骶髂关节骶骨的耳状面在上位3个骶骨的侧部,朝向后外,其前面较后面宽。髂骨的耳状面朝向前内。相对的关节面之间间隙很小,关节面粗糙不平(这样,使两关节面密切相嵌,使关节面稳定性进一步加强)。
骶骨的关节面覆盖一层较厚的透明软骨,髂骨关节面上的透明软骨则极薄(仅为骶骨关节软骨面厚度的1/3)。关节软骨上可能覆盖一层纤维软骨(到青年时期,这些软骨板紧密融合,关节腔甚至完全阻塞)。
骶髂关节(3)骶骨两侧与髂骨形成骶髂关节,前部有关节软骨和滑膜,关节间隙宽度一致,关节面清楚锐利;后部是韧带性的,关节间隙稍宽而不规则,关节面薄而不锐利。儿童期骶髂关节前、后两部无明显区别,关节间隙较宽,前后间隙宽窄一致,关节缘轮廓模糊。正常骶髂关节横断CT
A:成人,显示髂骨(I)、骶骨(S)及其间的骶髂关节间隙,前部间隙(a)宽窄一致,关节面清楚锐利,后部间隙(p)宽而不规,关节面薄而不锐利。
B:13岁男性儿童,显示骶髂关节间隙较宽,前后间隙宽窄一致,关节面轮廓模糊
在关节面周围特别是后部,骨骼极为粗糙,以作为韧带的附着点。这些韧带对该关节起着重要的加固作用。
骶髂前韧带:宽而薄,位于关节的前面,连接骶骨骨盆面的侧缘与髂骨耳状面的前缘。
骶髂关节骶髂后短韧带:起自髂粗隆和髂骨耳状面后部及髂后下棘,斜向内下方,止于骶骨外侧嵴和骶关节嵴。
骶髂后长韧带:骶髂后短韧带的浅层,自髂后上棘达第2至第4骶椎的关节突,向内与腰背筋膜相连,向外与骶结节韧带相链接。
骶髂骨间韧带:为坚强的纤维束,被骶髂骨后韧带覆盖,连接髂骨粗隆与骶粗隆间,由纵横交错的短纤维构成,填充于关节囊的上方和后方。
骶结节韧带:位于骨盆后方,强韧而宽阔,呈扇形,起自髂后上、下棘和骶、尾骨的后外侧。纤维斜向外下,集中止于坐骨结节的内侧缘。
骶棘韧带:呈三角形,位于骶结节韧带的前方,起于骶、尾骨的外侧,集中止于坐骨棘,其起始部位为骶结节韧带所覆盖。
骶髂关节的血供和神经支配:骶髂关节血供来自臀上动脉、髂腰动脉和骶外侧动脉的关节支,神经来自臀上神经的关节支和第1~2骶神经后支。
骶髂关节疼痛往往由骶髂关节及其附属结构的损伤造成,导致骶髂关节损伤的因素主要包括轴向负载及旋转负载。有研究表明,任何关节囊、韧带、软骨面及其周围附属结构的损伤均可导致不同程度的疼痛。
骶髂关节疼痛的诊断尚无明确的标准,由于其具有多变性,不同的个体临床表现差异较大,从而造成了诊断的困难。尽管如此,疼痛表现、物理检查、影像学检查仍然是临床上诊断骶髂关节疼痛的主要依据。
疼痛表现:骶髂关节疼痛的表现形式较为多样,其原因主要在于骶髂关节解有复杂的解剖结构和广泛的神经支配。有研究认为,髂后上棘周围10cm×3cm内的严重疼痛,往往来源于骶髂关节疼痛。但骶髂关节疼痛分布个体差异较大,希望通过疼痛的表现来准确诊断骶髂关节疼痛,区分盘源性疼痛尚缺乏可靠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