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宽嘴鸫

命名者及年代 Hodgson,1836
脊索动物门
雀形目
别称 绿鸫
中文学名 绿宽嘴鸫
鸟纲
宽嘴鸫属
目录导航

基本内容

中 文 名 绿宽嘴鸫

俗名别名 

英 文 名 Green Cochoa

拉丁学名 Cochoa viridis  

地理分布 喜马拉雅山脉至中国西南、缅甸及印度。中国主要分布省份:福建、云南

繁殖方式 卵生

习  性 林栖型,显懒散;在树冠中找食果实及昆虫。

体形特征 体大(28厘米)的黑色及闪辉绿色似鸫的鸟。头绿蓝色,眼纹黑色;翼黑,覆羽及翼斑蓝色;尾蓝而端黑;余部闪辉绿色。雌鸟翼斑多绿色。 虹膜-深褐;嘴-黑色;脚-粉红。

 

食  性 

叫  声 单纯哨音持续约2秒;也作粗哑声。

外形特征

   绿宽嘴鸫雌性成鸟:头顶至颈部淡钻蓝色;眼先、眼周和眉纹黑色;耳羽暗蓝色;背部、翅上覆羽、腰部及尾上覆羽均为暗绿色;飞羽黑色,各飞羽片中段灰蓝色,大覆羽和2级飞羽淡黄褐色,基部褐色,各飞羽端部暗褐色,形成灰蓝、黑、褐相镶的翼斑;尾羽蓝色较头顶蓝色略暗,羽端黑色;颏部浅褐色;下体绿色略沾微黄,腹部绿色略带蓝色,尾下覆羽绿色沾褐。雄鸟与雌鸟相似,但雌鸟褐色部分,雄鸟为蓝色替代。虹膜黑红色、淡褐橙黄色、暗红色或栗褐色等,嘴黑色,跗蹠、趾、爪等肉褐色或角质褐色。

   大小量度:

        体重♂ 120g,♀ 120 g;

        体长♂ 285 mm,♀269mm;

        嘴峰♂ - mm,♀ 18mm;

        翅♂ 150mm,♀137mm;

        尾♂120mm,♀107 mm;

        跗蹠♂ 29mm,♀29mm。

绿宽嘴鸫图册绿宽嘴鸫图册(9) 绿宽嘴鸫图册绿宽嘴鸫图册(9)

分布范围

绿宽嘴鸫图册绿宽嘴鸫图册(9) 绿宽嘴鸫图册绿宽嘴鸫图册(9)

生活习性

   分布于印度次大陆,包括印度、孟加拉、不丹、锡金、尼泊尔、巴基斯担、斯里兰卡、马尔代夫。中南半岛,包括缅甸、越南、老挝、柬埔寨、泰国以及中国的东南沿海地区。

   中国云南(西双版纳),福建(厦门)。

生长繁殖

  主要栖息于常绿阔叶林内,或出没于小溪边、常绿密林及险峻的地方。单个或集小群活动,觅食于地上或树上,食物以昆虫、浆果为主,兼食一些软体动物。

保护级别

绿宽嘴鸫(20张)繁殖期5-7月,早的在4月末就开始繁殖。巢呈浅杯状,结构较为粗糙松散,主要由苔藓和草根构成。巢多置于常绿阔叶林下小树上,距地高1.5-6米,有时也营巢于针树林下。每窝产卵2-4枚。卵灰绿色,被有红色斑点,卵的大小为27-33mm×20-23mm,雌雄亲鸟轮流孵卵,雏鸟晚成性,孵出后由雌雄亲鸟共同育雏。

词条图册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ver 3.1:2009年鸟类红色名录。

    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