒙语,意为:“红色的河”,建政于1958年。位于县境中部偏西,东南与青海湖相连,西以泉吉河为界与泉吉乡毗邻,北以木里河为界与祁连县默勒镇相望。全乡土地总面积266.798万亩,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23.3%。草场总面积240.42万亩,可利用草场面积215.32万亩,占草场总面积的89.56%,畜均占有草场10.04亩。其中:冬春草场面积99.98万亩,占草场总面积的41.6%;夏秋草场面积140.44万亩,占草场总面积的58.4%。
全乡辖6个行政村,16个社,是全县唯一没有农业的纯牧业乡,2011年底,全乡共有牧户1345户、5466人,共有劳动力2014人,贫困户296户、891人,特困户252户、548人,残疾人145人,五保户23户,无房户104户,危房户102户。全乡1个党委,7个党支部,其中6个建制村党支部,1个机关党支部,党员总数229人,男200人,女29人。居住藏、汉、蒙、回、土等民族,藏族占全乡人口的98.7%。全乡辖宗教寺院3所,分别为刚察小寺、角什科寺和科才寺,共有活佛2名,131名僧侣,其中刚察小寺48人,科才寺28人,角什科寺55人。牲畜存栏21.44万头(只、匹),母畜比例达59.6%,牧民人均占有牲畜40.3头(只、匹)。全乡现有围栏87.06万亩,围栏率为87.08%,暖棚689处,覆盖率达56.56%。人畜饮水管道总长35公里,供水点23处,土井328处,保温式土井11眼,受益1104人,受益牲畜3.05万头(只、匹),饮水半径控制在2公里以内。通路239公里,通电1012户,覆盖率达76%。全乡经济总收入达6302.75万元,纯收入达4381.99万元,人均纯收入达8016.82元,比上年增长23.1%。
伊克乌兰乡社会单位有社会经济发展服务中心、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中心、水管所、兽医站、卫生院。其中社会发展服务中心5名(1名干部、2名普工、1名工勤人员和1名技术员);经济发展服务中心7名(5名干部、2名合同制工人),水管所1名(技术员),兽医站9名,卫生院9名。
315国道以南涉及伊克乌兰乡角什科贡麻村、角什科秀麻村、亚秀村、刚察贡麻村、压贡麻村、尚木多村。其中角什科贡麻村草场面积0.5万亩,13户,51人;角什科秀麻村草场面积0.95万亩,人口70户、290人;亚秀村草场面积1.4万亩,人口62户、272人;刚察贡麻村草场面积0.65万亩,19户、87人;压贡麻村草场面积0.92万亩,30户、140人;尚木多村草场面积0.65万亩,人口25户、120人。我乡在315国道以南共涉及牧户219户、960人,共有草场5.07万亩。
伊克乌兰乡下辖以下地区:
刚察贡麻牧委会、角什科贡麻牧委会、亚秀牧委会、尚木多牧委会、压贡麻牧委会、角什科秀麻牧委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