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居杂忆

山居杂忆

目录导航

基本介绍

《山居杂忆》 作者: 高诵芬 徐家祯 

出版社: 南海出版公司

出版年: 1999-05

页数: 436

定价: 24.80

装帧: 平装

ISBN: 9787544213585

内容简介

这是先母十几年前写下的文字。1994年,父母从嘈杂的大上海来到南澳州阿德莱德市,在一片美丽的山丘上,与花虫草树做起伴来,除了煮饭菜、种瓜豆,老人就是看书写字。家母出生杭州的名门望族,虽年过八旬,对儿时所见所闻,老杭州的风俗礼仪、人情世态,都记得一清二楚,且叙事状物,惟妙惟肖。她从杭州的四季风俗起笔,写了各色人物、各种事件,虽然写的是一家之事,却能看到当时社会的侧影,是对老杭州的真实记录。这些文章先在澳洲《汉声》杂志上连载,后集辑成书——《山居杂忆》。

家母写的都是平常人的平常事,就像周作人所说,是“邻人在院子里吃晚饭,走过时招呼一下,顺便一看那些小菜”式的文字,一派天真自然,既诚实又亲切。她觉得,生活中本来就没有那么多大悲剧、大喜剧,她这一辈子,经过那么多战乱、运动,早已波澜不惊。在她眼里,那些“小菜”,是生活里最真实的味道,那些屋里屋外的平常事,才是一个人一辈子要过的真正的生活。

  ——徐家祯于南澳州“红叶山庄”

本书的评论

山居杂忆山居杂忆阅读一段历史,或者经历过一个时代之后,似乎最有发言权的人是那些躲藏在名誉、知识、典籍之后的名人,知识分子,他们往往因为某种权利成了历史与时代的阐释者,当然,谁也不能去占历史和时代的便宜,可历史和时代的本来面目却在这些所谓的专家手中慢慢模糊起来,变成一段段生硬的数据、理论和微言大义。后来者似乎无法看到那个曾经光辉或黑暗时代的人们的生活,听到他们的心跳,他们的一颦一笑,他们的庸庸碌碌;他们的平凡的喜怒哀乐。生活的秘密从来就不在那些历史事件中,它就存在于每个人的衣食住行、一举一动,时代的强大威力往往就在平民百姓生活的细微处显示出来。

所以我们不必惊讶,一个八旬老太太居然靠着朴素得不能再朴素的语言连续撰写散文数十篇,在澳洲《汉声》杂志上连载引起巨大轰动,《山居杂忆》就是这些散文结辑出版的一本著作。

作者出身杭州名门望族,经历过民国、新中国的变迁,有意味的是,这位曾经淑女的老人没有感慨世事无常、命运多趼,反过来,在澳洲旅居的岁月,她却想起了中国人日常生活中的琐碎什物来,什么上坟啦、过端午、放生啦,老人在怀旧,回忆在他们的情感中变得越来越重要,奇怪的是,作者高诵芬作为个旧时代的女性,虽未参加过激烈的革命,却依然关注她身边的卑微平民,她的朋友们:师母、公婆、弟弟、叔叔……通过她,曾经是那个进代的人物才能得以复活,站在我们面前,别以为他们只是升斗小民,他们曾经就是时代,就是历史。

在《弟弟》一文中,作者“无意”当中的笔触写到了政治对人性的扭曲,那个混乱的年代,既使是亲情,也不能带来彼此的信任,时代多么可笑,一个个人的选择就此透视出一个家庭、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命运。

所以,读《山居杂忆》是很难的,散文的生活化让人轻松,陷入一次次不了抑制的回忆中,作者的温暖笔调给了我们许多不曾听到的老习俗,老故事,这也是为什么它用移在海外华人社会引起轰动的原因之一,尽管如此可我仍要说,《山居杂忆》并非一部简单,表面化的旧生活风物录,它代表着一个平民在历史、时代中的态度、立场,想想吧,即使在经历了抗日战争、内战、解放以来的运动,作者依然乐观,她没有一个劲儿哭诉生活的不幸,她是幸福的,或许,我们民族没能垮掉的原因正在于此。

相信平民,相信卑微的个人,他们几乎就是全部。

网友评论

1、这不是一本让人一看就讨喜的书,因为文字很淡,没什么装饰。在书店初遇时,拿起翻翻就放下。第二次光顾时,书还在那,又翻翻再放下。临出门,这才折回架子取了书。一顾三回头,结果,当晚挑灯夜读至凌晨,掩卷叹服。这样的文字,只有饱经阅历后的静心才能得到。日子是流水,老人用心境洞穿了她,清澈如许。 

2、偶然买到的,很不错,静下心来读读老书,怀念下旧时代的习俗风貌,很喜欢洗尽铅华的文字~~

3、详细描写了作者小时候亲身经历的许多民间风俗。蛮有趣,开拓了眼界。 这本书给我最深的印象是,中华饮食文化太博大精深,寻常食材却能变出许多花样来。种类丰富的连让自以为对吃还算小有了解的我大吃一惊,遂而迸发出一种对生活在一世纪前的前辈深深的敬佩之情。 不止这些,书里还描写了封建大家庭的生活,边看就边有进大观园的感受。以前一家包括佣人几十口到上百口。有大厨房,也有可以让自己开小灶的小厨房。作者出自...... 

作品摘录

新年

山居杂忆插图山居杂忆插图今年的农历新年是在澳洲度过的,周围毫无节日的气息,让我想起儿时过年过节的情景,已是恍同隔世了。

小时候最喜欢的是过年,因为那时有吃、有穿、有看、又有玩,真是一年之中最为高兴的时候了。

大年初一,早晨一睁开眼,不等我开口说话,保姆就会将冷冰冰的橘子和干荔枝塞进我的嘴里。因为“橘”“荔”两字与“吉利”近音,再加过年时的橘子多福建出产,叫“福橘”,当然更吉利了。记得看鲁迅的《朝花夕拾》,他的保姆长妈妈也在年初一一大清早给他嘴里塞一片冷冰冰的橘子,可见这一习俗不只在杭州,在江浙一带都有。

初一早上起来,换上新衣新鞋,辫子上还要扎一朵红花,这又是孩子高兴的事。以前的人生活俭朴节省,平时很少给孩子穿新衣,小的孩子就穿大孩子穿旧的衣服。丰子恺先生是浙江桐乡人,有同样的风俗习惯,所以有“老大新、老二旧、缝缝补补给老三”的漫画。我们家还有小孩不准穿绸衣的习惯,说是“折福”,所以终年穿的是布衣,而且常常是大人穿旧的衣服改一改给小孩穿。我们家以前也不准小孩穿丝绵和皮货,说是因为“小孩骨头嫩,要焐烊的”,其实当然也是要孩子懂得节俭。到了十六岁,男孩子戴冠,女孩子梳髻,算长大成人了,才可以穿绸衣、皮衣和丝绵的衣服。女孩十六岁时要穿着红裙子去拜祖先,记得那天我穿红裙子去大厅拜祖宗,十分害羞,拜好之后就飞快地跑掉了,怕被人家看见我穿着红裙、梳了头,已成大人了。

 还说年初一,打扮好了先向父母说“恭喜”,再去拜祖宗,然后向长辈叩头“拜年”。年初一早上吃的东西是固定的,有糖汤年糕和各色粽子,早饭后跟着大人到宅内各房长辈处一一拜年,一上午很快就过去了。

拜年完毕还有一件重要的事,要“兜喜神方”,坐黄包车去喜神的方向兜一圈,算迎接喜神。记得有一年年初一下雨,地上很滑。我弟弟同保姆王妈同坐一车。王妈圆面孔、大胖子,车夫大概吃不消,不知怎的车子就失去控制,翻了身。王妈抱着弟弟,两脚朝天却安然坐在车里,像个元宝。回家后大家都笑王妈今年运气好,大年初一变个大元宝。

过年的主要活动是拜年,家家桌上摆满了点心,我家的特色点心是枣饼。枣饼制作工序繁多,先将上等的红枣蒸得发黑,去皮及核,与水磨糯米粉和成团,然后将粉团搓成小粒,包进猪油、冰糖、核桃和松子沫做的馅,再在印版上印出各色图案,上蒸笼蒸。蒸的火候很难掌握,因为皮子很薄,一过了时就会露馅。我家的枣饼必定是曾祖母亲自制作,只有我母亲和一个在我家做了五十多年的女佣叶妈可以做帮手,其他人曾祖母都嫌脏,不让参与。

初二必至外婆家拜年,外婆家人也很多,我小时怕生,不肯叫人,直到十岁都这样,每去外婆家,我二舅就说:“挖不开的黄蚬儿来了。”“黄蚬”是一种类似蛤蜊的贝类,买来的黄蚬如已死,贝壳就会张开;而活的黄蚬,贝壳就闭得紧紧的,要到煮熟才会张开。所以舅舅就把不肯开口的我比作黄蚬。

正月十三上灯,家家户户都要买灯笼,有龙灯、走马灯、兔子灯。那时街上有各色灯笼店,到这一天真是好生意。夜晚时,街上举行灯会,迎龙灯,满街男男女女,大概像古时笔记小说中所写的那样:那天在人山人海的庆祝活动中有的小孩就此被拐子拐去,有的小姐和书生就此眉目传情,于是闹出不少悲欢离合的故事来。

过年的最后一个节目叫“落灯”,正月十五,把挂着的灯除下,也把年前挂上去的祖宗画像收起藏好,这就表示过年的庆祝活动结束了。小孩时总觉得过年开心,因为既有吃穿,又有好玩,样样新奇有趣,于是一年之中天天盼新年,好像日子过得真慢。等到成年之后,只觉得一年一年过得何其快也,于是再也尝不到小孩时过年的乐趣了!

七夕

农历七月初七是“七夕”,也称“七巧节”,这是传说中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日子,每家都要供香烛。我母亲说,织女手巧,会做花织布,所以女孩子应该祈祷织女保佑,以后长大了也能成为巧手,于是晚上也在天井里供上香烛和水果四盆,叫我跪拜。再用清水一大碗,供到次晨,水上会结起一层皮,此时将缝衣针一根,轻轻投到水面,针便会停在水面上而不会沉入水中。水面的针在碗底投下阴影,如果影子呈一根细针状,那么女孩子长大之后会成巧手;如果影子是粗粗的一根,那么女孩子长大会是笨蛋一个。我依照母言,战战兢兢地把针放下去,很巧,是细细的一根。然而我至今也未成针线巧手,看来也只能姑妄听之罢了。

今见清顾铁卿《清嘉录》上也载有这一风俗:“七日前夕,以杯盛鸳鸯水,掬和露中庭。天明日出晒之,徐俟水膜生面。各拈小针,投之使浮,因视水底针影之所似,以验智鲁,谓之'磐巧’。”书中还引吴曼云《江乡节物词》中一首描写这一风俗的诗:“穿线年年约比邻,更将余巧试针神。谁家独见龙梭影,绣出鸳鸯不度人。”诗中所谓“穿线”则是指另一风俗,在专记南宋时杭州杂事的《武林旧事》(南宋周密著)“乞巧”一节中提到过,我小时候似乎已经消失了。那是“妇人女子至夜对月穿针,短钉杯盘,饮酒为乐,谓之'乞巧’;及以小蜘蛛储盒内,以候结网之疏密,为得巧之多少。”

旧时妇女不剪发,都梳辫子。当时有迷信说法,说每洗一次头发,阴间的母亲就要喝一次洗头水,所以不能多洗头。不知这种说法出自何处,总之,那时女子是不常洗头的。到了七月初七这一天,则家家妇女皆要洗头,用荆柳叶。高庄朱师傅前一天就已送来山上采的荆柳叶,将叶子用淘箩搓洗,浸出水来,次日上午大家用这水洗头,清凉、滑顺,比肥皂还佳十倍。

本书目录

杭州旧时风俗之一

杭州旧时风俗之二

杭州旧时风俗之三

杭州旧时风俗之四

曾祖母二三事

叶妈

招姑娘

褚先生

黄先生

鬼故事

阮师傅和杨海师傅

孙云章医生

民四嫂

绣花沈妈

扶乱

陈妈

桂花糖

我的父母

结婚之一--做媒、相亲、订婚

结婚之二--准备嫁妆

结婚之三--婚礼

结婚之四--从三朝到满月

我的公婆

我的太婆

黄妈

吴烈忠医生

昆明叔叔

寡妇

姨太太

香市

放生

我的弟弟宜官

家乡的吃

我的烹饪经历

逃难之一

逃难之二

逃难之三

一位朱先生和三位朱师母

黄山之游前后

周端臣和沈颂南

丁蕙女士

阿苏和绍大

吴汉槎先生

汤书年医生

奶婶婶

抄家

扫地出门

阿四老太

倪兄

依然静好楼记

后记

《老屋》拍摄附记

目录  · · · · · ·

杭州旧时风俗之一

杭州旧时风俗之二

杭州旧时风俗之三

杭州旧时风俗之四

曾祖母二三事

叶妈

招姑娘

褚先生

黄先生

鬼故事

阮师傅和杨海师傅

孙云章医生

民四嫂

绣花沈妈

扶乱

陈妈

桂花糖

我的父母

结婚之一--做媒、相亲、订婚

结婚之二--准备嫁妆

结婚之三--婚礼

结婚之四--从三朝到满月

我的公婆

我的太婆

黄妈

吴烈忠医生

昆明叔叔

寡妇

姨太太

香市

放生

我的弟弟宜官

家乡的吃

我的烹饪经历

逃难之一

逃难之二

逃难之三

一位朱先生和三位朱师母

黄山之游前后

周端臣和沈颂南

丁蕙女士

阿苏和绍大

吴汉槎先生

汤书年医生

奶婶婶

抄家

扫地出门

阿四老太

倪兄

依然静好楼记

后记

《老屋》拍摄附记[1]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