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育王寺佛光山梵呗赞颂团成立于一九七九年,成员都是经过佛光山丛林学院僧团正统教育训练的比丘、比丘尼。佛光山是以文化与教育为基本的弘法路线,在梵呗的宣扬上也是一种教育,因为它的歌与音声让人的心灵净化,是另外一种方式的弘扬佛法。
赞颂音乐,佛教称之为“赞呗”。“赞”,梵语“戌恒罗”;“呗”,梵语“婆陟”。“赞呗”意为赞颂佛德之歌咏,源于原始佛教时期。最初传入中国的就是这种“赞呗”或曰“梵呗”的音乐。我国最早的佛教梵呗,相传是三国时代,魏国著名诗人曹植所创作,他在山东鱼山听闻海潮的浪声、古寺的唱诵相摩激荡,从而产生灵感,创作了“鱼山梵呗”四十二契。
“赞呗”与中国音乐相融合,虽逐渐演变而失去本来面目,但至今仍被佛教徒尊为佛教音乐之正统。佛寺中流行的《弥陀赞》、《药师赞》、《赞佛偈》、《观音赞》等都属此类。据《大智度论》记载,释迦牟尼未成佛时,与弥勒同修菩萨行,一日见弗沙佛入火定而放光明,释迦牟尼即七日七夜翘一足,以一偈赞佛,于是由此功德而比弥勒提前九劫成佛。所以佛教对于以音声赞佛非常重视。新创作的赞颂音乐与传统赞呗并无本质区别,皆属佛教音乐之赞颂类。
梵呗的特点是没有复音,也没有强烈明显的高低音,所以予人回归自然、纯朴而又亲切。此外,梵呗没有乐谱,只靠口传教授,它着重情感上的传递,透过唱诵来衷心礼谮佛菩萨。
梵呗是口口相传,没有音符乐谱;梵呗是心心相印,着重心底的回响。
现代社会、人间佛教就有这种方便,我们用不着身处丛林庙宇,也能聆听这股天籁之音。佛光山梵呗赞颂团,2000年在香港演出《一日梵贝千禧法音》,把寺庙一天里头的整个内容搬到舞台去,从清早的打板起床,展开一天的修行作息,到晚上的开大静睡觉,均以梵呗、唱诵、舞蹈来表现,寺庙的法器如钟、鼓、木鱼、磬、当子等都用上了,令观众有机会对佛门有整体的认识、深入的了解,这是前所未有的尝试。
佛光山梵呗赞颂团1999年到欧洲巡回演出一个月,走了十个国家,欧洲人很赞叹讶异,原来东方的音乐跟西方人也有它融和的地方,佛教的音乐原来也可以净化心灵,听来令人感到安静祥和!
佛光山的开山宗师星云大师,一直倡导人间佛教,他认为配合现代的东西,才有办法让现代人接触,才可以走到他们的生活里面,才是人间佛教最基本的弘扬方式。所以星云大师不断推动种种不一样的方式,在不脱离宗教本身的规则,也没有违反戒律的前提下,弘扬佛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