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玄鸥

白玄鸥

脊索动物门
鸻形目
别称 白燕鸥
英文名 CommonWhiteTern、FairyTern、AngelTern
中文学名 白玄鸥
亚种 4亚种
玄鸥属
目录导航

外形特征

白玄鸥白玄鸥(5)白玄鸥嘴较长,基部较粗,往尖端变细,且微向上翘。鼻孔靠近嘴基处。翅较长,第一枚初级飞羽最长,尾呈叉状。跗跖较短。体羽几全白色,眼周有一窄的黑色眼围。外侧3枚初级飞羽羽轴土色。

虹膜褐色。嘴黑色,基部蓝色。脚黑色或淡蓝色。

幼鸟和成鸟相似,但眼后有黑色斑点,翕有褐色横斑。飞羽羽轴黑色。

大小量度为:体长250-280毫米,嘴峰35-42毫米,翅225-242毫米;尾105-111毫米,跗跖11-12毫米。[2]

生活习性

白玄鸥活动于热带海洋和岛屿。栖息于海岸、海岛和开阔的海洋中。常成群活动。频繁的在海面上空飞翔。飞翔轻快而敏捷。休息时多在海岸岩石或飘浮于海上。以鱼虾等为食。[2]

繁殖方式

白玄鸥的繁殖期为5-9月。营巢于海岛或海岸悬岩岩石和树杈上。通常不筑巢。卵直接产于裸露岩石地面凹处或树杈间。每窝产卵1枚。卵的形状为阔卵圆形。颜色为灰白色,粉红灰色,皮黄色或暗黄色。有时被有稀疏的黑色或红褐色斑点。卵的大小为36-45×28-32毫米。[2]

分布范围

白玄鸥分布图白玄鸥分布图分布于美属萨摩亚、澳大利亚、孟加拉国、巴西、英属印度洋领地、智利、中国、科科斯(基林)群岛、哥伦比亚、科摩罗、库克群岛、哥斯达黎加、斐济、法属波利尼西亚、关岛、印度、印度尼西亚、日本、基里巴斯、马尔代夫、马绍尔群岛、毛里求斯、马约特岛、墨西哥、密克罗尼西亚联邦、瑙鲁、新喀里多尼亚、新西兰、纽埃、诺福克岛、北马里亚纳群岛、帕劳、巴布亚新几内亚、皮特凯恩、留尼汪岛、圣赫勒拿岛、阿森松岛和特里斯坦 - 达库尼亚群岛、萨摩亚、塞舌尔、所罗门群岛、托克劳群岛、汤加、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图瓦卢、美国、美属外岛、瓦努阿图、越南、瓦利斯和富图纳群岛。

旅鸟:百慕大、圣诞岛、巴拿马。

产地不确定: 法属南方的领土、马达加斯加、菲律宾、东帝汶。

大中国属极罕见的漂鸟,于澳门海域有过一次记录,也见于中国南海的西沙群岛。[3]

亚种分化

白玄鸥(4亚种)

中文名称 学 名
1. 白玄鸥指名亚种 Gygis alba alba
2. 白玄鸥广东亚种 Gygis alba candida
3. 白玄鸥马克萨斯群岛亚种 Gygis alba microrhyncha
4. 白玄鸥太平洋亚种 Gygis alba leucopes

[4]

种群现状

白玄鸥(4亚种)

中文名称 学 名
1. 白玄鸥指名亚种 Gygis alba alba
2. 白玄鸥广东亚种 Gygis alba candida
3. 白玄鸥马克萨斯群岛亚种 Gygis alba microrhyncha
4. 白玄鸥太平洋亚种 Gygis alba leucopes

保护级别

该物种分布范围广,不接近物种生存的脆弱濒危临界值标准(分布区域或波动范围小于20000平方公里,栖息地质量,种群规模,分布区域碎片化),种群数量趋势稳定,因此被评价为无生存危机的物种。[3]

词条图册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低危(LC)。[3]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