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乡属丘陵季风气候,土地多为山地,兼有平坝,年降水在800─1000毫米,气候四季分明,分春、秋季种植模式,主要农作物有小麦、水稻、玉米、红苕,油菜、花生、生猪、蚕桑、家禽,以及其它小杂粮。其中油料作物550亩,400亩的干果,500亩中药材,300亩商品蔬菜,以及其他的经济作物,粮食面积(复种)11200亩,生产粮食3934吨,人均占有472公斤。2007年全乡农业生产总值279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589元。
乡党委、政府顺应时代发展要求,狠抓乡内的基础设施建设,升皂路改造于4月动工,已完成路基整治,现正在施工中。域内以县道过境公路为支撑、两条主要村道为骨架的机耕道,村村相通,村组相连。农村电网已改造3个村,其余村的改造正在计划中,明年底可望完成此项工程。农村电力排灌13处,装机630千瓦,有供水站4处,可控灌面积1500亩。农村电信村村相通,5个村通光纤,5个村通电缆,现发展用户500户。全乡安装程控电话912门,移动电话1100部,无线电话297部,移动、联通基站3处,场镇面积0.5平方公里,居民有457人,有线电视网络入户率50%,森林覆盖率62%,全乡基层组织健全,12个党支部,现有党员310人。
乡有卫生院1所,乡有小学1所,村小1所,村卫生站10个, 农民要致富,教育要先行。乡中小学占地面积12亩,现有教职工47人,有教学楼、实验室、电脑室。在校学生870人,其中初中310人,小学560人,幼儿班2个110人。本年度考入重点中学22人,普通中学285人,具有完备的小学教育结构,各村小有完整的教学设施。乡卫生院占地3亩,从业人员7人,现有病床8张,设有内外科、五管科、儿科、妇产科、化验室、x光室。防疫有专人负责,定期为儿童预防接种。
劳务输出是本乡经济收入的重要来源,已形成劳务产业、劳务输出3340人,年收入1043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