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题名:dong fang shi yu zhong de lie ning xue shuo
其它题名
并列题名
ISBN:7-5035-2256-9
责任者:俞良早著
出版者: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出版地:北京
出版时间:2001
中图分类号:A82
附注:湖北省社会科学基金“九五”重点项目 湖北省“九五”省级重点学科建设项目
本书包括:东方社会政治条件下的列宁政党学说、关于国内战争的若干问题—评拉比诺维奇、列宁把“供应和分配”统一起来的思想等内容。
目录
序言
导言(代)——俄罗斯政局演变与列宁主义旗帜
一 戈尔巴乔夫由主张“求教于列宁”转变为规避、歪曲列宁思想,但不敢公然反对列宁主义
二 新的当政者倒行逆施,广大人民群众倍加怀念列宁,拥护列宁领导的十月革命
三 当前俄罗斯正直的学者高度地评价列宁和他的理论
第一篇 东方实际与列宁学说
第一章 东方社会政治条件下的列宁政党学说
一 列宁政党学说内容的几个特点
二 东方的社会政治条件
三 从东方的条件出发看列宁的政党学说
第二章 东方的社会矛盾和列宁关于革命特殊性的学说
一 列宁关于落后国家革命特殊性的学说
二 东方国家社会矛盾的特点
三 从东方的社会矛盾看列宁关于革命特殊性学说的正确性
第三章 东方的生产力状况与列宁的经济建设学说
一 列宁经济建设学说的主要内容
二 东方国家的生产力状况
三 从东方生产力的状况看列宁的经济建设学说
第四章 列宁的政权学说与东方革命的现实基础
一 无产阶级专政“是铁的政权”
二 无产阶级专政“是不受任何法律约束的政权”
三 无产阶级专政“是一个由若干齿轮组成的复杂体系”
四 从东方革命过程中的现实情况看列宁政权学说的正确性
第二篇 列宁学说与当代西方学者的误解
第五章 评西方“重评派”关于十月革命和列宁学说的观点
一 评西方“重评派”对十月革命过程的认识
二 评西方“重评派”关于十月革命时期党的领导作用的观点
三 评西方“重评派”对1917年及其以后列宁思想的认识
第六章 评罗·塔克关于列宁学说的若干观点
一 对列宁学说的一些正确的见解
二 所谓“来自上面的革命”的列宁主义渊源
三 关于“谁战胜谁”的含义
第七章 评沃·莱昂哈德关于列宁主义的观点
一 一些值得肯定的看法
二 所谓“两个决定性的思想对政治现实产生了影响”
三 所谓“还有很多需要批评的东西”
第八章 关于国内战争的若干问题——评拉比诺维奇的观点
一 布尔什维克同孟什维克、社会革命党之间未能结成联盟的原因是什么?
二 引起国内战争的原因是什么?
三 国内战争产生了“行政命令体制”和“极端独裁裁政权”吗?
第九章 列宁政治形象的多维性——评“两个列宁”说
一 勇往直前的世界社会主义革命者和谨慎务实的苏维埃国家建设者
二 政治军事斗争中的激进主张者和经济建设中的渐进主张者
三 评德·列科维奇的“两个列宁”说
第三篇 东方学者对列宁学说的研究与探讨
第十章 社会主义思想史上一个疑案的解析——研究列宁的《论欧洲联邦口号》
一 《论欧洲联邦口号》的主题思想
二 由主题思想引申出的“世界联邦”问题
三 解析列宁文章中的一个句子
四 高举马克思主义理论伟大旗帜的列宁
第十一章 社会主义思想史上一个疑案的再解析——研究列宁的《无产阶级革命的军事纲领》
一 研究和探讨问题的前提
二 列宁关于两种革命战争“汇合”的思想具有“同时胜利”的倾向
三 列宁说恩格斯的思想“完全正确”
四 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历史和理论
第十二章 “从革命的第一阶段向革命的第二阶段过渡”——研究列宁的《四月提纲》及有关的著作
一 《四月提纲》的产生及其有关的著作
二 “革命的第二阶段”的内容是什么?
三 “向革命的第二阶段过渡”指向社会主义革命的准备阶段过渡
四 同西方一起取得社会主义革命胜利
第十三章 十月革命与列宁战略思想的两次转变
一 作为欧洲社会主义革命“序幕”和“阶梯”的俄国革命
二 列宁战略思想的初步转变:肯定俄国先于西方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可能性和必要性
三 列宁战略思想的进一步转变:提出东方社会主义战略和国内发展战略
第十四章 关于列宁国有化思想的历史考察
一 十月革命前夕关于国有化的思想
二 十月革命胜利后关于国有化的思想
三 国有化同社会主义之间联系的思想
第十五章 社会主义史上争取“稳定”的第一次尝试——新经济政策初期列宁的理论与实践
一 苏俄政局不稳的情况及其原因
二 改变经济政策以促进政局稳定
三 关于促进稳定的其他措施
第十六章 关于列宁苏维埃建设思想的几个问题
一 关于所谓“一党专政”的问题
二 无产阶级的国家制度还是所谓“党治制”?
三 关于苏维埃政权的“人民性”
第十七章 列宁后期关于党的理论建设的思想
一 维护和捍卫马克思主义理论
二 在探索中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
三 学习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
第十八章 沿着两条线索掌握列宁的后期思想
一 从思想发展的单一线索转变为两条线索
二 沿着世界革命的线索看列宁的后期思想
三 沿着俄国国内建设的线索看列宁的后期思想
四 两条思想线索的比较及对列宁后期思想的总评价
第十九章 列宁把“供应和分配”统一起来的思想
一 列宁把“供应和分配”统一起来思想的形成及其意义
二 十月革命胜利初期列宁是否指望通过把“供应和分配”统一起来使苏俄“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
三 进入国内战争时期后列宁是否指望通过把“供应和分配”统一起来使苏俄“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
四 列宁是否主张取消货币?
第二十章 关于列宁逝世前夕几个重要论断的理解
一 “这已是建成社会主义所必需而且足够的一切”
二 “我们要解决的任务的确就只剩下实现居民合作化了”
三 “我们对社会主义的整个看法根本改变了”
第四篇 创设“东方列宁学”
第二十一章 关于“东方列宁学”的构想
一 构建“东方列宁学”的必要性
二 “东方列宁学”的含义
三 “东方列宁学”的任务
第二十二章 “东方列宁学”的产生与成熟
一 “东方列宁学”的产生
二 “东方列宁学”趋于成熟
三 “东方列宁学”的特点
第二十三章 “东方列宁学”论列宁主义的定义
一 对前人所下定义的评论
二 科学界定“列宁主义”
第二十四章 “东方列宁学”论列宁主义的精髓
一 提出列宁主义“精髓”的意义
二 从农民战争同工人运动相结合的特殊形势确定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方针
三 从小生产占优势的状况确定利用资本主义和国家资本主义的政策
四 从群众缺少知识和政治觉悟低的状况确定文化教育和政治教育并举的方针
第二十五章 “东方列宁学”论列宁主义的科学体系
一 重新认识列宁主义科学体系的意义
二 列宁主义的科学体系及其构成内容
三 对列宁主义科学体系的论析
结语——列宁领导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经验
后记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