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炉

火炉

中文名 火炉
目录导航

火炉概念

传统火炉

火炉城市是中国对夏季天气酷热的城市的夸张称呼[1]  。

中国十大火炉城市

中国十大火炉城市

火炉火炉(5)最早出现“火炉”城市这一说法是在民国时期。那时媒体有“三大火炉”之说,即重庆、武汉和南京,都是长江沿线的著名大城市,分别居于长江的上、中、下游,因夏季气温炎热,被媒体夸张地称为“火炉”。新中国成立后,又有了“四大火炉”之说,这有几种城市组合,多指长江流域的几个城市。第一种组合是武汉、南京、重庆、南昌;第二组合是武汉、南京、重庆、长沙。上述两种组合认可的人比较多。[2-3] 

此外新推出还有“七大火炉”的说法,指南昌、重庆、福州、天津、长沙、杭州、上海七大夏季气候炎热的大城市被传称为“七大火炉” 。[4] 

新火炉

新四大火炉排名来自近几十年的数据和资料,分别是重庆、福州、杭州、南昌。

2010年8月4日 ,央视气象节目主持人宋英杰在自己的博客中,公布了全国2000年-2009年高温总数列前十的城市。这些城市10年间的总计高温天(气温超过35℃)全部超过200天,其中超过300天的大城市有5个。福州、杭州、重庆和长沙因高温天数多,被媒体称为新的“四大火炉”。南京和武汉这两个传统的“火炉”城市此次并没有进入前十名。[5] 

福州以10年375个高温天名列榜首,其次是杭州(355个高温天),再次是重庆(343个高温天),第四是长沙(326个高温天)。武汉10年共305个高温天,平均每年30.5个,名列第五。名单上排名第六到第十的城市分别是海口、南昌、广州、西安、南宁。

除西安外,这十大城市大都地处中国南方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古都西安入选[5]  ,这与处在中国西部关中盆地的地理位置有关,夏季闷热空气被山地包围难以对流。[1]

2012年,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的专家,对截止到2012年31年以来的气象资料做了综合分析,得出的结果是,全国夏季炎热程度靠前的10个省会城市或直辖市为:重庆、福州、杭州、南昌、长沙、武汉、西安、南京、合肥、南宁。

2013年7月,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发布全国夏季炎热城市情况。气象部门研究人员根据对最近30年的气象资料的综合分析,得出夏季炎热程度靠前的10个省会城市或直辖市分别为:福州、重庆、杭州、海口、长沙、南昌、武汉、南宁、西安、广州。其中,排在前列福州、重庆、杭州、南昌四个城市被不少网民冠名为“新四大火炉”。

榜单显示,新的30年(1981- 2010年)全国高温呈现增多趋势,华南地区高温日增幅最明显,广州增7.7天、福州增5天、海口增5天。福州超过了重庆,成为内地大城市第一火炉。南京跌出前十名,排名14。[6] 

评判标准

新定标准

2010年公布的新四大火炉,对“炎热城市”的分析研究,考虑的因素包括炎热指数(一种主要考虑气温和相对湿度对人体舒适状况综合影响的指数)、高温日数、连续高温日数、夏季平均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等。科学上用出现35℃以上高温日的多少,以及极限高温数值和相对湿度综合来衡量一个城市的炎热程度,一年中最高气温超过35℃的日子达20天以上,而且出现过40℃以上的高温天气,大家把这样的城市称为“火炉”。

不同于极端最高气温或高温天气(日最高温度35℃)日数等指标,炎热指数综合考虑了气温和相对湿度对人体舒适状况的影响,有着独有的计算公式,通常认为,炎热指数值越大,人体感觉会越不舒适。因为在高温条件下,如果空气干燥,可以通过出汗和汗液的蒸发来散热,但如果空气湿度太大,人的散热系统的效率就下降了,汗液无法蒸发散去,就会感到很不舒服。

南京、重庆、武汉、南昌等城市每年的高温日的确居于榜前。按照资料统计,四大城市夏季35℃以上高温天气,平均每年19.3天,37℃以上高温天气平均每年4.5天;夜间28℃以上的最低气温,平均每年13.2天,30℃以上的最低气温平均每年1.9天。再加上“满城无风”的闷热,难怪拥有了“火炉”之名。

2013年7月,中国气象局公布“新四大火炉”后,有业内人士质疑,仅用高温天数代表“火炉”城市欠妥,温度、湿度、风速、高温时长、夜间温度等因素都要考虑,尤其是“体感温度”是老百姓最能体会到的,与其说是“火炉”,不妨用“炎热指数”来替代。

直观感受

“火炉”城市的说法源于民间,原先并没有气象统计学上的依据。[2]  “火炉”这个说法反映的是公众的直观感受,但一直以来没有明确的定义和标准。例如,北方城市高温天数较多,但相对湿度不大,人体舒适度要好很多;有的城市极端最高气温很高,但是持续时间不长,炎热程度总体不一定就是最高的;有的城市夏季相对湿度很高,但最高气温不是很高,虽然人体感觉闷热,但炎热强度不强。[7]  当然,人体对炎热的感受与人员的身体条件和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也有关系。

典型城市

福州杭州

地处东南沿海的福州、杭州跻身炎热城市前列,吸引了不少人的关注。国家气候中心提供的数据表明,1980-2011年来福州的夏季高温日数(温度超过35℃)平均为26天,仅次于重庆,而炎热指数大于90的天数则有23.27天,排名榜首;杭州在夏季高温日数指标上紧随重庆和福州之后,同时炎热指数大于90的天数和气温高于38摄氏度的平均天数都较多,在10个城市中均排名第二。[2]

南昌

南昌深居内陆,南昌西面有井冈山,东临武夷山,南挨南岭,江西省处于群山包围之中,季风难以进入,潮湿的空气聚集中部,与周围省份不同,浙江广州上海属临海城市,台风及海洋性气候使它们夏季温度并不极端。并且南昌由于城市扩建的热岛效应的不断加剧,当夏天温度升高,南昌就会出现持续高温、闷热、无风、潮湿的极端气候,每年7月初到8月末极为难忍。每年夏季最热的时候,午夜12点室内温度可以达到33-35度,直到凌晨3点后温度才会下降。正午室外温度更达到40度左右,地表温度达到60-70度,人们即使在屋内或树下避暑,仍然汗如雨下。这座英雄城南昌,真可谓是除吐鲁番之外的名副其实的大火炉。

重庆

新的四大火炉

新的四大火炉(5张)

无论哪个版本的“四大火炉”,重庆似乎一直都“榜上有名”。从1981年至2010年里,重庆市夏季高温日数高居10个城市的首位,为28.5天。其中连续大于35℃的高温日数平均值为11天,高于38℃的天数平均为6.5天,这两项指标也都名列榜首。[8] 

炉魁长沙

湖南地理位置特殊,呈东西走向的南岭山脉横亘在湖南和两广的边界上,它的存在对湖南气候有着重要影响,夏季盛行的偏南风在翻越南岭山脉时产生的焚风效应,对湖南夏季的炎热高温有着加强作用。再加上城市化速度加快、城市建筑群密集、汽车尾气排放量增加等因素,使得长沙城区内部储存了较多的热量,导致气温升高。

武汉南京

根据2010年的研究结果,公众以往熟知的武汉、南京等传统的“火炉”城市虽然还在名单里,但是排名已经退出“四强”。

武汉、南京排名不那么靠前和中国气候的年代变化有很大的关系。气象研究表明,中国南北方气候变化有20至30年左右的振荡周期。20世纪90年代,长江流域降水偏多,洪涝灾害较重,因此温度就比较低,高温天数就比较少。从整个30年的时间尺度来看,由于受20世纪90年代的影响,长江流域城市的温度增长速度没有其他城市快,特别是慢于中国北方许多城市。

新火炉

中国气象频道官方微博@中国气象七月中旬发布了内地“四大火炉”新排名,福州成为高温王者,荣获“冠军”宝座,重庆和杭州位列二、三名。南京跌出前十名,排名14。

内地“火炉城市”新排名:

  1 福州 

  2 重庆

  3 杭州

  4 海口

  5 长沙

  6 南昌

  7 武汉

  8 南宁

  9 西安

  10 广州

  11 石家庄

  12 郑州

  13 合肥

  14 南京

  15 济南

  16 上海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