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氏宗谱

严氏宗谱

人口 2380人
印刷 黄石阳新谱局
书名 严氏宗谱
装帧 精装本
定价 380元
迁徙路线 浙江桐江-江西奉新-湖北阳新
类别 历史,家史,民间文化
目录导航

前言

严氏宗祠严氏宗祠阳新县黄颡口镇严家塆自然村的《严氏宗谱》,曾经毁于明末李自成起义期间,这以后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家族里只有墨谱。虽则如此,但人们还是尽心尽力的将家族里一些重要的东西(如祖籍、世系、祖先的名号、家族名人等)通过墓碑的形式保存了下来。一直到乾隆初年,在族里一些有识之士的倡导下,始修家谱。1736年(乾隆元年)由严天开主局开始纂修家谱,严宗仁、严盛官、严存榔、严焕忠四人协同纂校。此届修谱,考证遗存,搜集资料,合力鼎修,备受艰辛。一直到1739年(乾隆四年)冬,历经四个寒暑,始成。后经过多次撰修,方成规模。

黄颡口镇严氏家族,祖籍江西奉新县(地名石巷,今属奉新县会埠镇青树村),自元末至元年间迁入湖广兴国州(今阳新县),已近700年历史。包括阳新县内的细湖塘自然村、瓦罐窑自然村、白门楼自然村、富水严庄自然村、凤凰淀庄、围墙严自然村、西门楼自然村、太子镇会稽山严庄和大冶市的下圻庄。其《严氏宗谱》历史悠久,保存完整,内容翔实,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家族谱书,颇具研究价值。

序文

明洪武三年序

历史遗存历史遗存(13)按世家:严姓出自轩辕黄帝(姓公孙名轩辕有熊国君)之子,其子曰昌意,生颛顼,代少昊(黄帝次子)金天立命,其子祝融为夏官,弟吴回复居其职。吴回二世有季连得芈姓,季连之后有鬻熊,事周文至成王,封其子熊绎于丹阳。至夷王时,楚王熊渠僭称王十一世。入春秋时,有曰:武王益强大,传文王及成王,历穆王,至庄王霸诸侯,其后世子孙遂为姓。后西汉时,有庄忌生庄助后,避明帝讳改姓为严,故曰严助。汉武时,以贤良对策,擢为中大夫。是时,上亲任虽有司马相如、东方朔、吾邱、寿王朱买臣、枚皋终军等,而助先进,每令助等与大臣辨,论中外应以义礼之文。后因侍宴从容,乞为会稽太守,上与之,数年上赐书曰:君厌承明之庐劳侍之事,出为郡史,间阔良久,不闻助上书,谢留为侍中。助之时,严安于元朔元年,与徐乐皆上书谏伐匈奴云:陛下何威而不成?何征而不服?书奏武帝,召见曰:公等皆在,安何见之晚也!拜为郎中。安之后,有严遵,字君平,卜筮成都市,日阅数人,每依卦辞教人忠孝。日得百钱,足以自养,则闭四下廉而读老子、杨雄,少从之学,称之曰:其风足以激贪励俗,亦近古之逸民也。蜀人罗冲,为具车马衣粮劝之仕,君平曰:我有余,君不足,何以不足奉有余?冲曰:吾家万金,子无担石之储,何谓有余?君平曰:吾尝宿子家,见子书夜汲汲,未尝有足。今我卖卜不下床而钱自至,尚余数百。尘埃厚寸不知所用,我有余而子不足也!益州牧李强召为从事不就,年九十以其业终。平之后,有严彭祖与颜安乐俱事陆孟,孟弟子百余人中惟二能质问疑义,孟曰:春秋之义在二子矣。由是《公羊·春秋传》有严颜二子之学,汉宣帝时为博士。祖之后有万石严媪,生严延年兄弟五人,皆位显耀东汉,人号曰:万石严媪。王莽纂汉时,有光字子陵,小字狂奴,与光武微时同学。后光武欲诛王莽而复帝业,乃迎子陵,光武曰:高皇创业逢韩信,汉世中兴仗子陵。于是同上钓台以观星象,见帝星出现,子陵用计掩没帝星。一十五年后,人有诗云:七里青滩映石层,九天星象感严陵,钓台之上无丝竹,不是高人谁解登?迨光武将有天下之时,子陵送年号以为建武元年,光武曰:昨宵忽有灯花爆,今日果然故人来。子陵设计议论国事,使马援领兵破巨无霸以诛王莽,帝即位,子陵披羊裘隐身钓泽中。帝乃以物色求之,及备车马绂纁以聘,三次乃至,御宴毕,与上共卧龙床,横足加于帝腹。次日,太史占曰:夜来客星犯帝座,甚急,帝笑曰:朕与故人子陵共卧耳。除谏议大夫加赠高节大王,不屈。隐于富春山耕钓,后名其处曰严陵滩,钓台在严州府桐庐县,东西二台,各高数十丈,有羊裘轩、客星阁、招隐堂。而国人叹曰:登天莫攀龙,走山莫骑虎,贵贱交心终不移,惟有严陵及光武。陵死,葬于彼处,建庙堂而奠焉,免世家之租税以奉祠事,厥后,七舍秀公、八舍丽公宦游洪州豫宁,誓逢三峰上,偶见三山之内山川盘徊,卜宅而居,称其山曰严陵山,后世子孙,螽斯蛰蛰,富贵相绳,有知天文。严撰,字善思,唐武后时,为太史又为监察御史。后挺之姿质轩秀,擢制中科累迁给事中,唐开元中,张九龄为尚书左丞相后,有严震,德宗朝封为冯翊郡王,其子公弼,为山南西道节度史,撰之元孙严协律,宪宗朝为左仆射,封郑国公,严武字季鹰,挺之子也,幼豪爽,母裴氏不为挺之所容,独厚其妾,武八岁袖铁锤就寝,碎其妾,左右惊报,挺之以为戏杀,武曰:安有大臣厚妾而薄妻者,儿故杀之,非戏杀也。父奇之曰:真乃挺之子也。天宝中为剑南节度史,讨吐蕃有功封郑国公。六世孙严平,字公政,唐文宗太和二年,上亲策制举人,当时宦者益横,建置天子在其掌握,权出人主之上,无人敢言贤良方正,刘贲等对策及之考官,叹服而不敢言,取中第者二十二人皆除官,严平为金紫光禄大夫,葬于德安斜兴里土名乌龟石傍,夫人刘氏,陂溪刘加政之女,葬于石溪伍家冲。同朝有林善为银青荣禄大夫,亦娶刘氏次女,严林为连襟。刘翁诗云:吾家门下广乘龙,惟我乘龙不众同,白玉阶前骑骏马,黄金殿上吐霓虹。乌纱帽覆青丝发,紫绶袍遮锦绣胸,让位恩荣归故里,双双来拜丈人峰。大夫十一代孙严通,宋哲宗朝受杭州路太守,后任平章事。严清字广文,徽宗朝为崇阳县尹,生子三:曰泰曰礼曰崇,虽宗谱不无残缺,而一脉相绳,班班可考。

又况上祖以来,建立祠堂在于升坪东北隅石溪之地。后宫前殿东西两廊,祖像神威而煊赫,灵通圣德以昭彰,各分嗣孙春秋聚贺矣。

大明洪武三年庚戌岁 公刊

明嘉靖二十七年序

天下之生久矣,有人而父子生,有父子而子孙生,生生不息而后云仍相承,奕叶分茂,聚而成族,析而出户,广衍而散处之,绳绳相继,于是有州里殊方、世朝异代而原其始。畴,非一体之所分哉。一体之血脉,靡不流洽。孔子曰:仁者人也,亲亲为大。谱,正所以亲亲也。宋代欧苏二家谱式,节目颇详,治谱之家多仿之要。不外于明其世、昭其序、纪其人,俾世派有自来,死徙有乡里,世世相承,无相失也。予姓郡天水,系出楚乃庄王庶孙,传至汉名安公。临淄之有严氏,公十者肇基也。公之六世孙讳光,又越十余世,讳善思公为唐御史,武公字季鹰为唐相封郑国公。史册中班班可考。历宋元朝代不乏人,相传至今。绩公称始祖,此吾族之所由仿也。今合族修葺谱帙,遍告族人曰:远祖近族勿忘其本源,大宗小宗勿溷其亲疏,非我族属富贵而不收,是吾亲脉贫贱而勿弃。谨继嗣,严婚媾,详厥生藏以绵春秋,表厥拔出以养子弟,于是乎一脉联而仁洽矣,于是乎九族敦而义著矣,于是乎隆杀生而礼秩矣,由是声气莫隔,缓急相呼,步武不愆,佑启无缺,智之所贻,又岂渺哉?此立谱之旨,修谱之意,可大也,可久也!

予为同族者,语之斯无负耳,复何序哉!

时 皇明嘉靖二十七年岁官戊申二月朔日

嗣孙进士严光治敬撰

乾隆四年序一

自宗法废,则世系不明,昭穆莫辨,而人始忘其本矣,故特立族谱以维系之,使世系昭穆有可稽,亲疏恩义有可考,此亦三代圣人遗意也。吾族世居兴邑兹土,已三百余年矣,为世一十有四,为支属者千百其人。不幸当改革之际,而谱弗存。仁人孝子不能无遗恨也。今冬族众,各序其高、曾、祖、祢暨兄、弟、子、侄派系,以质于予,且谓:谱失于前者既无可追,垂于后者犹有可补。计欲重修,至原苦于汗漫浩渺,世远族繁。远则不及收,繁则不能收,愈远愈繁,谱愈失矣。期必重修,请序以弁之,予谓俗偷义薄有亲服未尽而视为路人者,由不知谱而忘其本故也。亦有知之而又好奇钓誉,冒引他族以夸世胄,是知有谱而不知离本以规合,犹无益也。今合族公修,维纪所可知者,欲以实录而传诸后,岂非仁人孝子之心乎?愧余非史才,何以修龙门之业?第有此美举,敢不尽心以勷成乎?爰取宋儒欧苏之谱,仿而师之。近自我考,远自本支之祖,凡有善可书,型可范,以至封赠之荣,宦绩之著,宗庙之典,闺门之章,祖墓之所,子孙之贤,能黎然毕举。倘稽查不实,似是而非者,毋得徇情妄收以乱宗派。绳绳接武,自成一家,俾使后之孝子慈孙克绍厥绪者,一览灿然。何忧乎宗法之废,世系之不明,昭穆之莫辨,而忘其本乎?即欲溯本寻源,閤族会宗,直追桐江故风,未必无补于万一也耶,后之人其勗诸!

时 皇清四年已未岁季冬月上浣谷旦

十四世孙 自璠(1665-1747)庠名达识

乾隆四年序二

盖自秦以后而宗法废,世家大族自识谱牒以志不忘。厥后欧苏二公互有纂修,以继三代圣人亲亲之余意也。吾先世出自桐江,由光公溯而上之至汉,助公以前荒渺难稽,助公以下世代相承。其支分派远,蔓衍天下,不获合集其成。而吾祖支下,一脉流传,绳绳接武。自宏策公迁豫章奉新,后钧举公任黄州路,始居黄颡口。爱其山谷灵秀,涧水清漪而落业焉。由宋而历我朝,人文肇起,世代缨簪。衣冠文物之美,科第蝉联之盛,为富川望族,至今啧啧人口。而家乘一书,遭兵燹而煨烬。胞弟于丁巳岁,蒐罗墓志,考证遗书,建立草谱。维本支于亦世,溯发源于桐江。予披阅之下,心有戚戚焉。昔从先君于署中,每叙及之,而苦于汗漫难稽。今颇有证闻,虽曰存一于千百,亦大异于崆峒氏之及四世而止,老泉氏之及五世而止,今冬合族付之梨枣,事将告成,问序于余,余曰唯唯。义率祖,仁率亲,未有仁而 遗其亲,未有义而忘其生者也。故列像赞以尚思,绘墓图以敦本,立派行以序昭穆,且显仕宦、彰隐德、表节烈,以劝善而策顽,非徒纪年月、考生庚、着葬所而已也。所以亲亲长长,讲让修睦端准诸此。予不才,敢付骥尾,共勷厥成,以垂后百世。后之起者,庶不致懵然无知而忘其所由来也,是为序。

十五世孙 庠名 天柱(1667-1745)敬识

乾隆四年序三

上古鸿蒙肇起,姓氏未著,三五之王天下也,类称名以为氏。爰及诸侯锡之土,则以国为氏。卿大夫食采邑则以邑为氏,又或以官为氏,不可枚举。时有以谥为氏,如卫康之后称康,楚庄之后称庄,吾严氏之先本庄,盖楚庄王之支孙也。至后汉避讳改严,固已悉载经传而无疑者。吾祖由奉新迁居富川十有五世,历元至今,累世书香,科第蝉联,庠序累累,方兴未艾。而家乘一书尚且阙如。丙辰冬,弟楷编辑草谱。而商于余。余曰:善哉举也,第他族修之则易,吾族修之则难。一难于兵燹之后,再难于久湮之余。将始、太、高、曾、祖名字不无错讹,子、孙、曾、元派演殊多失序,若戛戛乎难为继述矣。今秋合族鼎修,招集入局,校次成牒,订譌覈实,去伪留真,绳绳一派之接武而无溷,俾后之人,一展阅之,百世之祖先,了然心目,亿万之子孙森然鹰序。既有系,复有图,有赞传,有条例。非用心于敦本者,曷克臻此。历季冬始获告竣。予不敏,聊以纂修之源委,付之编云。

十五代孙 存槐(1698-?)谨识

乾隆四年序四

盖闻周礼小史,掌邦国之志,奠世系,辨昭穆。天子于诸侯、公卿、大夫、士胙之土则命之氏,诸侯、公卿、大夫、士之家,各按其世系以行宗法,故族不散而可纪。自秦以后,禄不及世,故宗法废,而缙绅士夫惟自识其谱牒以志不忘。太史公撰述本纪、年表、世家而自叙世系亦详哉,其言之故,曰:万物本乎天,人本乎祖,尊祖故敬宗。尊祖敬宗,故合族而亲亲之仁以著,此人道之大端而谱之所由立也。余严氏肇自高阳,固已悉载本传,然支派亦远不可稽,幻不可考。窃取夫子删书断自唐虞之意。自汉助公以来,绳绳接武,朗若列眉,迄光公高不事之节,得圣人之清。后之子若孙,蔓衍天下。故宏策公迁豫章武宁、奉新等处,悉光公苗裔也。其著姓兴国,始祖仲玠公由奉新石巷徙居黄颡口,至贤公始出户焉,历元而及我朝十有五世。谱失久矣,余每推其故,未尝唏嘘流涕也。想先世,四世而诗书之泽已润,若霖公、雾公、云公,登永乐乡荐,姑苏公(即宗表公,因宗表任苏州,苏州别称姑苏)中景泰癸酉,梅池公中嘉靖壬午,若松山、凤山、南郊、义相、和卿辈,科名庠序,奕奕甲富川矣!余先君凤洲公隽康熙丙子贤书,任圻水谕十有余年。尝念祖功宗德,志欲立修,未及归田而捐馆,则有志不及为。即吾族博物洽闻、鸿才命世者代不乏人。又以剞劂无力而止,是以迁延至今,而谱未有作。此余之唏嘘垂涕而不能已也。矧自兵燹后,旧闻散轶,蒐讨无从。丙辰冬,偕弟榔询诸父老,考之碑碣,得族氏人名汇次其世,而字号行实,颇有证闻,取而编辑之。富贵不援,贫贱不遗,更加咨访,稍稍成帙。然阙略孔多,实用耿耿。今冬房叔自璘,胞兄孔林,堂兄克毅、绍宗,弟尊三、允繁、尊一、龙山,侄羲出等秉公协力,敛费重修,合族凑资,以付梨枣,斯亦仁人孝子之用心也。余不才,敢付龙门之业,共勷厥成,汲汲不敢后已。后之人因而续之,斯可传之亦禩也,要于上念祖宗以忠厚传家,以诗书衍世,亲亲而长长,敦让而修睦。秀者士,朴者农,侧身饬行,勿底不类,以忝厥祖,为当世贤人所惋惜,庶家声其克振乎?诗曰:无念尔祖,聿修厥德。又曰:勿替引之,凡我族属,尚明德之。云尔。

乾隆四年已未岁 季冬月谷旦

十五代孙 天开(1703-1771)谨识

乾隆四年序五

家之有谱,犹国之有史也,史必断自三代,而后一朝之损益以成,谱必溯其源,源流而后,一家之支谱不紊,苟非书之于谱,将数世以后,茫然不知所自出,或相视如秦越焉,故家谱之作,岂容缓哉?吾族派演桐江,自玠公元顺宗举茂才,官黄州路阻乱未归,后迁武昌之兴国,创开基业,子姓繁衍,详载旧谱,其来久矣。至兵燹之余,家声亦稍中坠,谱牒亦随之而沦亡。迨我朝定鼎以来,犹未纂修,余心窃惧焉。因向诸父昆弟辈商之,笔为家谱,授字命名,俾毋紊乱祖考以昭信也,而诸父昆弟曰:善哉举也。爰是与堂兄曰赞尧、曰端木者,登山寻碑,详纪其实,今冬谱牒告竣,付之剞劂,异日者,子若孙承先烈而式廓之,虽代远年遥,而按谱以稽,森然鹰序,譬如黄河之水,千里九曲穿龙门,过积石以达于海者矣!是为序。

十五代孙 盛官(1705-1778)谨识

乾隆四年序六

余,子陵公之后裔也。尝考子陵公本末,德性纯粹,器识宽广,少与光武帝同学,深悉光武之为人。及光武即位,变姓名隐富春,光武思其贤,绘像求之,及得,安车元纁迎于京,拜谏议大夫不屈,后世有以巢父许由比者。噫,是岂知子陵公之心欤?我祖子陵公,盖以光武中兴事业,云台诸公佐之有余,而实欲以桐江一丝激懦兴顽,转移东汉风俗,其有助于光武大矣。《易》曰“鸿渐于逵,其羽可用为仪”。其即子陵公之谓欤。予尝读《晦山集》、《咏严陵滩》之诗,有曰:“谁空今古称高士,叹绝岩滩个老夫。眼底已如天地阔,胸中尚有帝王无。气凌御榻星辰动,道播羊裘海岳孤。夜上钓台神骨冷,敢分幽韵卧江湖”。是诗之妙,仅得子陵公之量,而不能得子陵公之心也。子陵公之心,不以家国民物为任,更重于家国民物为任者也。而徒以膏肓泉石目之,其不知子陵公也实甚矣。子陵公积厚流光,子姓瓜绵于浙水,椒蕃于豫章,而又蔓延于荆楚。故我仲玠公迁徙以来,数百年内,印若若绶累累,为富川望族,而于是事先之礼尤谨。建祖祠与东首,春秋整顿,俎豆修洁,虽未及富春祠之丰美,而妥侑于先人者,庶几可告无罪也。惜兵燹之后,谱牒残缺,坟冢间有遗忘,族众人等悯此至切,因举予父及叔祖自琰,堂叔天开、存达等抵舟奉新,默识谱头,约修家乘,起谱祠中。爰举余父与堂叔天开主局。余父亦不敢以不敏告辞,奈岁试巨典,束装赴省,转命小子,小子闻命喜惧交集。喜身与局中得悉先人原委,而又愧以枵腹,多贻弇鄙之讥。古人云:作史须三长,曰学曰才曰识。予小子之职斯役也,三长中敢自信有一长乎?于不敢自信中而有可信者,心而已矣!兢兢业业,朝夕供职,其登诸梨枣者,褒美不忍溢也,笔削毋敢淆也,一字一画,祖实临之,谱成陈于祠,焚香告曰:自今上溯历有年,所至仲玠公,自仲玠公上溯历有年,所至子陵公,萃子孙之精诚,以感格其祖考,会祖考之灵爽,以佑助其子孙。他日寻常富贵功名而外,或有以清风亮节,扶持名教人物,如我子陵公者。出于其间,则富川即为富春其生色,荆楚多矣!岂独有光于吾族之家乘也哉?余是以盥手研墨,敬书鄙意,以附于谱之末云。

十六世孙 宗仁谨识

嘉庆十三年序

《严氏宗谱》存照(部分)《严氏宗谱》存照(部分)(15)盖承先启后者,子孙所有事乎?遐思吾族家乘一书,遭兵燹之后,诸前辈蒐罗参考,默识宗派,集成卷帙,艰苦备尝。俾后人展阅下,感功德之艰忘。以故本支系出某氏,始迁何祖,暨宗法废自何代,谱法仿自何人,旧序详纪,已今何复赘焉。所可虑者,自乾隆元年丙辰岁,篡修以来,经年累月,综而计之,至今七十三载,凡五世矣!揆诸程子三世不修谱之说,,将先人之泽晦而弗彰者,遂觉瞿然内疚。况数十年间,各支之下,逋外乡者有焉,瘗他境者有焉,山河远隔,何在旁求,间闻人语,亦二三莫定,一旦欲尽纪胪列,其势甚难。夙夜图维第付之,无可如何之数。且生斯长斯,集族于斯者,支分派别,子复生子,孙复生孙,缉缉蔓衍,苟世远年湮,书缺有间,则祖墓难免渗漏,子孙视若途人,一本等诸秦越,可乎?乡一二伯叔辈,意欲领袖重修,竟赍志以没,事有未济。客岁,阖族仁人长者,有志笃亲迫,欲起而续修之,奈其事匪易,不获立观厥成。今春各自踊跃,考核生殁年月日时及墟墓,不别亲疏,不辞劳瘁,上治高曾及祖祢,旁治昆弟,下治子孙,备录支稿,规模已具,历春徂冬,会聚编辑,博综旧谱,更加详审裁制,损益字句,间有干忌讳者谨避之,心无不尽,力无不竭,兢兢业业,付诸梨枣。敢袭敬宗收族之雅意,亲亲之美举,使历代薪传有可继,尊卑昭穆无所淆,,维系联属,条贯分明,两月之间,而谱事告竣。属序于予,予曰:嘻,华易伤实,伪则乱真,余固汰华纪实,去伪笔真,岂敢摭拾远引,以避枵腹之讥哉?聊为先人广德泽,为子孙计长久,庶华阴门第,世世焕新,富春苗裔,绳绳接武,则后之承今,亦犹今之承昔。余不才,叨厕其间,以雕虫之技,爰竫数语以纪之云。

时 嘉庆十三年岁次戊辰冬月 吉日

公举十七世孙 守期(1780-1832)谨识

道光二十四年序

程子曰:收宗族,厚风俗,莫善于明谱系。又曰:宗子法废,后世谱牒尚有遗意,审是谱之所系不綦重哉。吾族旧有通谱,自受姓后,子继孙承,累累贯注,如串牟尼之珠。不幸遭明季燹毁,而庐山真面目尽蒙烟雾中矣!幸宗先诸君子探得江右善本,广为搜罗,授之梓人,迄今凡三易稿。虽不无别风淮雨之讹,而垂颕顾本,沿波溯源,自班班可稽也。第阅世既遥,庄分派别,不独遐陬异域,有难兼编,即同居井邑,或不免于疏漏,良用悒悒。如我助公第四十七世孙国祥公,居奉新石巷,生子三:长仲璧、次仲玠、三仲琏,元时,玠公迁楚兴国之黄颡口凤凰山下居焉,至三世孙贤公肇立产业,光大门宇,承顶辛亭里四八两甲隶军籍。琏公至十代孙应堂公,明时由石巷徙居保正里之会稽山,注民籍,累世各有谱牒,了如指掌。呜呼,二公虽迁分后先,莫非桐江一脉,籍共桑梓,实则军民异贯也。夫刘氏之眷列东西,要皆滥觞于彭原,阮氏之道殊南北,岂能自外于陈留?不攀援,不遗弃,据实大书,崇韬何至妄拜汾阳,正伦奚必衔怨南杜,而为有识所笑鄙也哉?今我玠琏二公支下,合局续修家乘,疑则传疑,信则征信,爰立派正名,以维宗法于不替,风俗因之而厚,亦收宗族第一义也,后有作者,其毋忽诸。

皇清道光廿四年岁次甲辰季冬月 望日

合局同刊

同治十二年序

尝闻:究山脉者,必推昆仑;穷河源者,端本星宿,矧联宗聚族,数典不忘,先猷饬纪,敦伦家乘,原符国史。稽吾氏族,派衍桐江,其源远矣,迁居兴国,由来久焉,昭穆相承,已传二十余代,支属合计,不下千百其人。自乾隆已未年庠生天开公、曾祖忠仁公竭虑提修,宏纲备举,越嘉庆戊辰岁,叔祖守期、守敏公精心纂辑,细目俱张,至道光甲辰,余不才,与守训公承尊长之命,主局续修。遵祖宗之规,依例详纪,庶昭穆之有序,俾生殁之无讹,不避枵腹之讥,集成敦睦之举。客岁,族叔桂业送考在省,会武冶同姓商集大成,因人言不一,有志未逮。依然设局祖祠,仍修支谱,复承其任,备录支稿,维系联属,条分缕析,敏勉剿袭,付诸梨枣,不数月而谱事告竣矣!属序于余,余曰:善哉。夫谱为亲亲实录,溯宗序,明世系,辨亲疏,诚要务也。至科名之显,封赠之荣,闺门之章,祖墓之所,诸前辈已详纪矣!余又奚言,抑余因有感焉。自粤匪倡逆十数年来,或赴外乡,或瘗他境,其间庐墓迁徙,生殁年月,苟不及今注明,窃恐将来失据甚非,所以承先志、笃宗谊也,于是矢志修辑,溯本寻源,行见桐江门第,世泽长绵。富春苗裔,家声丕振,庶前美斯彰,后盛益显,又何可量也哉?因次其言以为之序。

同治癸酉年孟冬月

十九世孙 茂汜 谨撰

1988年续修宗谱序

国之修史,家之撰谱,自古皆然。寻根溯源,承先启后,人子所事。

吾严姓氏鼎创汉朝,避讳刘庄,由庄易严。鼻祖忌公,西汉名儒,立世至今二千余载,支属蕃茂,衍天下。聚于严家塆、上严村者,始祖公,元未徙此。居会稽山者,琏公之后也,明时迁来。居柏林处者,璧公之后也。璧、玠、琏三公同胞手足,延至今日,五百余年,久盛不衰。望重阳新,家乘详记,何复赘焉!

家乘一书,乾隆四年先祖天开公始创,嘉庆十三年吾祖守期公踵修,道光廿四年、同治十二年、宣统二年、民国廿九年四度续修,汇成巨卷,吾综览旧谱,所喜者,纲目备举,图文并茂,上溯姓氏渊源,下明宗支世系。理二千载之脉络,翔五百年之史实,列祖之艰至矣!亲亲之意切矣,吾家乘问世于兹,凡二百五十载,重刊数版,似有所疑。读民国序文“若季广,若挺之,若助,若安,若忌”之句,“季广”实为“季鹰”,确为检校之讹,忌公乃助公之考,挺之为季鹰之父,欧公撰文,表行褒赞之词,内蕴逆伦之谬;观历代世系图、历代世系总目,“世系图”云安公乃助公之孙,“总目”曰助公、安公均为忌公之子;彭祖、君平,汉时名士,实则彭祖先而君平后,总目所传却非;“世系图”谓颜公十一世、武公廿二世,严颜,三国名将,严武,唐朝国公,间距五百余年,仅传十一世,似有疏漏,亦难信服。二者所传,确有讹误,家乘四度续修而未改旧制,地域变迁,称谓异同,纪年之法,凡例所述,审时度势,难合时宜。年深日久,恐难查考,传讹则谬矣,难考则乱矣,吾亦虑之。会此续修,言及疑虑,请益父老。父老诲之,释所疑者,欧公序文,列祖所托,仍留原状,以尊其诚。世系图目,先祖所绘,默识奉新,艰苦备尝,仍存篇末,以示后人佐证其实。解所虑者,谱首地图新名记之,旧名作注,重新绘图,新旧并存,以顺潮流而合时势,沿体例而续之,顺时势而校之,今之承昔,后之承今,则吾家谱日臻完美矣!今岁在戊辰,欣逢盛世,族中父老,遂立续修之志,合族仁人,共商敦睦之举。聚璧、玠、琏三公之苗裔,汇上中下几庄之文儒,备录支稿,校勘付印,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协力同心,数月告竣。父老嘱予为序,吾曰:噫,嘉庆重修岁在戊辰,吾祖守期公受合族之托,为之撰序,今族中父老嘱余为文,相距三甲子,欣逢二龙年,此天意乎?余虽不才,而难辞命,班门弄斧,岑楼齐末,以慰先祖在天之灵,而酬合族怜爱之心。

此届续修,真承先启后之壮举也。编修诸公,敢秉司马之笔,力担风云之险,精心编纂,以图大业。督修敛费诸君,鼎力相支,共勷厥成。至诚之心,可钦可佩!

吾才疏学浅,见短识薄,而今谱牒付印将成,紫阳高照,富春焕新。谬陈拙句,占篇幅于谱端,难避枵腹之讥,爰述数语,寄重望以后人,聊表不才之心。是为序。

公历一九八八年戊辰岁公举二十三世孙永恭谨识

郡望和堂号

郡望 天水郡(今甘肃通渭) 冯翊郡(今陕西大荔)、华阴(今陕西华县)
堂号 富春堂 天水堂、调山堂、古秋堂、钤山堂、育德堂、含晖堂、紫云堂、宜雅堂、四录堂、尺五堂、海云堂、慎本堂、绥成堂、锡类堂、务本堂、敦伦堂、奉恩堂、方守堂、客星堂等。

派行

郡望 天水郡(今甘肃通渭) 冯翊郡(今陕西大荔)、华阴(今陕西华县)
堂号 富春堂 天水堂、调山堂、古秋堂、钤山堂、育德堂、含晖堂、紫云堂、宜雅堂、四录堂、尺五堂、海云堂、慎本堂、绥成堂、锡类堂、务本堂、敦伦堂、奉恩堂、方守堂、客星堂等。

墓志

旧派 雨仲宏光 继汝时则 自存忠守 桂茂家修 【 应友思学 近宗家正 启文铭修】
新派 锦荣献廷 辅国显昭 德衍义堂

世系

旧派 雨仲宏光 继汝时则 自存忠守 桂茂家修 【 应友思学 近宗家正 启文铭修】
新派 锦荣献廷 辅国显昭 德衍义堂

传记

元故逸士严公可雄行贤十一府君重修墓表

上阶朝罢,忽门吏传,有客来号者,许见,乃世兄严子光旸,右剑邑已会矣。远涉所师,揖而言曰:吾太祖曾立墓志,百有余年,文字模毁,时乃重之。索序给余,余曰:孝哉!乃子追远之诚也。叨以世谊,岂能辞乎?阅行状谱列,派衍桐江,祖迹奉新,生石巷,迁兴国,丰先世,藩宣友文公之裔也。钓举公,行寿五,元举孝廉,任黄州路。夫子生子,子生孙。可孙,行贤十一,元故,卜地荆山源竹坑口。其子着孙,登科第,袭衣冠。生子继一,丕振先业。孙尚文、尚礼、尚和、尚义,尚文公,洪武年,由举人任嘉兴府推官。曾孙讳霖、云、雾、露、雳、霂、震、霆、沾,云中正统元年乡试,授扬州泰兴县教谕。五世孙仲威、仪、经,威、经伯仲纳粟入官,仲正(即宗表)公中景泰四年,由苏州府同知,进升中宪大夫,清慎惟勤。六世孙弘靖,拔贡授四川绵竹县,凤山敇授文林郎,弘覆、皋、裕俱庠生,弘哲等。七世孙光奇、斐、魁国学,光治公中嘉靖元年授茂州知州,光晹俱庠生,光炳子章应祖籍试,由进士官布政使司,墓葬五龙山之阳,建有茔墎,光粹一等。八世孙继满、葵俱庠生,继闵、唐、常、周、芳等。九世孙汝类、轼、栢、中俱庠生,汝官、汝度、职、业、谭、诺、谠、辕,箕四公岁进士出身,直隶州同知,汝六公乡耆。十世孙时拱、云、范、彰俱庠生。则易、钤、孔、师、杰、密、尊、英、从、信、正、诺、毅、矩等十一世孙。自希、自熊、未、进、罴、华、恪,自愉中丙子科,现任圻水教谕,达、旦俱庠生,宠、放、愃、合等十二世孙。存礼、仁武、天柱庠生,有贤。譬、实、鼎、祯等十三世孙。忠良、图、庆俱幼,业儒。后之人才蔚起,表旦社科甲联登方兴未艾,噫,可雄公之积德累仁,克昌厥后,天之拔施善人,未岂爽哉!累世旌志,纶音不忘,孝思勿替,长发其祥,是为序。

坟前五丘水田一石,以作祀扫,后竹山一塅,上下坝有古界。附录于后,永为祭物之馈。

赐进士第知政大夫前历湖泰政山西布政北京礼部尚书佥邑房范谱撰文

秉笔嗣孙大典敬楷书

顺治九季时夏时癸巳重修。墓因真石碎,再修筑。

皇上康熙六十一岁官壬寅孟冬月谷旦日

明故逸士严公继一府君墓表

墓之有志,其来已久。明景泰初听泉翁为祖始立墓表之数年,为树击碎,后仲威、仲正公继竖,迄今立乃三次矣。祖讳亨淑行继一,可雄公之子,子华公之孙也,生于元顺宗末至正中,家为兴国路永兴县辛亭里钜族。其时遭变搬迁艰辛,谱牒照石节录【出自家谱“亨淑”条目:吾祖乃吾宗垂统第一人也。先世不纲,陈友谅陷兴国,建都九江,实以附近居民。祖方十余岁,亦随迁例。我太祖龙兴癸卯八月,大捷鄱阳,伪都倾覆。祖同邻人葛氏潜回。天下大定,洪武初年,赖舅氏刘七斋送祖归。做屋于旧居之所,辑累旧业,即今所居是也!】,兹不复镌。子四人,长尚文,以人才仕四川马刺长官司吏目。孙曰云者,由庠生中乡试,仕杨州府泰兴县教谕。曾孙曰仲正,由庠生中乡试,任直隶苏州府同知,满考转奉议大夫致仕。曰仲威、曰仲经,以富民冠带,曰仲勋为使司宣差。元孙曰弘靖为上舍,听舍吏部。曰弘述为庠生。嗣孙自愉由庠生,中康熙丙子科举人,任圻水教谕。裔孙之荣,入黉宫、列儒林者,固不殚述矣。祖殁明洪武二十五年,葬柏木嘴庚山甲向。妣金、伍吴老孺人亦葬本山之右,同向。溯流穷源,必知所自派别支分,蛰蛰绳绳,非公之流泽孔长,曷克以此。故大书名讳于片石,非徙侈观览也。庸使后之子孙,思表以永,承而勿替也。

大清嘉庆丙子二十一年九月十四日合族嗣孙重立

故严公宣三府君之墓表

…兴国州儒…吴郡民诰
…里逸民梅山汪如润书
…按院中书东吴杨杞篆

……景泰壬申三月二十九日寅时,严氏宣三秀卒于正寝,享年七十有九也,其子雾同从兄………年九月初一日葬于祖居沧湖尾坐辛向乙,其棺以朽□,其椁以砖,其深以丈高大,其……年月日时并男妇名姓于上,奈仓卒一时,石多水痕,兼矮小弗称,□□乙未秋季子孙……表其行以予分教郡庠无与其兄苏州别驾宗表君,奉其□听泉君所□嘱……孝子之用心也……辞按传:公诲郁,字尚礼,世为新亭里人,生于洪武七年甲寅九月……祖可雄,父亨淑,行继一,母吴氏,行金五。兄弟四人,公次,长尚文,承□中以茂异举任四川马剌长官兵马司吏目,弟曰凯,曰彬,公□为人,天质朴实,精于家人生产。事兄友弟,尽道焉,公……里亦未尝少忤于人,自处勤俭,不事□暴,虽一瓦一木……西平李氏生子一,即雾。费氏女□人费敬尹景佑赵源婿………公□一子,不使游堕,其子亦能□有纲纪,累为里役以百长人多………二十四年矣。公存日月……俱未…仲泰未生即余皆有堂曾孙见在者十三人仲经亦……无报于予见世家大族不少矣曾不…传而遂委靡………岂有类耶兄其四人同居家声秩秩…
…………石表诸墓道

金陵杨英

严公弘覆墓表

严公凤山墓严公凤山墓赐进士第资政大夫南京吏部四明石塘闻渊撰

赐进士第嘉议大夫刑部右侍郎鄞东洲屠侨书篆

公讳弘覆,字本诚,世家兴国州之凤山,自称凤山居士。曾太父质,长官司吏目。太父云,泰兴县儒教谕。父仲正,苏州府同知,阶中顺大夫,治苏有善政,配王宜人,成化辛卯四月廿七日生公于苏之宦邸,嶷异常见,人知严氏之必昌矣。后三载致政,携归故乡。比长,益颖敏,读书过目成诵,通晓大义。侍大夫公及王宜人,旦夕不离左右。公与宜人亦以晚得此子,不欲令远游,以故学成而不应举。才气汹涌,下笔万言立就,议论古今,出经入史,虽专门名家弗及也。每清夜酒酣,朗诵孔明《出师表》、《浩歌》、武穆《送紫岩北伐》诗,盖以英雄自况。邻省盗起,远近络骚,当道知公有才略,辟以御冠。乃号召义勇,修明约束,人人争奋敌忾,盗闻之,不敢犯境。乡邻有争斗者,辄谕以礼法,率多心服,不赴讼于官。未尝受人馈谢,周贫恤匮,不惜所费,尝出粟赈饥,例授冠牒,非其志之。遭王宜人大夫公丧,哀毁骨立,殡葬如礼,手植万松,构孝思亭以庐墓侧,抚恤庶第,人咸以孝友称,当戒训其子曰:世道不古,良由学术不正、辞章功利之习,有以坏之。士君子立身天地间,当知所师法毋为习俗所移,皆名言也。卒于正德丁丑十月三日,距生四十有七岁。呜呼,以若人而不永季,惜哉,公配潘氏,生二子,长光溥,上舍生,先卒;次光治,号梅池,中湖广乡试,授浙江嘉兴府推官。公勤清慎,民颂青天,三载奏绩。

主上嘉之,推恩,赠凤山如其官,而封潘氏为太孺人,复擢梅池宁波府同知,先声所至,吾郡士民欣欣相迎也。一日谓余曰:先君之墓,大中丞陆公铭诸幽矣,未有表之者,愿乞一言以垂不朽。予素知梅池之贤,皆凤山公庭训所致,且宦业方隆,乔迁可待,而朝廷封赠之典未艾也,故表其平生志行,以为世劝焉。

大明嘉靖廿四年(1545年)岁在乙巳季冬月十三日

不肖孤子严光治泣血稽颡立

严公光治墓表

进士第通议大夫礼部右侍郎通山两崖朱廷立撰

严公光治墓严公光治墓进士中顺大夫知江西饶州府事南充子州王之臣书

光治公,字德卿,号梅池,世居兴国。曾祖云,任泰兴县教谕;祖仲正,任苏州府同知;考弘覆,号凤山,以梅池显,赠父文林郎,母潘氏封太孺人。生公丙辰正月十一日,方离襁褓,见者奇之,甫及胜衣,经史成诵,十五游庠,数为□□□□重,领壬午[乡]荐,上春官[报罢],获侍甘泉门下,五落礼围毋所逼,就嘉兴府,守官箴,伸冤理枉,御史周公□荐。文不□也,妖毁、朱入、祠建、景行,太学生徐元春纂要,足征也。三载报政,始沐。

□□□知识明敏通达,不泥于故常,操履端洁果毅,足当乎大任,案无留牍,狱无系囚,皆道公之实□,擢宁波府同知,□□未遂,例调顺庆,政声如在浙时,乙巳改任茂州,弃养而退,归田未几,丁未疾作。训其子曰:二十载未,王十心夺道事,人随往见黜,且予两任刑官,开释无辜,古活十人者有后,宜各勉之。卒于戊申四月□日,享年五十有三。配江氏封儒人,男三:继豫,娶江夏少府沈梦三女,续娶石氏;继豸,娶佥宪杨二石女,新创。继篆,娶蕲州□□化云川女。女二:长适刘师明,次适顾少忝,问孙男汝如,聘明氏;汝致,聘费氏,女淑贤□,抱拙家□,公□绍梅□□遐先谊,稽颡曰豫,以癸丑年十二月初六举先君柩,葬于柏木嘴凤山公墓左,见陆公铭诸幽矣,犹未有表之者,顾余言:少为光予考公,为亲而仕,为亲而隐,抚兄遗孤,若己之子。宦路险阻,略无愠也,两仁之□场皆获,门弟在浙,孙铨仇晋卿在蜀,往蹇来誉,安宇张万毕,皆其所注焉者。他如赈荒周急,昏夜必应,则公之孝友夙成,忠义弥笃,德之崇矣,且若人之德,仅殁越伍十,岂天道之不可知,抑郁不尽以遗志后耶。维然公之为宦,亦有吴栖蜀羁诸稿;公之文事,有《惠孚》、《狱辩》等篇。

公解组以来,迄今一纪。吾乡有过浙蜀,与彼士民经□化□其生也,必就而问曰:严大夫起居无恙?迨其死也,必详而询曰:严青天子孙何似?口碑啧啧,旷地同□,□不待予表,自昭昭于天,后世者姑次第其颠末云。

嘉靖癸丑岁十二月十二日吉 不肖孤严继豫 泣血稽颡立

严公光治传略

阳新县黄颡口镇严家塆历代世系

世序 直系 支系 世序 直系 支系
第1世 助公 第25世 崇公
第2世 杰公 第26世 绶公
第3世 安公 第27世 令斌公
第4世 亦正公 第28世 郢公
第5世 翊公 第29世 懿公
第6世 光公子陵 第30世 维公
第7世 焕公 第31世 羽公
第8世 勖公 第32世 功弼公
第9世 勤公 第33世 可求公
第10世 麟公 第34世 颐公
第11世 颜公 第35世 醮公
第12世 长公 第36世 翼公
第13世 畯公 第37世 纪公
第14世 文明公 第38世 思礼公
第15世 弦公 第39世 昌孕公
第16世 高公 第40世 嘉猷公
第17世 植之公 第41世 忠宁公
第18世 泄期公 第42世 宏策公
第19世 慈公 第43世 正方公 元方
第20世 撰公 第44世 廷珪公 廷素
第21世 挺之公 濬之公 侃之公 第45世 怀栉公 立栉[徙瑞州] 大栉[徙武宁] 慎栉[徙南京]
第22世 武公 第46世 以道公[行念七] 以信[行念六]
第23世 资公 第47世 国祥公 国襚公
第24世 隆公 第48世 仲璧公仲玠公[钧举公]仲琏公 仲玠生子二:子章 子华

阳新县黄颡口镇始祖钧举公(仲玠)派下世系

世序 名讳 生平纪略
第一世 仲玠 字季翁,号钧举,行寿五。妣项氏,生子二:子华子章(谱载:公返原籍参加科考)。公出贸淮安因遭风转居(注:湖广兴国州,地名黄颡口)辛亭里后,元至正年,举茂才,任黄州路提领。葬东庄屋上手坐丁向癸。禁界:坟前直出梁人地、后以梁人地、东以梁人地、西以陈人地为界。
第二世 子华 仲玠公次子,妣王氏,生子二:黑龙黑虎。公带虎回江西,无考。
第三世 黑龙 子华公长子,字可雄,行贤十一.妣刘氏,行德十二。生子一:亨淑。公葬荆山园竹坑口,癸山丁向.妣葬长乐源双井乐人屋侧,寅山申向。
第四世 亨淑 黑龙公子,行继一,妣金氏,伍氏、吴氏,生子四:宣一宣三女一宣姑宣四宣五。 公生元顺宗末,殁于洪武廿五年,葬门首柏木嘴,酉山卯向.妣葬本山之右,同向。切详:吾祖乃吾宗继业垂统第一也.先世不纲,陈友谅陷兴国,建都九江,实以附近居民.祖方十余岁,亦随迁例。我太祖高皇龙兴癸卯八月,大捷鄱阳,伪都倾覆,祖同邻人郭氏潜回.天下大定,洪武初年,赖舅氏刘七斋送祖归,做屋于旧居之所,辑累旧业,即今所居是也。【节录仲正《叙》 嗣孙天开述 坟四围不许羁牲打麦。】
第五世 宣一宣三宣姑宣四宣五 宣一继一公长子,字尚文,明举人,任四川马剌长官兵马司吏目。生子二:长,次。云出继宣二姑名下为嗣。宣三继一公次子,讳郁,字尚礼,号潜德.元配刘氏无出,续娶李氏,生子一:。宣二姑继一公之女,未适夫亡,在家守节.立长兄次子云承嗣。宣四继一公四子,讳凯,字尚义。妣□氏,生子一:。公葬提领坟桂珩公墓前。宣五继一公五子,讳彬,字尚和,妣殷氏,生子二:。复妣汪氏,生子三:

金堂先生行略

世序 直系 支系 世序 直系 支系
第1世 助公 第25世 崇公
第2世 杰公 第26世 绶公
第3世 安公 第27世 令斌公
第4世 亦正公 第28世 郢公
第5世 翊公 第29世 懿公
第6世 光公子陵 第30世 维公
第7世 焕公 第31世 羽公
第8世 勖公 第32世 功弼公
第9世 勤公 第33世 可求公
第10世 麟公 第34世 颐公
第11世 颜公 第35世 醮公
第12世 长公 第36世 翼公
第13世 畯公 第37世 纪公
第14世 文明公 第38世 思礼公
第15世 弦公 第39世 昌孕公
第16世 高公 第40世 嘉猷公
第17世 植之公 第41世 忠宁公
第18世 泄期公 第42世 宏策公
第19世 慈公 第43世 正方公 元方
第20世 撰公 第44世 廷珪公 廷素
第21世 挺之公 濬之公 侃之公 第45世 怀栉公 立栉[徙瑞州] 大栉[徙武宁] 慎栉[徙南京]
第22世 武公 第46世 以道公[行念七] 以信[行念六]
第23世 资公 第47世 国祥公 国襚公
第24世 隆公 第48世 仲璧公仲玠公[钧举公]仲琏公 仲玠生子二:子章 子华

遗录名目

世序 名讳 生平纪略
第一世 仲玠 字季翁,号钧举,行寿五。妣项氏,生子二:子华子章(谱载:公返原籍参加科考)。公出贸淮安因遭风转居(注:湖广兴国州,地名黄颡口)辛亭里后,元至正年,举茂才,任黄州路提领。葬东庄屋上手坐丁向癸。禁界:坟前直出梁人地、后以梁人地、东以梁人地、西以陈人地为界。
第二世 子华 仲玠公次子,妣王氏,生子二:黑龙黑虎。公带虎回江西,无考。
第三世 黑龙 子华公长子,字可雄,行贤十一.妣刘氏,行德十二。生子一:亨淑。公葬荆山园竹坑口,癸山丁向.妣葬长乐源双井乐人屋侧,寅山申向。
第四世 亨淑 黑龙公子,行继一,妣金氏,伍氏、吴氏,生子四:宣一宣三女一宣姑宣四宣五。 公生元顺宗末,殁于洪武廿五年,葬门首柏木嘴,酉山卯向.妣葬本山之右,同向。切详:吾祖乃吾宗继业垂统第一也.先世不纲,陈友谅陷兴国,建都九江,实以附近居民.祖方十余岁,亦随迁例。我太祖高皇龙兴癸卯八月,大捷鄱阳,伪都倾覆,祖同邻人郭氏潜回.天下大定,洪武初年,赖舅氏刘七斋送祖归,做屋于旧居之所,辑累旧业,即今所居是也。【节录仲正《叙》 嗣孙天开述 坟四围不许羁牲打麦。】
第五世 宣一宣三宣姑宣四宣五 宣一继一公长子,字尚文,明举人,任四川马剌长官兵马司吏目。生子二:长,次。云出继宣二姑名下为嗣。宣三继一公次子,讳郁,字尚礼,号潜德.元配刘氏无出,续娶李氏,生子一:。宣二姑继一公之女,未适夫亡,在家守节.立长兄次子云承嗣。宣四继一公四子,讳凯,字尚义。妣□氏,生子一:。公葬提领坟桂珩公墓前。宣五继一公五子,讳彬,字尚和,妣殷氏,生子二:。复妣汪氏,生子三:

考证

词条图册

严光治,字德卿,号梅池,生于1496年(大明弘治丙辰年)农历正月十一日,敕文林郎。其曾祖云,泰兴县教谕;其祖仲正,任苏州府同知;其父弘覆,号凤山,赠文林郎浙江嘉兴府推官;其母潘氏,1540年(嘉靖十九年二月十二日)敕太宜人,礼部尚书孙承恩并为其书《题蟠桃图为严梅池节推寿母》(见《四库全书·文简集》)一首。

公方离襁褓,能诵经史,才智过人。15岁时,在州学游庠。年仅21岁,慈父见背。一直到嘉靖壬午年公26岁时,始中湖广乡试。后侍读于明代哲学家、教育家、书法家湛若水门下。其后因诸多原因,家道中落。为政后,嘉靖十六年,就任嘉兴府推官。为官从政,案不留牍,狱无系囚,伸冤理枉,恪守官箴。1540年(嘉靖十九年),因光治公之政绩和德行,朝廷“视品推恩,缘子贵父”,“主上嘉之推恩,赠凤山如其官”, 在其父凤山公离世23年后,赠为文林郎浙江嘉兴府推官。同时复擢光治公为宁波府同知,因归未遂,又例调四川顺庆。顺庆6年,政声如在浙时,颇受时任川北道按察司佥事杨瞻之重。1545年(嘉靖乙巳年),奉朝廷之命进任茂州知州,后弃养归田。丙午过后,丁未疾作,1548年(戊申年)农历四月去世,享年53个春秋。

归田期间,适逢族中大修谱牒,现存嘉靖戊申年二月刊印的光治公撰写的家谱序文,应该为当时所作。

公之一生,知识明敏通达,不泥于故常;操履端洁果毅,足当乎大任。为官勤洁清慎,深受川浙士民爱戴;为文颇为不俗,老到谨严,深得太学生徐元春的推崇,文章有《惠孚》、《狱辩》等篇。其诗散见于川浙各地名胜,四川《保宁府志》和《营山县志》均可见其诗。现存诗《锦屏山》、《灵云观》和《石桥》三首,其《锦屏山》一诗录入杨林由先生编著的巴蜀诗词总集《阆中历代诗词选》一书中。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